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唐家坞组西湖组的微古植物及其地层划分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颜铁增 《地质通报》1992,(2):111-117
对唐家坞组所发现的大量微古植物化石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比,建立唐家坞组Moyeria cabotti—Leiospharidium wenlockia微古植物组合带,该组合带包含14属22种。将唐家坞组时代置于中志留世(温洛克期Wenlockian);西湖组发现的大量微古植物化石含30属70种,经研究对比,提出西湖组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法门期Famennia)。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新元古代地层发育良好,近年来在1∶5万区调中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资料.通过对其进行比较系统的整理与总结,共计发现微古植物化石52属111种,按地层区划及不同时期又可划分为9个微古植物组合.本文概述了各组合特征,同时结合区域地层及同位素年龄资料进行了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4.
刘陆军  王怿 《地层学杂志》1997,21(4):247-252
老爷庙组的命名者认为这套地层属于泥盆—石炭系过渡层,在地质图上标为早石炭世。新材料表明,植物大化石Leptophloeumrhombicum-Archaeopterisfisilis-Cyclostigmasp.组合的时代应属晚泥盆世晚期,孢子化石Retusotriletessimplex-Apiculitusisporahunanensis(SH)组合显示的时代也为晚泥盆世晚期,从而纠正了这一地层属于泥盆—石炭系过渡层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赣北前震旦纪微古植物组合及其时代讨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对赣北前震旦纪微古植物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参考有关研究资料,建立了该区前震旦纪4个微古组合,对各微古组合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对比,并对所属地层时代提出新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大别群的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及其时代作了分析,并根据沉积建造,变质作用、含矿性及地层接触、同位素年龄等方面的资料,对大别群与邻区相当地层的对比问题,提出了自已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崆岭群分布于鄂西宜昌县、兴山县一带的黄陵背斜核部,为一套前震旦纪结晶变质岩系。在大理岩、含石墨片麻岩样品中发现一些简单球形类为主的微古植物化石,具有一定的时代指示意义。黄陵背斜北部的崆岭群划分下岩组、中岩组和上岩组,依据微古化石,中岩组归属早元古代。上岩组应为中—晚元古代。黄陵背斜南部的崆岭群从下往上划分为古村坪组、小以村组和庙湾组,依据微古化石,小以村组和庙湾组形成时期应为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8.
9.
在天津蓟县洪水庄组页岩中发现微古植物共计 33属 61种 ,其中新种 2个。利用页岩磨片法获得了新的古生物信息。其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可分为五大类型 :球形类约占 4 7.7%、线形类约占 19.5%、多面体类约占 16.7%、异形类约占 10 .9%、船形类约占 5.1%。该微古植物群组合面貌反映了前寒武纪微生物的分化程度和进化水平 ,提供了地球早期真核生物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天津蓟县洪水庄组微古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天津蓟县洪水庄组页岩中发现微古植物共计33属61种,其中新种2个。利用页岩磨片法获得了新的古生物信息。其微古植组合特征可分为五大类型:球形类约点47.7%、线形类约占19.5%、多面体类约占16.7%、异形类约占10.9%、船形类约占5.1。该微古植物群组合面貌反映了前寒武纪微生物的分化程度和进化水平,提供了地球早期真核生物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赣东北地区浅变质岩中微古植物及其形成时代讨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赣东北地区大面积出露一套浅变质岩系 ,该套地层由于缺乏可靠的化石资料 ,其时代归属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随着 1∶5万区调工作的开展 ,相继获得了一批微古植物资料 ,并对所获得的这些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在研究区内共存在微古植物 73属 173种 ,据统计 ,其所代表的时代绝大部分为中新元古代。根据微古植物组合 ,结合地层层序及有关同位素的测定年龄数据 ,认为研究区浅变质岩系的形成时代应为中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微古植物新发现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孙淑芬 《地质论评》1992,38(5):474-480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共计10属33种,其中有3新种:Archaeodiscina baiyunensis sp.nov.,Lophosphaeridium favosumsp.nov.,Lophosphaeridium symbioense sp.nov.其组合特征以刺球藻群(Acanth-omorphida)的分子为主,球藻群(Sphaeromorphida)分子次之。在刺球藻群中以Baltisphaeridium属和Micrhystridium属的分子占绝对优势。微古植物个体一般为10—30μm。上述微古植物在我国云南昆明下寒武统以及欧洲、北美一些地区均有报道,充分显示出早寒武世特点。内蒙古白云鄂博群的时代,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属元古宙,本文的资料为重新判定白云鄂博群尖山组的时代,提供了新的古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阎永奎 《江苏地质》2002,26(1):1-6,T001
对采自江苏北部铜山县新元古界贾园组上部的灰色中厚层砂泥质灰岩、粉砂质灰岩和赵圩组下部的青灰色厚层灰岩中的微古植物群样品,进行了以浸解法为主,辅以磨片法的研究,共发现14属、19种,其中有1新属、2个新种。研究结果表明,贾园组和赵圩组的微古植物群虽属、种较少,但化石体的纹饰较复杂、结果明显。就其微古植物组合特征看,它与我国北方新元古界的化石组合有较大差别,而更近似于我国南方前震旦系的南华系(扬子系)上部的微古植物组合,地质时限为距今740Ma-700Ma之间。  相似文献   

14.
罗能辉  颜铁增  蒋振频 《铀矿地质》2007,23(5):268-274,297
文章论述了安徽歙县浅变质岩系微古植物化石的产出特点(计有27属40种)和它的时代意义,分析研究了西村组和昌溪组的优势属,分别为Leiominuscula,Leiofusa,Asperatopsophos-phaera,Germinosphaera,Melanocyillum和Germinosphaera,Leiominuscula,Leiopsophosphaera,Triangumorpha,Leiofusa等各5属。通过对比论证,提出西村组、昌溪组形成的地质时代应为中元古代蓟县纪。  相似文献   

15.
首次在“阳岭砾岩”夹层中,获大量古植物及几丁虫化石,为其时代置于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提供了有力证据,另外,对含义不清的“阳岭砾岩”重新厘定了定义,作为“组”级的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6.
首次在“阳岭砾岩”的夹层中,获大量微古植物及几丁虫化石,为其时代置于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提供了有力证据。另外,对含义不清的“阳岭砾岩”重新厘定了定义,作为“组”级的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7.
在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中共发现微古植物15属30种.在微古植物组合中以球状藻类为主并出现膜壳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如:Lophominuscula, Lophosphae-ridium和Micrhystridium.以上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充分显示了我国震旦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浙皖苏(主要包括浙北、浙西、皖南和苏南)志留系唐家坞组及其相关地层在命名、划分和对比上长期存在争议。根据新的化石证据和海相红层分布特点,借鉴上扬子区志留系岩石地层划分方案,本文为研究区志留系对比提出新的认识。本研究以志留系第一套红层(灰绿色为主,夹紫红色碎屑岩)的首现为唐家坞组、康山组和举坑组底界的识别标志,厘定各组的含义。唐家坞组以青灰色碎屑岩占优势(厚500~1000 m),紫红色岩层在下部发育,分布于浙江富阳、杭州、桐庐、建德和淳安等地。康山组为一套巨厚(厚逾2000m)、青灰或黄绿色为主、上下均夹紫红色的碎屑岩,分布在浙江安吉、长兴,以及江苏吴县、无锡等地。举坑组已知仅分布在命名地皖南黄山区,本文识别出举坑组下段(第一套红层)和上段(第二套红层),分别相当于康山组和茅山组,中段(不夹紫红色岩层)产秀山动物群特征分子王冠虫(Coronocephalus)等,其中、上段是否在黄山区以东地区发育,尚待深入研究。综合上述三组及其下伏地层(大白地组、河沥溪组等非紫红色碎屑岩)所产几丁虫、鱼类、三叶虫和腕足类等化石,将这三组的底界置于埃隆阶上部。皖苏侯家塘组(含少量紫红色碎屑岩)因底部产湖...  相似文献   

19.
在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中共发现微古植物15属30种。在微古植物组合中以球状藻类为主并出现膜壳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如:Lophominuscula,Lophosphaeridiun和Micrhystridium。以上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充分显示了我国震旦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韩国济洲岛下西归浦组的时代归属一直存在着争论。该段地层中浮游有孔虫 Globigerina calida calida、Beella digitata、 Globigerina bermudezi和 Globoquadrina conglomerata的发现表明了它应为中更新世 (晚 N 2 2带、即 Globigerina calida calida亚带 ,不晚于 40万年前 )的沉积。底栖、浮游有孔虫的定量统计分析揭示了下西归浦组沉积环境的变化 :下部的沉积环境为岸外中陆架暖水 ,而向上则演变成近岸内陆架温凉水。有孔虫组合的更替反映了下西归浦组沉积是一个由次一级的 3个亚海退和 2个亚海进组成的海退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