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1991年我国地震活动概况 1991年我国共发生M_S≥5.0地震43次(大陆地区27次,台湾地区15次,南海海域1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4次(大陆地区1次,台湾地区3次),我国大陆地区最大地震为2月25日新疆柯坪6.5级地震,台湾地区最大地震为3月26日台东6.7级地震。大陆地区27次地震分布在新疆7次、青海6次、内蒙古4次、云南3次、西藏3次、山西2次、四川1次、河北1次。 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1.1991年中强地震频度高,强度低。1991年大陆地区中强地震活动频繁,发生27次5极以上地震,在频度上超过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年平均数(年平均数为18次),显示出当前可  相似文献   

2.
一、1990年我国地震活动概况 1990年我国共发生M_s≥5地震47次(大陆地区19次,台湾及南海28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15次(大陆地区4次、台湾地区11次),最大为12月14日发生在台湾花莲的M_s=7.1地震,该次地震是台湾地区近四年来最强的地震。大陆地区最大地震发生在4月26日青海共和地区,震级为6.9级。大陆地区19次地震分布在青海4次、新疆6次、甘肃2次、西藏1次、云南3次、四川2次、江苏1次。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二年二月七日至十七日,国家地震局科研处为组织落实八二年重点科研项目(走时表的编制以及地震基本参数的测定方法研究),在上海召开了“地震定位及震级测定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单位有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所、四川、云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河北、甘肃、陕西、安徽、黑龙江、吉林省地震  相似文献   

4.
1.四川峨眉西发生5.0级地震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90年8月4日21时52分(北京夏令时),在四川峨眉西(北纬29.5度,东经103.1度)发生5.0级地震。据报道,震区峨边县毛坪镇震感强烈,这次地震波及范围较大,汉源县、峨边县毛坪镇震感较强,马边县、石棉县、乐山市部分人有感。目前尚未了解到房屋破坏和人员伤亡。2.苏联斋桑发生6.8级地震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90年8月3日18时15分(北京夏令时),在苏联斋桑(北纬47.2度,东经85.1度)发生6.8级地震。据报道,在新疆境内的农10师185团倒房2间,168团倒房12间,目前人员伤亡情况不  相似文献   

5.
地震是造成人员死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震后对人员死亡等灾情的快速评估是地震应急响应和救援的关键。总结经验发现,在地震前进行预评估工作是提高震后灾情快速评估精度和时效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对62次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历史震例分析后发现,当地震震级小于4.5级时,基本不会造成人员死亡情况。本研究利用我国云南和四川部分区县的实地调研数据,发现地震人员死亡数与震级存在指数函数关系,由此构建了针对各个区县的地震人员死亡人数指数函数估算模型,并计算了回归系数。基于该模型,获得了5.0~8.0级地震人员死亡数查找表(以0.5级为间隔),用于辅助震后快速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东侧,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是我国破坏性地震频繁发生、地震灾害特别严重的省份之一. 2011年云南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灾情较重.201 1年对云南造成灾害的破坏性地震共4次(1次为邻近中国边界的缅甸地震),最大地震为3月24日缅甸7.2级地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西南及缅甸部分地区7级以上强震的分布及震前中强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得出:1.强震发生之前中强地震在空间上呈现两种分布形式,一种分布于极震区端点的延长线上,另一种则散乱地分布于震区附近;2.中强地震断层面积出现峰值点的当年及次年将在云南、四川发生7级以上强震;3.云南与缅甸强震的发生在时间上存在着交替性,即缅甸强震的活跃期是云南强震的平静期;4.云南与缅甸中强地震的发震频次与强震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缅甸境内中强震频度高于云南,则未来强震在云南发生;当云南境内中强震频度高于缅甸,则强震将发生在缅甸。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6月24日15时59分在云南宁蒗与四川盐源交界处发生5.7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Ⅷ度,此次地震造成了2千多平方公里面积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0730万元。震中位于川滇菱形块体(甘孜-玉树断裂、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红河断裂、金沙江断裂等围限的)内部次级块体边界带内。由于地震发生在两省交界附近,若仅使用四川或者云南的台站进行定位,台站方位覆盖差(台网分布偏在地震一侧),定位结果受台站空隙角影响较大,因此,本文在定位台站的选取上将两省的地震观测报告进  相似文献   

9.
姜秀娥  丁鉴海 《中国地震》1993,9(2):190-192
1.1992年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概况 1992年我国共发生Ms≥5地震31次,其中,大陆地区16次,台湾地区13次,南海海域2次。大陆地区最大地震为7月30日西藏拉萨6.5级地震,台湾地区最大地震为4月20日花莲6.8级地震。大陆地区Ms≥5的16次地震除东部福建、黄海、台湾海峡(大陆架内)各发生一次5级地震外,其余13次都分布在东经105°以西地区,其中西藏4次、新疆4次、甘肃1次、青海1次、四川次、云南2次。  相似文献   

10.
丁鉴海  姜秀娥 《中国地震》1989,5(1):88-88,90
1.我国地震活动概况及特点 1988年我国共发生M_s≥5地震56次(大陆地区43次,台湾地区13次),其中6.0—6.9级地震7次(大陆地区5次都为余震,台湾地区2次),大陆地区7.0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为11月6日云南澜沧7.6级地震。台湾地区最大地震为10月16目的6.2级地震。如果不计算唐古拉山、澜沧—耿马震区的余震,我国共发生5.0级以上地震37次(大陆地区24次,台湾地  相似文献   

11.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云南省共发生M≥6地震98次,四川省为69次。1900年以前的资料丢失比较多。1900年以来的资料表明,云南的M≥6地震数比四川多60%,但随着震级的增大,地震数在M≥6地震总数中所占比例,比四川的相应比例小,M≥7(1/2)地震的绝对数已变得比四川少。说明四川比云南的b值小,分别为0.54和0.98。1900年以来云南和四川两省的地震活动,都表现出平静时段与活动时段相交替的现象,各已完成5个平静时段和4个活动时段。云南省连续6年以上、四川省连续7年以上不发生M≥6的地震,即规定为平静时段。各自的平静时段长度都很稳定。云南比四川的平静时段短,活动时段长度变化大,M≥6地震的平均年发生率高。云南省从1985年起,四川省从1989年起,到大约本世纪末,可能都将处在地震的活动时段。  相似文献   

12.
摘要本文在查阅文献,调查现场的基础上,对1975年版《四川地震目录》附录所列1944年6月20日铜梁、壁山一带5(1/2)级地震进行了考证,认为这次地震确实存在,但震中不在铜梁、壁山一带(29°.5N;106°.0E),而在云南了了家和四川宁南一带(27°.0N;103°.0E).  相似文献   

13.
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2008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9次(表1),最大地震为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图1).与2007年相比,全球地震频次下降,能量释放明显减少.2008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地震诱发滑坡灾害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对1949年以来MS≥5.0级地震统计结果显示,诱发滑坡地震在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发生,尤其在西部山区,其中以云南、四川地震滑坡造成的灾害损失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由震源机制解资料研究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78 ~2009年川滇地区的124个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采用对震源机制参数统计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地震断层类型和川滇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地区(21°~28°N,97°~108.8°E)主要受近N-S向的水平挤压力影响,区域应力场背景以水平作用力为主;四川地区(28°~34.5°N,97°~108.8°E)由于平均P,T轴的仰角接近水平,构造应力场接近水平,主要受近E-W向挤压力作用,断层面较陡,受水平剪切力作用.川滇地区走滑型地震较多,主要分布于云南地区,四川地区内发生的地震类型较为分散且每种类型都有.  相似文献   

16.
1 研究背景 2021年5月21日漾濞MS 6.4地震的发生,打破了云南地区5级地震368天的平静和6级地震6.6年的平静.此次地震平静被打破后,相继于6月10日、6月12日发生双柏5.1级和盈江5.0级地震,云南地区中强地震呈连发态势.云南地区中强地震连发研究结果(钱晓东等,2007)表明,在1/3连发震例中均有6级地震参与.因此,为了分析云南地区下一次6级地震的优势发生地点,文中统计了该区中强地震长期平静被打破后首发6级地震的优势空间分布,以期从统计角度,判断未来6级地震发生的可能区域.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据四川地震台网测定,1984年四川境内共发生M_L≥3.0级地震43次,最大的地震为11月12日马边东北3.8级地震,无论频度和强度都是近年来最低的一年.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均匀分布在东经104度以自的广大地区(见1984年四川M_L≥3.0级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图),在时间上,除8月外,每月均有M_L≥3.0级地震发生,其中以2月和11月最多,分别为7次和8次(见1984年四川M_L≥3.0级地震目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通过地震图上的简单测量获得地震矩的方法,并由地震波能量公式的简单变换计算应力降。文中用该方法测定了近几年来发生在北三省(河北、山西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区,南三省(河北、山西和河南省)交界地区.以及渤地区共30个中小地震(M_(?)为3.7—5.1)的地震矩和应力降。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较方便地测定一些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从而对区域的地震危险性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发生了汶川8.0级地震,之后四川境内发生了两次7.0级地震(其中一个是芦山地震),为了研究汶川地震之后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区域的地震活动性,本研究收集了国家地震台网和四川区域地震台网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四川地区发生的17次M≥5.0地震以及120多次5.0>M≥4.0地震的波形资料,利用波形拟合法反演了震源机制解及区域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地震,震源机制以逆冲型为主,鲜水河断裂带地震震源机制以走滑型为主,而川滇块体西南部的理塘断裂、金沙江断裂附近,震源机制解以正断层为主.根据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的龙门山地区、鲜水河地区的主压应力场方向为WNW、近EW向.川滇块体的巴塘、理塘等地区,其主压应力轴方向为12°左右,接近SN向,且仰角接近40°左右.本研究利用面波振幅谱特征对震源深度进行了精确定位,定位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美国地震调查局(USGS),国际地震中心(ISC)等机构地震目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四川地区强震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20km以上的中上地壳.龙门山地区震源优势分布在10~20km,鲜水河断裂地震震源深度在10km左右,川滇块体西南部的理塘断裂,巴塘断裂,金沙江断裂等地区,震源深度一般在5~10km范围.  相似文献   

20.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地下流体的远场异常及其意义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车用太  谷元珠  鱼金子  刘五洲 《地震》2002,22(4):106-113
简要介绍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S 8. 1级地震前在河北、陕西、四川、青海、新疆等距震中几百至几千公里之外记录到的地下流体的远场异常(场兆或远兆), 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地震孕育的理论与地震预测的科学思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