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据时效性对多系统实时PPP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数据时效性问题,该文系统地分析了服务器端状态空间表示(SSR)改正数更新时间间隔和客户端观测值数据及SSR改正数中断对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服务器端播发SSR改正数的时间间隔在30s以内,GPS+GLONASS+BDS、GPS+GLONASS和GPS实时PPP定位可获得厘米级定位精度,同时SSR改正数的播发时间间隔对GPS+GLONASS+BDS、GPS+GLONASS和GPS实时PPP定位影响无明显差异;客户端SSR改正数中断时长在150s以内,GPS+GLONASS+BDS、GPS+GLONASS和GPS实时PPP定位可获得厘米级定位精度,改正数中断360s可获得亚米级定位精度,单系统较多系统受SSR改正数中断的影响较大;观测值连续中断16min时,实时PPP需要重新收敛。  相似文献   

2.
郭绍禹 《测绘工程》2022,31(1):30-34
文中在平面网平差中应用整体最小二乘理念.在最小二乘模型中,为了消除观测方程系数误差和未知参数系统误差,加入系数改正数和参数改正数,并提出三原则整体最小二乘模型.研究平差两大步骤,用最小二乘多次改用"参考点组"而选出w个稳定点;用最小二乘多次改用"近似坐标"而消除系数误差和参数系统误差.三原则整体最小二乘适用于平面自由网...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一个在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中使用系统误差验后改正的方法,该法系由法国专家Masson d' Autume首次提出的。在用带有数种不同方差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模拟区域网数据进行试验表明,信噪比越大,系统误差的改正效果也越好。用真航线数据进行的试验表明,用验后改正法,对高程和平面的加密精度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1985年7月——1986年3月用一架光电中星仪和一架目视等高仪用单向的方法对上海天文台和平壤天文台间采用经差的改正数进行测定,得两地经差采用值的改正数为+5.1ms±1.4ms,对应历元为1985年11月18.8日(儒略日为2446388.30)。  相似文献   

5.
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BAS)通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实时播发导航卫星星历改正数和完好性参数,以提升用户定位精度和完好性.采用最小方差法解算GPS星历改正数,利用卡方统计进行改正数完好性检核,并依据星历改正数方差-协方差信息计算SBAS用户差分距离误差(us...  相似文献   

6.
析观测值平差改正数的精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靳永滨 《四川测绘》2000,23(4):157-158,181
本文从观测值、改正数、估值的基本定义出发,引导出了它们方差间的关系和改正数应具备的精度,并对控制网的平差计算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法利用结构力学中求解超静定结构各杆件内力的原理,计算测边网中各观测边改正数的系数,最后求得边长平差值。关于这方面的文章,目前在国内外文献中已有所发表。本文就测边网平差中边长改正数的系数计算问题,作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行水准测量日月引力改正数学模型的分析与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计算水准测量日月引力改正数学模型,认为其中计算天体视位置,月亮引起的垂线偏离分量及改正数等过于近似,影响了正数的结果,同时对使用规范与今后修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全站仪利用调制电磁波进行测距,受电磁波折射率的变化进而影响其测距精度。本文首先推导了影响全站仪电磁波折射率的气象改正公式,利用该公式计算了全站仪测距时的气象改正数,接着进一步推导出全站仪气象改正公式在参考气象条件下的偏导数,依据误差传播定律,分析了不同观测误差情形时的气象改正中误差。结果表明:实际气象情形越偏离参考气象条件时,相应的气象改正数越大,在实际的全站仪测距中,由于气压测量的误差相对较大,气象改正误差更多的取决于气压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资源三号卫星严格成像模型,建立姿态四元数系统误差检验模型,通过对登封地区2景影像进行试验,利用不同控制点数量求解姿态四元数系统误差,将姿态进行系统误差改正后,可以使卫星直接定位精度大幅提高,验证了姿态四元数系统误差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传统网络伪距差分定位方法中,服务端播发多个基准站观测卫星的伪距改正数和坐标,流动站用户接收所有基准站伪距改正数后内插得到自身所需伪距改正数。为简化流动站算法、保护国家大地坐标安全,本文提出了基于网格中心点虚拟参考站的伪距差分方法,该方法是将经纬线网格的中心点作为虚拟参考站,将基准站的伪距改正数内插到该虚拟参考站上,播发各虚拟参考站坐标和伪距改正数,流动站通过单点定位确定所在网格,利用其中心点上参考站的伪距改正数进行差分定位。试验表明,该方法在静态与动态情况下平面与高程方向均能获得亚米级定位。  相似文献   

12.
联合使用位模型和地形信息的陆区航空重力向下延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避传统逆Poisson积分向下延拓解算过程的不适定性问题,借鉴导航定位中的"差分"概念,利用超高阶位模型直接计算海域航空重力测量向下延拓改正数的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联合使用重力位模型和地形高数据,计算陆部航空重力向下延拓总改正数的改进方案,以飞行高度面与地面对应点的位模型差分信息表征总改正数的中长波分量,以相对应的局部地形改正差分修正量表征总改正数的中高频成分,从而实现航空重力数据点对点向地面的全频段延拓。在地形变化不同区域,联合使用EGM2008位模型、地面实测重力和高分辨率高程数据进行了实际数值计算和精度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提平差方法,是将改正数方程式在小区间内(任意相邻的三个摄影点范围)的关采,当作直线函数,从而利用直线内插和权中数的方法来削弱高差仪的偶然误差影响。在这小区间内,三个改正数间的关系,主要呈直线函数,另外还有二次曲线函数,以及按偶然误差“二次和”规律累积的改正数。二次曲线因直线内插而产生的误差,采用所谓“抛物补偿”加以解决。按偶然误差“二次和”规律累积的改正数,则大部分也呈直线比例,仅有个别因子不成直线比。这由于直线内插所产生的误差无法补救,故只好当作因趋近计算而产生的误差。但它的数值比高差仪误差因趋近而削弱的数值要小。所以趋近的结果,总的精度提高了,根据不同情况约可提高30—50%。由于端点是不可能有内插值的,因此为了提高其精度,可与相邻三个已平差值,按二次曲线规律延伸(外插法)。为使外插值误差小些,对外插用的已知数,提出一些特定的要求。但是与本课题其他平差方法一样,端点精度总不如其他点高。本文在平差中所采用的公式,是简单的直线函数。因此,既可用解析法,又可用图解法。当用于图解法时,则更可节省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每一出版的地图上表示磁方位,必须在成图前测取图幅范围内较多图根点和大地点的磁偏角,以确定图幅平均磁偏。由于磁偏角测取的数量较多,而我国目前附有罗针装置的经纬仪极少,因此使地形测量工作在工序和进度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地区观测数据的实验定位结果精度问题,该文提出BDS/GPS非差误差改正数的实时动态定位方法,研究了BDS/GPS单参考站非差实时动态定位算法模型,流动站使用非差误差改正数,不需要进行双差观测值的组合。参考站将非差误差改正数传递给流动站,对流动站的观测值进行误差改正,可以直接固定流动站的模糊度。实验表明:在我国南方地区BDS精度要优于GPS,而在北方地区,BDS/GPS定位精度和GPS定位精度明显优于BDS。并且与单系统相比,组合系统的可视卫星数明显增加,改善了卫星空间几何分布结构,从而提高了导航定位的可用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航测成图的系统误差主要来自航摄像片变形、航摄物镜的畸变差、大气折光差和地球曲率4种误差。这些误差应当通过改正像点移位的方法加以消除。在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条件下改正系统误差只需启用相关软件即可完成。如果在成图过程中忽略了这种改正,就把本可消除的误差保留在地形图中,影响了地形图的精度。本文就大气折光差和地球曲率2种系统误差对航测成图的精度影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分米级星基增强服务的需求,提出一种满足用户基于相位观测值进行单站定位的分区综合改正模型。该模型利用参考站网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参考站对每颗卫星伪距和相位观测值的综合改正数,并将综合改正数按照分区的方式编排到广播电文并广播给用户使用。本文介绍了模型的原理,并分析了参数播发频度、用户站与分区中心距离等因素对用户定位的影响。建立基于分区综合改正数的星基增强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分布于中国不同区域的北斗观测站数据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双频用户动态定位平均10 min内收敛至误差小于1 m,平均平面精度能达到15 cm,高程精度达到20 cm。  相似文献   

18.
从2017年1月开始,北斗系统在播发基本导航电文的同时,提供了包含实时轨道改正数、钟差改正数、电离层格网改正数和分区综合改正数四重广域差分参数,使得系统具备了基于系统广播的电文参数实现广域单站实时动态分米级定位的能力。实际应用表明,北斗系统播发的分区综合改正数存在中断的情况,使得实时定位存在因重新收敛而造成跳变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分区中断期间定位跳变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适用于分区切换的广域差分分米级定位算法。采用中国境内7个北斗测站10d的静态数据和车载动态数据对新算法进行评估验证。结果表明,在分区改正数中断的情况下,分区切换算法得到的坐标误差与使用连续分区综合改正数结果一致,双频动态定位水平和高程方向分别小于0.3m和0.5m,平均三维定位精度优于0.5m;车载实时动态定位测试中,分区切换前后的单双频定位精度不受切换影响,与切换前保持一致。分区切换算法有效保证了分区改正数中断后北斗广域分米级实时动态定位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9.
北斗广域差分分区综合改正数定位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北斗广域分米级星基增强系统在钟差改正数、轨道改正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相位观测值的分区综合改正数,介绍了分区综合改正数的概念及单频、双频用户的使用方法与定位模型。利用中国范围不同地区的北斗观测数据和对应的分区综合改正信息,统计了单频和双频用户分区综合改正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与使用GFZ提供的北斗超快速精密星历的定位效果比较,验证了分区综合改正定位在实时定位中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范围内分区综合改正定位效果与分区中心距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观测时间长度的定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分区综合改正后的双频用户平均25 min内动态定位三维误差能收敛至0.5 m以内,收敛后的定位精度为水平0.15 m,高程0.2 m;单频用户平均20 min内动态定位三维误差能收敛至0.8 m以内,收敛后的定位精度为水平0.3 m,高程0.5 m。随着用户站距离分区中心越远,定位效果总体呈现变差的趋势。总体上,当用户在分区中心1 000 km范围内时,北斗广域分区综合改正数将能提供实时分米级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生产实践证明,在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中,像点坐标或模型坐标的系统误差改正问题,成为目前提高摄影测量网精度的关键问题之一,特别在大比例尺电算加密中尤为突出。为了提高大比例尺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扩大航带或区域网控制点之间的跨度,本文就如何改正像片系统误差进行了初步研究,即在摄影地区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张像片,在高精度立体坐标量测仪上进行量测,按严格的数学关系计算出系统误差源对像点坐标的综合改正值并用模拟和真实像片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