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斯佩斑岩铜矿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穆多奇维尔附近.本文研究了与加斯佩矿床伴生的岩石内汞的分布,以期阐明在寻找同类矿床时将汞作为一种探途元素的可能性.矿区地质加斯佩斑岩铜矿床位于昌波向斜西端的南翼(图1),昌波向斜是加斯佩半岛的主要构造.该矿床产在下泥盆纪沉积岩系内,这套岩石多为泥质、燧石质和灰质粉砂岩.热液蚀变作用使这些岩石褪色,形成一个面积为6.5平方公里的蚀变晕.蚀变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地壳中的流体与岩石变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讲要点包括:1.地壳中流体存在的依据;2.流体的起源;3.流体的压力;4.地壳中水逸度的分布;5.水一二氧化碳混合物;6.破裂与矿脉。重点是流体的一些特征和对变形的影响。一、地亮中流体存在的依据地壳中有流体的主要依据有三:1.变质作用各种变质岩,从绿片岩相到麻粒岩相岩中发生很多变质作用,表明如果不是水压力大致等于总压力,至少也导流体压力大致等于总压力。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所描述的花岗质岩石被视为软弱组分和强硬组分的混合物。其相对比例随应变和温度变化,并控制着变形期间产生的剪切构造的一些宏观特征。本文用应变温度图解区分出三个主要构造区:(1)以低应变为主的分散交织剪切带;(2)小规模相连的透入性面理和韧性剪切带(如c-s构造);(3)稳定状态的均一面理。我们做如下概括:湿花岗岩中500℃左右时总强度的快速下降;透入性韧性剪切带的广泛出现是退级变形史的标志,尤其是在同构遣侵入体中;绝大多数的递进变形史在构造前基底发生再造作用时,将产生与分散剪切带有关的不均匀应变式样。  相似文献   

5.
岩石的磁性组构及其在岩石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文本总结了对采自巴彦乌拉山韧性剪切带的部分标本进行岩石组构数据测定的分析结果,并将其与用常规应变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予以比较,表明了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体能够反映总的应变椭球体,证明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技术做为一种岩石组构因素的研究是有发展前景的。岩石磁性组构资料可应用于变形岩石的应变分析,特别是在通常的岩石组构分析技术太费时间和粗糙的情况下更显示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按照构造几何学特点和运动学特征我们把大别山-苏鲁造山带的分为三个构造单元:南部,中部和北部。造山带南部为一套构造堆叠体系;中部为一个混合岩穹窿,浅变质的砂岩、板岩和片岩构成了大别山-苏鲁造山带的北部构造单元。造山带南部的构造堆叠体系主要由前陆褶皱带构成:未变质的新元古代-早三叠世的沉积地层;由“宿松群”北部和苏北地区的“海州群”构成的高压变质岩石单元及含柯石英和金刚石的超高压变质岩石单元。造山带中部的混合岩穹隆由大别山地区的罗田穹隆和苏鲁地区的莱西-栖霞穹隆构成。同样大别山北部的浅变质“佛子岭-卢镇关群”和胶东地区浅变质的“蓬莱群”构成了造山带北部的构造堆叠体系。同时大别山和苏鲁两个构造地体均经历了相似的多期构造变形:沿NW—SE向矿物拉伸线理发育的上部指北的剪切变形代表着造山带主变形期的变形;早期向南逆冲的韧性剪切变形和沿中部混合岩穹隆边缘发育的重力滑脱变形体系,后者代表了混合岩穹隆形成时的垂向缩短作用。正是由于构造几何学和多期变形的可对比性决定了这两个变质地体具有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7.
Christie(1962)、Smitch(1972)和张翊钧(1985)都提出了钠质斜长石的Δ131-131(或σ)、An与温度T的关系图,后来又提出了钠质斜长石变形温度的计算公式。但由于图解的不便之处及目前应用的公式中推断分界点的不确定性和σ、An与T之间存在一种非线性关系的特点,本文基于具有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提出了求解岩石变形温度的新方法。文中先介绍了变形温度计的研究概况,然  相似文献   

8.
Christie(1962)、Smith(1972)和张翊钧(1985)都提出了钠质斜长石的△131-(或σ)、An与温度T的关系图,后来又提出了钠质斜长石变形温度的计算公式。但由于图解的不便之处及目前应用的公式中推断分界点的不确定性和σ、An与T之间存在一种非线性关系的特点,本文基于具有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提出了求解岩石变形温度的新方法。文中先介绍了变形温度计的研究概况,然后阐述了ANN(ArtificialNeuralNetwor)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估算岩石变形时的温度,经对比得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在岩石变形温度估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热水沉积岩及矿物岩石标志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热水沉积物不同于普通沉积物 ,主要与热水流体类型有关。文中把热水流体划分为中高温热水流体与中低温热水流体。中高温热水沉积岩包括钾长石岩、硅质岩、电气石岩、钠长石岩、萤石岩 ;中低温热水沉积岩包括碳酸盐、硫酸盐等岩石。钾长石岩是文中确定的一种标准高温热水沉积岩 ,热水沉积钾长石以冰长石和钡长石为主 ;热水沉积碳酸盐矿物一般为铁、镁、锰、钙碳酸盐 ,碳酸盐的形成与CO2 和H2 O的不混溶温度有关 ,一般在不混溶温度 ,即 2 66℃以下生成 ,或在海水补偿线以上形成。热水沉积岩中有热水交代蚀变岩夹层 ,尤其是在高温热水活动区 ,可以交代泥质、钙泥质沉积物形成热水交代沉积岩 ,包括方柱石黑云母岩、透辉石透闪石岩、夕卡岩、绿泥石岩等。根据对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的研究 ,热水交代透辉石透闪石岩的稀土总量较低 ,表现为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亏损 ,稀土配分模式表现为正Eu异常  相似文献   

10.
11.
地壳中的岩石受力作用后,可以发生整体移动或转动,或两者兼有,而岩石内部可不发生任何变化.如果岩石受力后,内部质点出现相对位移,就产生岩石的变形.变形程度的大小叫应变.分析变形岩石应变的大小和特点,有助于了解应力作用的情况,为应力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应变分析还可以确定岩石的变形机制.因此,应变分析是构造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早从事岩石应变分析的是豪顿(1856).他将未变形的腕足类化石和已变形的同类化石加以比较,从而计算出变形化石的主应变轴率的大小.豪顿假设变形是均匀的,而且有两个主应变轴是位于劈理面上.魏特斯坦(1886)曾根据第三纪板岩中的变形鱼化石计算岩石的主应变轴  相似文献   

12.
岩石的结构、构造往往具有不均一性,因而表现出物理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超声波技术就是通过研究岩石的各向异性来了解岩石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微观构造。本文论述了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检测方法,探讨了如何应用此法来确定主应变轴的空间方位和划分不同构造变形期次、确定岩石中微孔隙的排列方位和矿物定向组构、恢复古构造应力汤、区分原生和次生各向异性等。  相似文献   

13.
14.
徐树桐  王汝成 《岩石学报》1999,15(3):321-337
大别山东部双河附近面理化榴辉岩中,所有榴辉岩相矿物包括石榴石、绿辉石乃至金红石都受到强烈拉伸。用透射电镜可以观测到石榴石晶体中塑性变形的显微构造,包括自由位错、位错壁和位错网。拉伸石榴石的应变轴比表现为X〉Y〉Z。运动学标志如石榴石不对称碎斑和旋转的金红石颗粒,表明有旋转应变的作用。石榴石和金红石的福林系数分别为1.18和0.98。所有这些都表明石榴石在接近于平面应变的条件下形成。由于石榴石颗粒在  相似文献   

15.
磨西断裂变形与运动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磨西断裂位于鲜水河活动断裂带的东南侧,北段为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与扬子陆块的分界,南段则伸入扬子地台内部,成为扬子地台西缘拗褶带与康滇地轴的分界,是扬子西缘不同构造单元的控制性断裂构造。通过宏观分析地层分布,磨西断裂北段磨西磨子沟(新近崩塌出露),中段湾东剖面和南段新民腊树岗剖面的构造变形、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收集整理擦痕资料,再结合糜棱岩微观石英C轴组构特征,认为磨西断裂曾经历5次强烈活动:早期为正断性质,西低东高,控制两侧沉积分异(晋宁期);中期为韧性逆冲(印支期),形成糜棱岩;晚期新近纪中新世又一次韧性逆冲,之后又经历了脆性左旋逆冲、脆性左旋逆冲平移两次强烈活动(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在研究压溶作用导致的变形岩石体积损失和变形过程中流体作用的主要成果。包括如下几方面:运用有限应变测量方法对压溶变形作用进行定量分析;不同变形域之间化学成分的分异,以及流体传质作用(masstransport)的规律;流体-岩石相互反应的显微构造、显微化学判据;运用稳定同位素体系研究流体、岩石反应的同位素平衡关系及变形变质过程中的水/岩比率。  相似文献   

18.
上部地壳岩石变形与方解石质岩石的低温流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统总结了上部地壳环境中方解石质岩石的浅成流动机制与低温糜棱岩成因研究的几个重要方面:(1)地壳岩石脆-韧性转变域与岩石变形机制;(2)变形作用过程中流体相的物理与化学意义;(3)方解石质岩石的流动机制、变形特点与蠕变规律。同时讨论了对于地壳浅部层次方解石质石流主变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与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变形岩石的体积损失和流体—岩石相互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在研究压溶作用导致的变形岩石体积损失和变形过程中流体作用的主要成果。包括如下几方面:运用有限应变测量方法对压溶变形作用进行定量分析;不同变形域之间化学成分的分异,以及流体传质作用的规律;流体一岩石相互反应的显微构造,显微化学判据;支运用稳定同位素体研究流体,岩石反应的同位素平衡关系及变形变质过程中的水/岩比率。  相似文献   

20.
张兆琪  潘永胜 《山西地质》2010,(4):55-56,60
外力是由外部施加于物体上的作用力,由点向外不断发出的力组成一束力,称为线状力;由一束束线状力集中成面状作用力,称为面状力;再由一个个面状力集中成较大规模的力,称为体状力。在中深变质岩区线状力形成L构造岩,面状力形成S构造岩,体状力形成大型的杆状构造和窗棱构造等。力是通过波的方式进行传导的,波分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时,岩石的密度会加密和变疏,体积的大小发生变化,这样就有空间利于矿物生长和滑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