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摸清林业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和本底信息,解决传统Excel表形式的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在填报、上报、统计汇总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引领全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健康发展,提升自然保护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014年国家林业局开发了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2015—2017年已有国家、省厅、自然保护区3个层面近2 000用户使用,系统运行良好,易学易懂,减少了人力物力消耗,提升了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文是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设计、实现和主要功能的总结,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现代化管理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2 72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近1.5万km2。实景三维数据具有效率高、纹理清晰、内容全面精细等特点,在支撑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发挥很大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1)按级别,县级自然保护区个数最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最大;2)按主管部门,林业主管的自然保护区个数最多,总面积也最大;3)按所属类型,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个数最多,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最大。本文给出了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框架并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实践。  相似文献   

3.
人类过度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针对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本文参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动态监测方法,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做出科学评价。结果发现,矿产资源建设项目对整个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略有影响,新增面积最大的一处对其周边影响区有显著影响。本文提出的自然保护区动态监管评价指标体系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全国自然保护区数字化管理需求目标,建立一个基于GIS的全国自然保护区数字化信息系统,实现对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料中属性、空间数据的浏览、管理和分析功能,为保护区的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特点,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领域信息管理的现状,依据保护区数据库标准和信息采集规范,基于ArcGIS平台和天地图服务,设计并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全国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将自然保护区各类资源综合管理,实现了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一张图”展现、空间分析、可视化分析等功能。使用LSTM网络模型、Res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动物迁徙轨迹预测和视频筛选。系统能有效提升自然保护区技术和管理水平,为我国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有效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保护区管理决策部门对保护区日常管理的需求。文章运用ArcGIS Server空间分析及Asp.Net 2.0技术,设计了自然保护区系统功能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地开发,实现了地理信息发布、生物多样性、巡护监测及巡护统计等保护区迫切需要的功能,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代化管理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在我国第一个荒漠自然保护区遥动态监测中,如何从地形图上提取有关的地理环境信息,从而完成生态环境监测的成果和体会,为边远荒凉地区遥感监测中地形图的利用提供了方法和经验。也是地形图利用方面的一项开拓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权威发布     
《今日国土》2011,(6):4
数字85%6月2日消息,今年以来的持续旱情,使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水域大幅萎缩,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遭到巨大破坏。据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是特殊类型自然生态区域,应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存在多部门职能交叉管理现象,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问题复杂.本文立足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供给侧改革维度,针对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空间保护与资源开发等矛盾,提出实施精准全面的用途管制、差别化设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准入门槛、严格自然保护区内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和开展专项调查评价与测绘服务等4方面政策建议,以期为自然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3S技术的自然保护区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然保护区监管需求,综合利用3S技术,通过遥感监测数据、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和天地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功能,研究了基于WEB端和移动端交互的监管核查和在线数据导入与核查关键技术,实现了自然保护区的监测管理、开发保护和在线核查。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昆  明庆忠 《测绘通报》2005,(6):44-46,50
主要讨论现代地理信息技术(遥感、GPS、工作站GIS、桌面GIS、WebGIS、移动GIS、3维GIS、组件GIS、空间数据库及虚拟GIS技术)在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规划、建设、管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方法和技术体系.GIS技术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科学决策管理中发挥出定性、定量和定位分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虚拟GIS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将可以创建虚拟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2.
“泥河湾层”位于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桑干河流域诸盆地印,记录着我国北方晚新生代以来的地球演化、生物和人类进化的历史,是研究我国北方晚新生代(特别是更新世)的天然实验室和自然博物馆,其中的地层、生物石、人类活动遗址和遗迹是非常宝贵的地质遗迹,为世人所瞩目。为了使这一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地质遗迹区得以保护,河北省人民政府于1997年批准建立了“河北省阳原泥河湾标准地层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泥河湾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时掌握保护区珍稀动物的分布、生长情况和数量信息,该文以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移动GIS和WebGIS技术构建会泽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高清遥感影像为数据支持,将ArcGIS Server地图缓存技术融入其中,通过移动GIS进行自然保护区巡护信息采集并上传到后台服务器,采用WebGIS技术在网络客户端实时对后台服务器数据进行下载更新,从而实现移动端和网络端的信息同步。应用效果表明这种移动化、网络化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模式,使自然保护区保护黑颈鹤及其越冬地的湿地生态环境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4.
以洪河自然保护区1992年、2001年、2010年三期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C5.0决策树算法从已有的数据及其影响因子数据中挖掘出洪河湿地的演变规则,并将获得的转换规则应用到元胞自动机模型中进行洪河湿地演变的动态模拟与预测,分析和探讨了元胞自动机模型在湿地景观模拟和预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在现有的空间变量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未来的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将减小,洪河自然保护区干旱化将加重。通过对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模拟和预测研究,能够较好地反映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面向地理国情监测,以自然保护区监测为突破口,分析自然保护区监测内容,研究自然保护区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专题信息建模、多时态信息动态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以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构建保护区多层次、多尺度的基础空间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实现保护区动态监测系统,形成动态标注、动态漫游、动态矢量等多种动态表达方式。该系统的建立为自然保护区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所形成的监测内容、关键技术和动态表达方式对地理国情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以2007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2015年地理国情普查所提供高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数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007—2015年泽州猕猴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近8年来,受人为、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影响,泽州猕猴自然保护区整体景观破碎度增强,形状更加规律化、简单化,景观分布聚集度变大,生态连通性增强,多样性减少。研究结果为泽州猕猴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遥感手段对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监测技术进行探讨,形成了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路线、技术指标、数据处理方法、关键参数等成果;并提出了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方法。以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影像分辨率应以5 m为主、2 m为辅;2015年该保护区人类活动包括农业用地、居民点、工矿用地、采石场、道路和其他人工设施6类,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7.08%;人类活动类型以农业用地为主,占人类活动总面积的86.49%;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实验区,但有采石场位于核心区;2013~2015年面积减少最多的为林地,同时农业用地面积增加最多;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指数为0.001 217,核心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大,不利于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18.
乔枫  李党辉  谢敏 《地理空间信息》2019,(7):22-26,I0001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具原始性和代表性的湿地,珍宝岛自然保护区于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珍宝岛自然保护区内土地覆盖和覆盖类型的变化情况,采用国产GF-1卫星数据,将遥感技术方法与野外调查法相结合,得到2014年和2016年的珍宝岛土地覆盖分类,并统计了各类地物的面积。通过对比两期数据,分析得到了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情况以及土地覆盖类型面积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9.
生态评价对自然保护区的科学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Landsat影像和时间分辨率为8 d的GLASS数据,采用由生态环境功能指数、生态环境稳定指数、生态环境胁迫指数加权构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对2005-2019年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良好;2005-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差和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四周,所占比例自2014年逐年增加,这与周边居民人为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对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的分析,可以为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以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信息进行了识别提取,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指数模型分析了该保护区人类活动的景观格局分布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研究表明,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相对较为复杂,景观多样性丰富,景观整体较为破碎;保护区受农田、道路等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大,且主要集中在实验区和缓冲区,而核心区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