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介绍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显示度。在基础研究方面 ,主要阐述了三倍体诱导技术、活体倍性快速检测技术、诱导剂对受精卵和胚胎超微结构的影响、三倍体牡蛎核型与带型、三倍体牡蛎同工酶的表达及快速生长机理等方面的技术储备 ;在产业化显示度方面 ,综述了三倍体牡蛎育苗与养殖的技术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96-2000年从事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的生产试验中,主要从加强亲贝蓄养,让亲贝充分成熟;卵子的离体海水促熟培育,让卵子发育同步;洗卵处理;受精卵密度的掌握;三倍体诱导参数;外部环境条件等六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牡蛎三倍体诱导率,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推动牡蛎三倍体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生产性育苗与养成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总结了1998~1999年三倍体太平洋牡蛎育苗与养成情况。98年在荣成三个863中试基地利用6-DMAP、冷休克及CB抑制表卵第二极体释放的方法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其中以6-DMAP效果较好,诱导三倍体率为60.9%~90.5%。共培育三倍体群牡蛎苗种4.13亿,海上养殖2000亩。三倍体群牡蛎的生长明显快于二倍体对照群体,体重增加15.65%~41.89%。1999年4~8月收获,三倍体群  相似文献   

4.
近年发展起来的三倍体太平洋牡蛎,以其味道鲜美、出肉率高、肥满度好、口感佳、养殖成活率高等优良品性,深得消费者及养殖户的青睐。为此,不少育苗单位抓住机遇,纷纷开展牡蛎的三倍体育苗。现将诱导太平洋牡蛎出现三倍体的物理方法——冰块降温法介绍如下,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5.
非整倍体太平洋牡蛎的存活、生长与性腺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牡蛎群中检测到了非整倍体 ,其中 3n± 1非整倍体相对于三倍体的存活率为 6 0 .98%。非整倍体牡蛎作为一个群体 ,其生长与其三倍体同胞在体重上无明显差异 ,且与三倍体一样明显大于其二倍体对照组。非整倍体牡蛎的性腺发育情况与三倍体个体相当 ,也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6.
三倍体牡蛎在繁殖季节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繁殖季节内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三倍体牡蛎比二倍体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在整个繁殖期间 ,三倍体的体重明显高于二倍体。三倍体的生长速度较均匀 ,而二倍体变化较大。在集中排放前体重增长较快 ,集中排放后体重增长明显减慢。三倍体的平均体重在排放前比二倍体高 17%左右 ,在排放后则高达 30 %以上。集中排放前 ,二倍体的软体重增长很快并超过了三倍体 ,其出肉率比三倍体高 2 6 .4 8%。排放后二倍体的软体重明显降低 (降低 4 8% ) ,出肉率降低 4 0 .0 % ,而三倍体变化不明显 ,出肉率仅降低 5 .79%。繁殖高峰后三倍体的软体重比二倍体高 4 1.2 2 %。三倍体牡蛎较低但稳定的出肉率表明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具有高度的不育性 ,但三倍体的不育性并不是引起三倍体生长优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太平洋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在繁殖前后的几种生化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为牡蛎的生理生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结果显示:太平洋牡蛎的总糖,糖原,脂肪和蛋白的含量与其繁密切相关,二倍体牡蛎在繁殖后的总糖,糖原,脂肪的含量比繁殖前分别降低了24.31%,30.37%,14.91%,三倍体分别降低了9.45%,7.17%,20.29%,而二倍体和三倍体牡蛎粗蛋白的含量在繁殖后较繁殖前分别增高了14.91%,12.285,表明了糖类和脂肪是牡蛎殖能量的主要来源,繁殖前三倍体牡蛎的糖原含量比二倍体高23.30%,繁殖后二倍体糖原含量明显降低,三倍体的糖原含量比二倍体高了73.83%,表明三倍体牡蛎由于可育性低而体内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糖原含量,从而在繁殖季节也保持了鲜美的口味。二倍体太平洋牡蛎与三倍体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分析比较也表明,二倍体牡蛎的氨基酸组分在繁殖前后变化较大,而三倍体的氨基酸组分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雄性三倍体长牡蛎繁殖潜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很多人做过三倍体长牡砺的诱导工作,但在三倍体性腺发育及配子活力方面的研究,目前仅见Allen等1986年和1990年对三倍体的海螂和长蛎异常配子的发生报道。Cox1996年研究了悉尼岩牡蛎三倍体性腺发育情况,姜卫国等对三倍体合浦珠母贝的生殖腺进行了观察,李霞[1]对三倍体长牡蛎的性腺发育做了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作者用流式细胞仪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二、三倍体的性腺细胞进行了初步分析,回答了三倍体长牡蛎生殖潜力及性比方面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三倍体长牡蛎的生长、繁殖、杂…  相似文献   

9.
二倍体和三倍体牡蛎的外观鉴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二倍体,三倍体僧帽牡蛎和太平洋牡蛎外套膜和生殖腺外部形态进行了周年观察。结果表明,从外套膜和生殖腺外观特征上的差异可鉴别出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1997年8月至1998年6月,分析了两种牡蛎样品266个,其鉴别准确率达96.99%。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牡蛎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太平洋牡蛎多倍体产生的途径、诱导方法、诱导结果、诱导机制、倍性鉴别方法、繁殖、生长、生理指标、抗逆性和口味等。提出:6-DMAP诱导牡蛎三倍体的技术前景广阔;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方法是产生三倍体的最好途径;四倍体是生物方法产生三倍体的中间材料,可以存活,应加大力度地研究和开发;三倍体的性腺能够发育,并可产生具有繁殖力的配子;在良好的环境里,四倍体的生长和抗逆性较二倍体优势;在繁殖季节,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太平洋牡蛎多倍体产生的途径、诱导方法、诱导结果、诱导机制、倍性鉴别方法、繁殖、生长、生理指标、抗逆性和口味等。提出。6-DMAP诱导牡蛎三倍体的技术前景广阔;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方法是产生三倍体的最好途径;四倍体是生物方法产生三倍体的中间材料,可以存活,应加大力度地研究和开发;三倍体的性腺能够发育,并可产生具有繁殖力的配子;在良好的环境里,四倍体的生长和抗逆性较二倍体优势;在繁殖季节,三倍体的生化组成等指标比二倍体高,口味较好。  相似文献   

12.
杨树珍 《海洋信息》1994,(12):21-22
海洋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新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前景相当广阔。 遗传改良屡创奇迹 遗传育种曾为农作物栽培和畜禽养殖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鱼、虾、贝、藻遗传育种也已取得可喜成果。利用细胞工程,可生产出三倍体、四倍体,美国生产的商品牡蛎,已有一半以上是三倍体,具有生长快,个体肥、死亡率低的优点。同时利用传统的杂交遗传育种技术,将其与染色体组操作相结合,培育出  相似文献   

13.
诱导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群体发育过程中三倍体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计数计对 6 - DMAP处理和冷休克两种诱导方法获得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群体在各个发育时期三倍体率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发现 ,在 4~ 8细胞时期 ,6 - DMAP诱导三倍体率为 75 % ,冷休克诱导三倍体率为 5 0 % ,在发育至 D形幼虫期和稚贝期 ,两类三倍体群体的三倍体率均有所下降。如从 4~ 8细胞期发育至稚贝期 ,冷休克诱导群体下降了 5 3.0 8%以上 ,6 - DMAP诱导群体三倍体率下降了 2 7.36 %。养殖一年后 ,6 - DMAP诱导群体三倍体率仍保持在 6 0 %以上 ,而冷休克诱导群体三倍体率已下降至不足 10 %。这一结果说明 ,利用 6 - DMAP诱导来获得三倍体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单体全三倍体太平洋牡蛎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四倍体太平洋牡蛎雄贝与二倍体雌贝杂交生产出的全三倍体牡蛎,幼虫经常规方法培育至60%出现眼点幼虫时,投放聚乙烯塑料纸、废旧筛绢网和聚乙烯波纹板作附着基,经过附着变态后,当达到2~3 mm时,可脱基生产单体牡蛎,也可中间培育至10 mm边脱基边出售到养殖单位进行养殖,采用此法生产的单体牡蛎方法简便,成本低,脱基致残率极低,是一种生产单体牡蛎好方法之一.2005-2006年在50m3水体中生产单体牡蛎1000万粒 (1cm),单位水体出苗量为20万粒/m3.  相似文献   

15.
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进行了黄河口近江牡蛎(Crassostreaariakensis)的三倍体诱导,以卵裂率、孵化率、诱导三倍体率和三倍体诱导组幼虫的生长率、存活率、三倍体率为指标,研究了诱导浓度、起始诱导时间、诱导持续时间三个因素对黄河口近江牡蛎三倍体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三因素对近江牡蛎三倍体诱导效果的影响程度为起始诱导时间诱导持续时间诱导浓度。温度25℃,诱导浓度为300—450μmol/L,起始诱导时间为受精后14min,诱导持续时间为15min时,诱导三倍体率可达51.39%—71.67%,卵裂率、孵化率、幼虫壳高日平均生长率和幼虫平均存活率分别能达到65.16%—81.57%、61.25%—86.78%、8.76—9.88μm/d、69.16%—73.29%,眼点幼虫时期三倍体率达53.33%—62.16%。本研究为黄河口近江牡蛎的三倍体诱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多倍体牡蛎的遗传基础,通过染色体计数法对2龄杂交三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群体的染色体数目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在80个具良好中期分裂相的牡蛎中,有56个三倍体(70.0%);12个非整倍体(15.0%),4个2n/3n嵌合体(5.0%);8个二倍体(10.0%)。12个非整倍体中包括9个29条染色体的亚三倍体(3n-1)和3个31条染色体的超三倍体(3n 1)。非整倍体与三倍体的生长差异不明显(P>0.05)。可能由于数量较少的原因,嵌合体和二倍体的生长没有表现明显生长滞后(P>0.05)。  相似文献   

17.
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异源三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和太平洋牡蛎(C.gigas)为研究对象,进行牡蛎异源三倍体研究试验。在水温25℃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剥离卵子于海水中浸泡促熟1.5h后,与太平洋牡蛎精子受精,获得最高卵裂率为(24.40±3.79)%。受精后20min,采用盐度为10的低渗海水处理杂交受精卵25min,可获得68.65%的异源三倍体幼虫,孵化率为12.71%。异源三倍体幼虫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均未表现出优势。受精后第9天,异源三倍体幼虫的存活率仅为(0.116±0.023)%,平均壳长为(103.50±0.85)(m;对照组的存活率和壳长分别为(42.17±2.74)%和(123.25±8.60)μm。幼虫在附着变态前死亡。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软体肉重和生化成分含量的周年变化表明,牡蛎 软体肉重和3种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与牡励繁殖季节密切相关。三倍体周年软体肉重,糖元和脂类含量均比二倍体高,水分含量比二倍体低,三倍体蛋白质含量在1-7月份比二倍体低,8-12月份二倍体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二倍体和三倍体壳体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养殖20月龄的二倍体和三倍体个体各75个,分别测量它们的壳体性状(壳高、壳长和壳宽)和体质量(全湿重和软体重),并进行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二倍体和三倍体的软体重变异系数都最高,绝大多数性状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全湿重和软体重的相关性较高分别为0.866和0.67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壳长、壳高和壳宽对二倍体长牡蛎全湿重的影响相当,其中壳高最大,直接作用系数为0.474,对软体重影响最大的是全湿重,直接作用系数高达0.780;壳宽对三倍体长牡蛎全湿重的影响最大,直接作用系数为0.471,壳高和湿重对软体重的直接作用系数分别为0.348和0.367;对长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全湿重和软体重分别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其r2值均小于0.85,说明存在对质量性状影响较大的其他因素。本研究为不同倍性长牡蛎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低渗和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诱导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最佳条件以及6-DMAP和低渗配合使用诱导三倍体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低渗、6-DMAP以及6-DMAP与低渗配合三种方法诱导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研究显示,低渗处理组中,当第一极体(PB1)出现40%时,在盐度为8的低渗海水中持续处理15 min,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34.33%,此时2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3.77%±1.89%和45.78%±6.23%,8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50.65%±4.89%和21.17%±5.54%。6-DMAP处理组中,当PB1出现40%时,75 mg/L的6-DMAP持续处理15 min,综合评价指数最高(36.52%),此时2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4.81%±0.68%和46.30%±1.54%,8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60.37%±0.61%和30.25%±2.85%。6-DMAP和低渗配合组中,当PB1出现40%时,在盐度为8的低渗海水中,以50 mg/L的6-DMAP持续处理15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