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型倾倒滑移边坡变形治理效果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AC大变形有限元技术对抚顺西露天矿北帮西区W200-W600倾倒滑移边坡变形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对采取的抗滑桩加固工程和疏干减压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为边坡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了技术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矿山开发、水电建设过程中倾倒变形问题日渐突出。倾倒变形边坡一般具有反倾边坡结构,变形的过程和机理比较复杂、涉及的变形岩体范围较大、危害严重。论文以抚顺西露天矿边坡为例,通过岩体位移监测资料的跟踪分析、底面摩擦模拟试验,以岩体力学、松散介质力学原理为理论基础,探讨了采矿影响下边坡倾倒滑移体的变形机理,分析认为采矿引起的倾倒滑移变形问题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和采矿工程条件下产生的,并提出了岩体变形安全性分析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变形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马崖高边坡的稳定性是清江水布坯工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宏观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边坡岩体的变形特点及成因机制,提出了边坡的整治措施,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勘察,论文深入分析了景亿山庄滑坡的变形特征、性质、变形机制,并探讨了滑坡的成因。指出在具有剥蚀残丘地貌特征的场地开挖以砂岩残积物为主要组成物质的边坡时,边坡高陡是造成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长时间的持续降雨是诱发因素。对于陡倾原生节理裂隙发育的土质和类土质边坡,滑坡周界受边坡体内原生节理裂隙控制,滑坡后缘常沿该陡倾的节理裂隙发育。在深圳等降雨量大的亚热带气候区,若坡体内没有不利于边坡稳定的各种结构面,当边坡开挖高度不超过20m,总体坡率不陡于1∶1时,边坡能够保持短期稳定。但长期稳定性受当地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控制,开挖后若不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易发生滑坡等浅层病害。其病害从孕育到发生可持续长达10a之久。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供在类似地区开挖边坡、整治边坡病害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山区机场工程建设中,由于地形地貌及机场净空的限制,高填方边坡变形问题已经成为山区机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由于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稳定性问题涉及影响因素较多,本次结合西北地区某一山区机场3#高填方边坡的变形病害的稳定性分析和整治工程措施的研究,结果认为:①认为降雨是填方边坡发生滑坡病害的主要诱因,而下伏的软弱面(带...  相似文献   

6.
鲁甸MS6.5地震诱发红石岩右岸发生超大规模崩塌,并形成罕见的634 m特高崩塌边坡,严重影响后续堰塞体整治工程的安全。在现场特高边坡工程处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NSS,多点位移计和锚索测力计的综合监测方法和技术。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经过工程处置的边坡,在监测期内,表面和深部变形缓慢且较小,坡体内没有发生明显的应力增高,边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由于该山体受到震损后,岩体裂隙和后缘地表裂缝较多,后续应持续加强时实监测和预警工作。研究成果对于下部堰塞体整治工程以及后期堰塞体作为永久挡水建筑物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郴州市梨树山滑坡的成因机制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梨树山滑坡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城区环城南路与梨树山路交汇处。2001年因修建梨树山路对原山体进行了人工切坡,沿公路东侧形成了一长约200余m,最大高差达35m的边坡。同年雨季因暴雨触发山体滑坡,冲垮了山坡前部砌置的片石挡土墙,滑坡前缘推进到道路的中央部位。此后,每逢雨季均有不同程度的崩滑变形活动,且有继续发展和再次滑动的危险,严重影响着行车安全和道路正常使用。通过对该滑坡的变形机理、成因机制和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整治措施,掌握类似地层边坡的变形破坏规律,望能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边坡防治研究工作有所裨…  相似文献   

8.
李聪  姜清辉  周创兵  漆祖芳 《岩土力学》2011,32(Z1):545-0550
选择开挖卸荷、爆破振动、岩体流变以及降雨作为影响边坡施工期变形的4个主要因素,深入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边坡变形的作用机制,结合边坡位移实测资料,建立了考虑变形机制的边坡稳定预测模型。在弹性理论的简化下推导边坡回弹变形公式计算开挖卸荷分量,基于Burger模型的蠕变本构方程计算流变分量,采用已有的经验公式计算爆破分量和降雨分量;综合4个变形分量形成考虑变形机制的边坡稳定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体现各影响因素对边坡变形的作用和相关程度,更加科学合理地解释边坡变形产生的力学机制。通过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外观测点TP5变形监测资料的统计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统计模型,该模型的回归方程显著,方差比和复相关系数较大,预测误差较小,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是根据刚体极限平衡原理,从静力学的观点,用材料力学的方法,评定岩体所处状态。由此形成的滑坡整治工程设计,经常不符合发生了破坏变形和绝对位移的地质体的实际,影响工程效果。提出应以变形为主,应力和强度为辅的变形体系论点,指导在动态条件下,建立对位移和应变的现场量测系统,实施现场监控设计、采用各种有效的整治施工原则和方法等,形成一套新的滑坡整治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法。并寻找滑坡规律,建立整治工程分类。  相似文献   

10.
FLAC程序在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变形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FLAC程序对抚顺西露天矿北帮西区W200 ̄W600高陡边坡倾倒滑移变形机理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采取的抗滑桩加固工程和疏干减压工程的治理效果进行评价,为边坡整治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松散堆积体工程边坡变形机理分析及支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选择开挖坡比、正确认识变形破坏机理是影响松散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和施工安全的前提, 本文研究了西南地区某松散堆积体工程边坡的结构特征, 根据地形条件确定了合理的开挖坡比, 采用二维有限元研究了开挖边坡的变形机理并根据模拟结果确定潜在滑动面, 在此基础上, 提出支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 边坡由厚度达70m 的坡洪积、泥石流块碎石堆积体组成, 斜坡下部缓中部稍陡, 开挖平台位于缓坡部位, 根据地形条件结合坡体结构特征确定边坡开挖坡比为1: 0. 75;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边坡变形开挖面附近及坡顶拉应力和坡体下部最大剪应力控制, 坡顶部位将首先产生拉张裂隙, 开挖边坡内部产生从坡脚部位向上发展的剪切变形, 滑面一旦与坡顶拉裂缝贯通, 边坡将产生整体失稳; 边坡采用锚拉桩、锚索框架、锚杆框架、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支护。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德江县香树坪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树坪滑坡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县大坪村齐心组,为大型古滑坡。滑坡边界及前缘坡下发育多条拉陷槽,滑动方向为310~335。基于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建立了滑坡形成机制概念模型:在河谷形成及演化过程中,香树坪斜坡以滑移-弯曲演化。滑坡前缘拉槽LC6#和LC3#依次形成,其卸荷和临空效应导致上部坡体进一步变形。滑坡坡脚区因上部坡体进一步滑移变形而应力集中,坡体稳定性整体降低。当坡脚区失稳时滑坡发生。数值分析很好地再现了滑坡演化过程及机理。研究成果可对西部山区类似类滑坡发育条件及识别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四川巫山县四道沟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云  陈爱云  张涛  高广彦 《现代地质》2002,16(3):327-330
滑坡是三峡工程库区主要发生的地质灾害 ,四川巫山县四道沟滑坡的研究及防治工作是关系到巫山新县城地基是否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平面弹塑性有限元法及SARMA法以自重 +静水压力、自重 +静水压力 +动水压力、自重 +静水压力 +动水压力 +地震力等6种方案进行稳定性的计算分析 ,从充水前后不同标高滑体的塑性分布状态分别讨论巫山县四道沟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 ,可为四道沟滑坡的监测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井场为九龙沟内一预探井,由于井场地处斜坡区,为保持场地平整,在前期施工进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挖填方工程;为保证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已在填方区前缘修筑"T"型重力式挡墙。但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场区坡体及挡墙等建筑物出现拉张裂缝,变形迹象明显,具有较大危险性。本文根据场区变形迹象分布规律,结合场地地形、建筑物分布及其受影响程度等,对场地进行了分区并详细描述了各区工程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填土特征及原始坡体物质结构特征,对场区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各区整体及局部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为分析场区坡体稳定状况及预测可能造成的工程危害性提供了评价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斜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斜坡失稳是伴随着青藏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其中以热融滑塌最为显著。本文根据斜坡失稳时所处的环境以融滑塌为例,提出了冻融循环过程中流塑状粉土沿厚层地下冰面滑动的滞水润滑效应的形成机理;通过相似模拟试验,可以看出,垂直于坡面的变形主要表现为融沉变形和部分冻胀变形;建立了温度场、变形场的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坡体不同深度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规律,得出冻土斜坡位移主要发生在浅部的结论。最后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变形现场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K3035里程热融滑塌体的变形特征,分别在未滑动土体、近滑塌前缘滑体中布设了2个变形监测孔,利用Geokon-603型测斜仪实施了近1 a的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发育在平缓斜坡上的热融滑塌具有明显的变形特征,其位移主要发生在土层浅部,越往深部,位移越小,这一监测结果通过室内数值模拟得到了验证。将阳坡的K3035热融滑塌与阴坡的K3057热融滑塌体的变形做了对比监测,无论是滑塌体后缘还是前缘,前者的滑动变形均显著大于后者。而无热融滑塌发育的斜坡(青藏铁路DK1139)土体变形量极小,这种差异一方面说明了开挖是导致热融滑塌发生的直接因素,另一方面,由于热融滑塌的影响,其后缘相对稳定的原斜坡土体也处于相对较大的蠕变变形之中。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verse-dip slope toppling is conducted by taking the Xiaodongcao slope as an example. First, a spatial partitioning analysis of toppling deformation i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field reconnaissa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ata. Then, the variations of toppling deformation in time domain are analyzed for different areas of the slope with monitored data of surface displacement. Finally, the isochrones of toppling displacement evolution are constructed by using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nterpolation of surface monitoring data at discrete locations. 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e study have shown that: (1) the displacement at the rear of the slope is dominated by vertical deformation, whereas the horizontal deformation is predominant at the slope front which also controls the overall deformation of the bank slope; (2) the overall evolution of slope deformation is dominated by the strip area at the center of the slope. In particular, the overall deformation of the slope lags behind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 displacement in this strip area could trigger an overall displacement of the bank slope. It is thus inferred that the stripe area serves as the locked segment for the toppling deformation of the slope.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部,尤其是水能资源较为集中的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是近期工程建设的热点地区。由于强烈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这些地区形成了高山耸立、沟谷深切的地貌景观,高山峡谷区的高陡岩质斜坡变形与稳定将是工程建设所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高陡边坡的变形与稳定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并影响着施工周期和工程造价。本文分析了深裂缝现象的一般特征,认为深裂缝是在特定地质环境下内外动力地质共同作用的产物,一般均具有三高、继生这一共性。在工程处理方面,深裂缝可按山体加固的方法进行工程处理,预应力锚固洞可较好处理深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19.
锦屏水电站解放沟反倾高边坡变形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通过对锦屏水电站某一反倾高边坡的野外调查、室内测试实验及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对其变形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以往的结论重新进行论证 ,用证据说明问题 ,最终得出新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解放沟左岸深层变形是由河谷快速下切过程中边坡发生深部卸荷松弛和倾内层状体斜坡的深部岩层弯曲倾倒共同作用所引起  相似文献   

20.
塔巴庙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伊陕斜坡构造带上,构造平缓,一般认为不具备裂缝发育条件.然而大量岩心观察、薄片分析、物性测试、测井及试井资料证实,研究区上古生界发育区域性分布的构造裂缝系统和与地层局部挠曲变形有关的局部构造裂缝系统.本文重点介绍与低幅度地层挠曲变形有关的裂缝预测方法,以及主要勘探层裂缝发育部位、发育程度和裂缝系统产状等成果.研究表明,地层挠曲变形主要发生于燕山期构造运动,喜马拉雅期对地层有一定改造作用.构造裂缝对致密储层储集性能作用意义不大,但对储层渗透率的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