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用静水式试验方法评价和比较了两种钻井泥浆的水可溶部份对斑节对虾仔虾、罗氏沼虾仔虾、虾虎鱼和剑尾鱼等4种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泥浆水溶性成分对班节对虾仔虾、罗氏沼虾仔虾、虾虎鱼和剑尾鱼的半数致死浓度均明显大于10000mg/L(1%),但斑节对虾仔虾对泥浆水可溶性成份的敏感性高于其余3种动物,适于钻井泥浆毒性试验。可以认为在试验条件下两种泥浆是无急性毒性的物质,但由于泥浆组成的复杂性,综合评价泥浆对水环境的影响时,需探讨其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宜昌长江南岸岩溶区地下水中水生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及环境响应规律,在2018年7月至8月对宜昌长江南岸15处表层岩溶泉及9处岩溶大泉中水生动物进行采集,同时对地下水理化指标进行测试。共采集到809个动物个体,共有13个亚纲,同时包括多个物种的暗层和非暗层种。结果发现:(1)不同动物在地下水空间分布上各异,在表层岩溶泉,Copepoda的暗层种和Ostracoda的暗层种大量存在(31.3%,23.7%),Trichoptera和Diptera少量存在(0.4%,2.9%);在岩溶大泉,Copepoda(非暗层种)和Amphipoda大量存在(25.0%,8.3%),Ostracoda的暗层种少量存在(2.2%)。(2)不同地下水的环境也表现出差异,区内岩溶大泉pH,Na+,Ca2+,Mg2+等指标的极差(分别为0.64,1.25,34.0,22.1 mg/L)小于表层岩溶泉(分别为2.45,5.68,59.6,33.4 mg/L),表现出更稳定的环境特征。(3)通过对各环境因子以及不同物种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出,表层岩溶泉...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快捷改良种质的手段。自朱作言等[1] 培育出世界上首例转基因鱼以来 ,转基因鱼的研究方法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主要包括显微注射、ES细胞基因打靶、反转录病毒介导等。在这三种方法中 ,显微注射生产转基因鱼已成为传统、可靠的手段 ,但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同其它两种方法一样 ,转基因效率低 ,不利于开发利用。因此 ,寻找一种更为简便、高效和广泛适用的转基因鱼方法就成了转基因研究者所关心的目标。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 ,通过人工授精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胚胎 ,从而将外源基因带入子代的基因组中而实… 相似文献
5.
6.
采用抗病性鉴定和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病害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抗真菌基因"RC24"的转基因水稻"竹转68"的抗病性和病害发生规律,对"竹转68"田间释放后病害发生的风险进行了初步预测.试验结果表明,"竹转68"对纹枯病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对稻瘟病的抗病性也有显著提高且存在田间抗病性.进一步的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竹转68"田间释放后,病害发生轻,表现较好的综合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水稻“竹转68”病害发生风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抗病性鉴定和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病害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抗真菌基因“RC24”的转基因水稻“竹转68”的抗病性和病害发生规律,对“竹转68”田间释放后病害发生的风险进行了初步预测。试验结果表明,“竹转68”对纹枯病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对稻瘟病的抗病性也有显著提高且存在田间抗病性。进一步的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竹转68”田间释放后,病害发生轻,表现较好的综合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价值,选用6个转基因的水稻恢复系与多个不育系杂交,计算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杂种一代的超父优势、超原种优势和单株产量竞争优势,并对其产量构成性状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转基因株系间的超父优势表现不同,整体上优势较明显的性状是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七丝软占转化后代的杂种F1普遍存在显著正向超原种优势,而E32转化后代所配杂种的超原种优势则较多表现为负值;产量竞争优势分析结果则表明转基因水稻选配优良组合几率并不比常规育种方法低,其中E10、EF38的杂种F1存在较强的产量竞争优势;对转化后代杂种F1的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性状依次为有效穗、穗实粒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水稻恢复系产量构成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价值,选用6个转基因的水稻恢复系与多个不育系杂交,计算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杂种一代的超父优势、超原种优势和单株产量竞争优势,并对其产量构成性状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转基因株系间的超父优势表现不同,整体上优势较明显的性状是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七丝软占转化后代的杂种F1普遍存在显著正向超原种优势,而E32转化后代所配杂种的超原种优势则较多表现为负值;产量竞争优势分析结果则表明转基因水稻选配优良组合几率并不比常规育种方法低,其中E10、EF38的杂种F1存在较强的产量竞争优势;对转化后代杂种F1的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性状依次为有效穗、穗实粒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0.
11.
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物联网的研究与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政府和企业都采取行动参与物联网的构建,这可能对未来全球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技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探讨了物联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产品电子码、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智能技术;从物流管理、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等厅而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物联网技术的前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实时动态测量定位技术(即Real Time Kinematic,简称RTK),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测量技术。GPSRTK以灵活、实时和高效率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立一般等级的控制网、地籍测量、地形碎部点测绘和施工放样等工程建设中。并且深受广大的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等单位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出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三大问题:第一,管理模型建立自身存在问题;第二,模型研制者和决策管理者合作不够;第三,地下水资源管理比较混乱。对三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解决问题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煤炭资源仍是主导能源。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国家对煤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不断淘汰落后产能,释放先进产能,也伴随着行业与煤炭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发展进步,煤矿的开采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煤炭需求量稳步增长。但是,煤矿工作人员在煤炭采掘过程中,如果无法正确运用合理的开采技术,矿井煤炭资源的开采质量和煤炭产出数量将受到影响,势必对煤炭资源不能科学合理利用造成影响,并且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将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资源不能合理利用既造成煤矿工人的安全没有保障,又严重不符合国家对煤矿管理的产业政策。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提高煤矿开采技术也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技术现状的分析,介绍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应用的采煤开采技术、薄煤层长壁开采技术、采煤工艺等技术的应用,以青海能源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鱼卡公司为例,分析了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在柴达木盆地高海拔鱼卡矿区煤矿(井筒标高3200米)经过13年的经验开采的应用,围绕包括井田地层与地质构造、煤层煤质、设备选型、采煤工艺等井下采煤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海拔地区对复杂条件下薄煤层开采如何实现高产高效及保障井下煤矿开采的安全策略,对加快推进高海拔地区煤炭科学采煤技术进步,促进煤炭工业走向新型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道路,实现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发区用地一直是土地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分析了开发区用地特征之后,对开发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了深入阐述,在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开发区整治之后,开发区用地如何走一条符合当地情况的资源集约型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GPS技术的产生、及应用现状的基本特点,说明了GPS技术出现后,由于独特的优越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带给测量领域的巨大变化.至此为更好地认识并利用GPS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的数字化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等各种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得以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针对中国生态环境、洪涝灾害应急响应、国土安全监测等遥感观测任务,无人航空遥感手段需求越来越多。构建异构无人航空器遥感观测多任务集群系统是近几年的发展目标,为完成无人航空遥感生态建设,垂直起降无人机以其不受场地限制起降又可快速巡飞的特点,在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内垂直起降无人机发展现状调研、面向航空遥感应用市场的无人机分析及典型机型介绍、垂直起降无人机在遥感领域的应用场景及案例分析、垂直起降无人机在遥感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等。通过广泛调研及深入分析可知,目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正逐步取代多旋翼飞行器的主导地位;垂直起降无人机占据了遥感应用无人机80.47%的市场份额;动力多元化、系统智能化、布局多样化、尺寸小型化等是面向遥感应用的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发展方向。本文较为全面地阐述和剖析了面向遥感应用的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相关内容,为遥感航空无人机生态建设提供了参考与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