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我国北方海区,当海面水温稳定下降到19~20℃时室内培育的海带夏苗便由池内移入海中。从夏苗入海到分苗为止,生产上称为夏苗暂养阶段。夏苗入海后由于环境条件,如水温从8~10℃提高到19℃左右,光强由3.000—4.000烛光增强到10.000烛光以上,营养盐及其水流等环境条件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无疑地,这些对海带幼苗生长及其形态均产生着重要影响,导致部分幼苗在形态上发生了不正常的变化,称为畸形幼苗。关于畸形幼苗的形成众说不一,目前尚未见系统报导。  相似文献   

3.
对虾幼体真菌病和纤毛虫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讨论由链壶菌(Lagenidium sp.)引起的对虾幼体真菌病和聚缩虫(Zoothamnium sp.)引起的纤毛虫病的病原、病理、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试验场地为河北省唐海县一农场育苗室、八农场育苗室及八里滩养殖场育苗室、试验材料为感染了链壶菌病的幼体及附生聚缩虫的幼体.  相似文献   

4.
褐藻酸降解菌引起海带病烂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多年来 ,科技工作者为解决海带 (Laminariajaponica)病烂[1]问题作了大量的工作,从中不难看出 ,海带的病烂是由多方面引起的 ,致病的原因也非常复杂 ,其中微生物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陈等1981 ,1984年通过一系列研究表明 ,褐藻酸降解菌是海带藻体上的主要附生细菌 ,而且在特定条件下参与海带的腐烂过程 ,导致烂苗或掉苗。本实验用褐藻酸降解菌对正常海带进行人为感染 ,通过组织显微切片观察 ,比较感染海带各组织内细胞结构的变化 ,以及感染菌存在的位置、菌量的多少等 ,褐藻酸降解菌对海带组织的…  相似文献   

5.
莆田近岸海域海带烂孔病起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9年3月莆田近岸海域海带尾部烂孔后逐渐向根部蔓延,孔洞相连后海带脱落,时空规律为先南后北逐渐发病,共涉及养殖面积约7 km2,给莆田近岸海带养殖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初步研究分析了海带大规模烂孔的原因,主要结果如下:海区温度异常升高,盐度持续较低,连续阴天光照不足,环境变化超出了细胞生理承受能力从而造成海带烂孔。此次诊断,对渔业生产及海洋环境监测结果在渔业上的应用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带幼孢子体“畸形分裂症”的病因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缺肥与海带幼孢子体“畸形分裂症”有直接关系。 2.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与“畸形分裂症”有密切的关系,光照失调会加剧“畸形分裂症”的发展。在不加肥条件下,光照强度2000米烛的幼孢子体,发病率高于1000米烛;在1000—2500米烛下,光照14小时的发病率高于8小时,且发病率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3.“畸形分裂症”的发病率与海带幼孢子体的生长阶段有关,通常在8—32列细胞的孢子体阶段发病率高,4列细胞的孢子体极少发病。 4.已发病的海带幼孢子体,给予足够的营养,会制止畸形分裂,恢复正常生长。在病症恢复期,给予适当的光照,会缩短恢复期,提高治愈率。 5.各光照条件下,幼孢子体生长所需要的低限营养,有待今后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海带类的工业利用在国外从17世纪末就开始,19世纪中叶起陆续出现了一些综合利用的方法。近20年来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工作较多的国家有日本、英国、苏联等。 近几年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了海带的人工养殖,产量猛增,为工业利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我们在研究了海带综合利用中的两个关键性问题一一原料处理和主产品褐藻酸的提取条件——之后,接着开始了综合利用方法的研究。 国外所研究的海带综合利用要点和缺点大致是: 1. 从同一份海带中综合考虑的产品大多是褐藻酸、碘和甘露醇,而很少同时考虑氯化鉀、褐藻淀粉等其他产品; 2. 水溶性成分是用稀酸提取,这不仅消耗酸和中和用碱,而且对褐藻酸会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3. 甘露醇和碘的分离也各有不同:高桥等推荐用铜沉淀法;英国则直接用酒精从海藻中提取甘露醇,或从稀酸提取液中加有机药品制成水不溶性甘露醇衍生物。前者所需铜盐量相当大,且对于氯化鉀、褐藻淀粉的分离研究不利;后者直接以酒精煮沸海藻,必将显著减低褐藻酸粘度,而水不溶性甘露醇沉淀的制备则成本太高,无多大实用价值。 我们认为,要寻求一个较全面、合理、轻济、简易的综合利用流程,首先应考虑: 1. 各种成分如褐藻酸、甘露醇、碘、氯化鉀、褐藻淀粉等的全面利用的流程; 2. 以水代替稀酸作提取剂;同时确定各种产品的适宜分离条件等。 综合利用流程的初步轮廓和结果已于1959年初提出。其后至1960年初这段时间内,我们对于各产品的分离条件和在各步骤中的产率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进一步实验,并且对于先前提出的流程作了部分修正、补充。  相似文献   

8.
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代谢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酶。研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可以了解植物氮代谢的水平。植物吸收硝酸盐后,必须在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进一步再还原成氨,才能用来合成蛋白质。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根一部分被植物释放到溶液中去,硝酸还原酶活性越大,溶液中亚硝酸根越多,所以从溶液中亚硝酸根的数量可以判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方宗熙 《海洋学报》1983,5(4):500-506
多细胞海藻的遗传学研究现在还处于幼令时期。就绿藻讲,Field等曾讨论过易变石莼(Ulva mutabilis)的若干突变对个体发育的影响[1]。在红藻中,Van der Meer等记载了江篱(Gracilaria)的色素突变型[2],三浦昭雄(Miura)等记载了紫菜(Porphyra yezoesfis)的色素突变型[3],它们都表现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Waaland对产生卡拉胶的杉藻(Gigartina exasperata)进行了育种实验[4]。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代谢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酶。研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可以了解植物氮代谢的水平。植物吸收硝酸盐后,必须在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进一步再还原成氨,才能用来合成蛋白质。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根一部分被植物释放到溶液中去,硝酸还原酶活性越大,溶液中亚硝酸根越多,所以从溶液中亚硝酸根的数量可以判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用现行的海带夏苗培育法,自采孢子到培育成1—3公分的幼苗,约70天就够了。因当时海面水温尚未降到19℃以下,不适于幼苗生长,不能出库下海,必须在育苗库中再“多培育”一段时间。在我国,愈是南方,其“多培育期”愈长,例如在福建省就要“多培育”120天。而现行育苗库中的培育条件又不能满足幼苗在“多培育期”继续健康旺盛地大量生长,所以采孢子后,用较弱光强,较低温度等方法抑制生长,以防止幼苗生长过速过大。达样不仅成本高,管理麻烦,甚至导致幼苗罹病腐烂,脱苗烂苗。  相似文献   

12.
我国常规的海带夏苗培育法,培育期比较长,成本较高,容易导致幼苗病烂。我们根据海带类在极地低温下能渡过漫长极夜的生态特性,改革了五十年代推广、沿用至今的夏苗培育法,即将生长良好的配子体贮存在0°~-2℃低温、无光、静水条件下,在出库下海前约70天将贮存的配子体恢复到常规夏苗培育条件时,便正常地生长发育为生产上所需要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海带的病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综述了养殖海带危害严重的主要疾病其防治方法。文章按海带夏苗培育中的病害及其防治,海上栽培期间发生的病害 及其防治的顺序分别叙述了各主要病害,尤其对危害严重的病害种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以期对海带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三十烷醇对海带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经不同浓度三十烷醇处理的海带进行电镜切片观察,结果表明经三十烷醇处理后的海带,其叶绿体形态发生显著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片层增多,基质浓厚,其外形更为饱满,光合作用的强弱与类囊体片层的多少关系密切。文中从细胞学的水平上分析了三十烷醇促进海带增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5.
海带雄配子体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海带雄配子体经单个分离培养,长成复杂的丝状多细胞雄配子体克隆。其中一部分细胞体积较小,逐渐分化为精子囊,并放散精子。而另一部分细胞逐渐增大体积,并经单性生殖发育成叶状体。这些叶状体绝大多数为畸形。染色体计数全为单倍体。把它们移入海里养殖,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没有孢子囊,不产生孢子  相似文献   

16.
用海带提取褐藻胶虽在国外已有多年的经验,但在进行工业生产前,还有必要确定其适宜的制造条件。我们在1958 年上半年就开始这项工作,8月前后即大致告一段落。在此期间并协助工厂进行了试制。 本工作的目的在于研究从海带制造褐藻胶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条件,即:①提取温度,②提取时间,③提取前处理,④所用酸的种类以及其他条件等。  相似文献   

17.
电离射线的生物学效应是引起广泛兴趣的一个生物学问题。用X射线或其他电离射线照射生物,不仅会引起生理变异,而且可能影响到遗传物质,引起突变。放射突变可以作为育种材料已是周知的事实。现在电离射线已被广泛用作育种的有效工具之一。电离射线在农业实践中的其他用途,例如是否可以利用低剂量电离射线来促进生物,特别是作物的生长发育,则还是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用低剂量电离射线照射某些作物的种子有促进生长的效应。有人则持相反的意见,认为电离射线伤害相胞,使细胞胀大,不能真正促进生长。 1959年我们曾用各种剂量(低剂量和高剂量)的X射线照射海带配子体,发现低剂量X射线有促进生长发育的效应,高剂量则严重地抑制生长发育。对海带幼孢子体,低剂量X射线则没有相似明显的生物学效应。 为了验证我们的观察结果,1961年我们又进行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在实验室里进行,原则上是重复1959年的实验。但这次我们仅重复低剂量X 射线的实验,目的在验证低剂量X射线的良好生物学效应。高剂量X射线的有害作用是大家承认的事实,我们认为不必重复进行。 第二个实验是生产性实验,在海上进行。这是选用第一个实验中的一小部分材料,养殖在海里,看它们的生长发育情况。目的在探明低剂量X射线是否能提高海带的产量,是否在生产实践上有应用的前途。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不同比重海水对海带游孢子的放散、附着,胚孢子的萌发,配子体的生长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1)海带配子体的生长发育对比重的适应能力较强,在高比重和低比重的海水中虽然死亡率很高、生长发育缓慢,但总有一部分个体能生活下来。配子体对比重的适应范围是1.01010-1.03510;(2)海带的幼孢子体对比重的适应能力较小。其适应范围是1.02000-1.03510.尤其是低比重海水能引起泡烂。本实验结果对指导海带苗种生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温度对真江蓠Graciilaria asiatica Zhang and Xia幼苗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在5—30℃的范围内均可萌发,以15—20℃为宜。“半球状体”和盘状体时期的适温范围为15—25℃。在25—30℃条件下,盘状体直径生长快。在不同光强条件下,盘状体生长仍遵循温度愈高生长愈快的规律。试验表明,在青岛地区江蓠人工育苗,适宜采苗时间在6月下旬—7月下旬和9—1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