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温热浪和干旱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已有关于中国高温热浪和干旱历史变化的定量研究主要针对全国范围、地理分区或单一区域,对于我国生态脆弱区相关极端事件的历史变化特征尚不清楚。本文利用中国CN05.1格点化观测数据集中的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和全球逐月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格点数据,分析了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1980~2014年发生的高温热浪和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4年中国生态脆弱区的年高温日数和热浪次数整体呈增加趋势,两者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类似。在空间分布上,高温热浪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北方生态脆弱区的中部和西部以及南方生态脆弱区的东部。其中,高温热浪增长显著的面积比率在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脆弱区最高,在南方农牧脆弱区最低。区域平均来看,除南方农牧脆弱区较少发生高温热浪外,各脆弱区高温日数和热浪次数均呈现增加趋势,且除北方农牧林草区外,其余脆弱区增加趋势显著。北方生态脆弱区高温和热浪的发生频率和年际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均迅速增加。此外,中国生态脆弱区东部多呈现变干趋势且中等和极端干旱发生月数增多,其余地区则多变湿且极端干旱发生月数减少;区域平均来看,除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脆弱区区域平均的干旱发生月数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以外,其他区域的干湿和干旱发生月数的变化趋势小且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1980~2014年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把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的特征,利用基于全国2000多个站点的格点化逐月资料,对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1980~2014年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脆弱区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几乎都呈上升趋势;日平均气温增幅北方大于南方;北方生态脆弱区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南方生态脆弱区日最低气温的季节增幅多为春季最大,秋季或冬季最小。(2)全区平均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生态脆弱区降水距平百分率春季多为增长趋势,夏季多为减少趋势,秋、冬季和年北方多为增长趋势,南方多为减少趋势。(3)相对湿度以减少趋势为主,只有黄土高原南部脆弱区秋、冬季和干旱半干旱区脆弱区冬季相对湿度距平百分率的趋势为正,这几个正值区同时也是降水增长大值区。(4)风速基本为减少趋势,春季减少趋势最大。(5)全区平均蒸发皿蒸发量春、夏季和年为减少趋势,冬季为增长趋势;北方生态脆弱区蒸发皿蒸发量四季和年多呈减少趋势;南方生态脆弱区蒸发皿蒸发量春、夏季以减少趋势为主,秋、冬季和年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甘肃省高寒阴湿区农业气候资源入手,划分出高寒阴湿区的气候界线,研究了种植业的气候资源优劣及其农业气象灾害,提出了合理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主要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科研人员承担。在过去两年中,对中国沙区的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松嫩沙地、呼伦贝尔沙地进行了广泛的野外考察和采样,并完成了对这些样品的光释光测年、孢粉分析以及磁化率和粒度分析。根据对这些样品的分析结果以及以往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在末次盛冰期(LGM)和全新世适宜期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区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等分布状况。利用这些植被和土壤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农业资源开发效益的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南京市农业资源开发的有关资料,参照已有的研究成果,拟定了农业资源开发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确定其仅重分配,分别对农业资源开发后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估。所得结果,为南京市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冬春小麦、秋粮、经济、瓜果、特种作物生态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将17 种作物进行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的划分,并提出提高气候资源利用途径。从农业气候资源、自然生态条件、农业生产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将全省划分为12 个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利用区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内涵与目标,根据指标选取的全面性、主导性等原则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福建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地土地质量差异较小,内陆土地利用方式较合理,沿海土地利用效益较好,全省大部县(市)土地利用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未出现不可持续利用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量化分析和分类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量化分析和分类评价青海省的农业生态气候资源,根据青海省46个台站多年平均气象资料,采用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动态模型,首先计算了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指数、效能指数和利用系数;然后通过对多年逐月平衡效能指数模糊动态聚类,划分出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7个类型,并进行相应的评价,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潜力、匹配状况和利用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依据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内涵与目标,根据指标选取的全面性、主导性等原则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福建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地土地质量差异较小,内陆土地利用方式较合理,沿海土地利用效益较好,全省大部县(市)土地利用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未出现不可持续利用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冰冻圈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冻圈资源是寒区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在人类需求日益增长、冰冻圈资源稀缺性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如何妥善开发利用冰冻圈资源已成为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视角的冰冻圈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探讨了以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为核心的冰冻圈资源运营管理过程,并基于这一视角进行了冰冻圈服务过程的讨论,分析了中国冰冻圈流量资产效用潜力空间格局与三种潜力之间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部、新疆自治区西部与藏南地区为人口与经济效用高等级流域聚集区,华北、东北、新疆西部、藏南及青藏高原东缘等地区为高潜力协调度流域聚集区。这种基于“人口-经济-生态”三大系统的效用潜力识别,有利于冰冻圈资源“提质”与“增效”两个目标的达成,进而促进冰冻圈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老风口风区2001--2005年风观测数据的统计整理,建立各类风要素值的数据库,分析和探讨老风口风能资源的分布特征、可利用的理论指标及评价,结果表明:老风口作为风能较丰富的地区之一,风能季节性变化明显,风向变化相对稳定,平均风能密度和有效风能密度分别达到了150W/m^2和200W/m^2以上,是风能资源开发利用较有价值的地区。随着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不断深入,老风口无污染的风能资源,在生态治理、风力发电等多方面,有着很大的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的农业气象研究,自50年代兴起以来.经历了长足的进步。全省农业气象研究机构和服务网络齐全,研究和服务效能显著。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业气候资源考察与区划赢得了社会信誉;在农业气象研究中,如低温冷害研究,辽东和辽西山地气候资源利用与改造研究,模糊概念和微机在农业气象中应用研究,自然灾害预报、情报与评价研究,病虫害气象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桂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的和物质能量转换关系出发,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会区不同类型的农业生态经济中的因果关系,因果反馈类型和性质。并提出调控对策,从而为该地区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提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赵丁山 《山西气象》1995,(2):14-16,53
农业生产系统的脆弱分析及其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赵丁山(洪洞县气象局031600)在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关系的研究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生产系统的脆弱性分析,其出发点主要基于两点:a.农业生产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b.农业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根据中国...  相似文献   

15.
川北地区油橄榄发展的气候生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柏建 《四川气象》2002,22(4):32-34
本文在对川北部份地区油橄榄生态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利用农业气象学和小气候原理,分析了油橄榄发展中存在的气候生态适应性问题,从油橄榄种植产业化和规模经济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贵州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及其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贵州农业气候资源的主要特征为:立体农业气候显著;农业气候类型多样;热量丰富,降水充沛,热水光同期,夜雨较多;阴雨多,光照少.湿度大,风速小。贵州农业气候资源还具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较长;资料类型丰富多样;光热水匹配协调;散射辐射,光合有效轿射和紫外线较多等优势,同时提出合理而又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遵循农业气候资源规律,建立合理、高效的种植制度;调整农村牧业和各业内部结构;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30a(197l一2000年)气候统计资料,在对合阳县农业气候资源网格化基础上,综合评估县境内各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利用40a(196l一2000年)气候资料,分析了不同要素时间变化规律,并阐述了这种变化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济宁东部山区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进山  肖辉  孔令军 《气象》2010,36(1):72-78
分别利用常规地面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无人值守加密自动气象站)和临时人工测量站的资料对济宁地区东部山区风能资源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处在不同位置的观测站资料对济宁东部山区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估算有较大影响,常规地面观测站或处于测风环境不好的观测站往往低估山区的风能资源;计算结果表明,济宁地区东部山区春季风能资源丰富,可利用风力发电灌溉农田,有效地缓解济宁东部山区部分地区春旱。  相似文献   

19.
气候作为一种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的发展既依赖于农业资源的多少。也取决于利用自然资源效率的高低,农业能否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上述认识,近年来,辽宁省气象局组织人力,对辽宁省的气候特性规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再生资源中,风能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利用风能发电的国家约50多个,我国风力资源居世界第一,但风能发电发展相对落后,如何合理利用风能这一再生能源,在煤炭、石油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根据泰来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就泰来县风能资源做了进一步调查,调查报告如下。泰来县地处嫩江平原西南部与大兴安岭东麓相接,受东亚西风带影响区,使这一地区出现风速大,气温高,干燥的气候特点,是同一纬度区域中风能资源丰富区,有利于风能的开发。1泰来县风速的分布状况据统计泰来县近30a(1975 ̄2005年)风速,结果表明: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