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兴忍 《地下水》2008,30(6):100-101
运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认真分析了运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由于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咸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从节约用水、优化布局、防止污染、人工回灌、完善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应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省份之一,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诸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及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根据河北地下水资源现状以及超采地下水引发的主要地质灾害分析,对进一步开发将引发更加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预测,并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旭 《地下水》1994,16(4):167-169
齐齐哈尔市地下水资源量比较丰富,但由于工业企业集中,人口增长和开采利用上的诸多不合理因素,造成了潜层地下水大面积污染,城区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并逐渐向深层发展。本文通过对水质污染现状、原因及其机理分析,提出了防治水质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琴 《地下水》2019,(1):58-59,105
双河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地表水资源有限,为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地下水开采程度较高。结合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对双城中心城区2009-2017年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区域地下水多年超采状况及地下水位下降程度,结果表明:双河市作为资源型缺水城市,中心城区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为961万m3,多年平均超采率为19. 3%,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状态。针对该状况,提出应通过加强节水意识、全面实行节水、引入外调水量和开展非常规水源供水等措施缓解地下水超采现状,保障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方生  孙雪峰 《地下水》1995,17(2):47-50,52
中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已引起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污染等严重水环境问题。缓解地下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是:1)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依法管水,制订水的长期供求计划;2)合理调控利用当地水资源,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开发微咸水灌溉;3)节约用水,包括农业节水灌溉和工业水重复利用;4)跨流域调水补源,即引黄、引江,实施南水北调。  相似文献   

6.
文佩仙  李京生 《地下水》2002,24(1):16-18
通过对太原市兰村泉城内兰村、西张、枣沟三大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水位、水质的分析,阐述了因地下水超采造成泉域内大范围的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地区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从而导致水质污染、地面沉降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分质供水、优质优用的供水方式和做好人工回灌,限制地下水开采量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郑磊  ZHENG Lei 《地下水》2006,28(4):4-6
地下水资源是宝鸡市市区的主要供水水源,由于超采致使水位逐年急剧下降,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本文通过对城市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城市地下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建峰 《地下水》2009,31(4):48-51,141
长期大量的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开采井群在平面和空间层位上高度集中,致使山西腹部地区的地下水大面积超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以城市供水水源地和井灌区为中心的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产生了地面沉降,泉水流量锐减、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对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主要超采区地下水运动特征,开采地下水类型,超采状况分析,依据水资源利用原则,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遏制地下水超采态势,逐步实现采补平衡,改善生太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新生 《地下水》1998,20(2):47-49,79
文章揭示了1993年山西省地下水超采状况。分析了由于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的扩展和造成的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游地区作为北京市最主要地表水和地下水供给区,在城市供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由于多年连续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1999-2013年地下水位下降最大达45 m;应急水源地地区地下水硬度年均上升2.6%,密云十里堡地区地下水硬度和硝酸盐氮超标。通过分析潮白河冲洪积扇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地下水位变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认为:超量开采导致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是引起该区域地下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地下水超量开采和地表水污染,并利用南水北调的水进京之机回灌和停采以涵养地下水,是恢复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咸阳市城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保勤  史玲 《地下水》2004,26(4):290-293
咸阳市是陕西的第三大城市,城市用水严重依赖地下水,地下水起采问题相当严重,已形成了三个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本文通过地下水水位现潮资料,对成阳地下水起采区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解决和缓解这一局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疆奇台县平原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与超采区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葛斐  董新光  杨鹏年 《地下水》2006,28(4):37-39,104
本文针对新疆奇台县地表水资源不足、地下水开采过量的利用现状,运用Processing MODFLOW软件建立了奇台县平原区地下水准三维数值模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准确评价,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开采量和超采量.  相似文献   

13.
大同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采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宏  吕玉萍 《地下水》2004,26(4):297-299
通过分析大同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采现状,指出地下水超采容易引起的水环境问题,针对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地下水起采引起的水环境问题,提出了超采区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温福波  何俊仕 《地下水》2007,29(3):47-49
在概述沈阳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沈阳市目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如: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超采漏斗、饮用水安全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沈阳市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沈阳市地下水资源开发、节约用水、地下管理等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地下水是公共生活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最佳水资源,是防旱抗旱最为可靠的后备水资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地下水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水资源。根据目前我国地下水遭遇日益严重的过量超采和水质污染,并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要加强对全国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6点建议:1)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察和调查;2)强化地下水综合监测网的建设;3)把监测和水质保护作为新时期加强地下水管理的重要内容;4)加强地下水的科学研究;5)要建立和完善保障地下水安全和合理开发的法规体系;6)理顺地下水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孙悦  冯启言  许公瞻 《地下水》2008,30(4):54-56
枣庄市以岩溶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多年的超采造成了十里泉及丁庄主要岩溶水源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并诱发了地下水污染、岩溶地面塌陷等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枣庄市岩溶地下水21年的监测资料,揭示了枣庄市岩溶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岩溶地下水水位呈现季节性和多年变化特征,其中,岩溶地下水水位季节性变化特征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多年水位变化受降水和开采量的综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周兰云  尚艳丽  马传顺 《地下水》2006,28(2):53-54,57
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防止由于超采地下水而诱发环境危害,对泰安市世行贷款二期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曹小虎 《地下水》2004,26(4):300-302
地下水在山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多年不合理的开采已形成了严重超采局面,并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分析,阐述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华北平原地下水人工补给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人工补给是防止地下水资源持续匮乏、维护地下水系统活力的重要举措.在华北地区,按照水文地质条件、补给水源条件、地下水环境问题等的不同,组合筛选出五大代表性区域:山前浅层超采区、中东部平原深层超采区、山东半岛滨海海水入侵区、农业灌溉区和城市地区.针对不同区域,分别阐述了储水空间条件、补给水源条件及实施人工补给的首要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