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庐江陨石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庐江陨石是一块落的球粒石陨石,本文详细介绍了庐江的化学全分析,铁物相,镍物相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给出了庐江陨石的主要元素组成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由此可以确定该陨石的化学群属于LL群。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单介绍了枣阳和肇东两陨石的陨落情况,并对其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岩石学等研究进行初步报道。确定了枣阳陨石为H,球粒陨石,肇东陨石为L4球粒陨石。  相似文献   

3.
1977年日本地震学会代表团访问了中国,日本代表团团长、东北大学理学部教授铃木次郎及本文作者之一、东北大学理学部教授胁田宏提议在陨石研究方面进行新的合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上述二位作者,对日方提出的新建议表示欢迎,并赠送了两块中国陨石——南丹铁陨石和安龙球粒陨石给日本的陨石研究小组。本文是中日两国在宇宙化学领域进行合作的第一篇论文。  相似文献   

4.
陈永亨 Beni.  PH 《矿物学报》1996,16(3):284-289
运用电子探针和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了清镇和Bustee顽辉石无球粒陨石中含铬硫化物相的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正如早期的报告结果,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不足100%,表明有相当含量的轻元素(z〈10)存在。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讨论了11颗陨石的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和相关关系,稀土元素的分配模式,铁陨石化学群的划分,以及玻璃陨石所属化学群。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南极陨石收集就成为国际上南极考察项目中的一个重要亮点。在世纪之交之际,我国南极考察队开始了南极陨石收集,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在南极陨石收集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不但收集了一万多块陨石样品,成为拥有南极陨石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新发现了一个陨石富集区——格罗夫山。  相似文献   

9.
我国普通球粒陨石岩石学,化学组成及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69个普通球粒陨石进行了岩石学及化学组成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橄榄石成分(mol%Fa)-铁纹石中钴含量两维分类参数,69个球粒陨石包括25个H、20个L、17个LL、2个介于H与L之间及5个介于L与LL之间的类型。根据矿物学的分类参数及化学组成的研究,普通球粒陨石母体至少有5个,即H、H/L、L、L/LL及LL,而不是3个(H、L及LL)。每群球粒陨石的不同岩石类型之间化学成分无重大的变化,表明球粒陨石的变质作用是在封闭体系的条件下发生的。本文给出了普通球粒陨石不同化学群和不同岩石类型的平均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南极陨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因在南极发现了大量的陨石样品,我国天体化学和陨石学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如:①在南极已收集了近万块南极陨石样品,使我国已成为南极陨石拥有大国;②大量的陨石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格罗夫山地区为我国发现的新的陨石富集区,填补了我国在南极陨石领域的空白;③发现了许多我国奇缺的陨石类型,如火星陨石、CR型碳质球粒陨石等;④开展了较深入的CAI研究等.这些都将为我国天体化学和比较行星学的发展展示广阔的前景.提出了一些南极陨石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近40年来陨石分类学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60-70年代,由根据陨石的矿物结构的分类方法发展为球粒陨石的化学一岩石学分类法和铁陨石的化学群分类法;70-80年代,提出了分异型陨石和未分异型陨石的概念,球粒陨石被认为是未分异型陨石,而其它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和无球粒陨石)大多被划入分异型陨石,80-90年代以来,陨石氧同位素组成成为了陨石成因分类的一个主要依据,使陨石分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成因分类阶段,作者对80-90年代以来新确立的R群,K小群,CR群和CK群球粒陨石,以及根据氧同位素划分出的原始型无球粒陨石系列:A-L无球粒陨石,Winonaites无球粒陨石和Brachinites无球粒陨石进行了介绍,笔者对陨石研究和陨石分类学的发展在估算地球整体成分,探讨地球成因和早期演化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并建议地球科学家应对陨石学和陨石分类的发展现状给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宁强碳质球粒陨石含有大量聚集的球粒(13.7体积%)和非常低的难熔包体丰度(~2±1体积%),属于异常的CV球粒陨石(氧化亚群)。相对于典型的CV3球粒陨石,宁强具有低的难熔包体和较高橄榄石集合体(8.2体积%)及聚集的球粒丰度,相对于CV3氧化亚群,宁强具有较多的金属Fe-Ni及磁铁矿,高的磁铁矿(3.3体积%)/金属Fe-Ni(0.5体积%)比值(6.6),并有作为主要金属相的镍铁矿(Ni_3Fe),表明宁强球粒陨石类似于CV3氧化亚群。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INAA,RNAA和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新疆铁陨石不同部位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并根据其结果论证了铁陨石的化学分类方法及适用性,讨论了新疆铁陨石母体的元素分布规律、母体形成条件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5.
有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笔者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作者根据许多事实,认为石里的低分子有机质是形成生命的主要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6.
形成类地行星初始物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道德 《地球化学》1986,(4):319-328
不同类型陨石、内行星和外行星在主要元素或化学组成上的差异,表明从早期太阳星云内的凝聚作用开始,到吸积作用前后,曾发生过明显的化学分馏作用。随着与太阳的距离增大,难熔元素的丰度逐渐增高,温度和压力逐渐下降,据此可推测不同类型陨石形成的部位及类地行星的初始物质。  相似文献   

17.
Amino acids have been separated from and identified in the Jilin meteorite No.Ⅰ and Ⅱ by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Eight kinds of amino acid, i.e., α-alanine,valine, glycine, isoleucine, β-alanine, leucine, proline, and threonine are observed in meteorite No. Ⅰ Ten varieties of amino acids including serine, hydroproline, lysine and etc. are noticed from meteorite No. Ⅱ. A brief diseussion is given to the origin of these acids.  相似文献   

18.
Iron meteorites from Nandan, Guangxi ; Wushike, Xinjiang; Shangdu, Hebei and Huangling, Hubei are investigated with a spark souree mass speetrometer for their Cr, Ni, Co, Cu, Zn, Ga, Ge, As, Mo, Ru, Rh, Pd, Os and Ir contents.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 are discussed. It is preliminarily concluded,while textural evidences of these meteorites are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that the Nandan, Wushike and Shangdu meteorites belong to IA, Ⅲ .4 and ⅢE groups respectively. The Ni, Ga and Ge contents in the Huangling iron meteorite come close to that of mesosiderites.  相似文献   

19.
20.
过去十年,中国陨石学与天体化学研究迎来了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嫦娥工程与月球采样返回,以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等一系列深空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陨石学和天体化学的发展;南极格罗夫山陨石库的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充足样品;高精度同位素分析平台的建设,保障了陨石及地外返回样品的分析研究需要;此外,国内还涌现了一批优秀行星科学与天体化学青年人才.与此同时,通过对各类陨石的研究,在太阳星云起源与演化、火星与月球等类地行星形成与宜居性研究、小行星岩浆作用和含水蚀变及后期撞击历史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