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PS矢量及地震倾斜率同时反演出俄勒西部的旋转和南卡斯凯迪亚消减逆冲断层的板块闭锁,板块闭锁极其远离海岸,与过去的研究一致,这足以导致地质因素而诱发大地震的发生。俄勒冈部绕邻近极的顺时针旋转可能是由海盆和洋脊的沉降所驱动,导致了华盛顿州北西向的缩短,转移极位于奥匹克-瓦洛厄的线形构造带,这解释了旋转极南部的主导扩张和北部的收缩。 相似文献
2.
3.
在全球板块的很多地方,包括俯冲带、大洋中脊、甚至大陆板块的内部等,地震各向异性都与板块绝对运动图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或者与板内应力场的优势取向一致。本文统计分析了全球9个包含主要俯冲带的板块边界内板块运动与地震各向异性及应力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板块的绝对或相对运动控制着板块边界的地震各向异性和应力场特征,尤其是板块的相对运动,在板块边界带处的影响十分明显;从计算结果还可以看出,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向与地震各向异性及应力场的相关性要好于板块绝对运动。在包含俯冲带的板块边界处,由于俯冲机理的复杂性和控制因素的多样性,使得俯冲带处两者的相关性较为复杂,不同深度来源的各向异性表现出不同特征,且应力状态受多种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根据关东-东海地区1980年1月至1993年4月期间的地震资料,描绘出了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目前地震平静的边界。关东-东海地区的大多数地震,不是发生在上覆板块(欧亚板块)之内,就是发生在俯冲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之中,其震源深度不到30km。 相似文献
5.
卡斯凯迪亚消减带的周期性的慢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聚边界连续的大地测量结果显示,深部瞬时蠕变事件可释放大量的应变能而不产生可测震动,因而这种地震被称之为慢震或寂静地震。因为最大地震产生于消减带,所以了解慢震在多大程度上降低罕见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对地震危险性的评估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提供的资料说明发生在卡斯凯迪亚慢震的周期性和目前正在发生的这样一个地震。 相似文献
6.
7.
研究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部地下胡安·德富卡消减板块内高精度的震源与从接收函数分析和反射地震数据所得速度结构之间的关系。用双差算法对深度在40~65 km的108个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了精确的地震位置。重新确定的地震活动与构造信息间的互相关显示出地震集中在消减的洋壳的顶部,而更深层位的地震活动性位于地幔顶部胡安·德富卡消减板块内。消减板块的构造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强相关性表明,地震破裂是由板块内的力学强度改变引起的,这支持了相变和热岩状态在双重地震层的地震成因中起重要作用的假说。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板块的很多地方,包括俯冲带、大洋中脊、甚至大陆板块的内部等,地震各向异性都与板块绝对运动的图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或者与板内应力场的优势取向一致。本文统计分析了全球9个包含主要俯冲带的板块边界内板块运动与地震各向异性及应力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板块的绝对或相对运动控制着板块边界的地震各向异性和应力场特征,尤其是板块的相对运动,在板块边界带处的影响十分明显;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向与地震各向异性及应力场的相关性要好于板块绝对运动。在包含俯冲带的板块边界处,由于俯冲机理的复杂性和控制因素的多样性,使得俯冲带处两者的相关性较为复杂,不同深度来源的各向异性表现出不同特征,且应力状态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对于该区域两者的相关性则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收集到的各种来源共计7 959组的地震各向异性观测数据和21 750组应力场数据,结合板块绝对运动模型计算给出的各板块的运动规律,分别统计分析了板块运动与地震各向异性及应力场的相关性,并对板块运动对地震各向异性及应力场特征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阿拉伯、 加勒比、 胡安德富卡、 北美、 纳兹卡、 太平洋和南美板块上地震各向异性与板块运动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非洲、 南极洲、 澳大利亚、 欧亚、 印度和菲律宾板块上二者的相关性则相对较差. 讨论分析发现,板块运动拖动软流圈流动、 橄榄岩晶格优选方位、 化石各向异性和地幔流动或岩石圈流动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并影响着地震各向异性与板块运动的一致性. 而板块基底拖曳力、 洋脊推力、 浮力作用和碰撞及俯冲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制约了板块运动与应力场的相关性,使得非洲、 可可斯、 欧亚、 胡安德富卡、 北美、 纳兹卡、 菲律宾和南美板块上二者的相关性较好,其它板块上其相关性则较差. 对于俯冲带地区,由于俯冲机制的复杂性和软流圈、 岩石圈地幔流动方向的不确定性,其板块运动与地震各向异性及应力场的相关性图像表现复杂,需要结合具体的俯冲带构造进行近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1990年菲律宾地震前后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带地区地震活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菲律宾地震过后不久,出现了自台湾、九州直至近畿各地同时发生震群的现象。本文试图用触发作用的观点讨论沿一个板块边界的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地震各向异性能够深刻反映地球内部的动力学机制,将其与板块运动结合起来,研究包括地幔对流甚至地核发电机模式等在内的一系列地球内部动力过程,正逐渐成为地震学与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东南印度洋脊(SEIR)东部一带的板块运动数据与SEIR西部一带的数据给出的旋转极性不一致。MeMets等(1998)期望在SEIR北部找到小板块证据以解释这一差异。但未能如愿,我们这一假说进行了检验,即假定1998年南极走滑大地震(Mw=8.2)位于SEIR南部小板块(这里称之为巴勒尼)的边界,以此来解释板块运动的差异,由板块闭合构造确定的围绕南极-=巴勒尼欧拉极的一个小环,符合东西向的余震条带,与走滑边界一致,然而,南极-巴勒尼欧拉极预示的是右旋走滑,而地震活动性给出的是左旋走滑,方向相反的走滑不仅否定了巴勒尼板块假说,而且需要其它地方的形变来调节SEIR一带的板块运动差异和南极地地震的应变积累。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一些消减带内的俯冲大地震再次破裂了以前巨大地震曾破裂过的板块边界地段引人注目。有关破裂了板块边界同一部位的相继发生的两次大地震的已有地震资料,提供了比较这两次地震的地震矩释放空间分布的机会。本文对发生在板块边界地段的地震作了此种比较,这些地段曾在下列地震中遭到破坏;(1)1957年(MW=8.6),1986年(MW=8.0和1996年(MW=7.9)的阿留申群岛地震;(2)1963年(NW=85)和1995年(MW=8.5)和1995年(MW=7.9)的千岛群岛地震;(3)1971年(MW=8.0)和1995年(MW=7.7)的所罗门群岛地震;(4)1968年(MW=8.2)和1994年(MW=7.7)的本州北部地震。以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4次初步大地震和2次复发地震的矩释放的空间分布。这里,运用长周期面波和宽频带体波的经验格林函数分析得到的震源时间函数,反演确定了最近3次地震的滑动分布。通过比较相继地震破裂矩释放的空间分布,发现断层重复滑动图象有很大差异。1994年本州北部地震和1995年所罗门群岛地震,基本上填充了以前地震遗留下来的没有滑动的地区,而不是同一凹凸体的重新断裂。1995年千岛群岛地震和1996年阿留申群岛地震重新破裂了先前地震确定的凹凸体分布地段,但具有不同的滑动量。本研究提供了环太平洋板块边界的大震的复发性质比主要凹凸体的重复破裂更为复杂的一个直接的证据,无论是从整个断分段上发生的破裂是通过重复发生的具有接近相同的破裂长度、破裂地点及滑动大小的事件来实现这一点来说,还是从各个凹凸体在后续的地震循环中以相同的滑动函数发生破裂这一点来说,所研究的4个板块边界的断层滑动都不支持特征地震式的滑动模型。这些连续发生的滑动图象与滑动复杂性仅取决于不变的几何和构造的非均匀性的物理模型不符,而表明考虑动力学同样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震参数的缅甸弧俯冲带处板块间几何接触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球板块系统来看,中国大陆周边板块活动是其地壳运动的主要外部力源,明确周边板块与中国大陆间较精细的三维几何接触方式对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基于研究区域地震活动参数,引用Hayes等在2009和2010年提出的Slab1.0模型,对其进行改造以适用于研究缅甸弧俯冲带处欧亚大陆与印度板块接触的几何产状.其次,沿缅甸弧俯冲边界带截取了166个剖面,依次考察各剖面的震源深度分布情况,对其进行线性平面与非线性曲面拟合,定量地给出了缅甸弧俯冲带东向俯冲的三维几何产状及俯冲范围.最后,针对缅甸弧俯冲带上6个典型剖面的震源深度分布情况,并联合震源机制解和地质构造背景讨论并初步给出了该俯冲带可能的动力作用模式.本文企望为研究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边界几何接触方式提供一个初步方案,并为板块间的动力作用及相关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6.
C. Subarya M. Chlieh L. Prawirodirdjo J. Avouac Y. Bock K. Sieh A.J. Meltzner D.H. Natawidjaja R. McCaffrey 赵京凤 《世界地震译丛》2006,(5):10-19
2004年12月26日的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是自现代空间大地测量和宽频带地震学出现以来发生的第一个巨大地震(矩震级Mw〉9.0)。它为研究这种巨大且罕见的事件的特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我们根据在苏门答腊西北部的近场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探测结果并结合原地和远处的珊瑚礁垂直运动的观测,对这次事件造成的地表位移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该地震是由范围长〉1500km、宽〈150km范围内的巽他俯冲巨型逆断层破裂造成的。巨型逆断层在苏门答腊北部的近海滑动超过了20m,大部分的滑动深度不超过30km。对比大地测量学和地震学推断的滑动分布,发现在500秒长破裂发生之后的1.5个月内,断层滑动增加了~30%。在我们再次布设GPS测点之前,有震的和无震的滑动都出现在了巨型逆断层的浅部,那里是亚齐大海啸的源头。滑动在断层东南缘的锡默卢岛之下沿走向突然尖灭,在该处地震成核,并且2002年的晚期在此曾发生过一次Mw=7.2级地震。此外,该边缘也与2005年3月28日Mw=8.7的尼亚斯-锡默卢地震破裂的最北端相邻接。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大陆80%以上超过7级的强震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活动地块边界带已逐渐成为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等学科重点研究的对象。文中回顾了与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地震活动相关的研究结果,已有的主要认识和存在的问题包括:1)目前,在活动地块边界带地震活动领域的大部分研究工作仍然停留在统计分析层面,针对其工作基础或实际工作条件开展分析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国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地震活动; 2)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构造运动速率决定了地震应变释放速率,但由于边界带内活动断层的复杂性,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平均复发周期与构造运动速率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对这些断层系统的复杂性进行深入探讨; 3)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强震时间过程呈现出区域特征,如中国大陆东部活动地块边界带多为丛集型,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区的走滑型活动地块边界带多为准周期型,但仍需要深入研究其区域构造和区域动力学的物理机制; 4)中国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环境整体上呈"纵向分层、横向分块"的特征,尽管随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大地测量、地震地质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时空尺度的物理模型对解释活动地块框架下大陆强震的孕育发生具有指导意义,但由...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太平洋和印澳板块俯冲带之间及中海岭交汇处地震活动的负相关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Н.Н.Горькавый Л.С.Левицкий Т.А.Тайдакова С.К.Татевян Ю.А.Трапезников А.М.Фридман 梁金仓 张文孝 《世界地震译丛》2002,(1):27-37
对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震资料中心和国际地震中心地震目录的研究表明:要研究全球规模大型构造上m_b<5地震分布的时空规律性,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目录必须是比较完整的。研究结果是:在研究构造板块边界(俯冲带、中海岭系和大陆造山系)的地震活动性中发现了负相关现象,它揭示了“表面”(<400 km)地震的存在。对上述地区,在地震活动的平均曲线中,强震(m_b>5.4)和最深震(>400 km)几乎经常显示出很高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全球震源机制解资料,采用力轴张量计算法,反演中国大陆附近板块边界线上的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其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角与GPS研究得到的板块运动方向一致,太平洋板块西边界和菲律宾板块琉球岛弧段的最大主压应力轴的倾角与板块俯冲倾角基本相当,因此认为该方法反演的构造应力场真实可靠。1999年、2005年和2011年太平洋板块日本本州段的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角存在转折现象,震例总结显示该转折现象往往对应华北地区5级以上,甚至6级左右地震,但2011年的转折变化对应华北地震的震级在5级左右。根据对太平洋板块西边界的分段研究,认为2011年的转折变化主要是由42°~50°N段的构造应力场转折引起的,而该段从地理位置结合俯冲方向来看,影响的主要地区是东北地区,而对华北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导致对应地震的震级偏低。1992—2000年菲律宾板块琉球岛弧段的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角存在大幅度、长时间的逆时针偏转现象,分析认为是造成同期华北南部地区发生多次具有典型华南应力场特征地震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