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对虾微孢子虫病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孢子虫又称微粒子虫(Nosema),是微小的单细胞动物,分布广、危害大,已发现的种类有800多种[1],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特别是昆虫。在对虾疾病中,微孢子虫是所有寄生虫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微孢子虫属于微孢亚门、微孢纲、微孢目、单丝亚目。寄生于对虾的微孢子虫属微粒子科(Nasematidae);目前已报道4种微孢子虫寄生于对虾:奈氏微粒子虫(Nasemanelsoni);对虾特汉虫(Thelapanipanael);桃红对虾特汉虫(Thela-panipanael duarara)对虾…  相似文献   

2.
利用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遗传毒理学方法,研究UV-B辐射增强对泥鳅红细胞核的细胞遗传毒性效应,评价2种毒理学指标在UV-B辐射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随着UV-B辐射剂量的加大,泥鳅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持续上升,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微核细胞率与辐射剂量显著正相关。而泥鳅红细胞核异常率随着UV-B辐射剂量的加大无规律性的变化,没有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核异常率与辐射剂量无相关性。脱离UV-B辐射处理6 d后泥鳅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不能够恢复正常的对照水平,而核异常细胞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得以恢复。结果指示泥鳅红细胞微核率是用于UV-B辐射监测的灵敏和可行的细胞遗传毒理学指标,而核异常率不能用于UV-B辐射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美国西伊利诺大学马德修教授所创立的紫露草微核技术(Tradescantia MCNTest),用于监测环境污染很有效。该技术用减数分裂中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作为攻击对象,以形成四分体中所出现的微核作为观测指标。这是由于处于减数分裂早前期的紫露草花粉母细胞对诱变因子比较敏感,它的染色体断片在形成四分体时期中成为微核。从微核的数量可以推测染色体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美国西伊利诺大学马德修教授所创立的紫露草微核技术(Tradescantia MCN Test),用于监测环境污染很有效。该技术用减数分裂中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作为攻击对象,以形成四分体中所出现的微核作为观测指标。这是由于处于减数分裂早前期的紫露草花粉母细胞对诱变因子比较敏感,它的染色体断片在形成四分体时期中成为微核。从微核的数量可以推测染色体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法,开展了Cr6+对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的急性暴露试验,研究了暴露6、12、24、72、96h后,Cr6+对日本黄姑鱼外周血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及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r6+胁迫下,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同浓度Cr6+胁迫下,核异常率普遍高于微核率;对照组CAT和SOD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不同浓度Cr6+处理组SOD和CAT活性均变化显著(P<0.05),在96h内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态毒性实验方法,研究重金属镉胁迫条件下大弹涂鱼外周血微核率和肝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05mg/L Cd2 浓度组,10d时检测到微核率极显著升高;0.5mg/L和5mg/L组5d时就可检测到微核率极显著升高,到10d时微核率达到最高值;10d时转入清洁海水后,3个组在15d再次出现一个微核率的最高值。大弹涂鱼肝脏过氧化物酶标记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转硫酶(GST)。3个组的GSH-Px酶活性和5mg/L浓度组GST酶活性在12h后显示出极显著变化,3个组GST酶活性在24h检测到极显著差异;在转入清洁海水5d时,3个组GSH-Px酶活性和对照组相比可检测到极显著差异,而3个组的GST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弹涂鱼外周血微核标记和肝脏过氧化物酶标记能够灵敏地指示水环境中的镉污染;大弹涂鱼外周血微核标记和肝脏内过氧化物酶标记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信忠  潘金培 《海洋学报》1999,21(3):113-118,T003
对海水养殖大珠母贝和合浦珠母贝类立克次体(Rickettsia-like organism,RLO)病的超微病理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经历由变性发展到坏死的病变过程,如胞核由核浓缩,核碎裂发展为核溶解;线粒体出现肿胀,嵴和基质改变及内质网脱颗粒,扩张和囊泡变等一系列混浊肿胀和水泡变性的基本特征;最终,细胞器完全溶解消失使胸质疏松,呈崩解或溶解状。  相似文献   

8.
用紫露草微核技术监测海水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导了利用紫露草染色体微核技术,监测海水污染的初步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紫露草能于海水中在实验要求的时间内成活,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微核产生的原因不是海水本身,而是海水中的污染物质。污染物质含量越高,产生微核的频率也越高。因此,可用它来监测海水的污染。同时,对青岛食用自来水的质量也作了测定。就诱变物质来讲,目前青岛自来水的清洁度是好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利用紫露草染色体微核技术,监测海水污染的初步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紫露草能于海水中在实验要求的时间内成活,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微核产生的原因不是海水本身,而是海水中的污染物质,污染物质含量越高,产生微核的频率也越高。因此,可用它来监测海水的污染,同时,对青岛食用自来水的质量也作了测定,就诱变物质来讲,目前青岛自来水的清洁度是好的。  相似文献   

10.
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安排,美国西伊利诺大学马德修教授作为我院“近海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的顾问,从九月十二日至九月二十三日来我校讲学和指导科研工作。 马教授是植物遗传学和放射生物学的专家,是用紫露草微核监测环境污染的创造者。19T9年夏天马教授来青岛访问时,曾在我院作了有关利用美国紫露草微核监测环境污染的学术报告。1980年来我校化了三个月的时间与方宗熙教授合作,开展紫露草微核技  相似文献   

11.
初步调查了广州海珠区污水排放区污水中微藻的组成,表明该区微藻以蓝藻门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为主,以小颤藻Oscillatoriatenuis、两栖颤藻O.amphilia为优势种;测定了其在污水中的除磷脱氮能力,结果表明,两优势种处理污水氮、磷的能力随微藻的生长期和污水中氮、磷浓度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换水式毒性试验法研究了壬基酚(nonylphenol)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效应和对鱼体的器官损伤。结果表明,壬基酚对奥尼罗非鱼的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3.4、351.5、311.2和264.6μg/L,属剧毒物质。与空白对照相比,奥尼罗非鱼血红细胞的核异常率在最低处理浓度(150.0μg/L)下有显著意义的增加,微核率在≥337.5μg/L时也开始具有显著意义的增加。不同的暴露时间和剂量对血细胞微核率和总核异常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壬基酚对奥尼罗非鱼的鳃、肾脏、脾、肝均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3.
海洋微藻中EPA和DHA的超临界CO2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穗  宋启煌 《热带海洋》1999,18(2):33-38
用超临界CO2萃取海洋微藻中的EPA和DHA,选用乙酸乙酯为改性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工作压力、温度、CO2消耗量和改性剂添加量等工艺条件撮优化组合,对日本小球藻Chlorella hiralaii,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ordiformus进行提取试验,并与直接酯化法,Bligh-Dyer法、索氏抽提法和乙醇-乙烷法等溶剂法作对比  相似文献   

14.
促进珍珠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合浦珠母贝Pinclalamartensi(Dunker)插核时,以珍珠生长刺激素浸洮 外套膜小片,进行插核手术。同时分析了珍珠的重量,粒径,珠层重量珍珠颜色和形状的频率分布。  相似文献   

15.
红藻真江离质粒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秦松  童顺 《海洋与湖沼》1994,25(4):349-352,T002
于1992年4月-1993年4月,用液氮研磨-苯酚/氯仿抽提-异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青岛沿海产紫菜,真江离,龙须菜,海膜4种红藻的总DNA;利用Hoechst-CsCl密度梯度超离心法将叶绿体DNA与核DNA分开。对抽取的叶绿体DNA梯度组分电泳结果表明,真江离样品出现质凿的电泳条带。以透射电镜观察到闭合环状DNA图像;分子杂交结果显示,真江离质粒与其叶绿体DNA之间没有同源性,而与核DAN之间有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虾鳃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鳃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虾鳃具有三级结构,鳃瓣小叶是鳃的基本呼吸单位,它由鳃膜、呼吸上皮细胞及微血腔组成。文中分别描述了它们的超微结构特征,可供对虾组织细胞病理学诊断作对照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报导了从潍坊峡山水库网箱养殖建鲤(Cyprinuscarpiovar.jian)的成鱼肠管内分离的粘孢子纲、单极囊目粘孢子虫一种,隶属于单极科(Thelohnelidae)单极虫属(Thelohanelus)一种,初步鉴定为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uskitaueiEgusa1981).本工作对该种单极虫做了肖氏液固定、水化、4%铁明矾媒染、海氏苏木精染色,以显示其极囊、极丝及胚核。文中对该种的形态学作了描述,以确定种的成立。  相似文献   

18.
海洋微藻胞外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海洋微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最主要初级生产者 ,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等特点 ,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Fogg1966年和Hellebust1974年研究发现,海洋微藻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多种代谢产物,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酶、脂类、维生素、有机磷酸、毒素、挥发性物质以及抑制和促进因子等。这些产物统称为胞外产物 (Extracellularproducts,ECP)。胞外多聚物 (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 ,EPS)是胞…  相似文献   

19.
紫外辐射诱发三角褐指藻自由基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UV-B对海洋微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紫外辐射(UV-B,280-320nm)能抑制三角褶指藻的生长,藻细胞经紫外辐射处理后,自由基含量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变化不明显。作者认为,紫外辐射诱发自由基对藻细胞形成伤害是紫外线抑制藻细胞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用紫露草微核技术,检测几种氟化物的微核(MCN)效应。指出氟化物有损伤染色体的作用,环境中的氟污染既引起一般公认的牙釉病和氟骨病,还有损伤染色体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