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本文是将地学与天文学有机结构起来的研究成果。它是通过对地球乃至太阳系起源的研究,发现地球起源时的物质是由灼热的等离子体组成。 相似文献
4.
试论地球演化历史中水的总体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地球不均匀吸积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比较行星学所获得的行星演化理论、大陆进化的历史、板块运动的特点以及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结果,对地球演化历史中水的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推论。从而对地球原始壳的特点、地球上液态水成因、地球表面缺失最初8亿年历史的原因、水的总体运移趋势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地质演化的历史:18亿年前后变格及两阶段演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的演化具多阶段历史,不同阶段特征各异,但1800Ma前后的变格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重大转折时期,引起地球上部层圈全方位的重大变化,本文论述了不同阶段演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是将地学与天文学有机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它是通过对地球乃至太阳系起源的研究,发现地球起源时的物质是由灼热的等离子体组成。它起源以后在近似真空的宇宙空间进行旋转运动的过程中,从地球外部向内部由灼热的等离子体向冷的固体岩石演化中,表面逐渐形成岩石圈。大陆壳和大洋壳上产生彼此不尽相同的形态面貌、岩石类型以及演化特点的原因,主要是与地球起源时产生的形态面貌、地球体积发生冷收缩运动、地球内部物质重力分异作用以及地球旋转运动导致地球体积发生有规律伸缩运动等诸因素,导致在地球表面不同部位上产生彼此不尽相同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8.
9.
地球是经历了46亿年漫长地质演化,具有复杂的动态动力学系统的天体。地球物质组成和结构2的非均一性,地球构造的多阶段,多类型,多成因,多级序性决定了地球构造的时空演化是非均变,多种构造体制共存,主次有别的复杂组合,并呈现多阶段的演化。文中对地球构造活动时期的确定分别从角度不整合,盆-山转换耦合关系,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同位素年龄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刘继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16(1):101-103
<正> 雪峰壳体位于安化-通道大断裂西北部的雪峰山地区,属大陆型壳体。它是在扬子古地台的南缘平向增生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地槽期、地台期和地洼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深部地球物理研究资料表明,雪峰壳体存在太古代-早元古代结晶基底。我们对本区出露的最老地层(中元古界冷家溪群)进行了钐钕同位索组成分析,并求得了其亏埚地幔的模式年龄(2008Ma)。基于刘钟伟(1991)提供时益阳科马提质玄武岩-拉斑玄 相似文献
12.
以近几年天体化学研究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论述了对于认识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进程的重要意义。地球主要由一套具有独立化学成分组成的硅酸盐质星子群随机碰撞吸积而成。地球的星子堆积形成方式和初始化学成分的不均一性制约着地球后期的非均一,非均变演化过程。以1800Ma为转折点,地球的演化具明显的两阶段演化特征:早期以初生壳体-星子源地体的形成和发展为特点,后期以岩石圈板块运动为特点。 相似文献
13.
Various changes, or geological events, and. their periodicity involv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 can hardly be explained satisfactorily and completely only in terms of the earth itself. More recently, ever-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solar system and the galactic system, even that of the vast cosmic space. This paper intend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rth‘s evolution and the galactic system, based on the revolu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and other space factors. It is well-known that one period in which the solar system moves around the gtlactic centre is defined as one cosmic year (ca. 220---250m.y.). A good many facts have shown that the periodicity of various changes involv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 such as climatic fluctuation, crustal movement, magmatic activity, biological evolution, eustatic movement, elemental synthesis, the reversal of polarity of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the variation of the speed of earth‘s rotation, etc.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of cosmic year, which reflects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galactic system. The author has proposed that the revolu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orbiting around the galactic centre with an ellipticy of 0.07--0.1, the speed of earth‘s rotation, and the annual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the sun and the earth, as well as some space physical fields, such as magnetic field,radiation field, etc. are all characterized by cosmic year periodic variatio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se cosmic factors, various changes involv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 are also characterized by cosmic year periodicity.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gularities governing the earth‘s evolution and its origin from the concept of cosmic year periodicity, coupled with astronomical, cosmological and geological data, will give a great impetus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arth sciences. Research in this respec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respect to astronomy, geology and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14.
王战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6,18(2):1-8
以强调岩石圈作大规模水平移动为特色的活动论在兴旺了20年之后,由于首先在大陆上,继之在海洋上碰上了麻烦;在研究地球演化的过程中,又在古地磁学与古气候学遇到了不解之迹;地球的分层结构及其各种物理,化学参数对于经典的乃至修正了板块学说的支持都显得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15.
洞庭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16(1):98-99
<正> 在洞庭湖盆地的地质历史中经历了三个地壳发展阶段。武陵、雪峰至加里东期(即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末)为强烈活动的地槽构造阶段。这个时期地壳以强烈的褶皱运动为主,从而在中、晚元古代地层中形成了长线状,紧闭型的褶皱和压性断裂,并出现岩浆活动和区域性的浅变质现象。这套强烈褶 相似文献
16.
地球化学成分和其他地质现象一样,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节律。文中选择大气中的CO2,海水中的δ^34S和^87Sr/^86Sr,地壳中的K/Na为代表,介绍了地球历史发展中的地球化学节律,同时人出了区域构造演化中的地球化学演化节律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7.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地球科学在研究远古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方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证据 ,人类对于太空的观测程度也不断提高 ,加深了对类地行星的认识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太阳系中的火星和金星可能存在已经绝灭了的生命。慧星和小行星对地球的多次撞击有能力导致严重的环境效应及生命大灭绝。行星的演化可能有两种模式 :冷的星团加热及热的星云冷却。火星上存在与地球壳体非常相似的沉积岩 ,说明有流动水存在的可能。较高地热的太古代地壳热流输出被认为是认识地壳构造特性的关键。晚太古代会聚与离散大陆边缘的对比研究表明太古代板块运动与年轻的板块构造旋回在样式及幕次方面都没有根本的区别。元古代大陆的增生是由于元古代源于地幔的板块构造及产生于地幔的热柱构造导致新生成分的加入而造成的。裂谷、盆地、推覆及伸展、火山侵入作用是显生宙大陆增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化学元素的形成和地球年龄——为侯德封先生百年诞辰而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宇宙的起源出发、用核化学的观点分析了太阳上发生的核反应,进而讨论了不同质量区内化学元素的形成过程。中等质量的核素成因有三:核反应、核衰变和核裂变,对放射性核素的研究表明:宇宙中存在的放射性核素起源于星子的内核。地核的组成是“粒子溶液”,它是处在超高温度和压力环境中、无个性基本粒子密集体。现有的年龄测定方法,大多数都是以放射性衰变规律为基础、用两个特定时间所存在的原子数目来计算年龄,因此,要求选用作为时计的核素具有足够长的寿命,同时还要有明确的起始时刻和原子的数目。 相似文献
20.
天长(一天时长)是地球自转速度的直接反映。古生代-中生代化石记录的天长数据表明,古生代-中生代期间的天长随时间呈线性增加。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这意味着同时段地球自转速度呈线性衰减。如果把这个趋势应用于地球历史的全过程,计算结果为4.519~4.495 Ga,与目前公认的地球绝对年龄4.54 Ga一致。这意味着,从这个时间点起,地球有一种自转速度衰减的总趋势。地球自转速度衰减年龄等值于地球年龄说明:1)所测量的陨石样本生成的时间(表征地球年龄)与地球受月球吸引形成自转减速的时间几乎相同。这意味着地-月体系形成之前的地球比该陨石表征的地球年龄更为古老。2)地球、月球、自转速度衰减时长,三者的年龄呈现等值状态,因而此结果与月球起源于大碰撞的假说可以匹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