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凹顶藻类是近年来海洋红藻分类学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Garbary et al.,1998;Nam et al.,2000;Nam et al.,2001;Masuda et al.,1996, 1998a,2001)。从经典分类学方面来说,这个类群不仅形态学差异大,而且解剖学特征也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难度较大,所以长期以来其系统并不是十分明确。Saito(1967)提出的凹顶藻两亚属的分类系统应该说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各国的藻类学家对此意见比较一致(张峻甫等1985;McDermid 1988), 虽然有些修改或补充(张峻甫等1985;Furnari et al.,1993;Gil-Rodrigeuz et al.,1993),但Nam(1990)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营养性生长轴产生的围轴细胞数目比其他分类特征更稳定,因此建议修改凹顶藻类的系统鉴定特征。Nam等(1994)认为凹顶藻属应该划分成两个属:凹顶藻属和拟凹顶藻属Osmundea Stackhouse。随后,Garbary等(1998)认为新的凹顶藻属应该再划分成两个属:凹顶藻属及软骨凹顶藻属Chondrophycus。目前,早期的凹顶藻属被划分成了3个属:凹顶藻属、软骨凹顶藻属及拟凹顶藻属。作者赞同后者的观点。 长期以来,中国凹顶藻类的研究在海藻分类学中是比较薄弱的一个方面,除了Tseng(1943)、张峻甫等(1980,1985)对香港和西沙群岛有过较详细研究外,其他的都比较简略。而随着国际上凹顶藻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于1998年也开始了中国凹顶藻类的系统研究工作。目前作者发现仅在黄渤海分布着一个凹顶藻新记录种,即御前凹顶藻Laurencia omaezakiana Masuda。根据最新的凹顶藻类分类系统,此种仍然属于凹顶藻属。由于凹顶藻属物种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物质,因此,作为海藻化学研究的热点物种之一,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5种南海海藻醇提取物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大永  李敬  郭书举  苏华  范晓 《海洋科学》2009,33(12):40-43
海藻是海洋生物代谢产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能产生丰富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国南海的海藻资源,分别对采自中国湛江硇洲岛的1种绿藻基根硬毛藻Chaetomorpha basiretorsa Setchell和4种红藻刺状鱼栖苔Acantophora spicififera (Vahl) Boerg、三列凹顶藻Laurencia tristicha Tseng, Chang et Xia、紫杉状海门冬Asparagopsis taxiformis (Delile) Trevisan、鸡毛菜Pterocladia tenuis Okam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分别对细胞毒活性(KB、Bel-7402、PC-3M、Ketr3和MCF-7)、Na~+,K~+-ATPase抑制活性以及犬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进行了筛选,部分海藻提取物表现出一定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3.
异枝凹顶藻Laurencia intermedia Yamada广泛地分布于东亚西太平洋沿岸的中国、朝鲜半岛(Nam et al. , 1984)及日本(Yoshida et al. , 1998)。在东南亚的菲律宾(Silva et al., 1987),太平洋的斐济岛(NYeurt et al., 1996),东非、印度次大陆及印度洋的斯里兰卡、肯尼亚、坦桑尼亚及Réunion (Silva et al., 1996),以及西非的利比里亚、象牙海岸及加纳(Law son et al., 1987)等地均有报道。 Howe(1934)最早报道了中国的异枝凹顶藻。1962年,曾呈奎、张峻甫在“黄海西部沿岸海藻区系的温度性质”一文中也提到了该藻。1983年, 曾呈奎等在《Common seaweeds of China》中报道了黄海沿岸的异枝凹顶藻。1983年, 杭金欣等在《浙江海藻原色图谱》报道了浙江嵊山、渔山和南凫岛的异枝凹顶藻。1988年,张峻甫等也再次对该藻进行了报道。2000年,黄淑芳报道了台湾的异枝凹顶藻。  相似文献   

4.
西沙群岛红藻的研究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继续报告我国西沙群岛产的九种红藻,其中,缠结拟石花Gelidiopsis intricate (Ag.) Vickers、全缘隐蜘藻 Cryptarachne okamurai ( Yamada et Segawa) Zhang et Xia,comb.nov.和柔毛绒线藻Dasya mollis Harvey等三种及紫杉状海门冬的孢子体世代Falkenbergia hillebrandii ( Bornet) Falkenberg均为我国新记录,小隐丝藻Cryptonemia parva sp.nov.为一新种,柔毛绒线藻的精子囊托为首次记述。 所有研究标本,包括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1979年,我们收到广东省海南岛文昌县海水养殖场送来一份海藻样品,外形很象凝花菜Gelidiella acerosa(Forsskal)Feldm.et Hamel.,嘱代鉴定,据称这种海藻是制造琼胶的好原料,含胶量也比较高,经初步鉴定,竟是凹顶藻属Laurencia的种类,本属的种类可以用作制藻胶原料这还是首次发现。为了进一步证实并作出准确的鉴定,以便开发这一资源,1980年我们专程前往文昌县海水养殖场进行了解,并收集了大量标本,在对其形态构  相似文献   

6.
在2011~2013年间对粤东地区进行了20余次野外大型海藻资源调查,采集了大量标本。利用形态特征,对部分标本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经鉴定,标本中包含江蓠属5个种及变种,即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tii Harvey、异枝江蓠G.bailinae Chang et Xia、细基江蓠G.tenuistipitata Chang et Xia、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tenuistipitata var.liui Zhang et Xia、长喙江蓠G.longirostris Zhang et Wang。它们的主要鉴定特征分别为:芋根江蓠的分枝基部明显缢缩;异枝江蓠的藻体暗绿色,初级分枝围绕主轴互生、偏生或叉分;细基江蓠的藻体主轴基部纤细,分枝简单;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藻体纤细,分枝繁多;长喙江蓠的囊果具有明显的长喙状突起。其中,芋根江蓠和异枝江蓠在粤东地区属首次报道,文章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粤东江蓠属的物种多样性,为粤东地区江蓠属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凹顶藻属(Laurencia)属于红藻门,真红藻纲,仙菜目,松节藻科,凹顶藻亚科。本属是松节藻科种类最多的少数几个属之一,目前世界上已知约85种左右,多生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本属的种类变异很大,在分类上被认为是很困难的一个属。 本文对我国西沙群岛产的凹顶藻属进行了分类研究,除因标本数量过少或因缺乏必要的生殖器官,有待将来调查采集补充标本后再行研究外,经鉴定共有下列11种,隶于两个亚属和6个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 Zhang et Xia)和龙须菜(Gracilaria sjoes-tedtii Kylin)两个不同物种为材料,探索了果孢子的融合方法和条件。由成熟囊果的藻体经阴干刺激后,放散出大量果孢子。两个物种的果孢子在大小和颜色上都有差异。对这两个物种的果孢子用PEG—高Ca~(++)高pH法诱导融合,首次获得成功,融合细胞能再生成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9.
异枝凹顶藻Laurencia intermediaYamada广泛地分布于东亚西太平洋沿岸的中国、朝鲜半岛(Namet al.,1984)及日本(Yoshidaet al.,1998)。在东南亚的菲律宾(Silvaetal.,1987),太平洋的斐济岛(N Yeurtet al.,1996),东非、印度次大陆及印度洋的斯里兰卡、肯尼亚、坦桑尼亚及R啨union  相似文献   

10.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北移越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Chang et Xia)是江蓠属的一个重要物种,其繁枝变种体(G.tenuistiptata vat.liui Zhang et Xia)具有重要的养殖经济价值。在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北部沿岸的潮间带海区。鉴于该变种体具有生长较快、可营养枝体进行繁殖、能适应在人工裁培条件下的塘池养殖、管理操作技术难度不大、经济效益较好、适合群众性各种规模放养等特点,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