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初中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望强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模仿和借鉴电视综艺类节目“幸运52”、“正大综艺”、“三星智力快车”等形式,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赛中学”、“学中赛”,既能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是地理课堂从沉闷走向活  相似文献   

2.
王春玲 《地理教学》2007,(12):38-38,F0003
我所教的四个班中,有一个特殊班“体育班”,班上的学生比其他班活跃、调皮,却不善于动脑筋学习,老师们也颇有感触,组织教学花费时间多,师生协调不好,上课头疼,今天上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课,感觉较好,不经意间发现了“新大陆”:  相似文献   

3.
李卫 《地理教学》2012,(13):30-31
本学期开始,我校全面推广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我并没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心里还暗自嘀咕: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知识?讨论的时候场面失控导致课堂混乱怎么办?什么合作、探究,学会知识才是硬道理。就这样,在教学上我还是穿新鞋,走旧路,  相似文献   

4.
在地理课堂中可借用戏剧表演的手法,其做法是,把地理事物拟人化,分成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按自己扮演的“角色”熟悉“台词”(即课文内容),然后以表演形式完成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5.
李卫 《地理教学》2010,(12):18-20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校全面推广“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时我就没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心里还暗自嘀咕:虽说《地理课程标准》一直倡导“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地理学习必须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但我在想,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知识吗?讨论的时候场面失控导致课堂混乱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研学旅行课程以引导探究与合作学习为教学方式,要使分组活动达到效能最大化,就需要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异质差异进行分组.本文根据研学旅行目标等要求及合作学习理论,将地理类研学旅行分组异质因素划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性特征、人际关系情况四类,并就四个要素的作用及内容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7.
李卫 《地理教学》2007,(1):22-24
新学期我拿到了教科书。第一章是《中国的产业》,介绍了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等产业部门。翻开课本,看到一个新名词——“新型农业”: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生产模式。课本上的解释只有言简意赅的几句话。怎么能跟学生讲明白呢?当然还是举例最有说服力,可我搜肠刮肚竟然想不出几个有关新型农业的例子来,主要是自己本身对“新型农业”这个名词就有些困惑。猛然间,我想起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地理学习必须把实地观察与调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对啊,我何不让学生搜集有关新型农业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呢?平度市本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市,学生也大都来自农村,搜集身边有关农业方面的资料,对他们来说应该算不上什么难题,而且这也是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绝佳机会,既能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是一举数得!我为自己这突如其来的“灵感”感到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饥,但是,要把学生学习的空间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把课外的知识充实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具有到自然界,到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去读“无字书”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因此,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生产、生活领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然选择。下面以西气东输建设工程为例,谈谈我开展“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其目的是要改变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大量时间被动“听”课的局面。让学生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运用“中国地理扑克牌”进行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学习新的知识,真正体现地理新课程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林雪清 《地理教学》2004,(10):21-23
上海高中地理教材“海洋水”一节中的“洋流”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洋流的概念和分类、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理论性强,学生较难理解。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学生掌握的资料不足,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发挥。因此,本课教学采用学生组内合作、组间竞赛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教师则借助多媒体创设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保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1.
贾笑玲 《地理教学》2006,(10):28-29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强烈冲击着人们头脑中陈旧的思想和意识,特别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给地理教学注入了新鲜的空气,但学习方式到底怎样转变?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知识的发现、探索?恰逢我校进行“探究式教与学”课题研究,这给在摸索中前进的我指明了方向,我便借课研东风,调整、加速了自己教改步伐,尤其一节“香港”的教学,更使我豁然开朗,信心倍增。  相似文献   

12.
陆敏 《地理教学》2005,(4):26-27
在地理双语课作为选修课出现时,如何转变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活动形式,进行各种地理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亲自感受某种地理现象,或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同时促使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蔡明 《地理教学》1997,(4):26-27
在“中国南方地区”一节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角色反串”,即让学生当一回“地理老师”。在课上,我先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然后将“教学任务”分配到各小组,让学生按小组“集体备课”,编写讲解提纲,再推出一位“地理老师”登台讲解。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当“实习老师”,教师进行启发、指导。下面谈谈我的教学思路及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理念,师生角色换位法,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某个问题、某个知识点、某节课的内容交给学生,由该生当“教师”在讲台上向自己的同学讲授课程,教师在台下和学生一同听课,并对学生的讲课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15.
王刚 《地理教学》1993,(2):12-13
为了在以讲解为主的地理课堂中,提高45分钟的效益,我采取了“课内预习”的方法。这种预习,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读书,而是在教师的指点下,有目的、有重点、快速地预习。在本来时间很紧的一堂课内,再划出学生预习的时间,其效果怎样?笔经对照试验和调查,感到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鲁教版“交通运输站点的布局”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我采用了“聊城汽车总站为什么搬了”这一案例让学生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初学高中地理的学生来说,难就难在开头,即“行星地球”和“地球上的大气”两章。笔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从高中地理的学习开始,往往形成“两极分化”的格局,一极是部分“开头”开得好的学生,领悟到了学习高中地理的方法和技能,以后的学习可以说“一路顺风”,成绩保持得很好;而另一极则是部分学生在开头就被迎头一棒,进而丧失了学习地理的信心和兴趣。如何帮助学生开好这个头,让学生迈过“门槛”,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笔认为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时期的地理教师,仅仅给学生灌输教材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身边的乡土地理资源贯穿、应用在教学中,为此我把具有大余特色的乡土地理资源——“世界钨都”、“中国金边瑞香之乡”、“中国花木之乡”等适时地应用到教学中,并以案例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探究。  相似文献   

19.
邵洁 《地理教学》2012,(13):60-60
地理教学的复习课要把知识点线状、网状梳理,才有利于学生脑中的知识结构化,让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能力。大部分时间,我们会结合一道题目,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往往效果也不错。但是,总觉得在学生心情比较紧张的时候,能出现一些“小惊喜”,让学生眼前一亮,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制造的许多个“小惊喜”中,有一个就是用一个小说情节。  相似文献   

20.
王信文 《福建地理》2001,16(4):52-55
地理教学的素质教育,必须创设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为中心,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本文在地理教学实践中,遵循激发兴趣,参与学习,学会学习,考查反馈等程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以顺应未来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