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精细探查鄂尔多斯盆地巨厚洛河组水文地质条件并定量评价其含水层段富水性垂向变异特征,提出采用导水系数进行含水层富水性评价,给出了导水系数法富水性7级分级标准;采用双Packer系统对陕西高家堡井田DJ1、DJ2钻孔洛河组垂向10个固定厚度层段进行抽水试验并计算水文地质参数,采用综合富水性指数法对洛河组垂向分层并对比分析其垂向分层水文地质特征。结果显示:(1)提出导水系数富水性分级标准,即T≤1 m2/d、1 m2/d2/d、10 m2/d2/d、50 m2/d2/d、100 m2/d2/d、200 m2/d2/d、T>400 m2/d依次表示富水性极弱、弱、中等、强、很强、特强、极强。(2)采用综合富水性指数法将洛...  相似文献   

2.
鲁中南地区古近系朱家沟组是一套具“磨拉石建造”特征的沉积地层,岩性以灰质角砾岩为主,受断裂构造影响,其富水性差异明显。在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之上,利用柴汶河下游古近系朱家沟组地层调查点与钻孔资料,分析其含水层特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富水性。结果表明:古近系朱家沟组含水层岩性为钙质胶结灰质砾岩,在90 m以浅裂隙岩溶发育,单井涌水量100~300 m3/d,局部>300 m3/d;裂隙水与汶口盆地南侧岩溶水化学特征相似,表明两者水力联系密切;Gibbs图显示区域地下水呈现岩石风化型,趋向蒸发浓缩型;地下水离子成分主要源于岩盐溶解,并受到人类污染活动影响。依据钻孔资料分析区内地下水富集模式为断裂型灰质砾岩岩溶裂隙蓄水构造模式,认为碎屑岩断裂发育段可作为应急找水靶区。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前的大多数石灰岩受火成岩的侵入,造成这些地区的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施工成井率很低。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在工作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垂直于主构造线方向布置了3条电阻率法勘探剖面线,运用对称四极电阻率测深法,分别测量了视电阻率值。通过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定性和定量解释火成岩侵入的石灰岩地区地下富水带在视电阻率等值线图上的表现形态,准确的确定了井位。通过钻探工程验证,水井的出水量较为理想,与物探推断分析得出来的结论吻合良好。在这类地区开展电法找水,研究水文地质条件是基础,野外工作布置要灵活,深刻分析视电阻率等值线的异常形态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乌蒙山贫困缺水区水资源严重缺乏,找水需求大、难度大。为确定了ZK12探采结合井位置,本文首先分析了工区找水环境因素的地层时代、含水介质类型、构造背景、水源条件和水动条件等5个条件;其次,对富水特征的含水岩组、蓄水构造和富水地貌进行研究;最后,重点分析地球物理特征找水因素,介绍了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大地电磁测深法、瞬变电磁法、激电测深和地球物理测井等“多方法”应用效果,通过视电阻率、视极化率、衰减度、半衰时等“多参数”,确定断层裂隙水的地球物理特征,建立由浅入深的“多层次”地球物理模式。最终,创新性提出了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重点村镇的“多方法、多参数、多层次”地球物理找水模式,克服单一物探方法找水的局限性,精准定井位,对地下水勘查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激电测深半衰时参数在东平山丘区找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平山丘区缺水村庄的找水定井工作中,应用激电测深方法,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以激电测深参数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基础,重点结合半衰时参数St进行综合分析,精确确定储水构造位置和富水地层深度。经后期地质钻探验证,确定的井位单井涌水量均在60 m3/h以上,解决了当地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为今后在类似地区的找水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倪泽华 《地下水》2022,(3):53-55+159
地下水资源具有水质好、水量稳定且不易被污染的特点。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作为一个以地表水供应为主的地区,探明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对于该区应对突发情况下的水源应急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结合新会区城市地质调查项目资料,综合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对新会区地下淡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新会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11.49×104 m3/d,允许开采资源总量为38.44×104 m3/d。区内基岩裂隙水空间分布不均,且利用率低,区内基岩裂隙水量为古兜山区域>牛牯岭区域>圭峰山区域。  相似文献   

7.
朱霞  李晓 《地下水》2022,(3):17-21
宝灵山隧道是川藏铁路中典型的非可溶岩深埋隧道,隧道埋深2 023 m,穿越6条断层破碎带和1条解译断层,当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由于其埋藏较深,极易发生高压涌突水,对施工造成影响。通过分析花岗岩断裂带涌水特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分段计算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针对降雨入渗系数法计算隧道不同段落单宽流量,预测隧道易发涌突水段落,并通过物探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花岗岩地层,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易引发涌突水灾害;经过计算,隧道正常涌水量分别为64 560 m3/d、62 813 m3/d、80 961 m3/d和78 474 m3/d;隧道最大涌水量分别为94 220 m3/d和81 026 m3/d;易发高压涌突水段落为F103水井湾断层、F100咱里断裂、F92断裂和F88断裂,预测结果与物探解译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翁牛特-库伦一带严重缺水区找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牛特-库伦一带为西辽河平原周边的严重缺水区,区内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找水难度较大.在该区找水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前人资料,综合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补径排规律,合理采用遥感、物探等各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主要寻找断层带脉状水、碳酸岩类裂隙溶洞水、古河道砂砾石松散岩类水等.通过两年的工作,为地方成井7眼,总涌水量达3464.91m3/d,缓解了部分地区的人畜饮用水紧张状况,起到了典型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3)
民勤北部处于石羊河流域,是一个半封闭的内陆荒漠区,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用于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找水的方法主要有GPS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物探技术和钻探技术等[1],综合考虑,物探方法是找水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测测深法,经过二维反演形成了剖面图,通过剖面图解释得出了民勤北部干旱缺水地区的相对富水区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发现可控源音频大地测深法找水在民勤北部找水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物探成果的基础上布置的探采结合孔均找到了可观的地下水,且单孔涌水量≥1 000 m~3/d。该方法可作为一个成功案例在其它类似地区使用。并为其它类似找水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密度电法在江西于都黄麟地区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 高密度电法具有点距小、数据采集效率高、探测精度高等优点,在地热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高密度电法在江西于都黄麟地区布设了11条测线,对实测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计算,建立研究区地下二维电阻率模型,直观刻画各剖面在不同深度电阻率变化特征。分析了NE向、NW向、NNE向3组断裂地下延伸及产状变化规律,从而推测出地热水赋存有利位置。解释结果显示:研究区围岩主要呈现相对高阻,断裂发育区域电阻率横向变化明显且纵向有一定延伸,破碎带由于含水异常呈现明显低阻。NE向安远—鹰潭深大断裂与NNE向断裂相互作用带富水性良好,通过布设探采结合井进一步揭示了研究区地热类型为对流型。当设计水位降深50 m时,涌水量可达920.80 m3/d,实测水温44.5 ℃,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乌蒙山区水资源严重缺乏,不仅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生活用水,还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结合本地区找基岩裂水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优选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激电测深和视电阻率测井法3种物探方法,从定性-定量-验证三层次,提出了地球物理综合找水方法技术组合,克服了单一物探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多种物探方法可以相互验证;利用半衰时、衰减度等物探新技术进行综合处理与解释,可以提高找水资料利用程度,更准确地对探采结合井进行定位。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电测量成果,与钻孔的实际深度进行对比,得出误差均小于5%,说明该方法组合能经济、快速、有效地确定基岩、含水性地层的埋深,可以为该区域开展类似的地下水勘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结合贵州省毕节地区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和486口钻井资料发现:构造、岩性和地貌是控制钻孔是否成井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分析。寒武系娄山关组(2-3ls)、二叠系茅口组(P2q-m)、三叠系嘉陵江组(T1j)和关岭组(T2g)为主要岩溶找水层位,占成井总数的79.83%,成井率分别为88.1%、41.56%、76.32%、70.94%,平均单井涌水量分别为409.62 m~3/d、165.93 m~3/d、291.2 m~3/d、277.42 m~3/d,相较于厚层纯灰岩,灰岩夹碎屑岩地层和白云岩地层成井率更高,且钻孔平均涌水量更大;区域性断层不再是钻井找水的有利部位,中小型断裂等小构造控制局部富水区成为钻井找水的有利靶区,归纳4种钻探成井模式:中小型断裂控水模式、逆断层上盘富水模式、含水层与隔水层接触带富水模式、白云岩岩溶裂隙富水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绥芬河市北寒葱河河谷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向地方提供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建议,本研究以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水样采集等手段为基础,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级阶梯法分别进行了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评价,应用物探测试、抽水试验等原位测试技术论证了区域地下水的富水性。以上工作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现状.认为研究区裂隙承压水一般为Ⅰ~Ⅲ类水质,污染等级为未污染水,水质状况较好,污染程度较低,宜于饮用;中生代构造破碎带涌水量可达350m3·d-1以上,建议地方政府应重点围绕构造破碎带开展物探找水,并开展地下水源地分区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14.
解释人员根据视电阻率平面图判别异常主要依赖于经验,在缺乏地质资料的勘查区,解释结果与与实际地质情况往往存在较大出入。由于同一地层的视电阻率值具有正态分布特征,因此依据测区内电测深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确定视电阻率平面图异常阈值,进而确定异常性质与范围。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某矿区2个含水层为例,采用对比方式,分析基于视电阻率值数理统计划分异常的有效性。并通过对比现有8个矿27个水文孔34个抽水层的水文地质资料和11个物探勘探区视电阻率数理统计解释结果,证实该异常划分方法可有效降低解释难度,并保证物探解释的强中弱富水区与水文地质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5.
泰安地区岩溶富水构造激电测深法异常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的抗旱打井找水开发深层岩溶地下水资源实例证明,泰安岩溶区不同岩溶形态富水构造激电测深异常类型及成因有一定规律可循.富水构造上的电测深曲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缓升型、缓降型、低阻V型、低阻平台型,富水地段电测深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低阻台阶型、低阻梯度带型、低阻U型.以溶洞等岩溶形态为主的富水带引起相对低视电阻率、低视极化率、低半衰时及衰减度低异常,出现激电测深法多参数“同步低”异常;以断层构造破碎为主的富水带引起相对低视电阻率及低视极化率异常,产生相对高半衰时及衰减度极大值异常,出现视电阻率与激电测深法多参数“反相”异常.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探讨陕西永寿县基岩裂隙含水层的富水规律,综合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和统计学理论,基于96眼钻孔资料,分析了陕西永寿县基岩裂隙含水层的控水因素,并进行了富水性分区。研究发现:基岩裂隙含水层厚度空间差异性明显,砂岩裂隙含水层较灰岩裂隙含水层厚度空间差异性大;基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主要受控于岩性、地质构造、基岩地形、补给排泄条件4种因素,贮水类型主要为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及成岩裂隙水;富水区为渭北东北隆起地带老龙山断裂以南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富水区、仪井地堑羊毛湾水库附近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富水区、常宁镇北顺什村附近黄土台塬塬心地带富水区,稳定出水量均在1 000 m3/d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后备水源地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也可为同类地区富水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广域电磁法在江苏省滨海县月亮湾进行地热资源勘查,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数据进行近场和过渡场曲线辅助校正和反演约束,获得滨海港地下地热资源电性结构信息,同时采用微动探测方法获得地下几何结构信息。综合分析3种地球物理资料进行解释结果,获得研究区地热模型,确定异常位置,随后钻井深度2 919 m,出水量2 171 m3/d,水温51℃,综合物探成果与地质及地热井资料高度吻合,说明运用综合物探方法进行地热勘查,提高了勘探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岩溶地下水是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区内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归纳区内地下水富集特征并探讨岩溶地下水的供水意义对于当地地下水资源勘察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乌蒙山以礼河中上游区域,基于现场水文地质调查,对水样进行采样和测试,并结合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归纳总结了研究区内岩溶地下水的富集特征,并结合富水程度、供水条件和水质特征三个方面探讨了岩溶水的供水意义。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区内岩溶地下水的富集特征可归纳为五种类型:断裂导水带、断裂溶蚀谷、条带溶蚀谷、褶皱溶蚀谷、阻水接触带;(2)富水块段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以Na-HCO3型和Ca·Mg-HCO3型为主,水质整体较好,Ⅰ~Ⅲ类水占比为79%,超标指标主要为硝酸盐和耗氧量;(3)各富水块段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和排泄量分别为329.7~14 512.4万m3·a-1和4.6~1 308.4万m3·a-1,排泄量占补给量比值为0.3%~15.5%,区内地下水资源剩余开发潜力较大;(4)断裂溶蚀...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评价萍乐坳陷中部二叠系乐平组页岩气资源潜力,于丰城地区部署了页岩气地质调查井——GFD1井。以GFD1井的资料为基础,对乐平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岩石学、含气性等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丰城地区二叠系层序完整,乐平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大,有机质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有机碳质量分数高,热演化程度已进入高成熟生气阶段;脆性矿物平均质量分数为34.84%,具有后期压裂改造的前提条件;随钻气测录井曲线可见两段明显异常。对岩心进行实时现场解吸,煤层气含气量普遍大于1.00 m3/t,平均达3.54 m3/t;页岩气含气量介于0.10~1.50 m3/t之间,平均为0.54 m3/t;致密砂岩气含气量一般小于0.30 m3/t。GFD1井所处的曲江向斜北翼完整,南翼被一条逆断层挤压,具有较好的封堵性,有利于页岩气保存,形成原地宽缓斜坡型页岩气富集模式。  相似文献   

20.
早子沟金矿是西秦岭地区发现的特大型金矿床。随着开采深度加大,矿坑涌水成为影响矿山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次采用解析法和比拟法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表明:若将早子沟金矿矿山开拓至2 100 m标高,借用等效介质孔隙含水层,运用地下水向潜水完整井运动的裘布依公式预测,正常矿井涌水量为2 976.32 m3/d,矿井最大涌水量为3961.10 m3/d;依据矿区已知井下排水资料,比拟法计算得出正常矿井涌水量为3 704.99 m3/d,矿井最大涌水量为4 350.37 m3/d。综合分析认为,解析法水文地质参数求取容易产生误差,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比拟法经验公式计算简洁,计算参数相对可靠,结果更符合矿坑实际情况。因此,早子沟金矿矿坑涌水量预测应采用比拟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