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新会1957—2003年气温和降雨量资料,应用因子组合方法寻找影响新会6-9月长时间持续高温天气出现的因子。结果显示,能够准确地预报夏天是否出现持续高温天气≥6d,从而有效地提高长期天气、特别是小概率事件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维风场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等,研究广东盛夏7-8月高温的同期及前期风场差异特征,探讨广东盛夏高温的风场影响因子和前期的强预测信号.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风场的异常是影响广东盛夏高温日数的重要因子;前期冬季200 hPa我国东北到印度北部、华南到江南、赤道低纬度80~120 °E地区,以及上年12月500 hPa孟加拉湾到南海中北部、我国中部偏西地区的风场异常可能是广东盛夏高温的强预测信号.分析还表明,前期1月和3月的亚洲500 hPa高度场及前期1月的太阳黑子也与盛夏高温日数关系密切.最后,建立了广东盛夏高温的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8—2020年广西9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有温度观测的1598个区域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了高温日数、高温过程次数、极端最高气温、高温过程平均和最长持续时间、高温过程平均最高气温等高温致灾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全区年均高温日数19 d,高温过程次数为4次,平均持续时间为6 d,年高温日数、过程发生次数平均每10 a以2.6 d、0.8次的速率显著增多。极端最高气温较高值主要集中分布在桂西、桂北的平原地区,部分地区在40℃以上,中部、沿海地区及海拔较高的山区较低;年高温过程次数桂北和桂中山区、桂东南及沿海地区比其他地区少;高温过程平均最高气温桂西比桂东高,河谷地区比平原高,平原比沿海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广西高温灾害天气过程具有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等特点,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热带气旋、西南热低压等天气系统影响造成的,大气环流异常则是造成高温极端性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高温致灾因子危险性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杭州市各气象观测站和自动气象站多年气温资料,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和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极端高温与高温日数作为高温致灾因子风险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杭州市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对杭州市高温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杭州市高温天气灾害较为严重,常出现38.0℃以上的高温,40.0℃以上也不少见,最高达到42.9℃;高温日数较长,最长持续时间超过50 d。杭州市高温灾害危险性风险高值区大部分集中在杭州城区所在的东北部平原,包括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滨江区、西湖区西南部、萧山区及余杭区大部。另外,富春江、分水江等沿江两岸,西南部的河谷、盆地以及中部地势较复杂的谷地、盆地等低海拔地区也处于高温危险性中高值区域;北部天目山、西北部昱岭及白际山、西南部千里岗山及龙门山脉高海拔地区均属于危险性风险低值区域。 相似文献
5.
6.
开封市高温和闷热天气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0年开封市观测站5~9月气温、湿度资料,分析了开封高温和闷热天气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开封持续性高温和持续性闷热天气与副热带高压强弱及位置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它一些因子对高温和闷热天气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海南异常高温的气候特征及其海气背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析1961~2001年海南5~7月异常高温频数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南海海温和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特征,结果表明,5、6月异常高温频数分别存在3馏年和5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南海中部海域是影响同期异常高温频数的关键区域;异常高温频数偏多年,欧亚地区500hPa环流特征是中高纬度有阻塞高压存在,西风槽南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长期偏南、偏西。 相似文献
8.
9.
10.
利用天气图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以及热流量方程,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2010年7月下旬张家口地区高温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结果指出:高温是在大陆高压持续稳定控制的天气形势背景下产生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温度平流因子对高温所起的作用不是最主要的,非绝热条件才是高温日出现的关键;地面温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也为7月29日最高气温创下历史新极值做出了一定贡献;对高温日最高气温与当日14:00 850hPa温度做了对比分析,认为二者相差9℃可以作为高温日最高气温预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气候增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高温灾害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基于WRF/UCM模式,研究了西湖与城市化进程两个因子对杭州城市高温的影响。设计了三组试验:试验1为采用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的控制试验;试验2在试验1的基础上将西湖替换为水田;试验3与试验1相同,但采用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比试验1与试验2,发现西湖的存在对杭州白天高温有减缓作用、夜间高温有促进作用,总体而言对杭州城市高温有正贡献;对比试验1与试验3,发现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热岛效应加剧了杭州高温,使高温区域面积显著增加;热岛效应对白天高温与夜间高温均有促进作用,但对白天高温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地的电网污闪灾害是一种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在12-4月,其中1月发生的次数最多,全盆地污闪发生最多的地区是重庆和成都地区。从1980年到1992年,盆地电网污闪事故呈上升趋势。引发电网污闪的气象因子是雾、雾和雨、雾和毛毛雨等七种,其中以雾为主的气象因子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3.
从物理量因子场与云南盛夏(7-8月)大雨作为预报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入手,通过相关场分析来提取因子信息,经过不同组合试验,选出新的预报因子。检验表明,新的组合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的相关性有明显提高。由此而建立的预报方程有较好的历史拟合率和较稳定的实际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1~2000年开封市观测站5~9月气温、湿度资料,分析了开封高温和闷热天气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开封持续性高温和持续性闷热天气与副热带高压强弱及位置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它一些因子对高温和闷热天气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物理量因子场与云南盛夏(7-8月)大雨作为预报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入手,通过相关场分析来提取因子信息,经过不同组合试验,选出新的预报因子,检验表明,新的组合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的相关性有明显提高。由此而建立的预报方程有较好的历史拟合率和较稳定的实际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高温天气的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天气的分析与预报王正旺,庞转棠(长治市气象局046000)1引言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高温能影响作物开花授粉,造成空壳猛增,可加速植株蒸腾,破坏水分代谢活动而发生萎谢。在作物生长后期使作物逼热而粒重减轻等。高温对人体健康也具有一定影响。当人体皮肤... 相似文献
18.
盛夏期间,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白天气温可高达40℃,夜晚暑气难消,再加上湿度较大,气温降低缓慢,以至于最低气温多在30℃左右。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人们自然会感到热。由于气温高低不同,高温天气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等级:气温在22.0~24.9℃之间时,称为热;气温在25.0~27.9℃之间时,称为炎热;气温在28.0~29.9℃之间时,称为暑热;气温在30.0~34.9℃之间时,称为酷热;气温在35.0~39.9℃时,称为奇热;当气温上升至40℃或以上时,便达到极热。如果人整日处于3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若不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如此持续数日,难免发生中暑。那么,怎样从天… 相似文献
19.
近40年南方高温变化特征与2003年的高温事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利用从全国743个站点数据集中挑选出的江南、华南地区的121个站点1961-2004年逐日日最高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40多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最高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年夏季江南、华南地区出现大范围异常高温天气。虽然在1961-2004年间,江南、华南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均有增加趋势,但夏季极端高温事件(≥35℃日数)并没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分析最高气温的概率分布特征,得出2003年夏季江南、华南地区出现的极端酷热天气,只是年际变化的表现,而不是长期变化趋势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61~2001年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驻马店市高温天气分布特征和高温前期天气形势,提出了驻马店高温天气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