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塔克拉玛干沙漠辐射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塔里拉玛干沙漠辐射平衡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辐射平衡不同季节的日变化及年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影响辐射平衡的各主要因子,得到了沙漠辐射平衡研究的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辐射平衡直接影响地气系统物质和能量交换,辐射平衡研究极其重要。本研究使用了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地表辐射和反照率观测资料,分析了辐射平衡和地表反照率季节变化和年变化以及各种典型天气下日变化的特征,并与其他地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沙漠腹地辐射平衡各分量最小值均出现在1月,各分量最大值出现时间不一致,其中短波辐射5月最大,长波辐射7月最大,而净辐射最大值在6月。各辐射分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总辐射四季平均日变化极值低于青藏高原,与黑河戈壁相差不大;反射辐射春季与夏季、秋季与冬季差值较小。短波辐射和净辐射各季日峰值出现在12:00,长波辐射各季日峰值出现时间比短波辐射滞后1~3 h。大气长波辐射各季日振幅较小,约为地面长波辐射的1/5~1/4,且地面长波辐射各季日变化为不对称分布;长波辐射各季日最小值都出现在日出前1 h。多云、浮尘和沙尘暴天气辐射平衡日变化不规则,云量和沙尘对辐射各分量影响明显;沙尘暴日,大气长波辐射峰值可增加18%,而总辐射、反射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净辐射峰值分别衰减了57.8%、54.0%、55.8%和21.9%。地表反照率3月最大(0.30),7月最小(0.25),平均值为0.27;夏季小,冬季大;晴天早晨和傍晚大,沙尘暴日最大。 相似文献
4.
5.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运行的界面过程研究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本文从水文循环的微观角度出发,针对大田土壤-大气系统中的水分运行与转化,研究了SPAC各界面上水分与能量的交换过程,旨在通过各界面上水分运行与生态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关系,探索各界面水分、能量通量的计算与人工调控的可能途径,为农业节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约在东经96°—103°,北纬24°—34°之间,区内山川相间排列,南北纵贯,山高谷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探讨太阳辐射和地表辐射平衡对深入研究本区气候形成,地表能量转换和生态系统结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国内许多研究工作者在对青藏高原和其它地区的辐射平衡的研究中,也有涉及到横断山区辐射平衡的若干分析,但都不甚详细。本文试图利用现有地面气象台站观测资料,考虑到山区的地形特征而选择适当的公式,对横断山地区(共40个台站)的辐射平衡各分量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辐射平衡各分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适合本地区特点计算精度较高的气候学计算方法,计算了交界带的辐射平衡及其各分量。并分析其水平、垂分布和季节变化的特征。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山地平原交界带的地形的互相作用,使交界带从北到南形成较为稳定的辐射平衡低值带。 相似文献
9.
1.水分平衡的研究由于城市化破坏了天然系统的水循环。城市建筑一空气系统的水平衡(图 1)满足以下方程:P+I+F=E+△r+△S+△A (1)式中:P—降水,I—从河流或水库管道供给的水. 相似文献
10.
11.
近两年“有效教学”是教育界一个热门的话题,很多学校开展了学习、交流和讨论活动,但效果似乎不大,从我们学校开设的研讨课情况看,感觉“涛声依旧”;从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和学习成绩的反馈情况看,也没有积极改变。究其根源,还是教师没有自信心,对学生不放心,怕教学任务完不成,怕学生成绩考不好……怕这怕那的结果就是不敢“放手发动群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1990年2年—1991年1月近地面辐射平衡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辐射平衡各分量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夏季辐射强度大,寒季小。大气透明度全年都很好,透明度系数大多在0.8以上,寒季的透明度系数略大于暖季。年平均总辐射强度为119.2W/m~2,10—3月的总辐射累积量约占全年辐射总量的90%。年平均反射率0.42,夏季裸地平均反射率为0.27,寒季雪面平均反射率为0.51。年平均净辐射强度为11.7W/m~2,地表相对大气而言是热源。10—3月净辐射强度为64.1W/m~2,4—9年净辐射强度为-40.6W/m~2,前者说明地表在该段时间内吸收热量,后者为损失热量。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2013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塔中流动沙面地表辐射、土壤热通量、土壤温湿度和湍流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沙漠腹地地表辐射和能量收支特征及闭合状况。结果表明:除潜热通量外,其余地表辐射各分量和能量平衡分量的月平均日变化结果整体均表现为标准的单峰型日循环形态,其中Rs↓与Rs↑变化同步,Rl↑、Rl↓滞后Rs↓0.5 ~ 1 h。各分量均表现出夏季高、春秋季次之、冬季低的季节波动性。干旱和极低的植被覆盖造成沙漠腹地全年潜热通量始终较为微弱,约占净辐射的2.8%,感热通量成为能量的主要消耗形式,约占净辐射的49%。偶尔的降水会刺激潜热通量突然增加。地表反照率相对较高且稳定,日变化呈早晚大、正午小的“U”型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波动性,年均值0.28,月均值0.25~0.32。能量残差各月的日变化也均呈单峰曲线,日出后和日落前能量闭合程度最佳,并出现过闭合现象,全年夏季小,春秋季次之,冬季较大,月平均日峰值5.1~99.9 W·m-2。土壤表层热储存是影响该地区能量平衡的重要因子之一,考虑表层土壤热存储后,地表能量闭合率达75.3%,能量闭合率夏季 > 春季 > 秋季 > 冬季,白天相比夜间有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5.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属于生态过渡区,地表性质时空变化较大,陆面辐射平衡和地表反照率特征均较特别,目前对这方面了解并不充分,所以有必要开展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辐射平衡研究。利用青藏高原北侧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站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地表辐射数据,分析该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天气条件下辐射平衡与地表反照率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月份各辐射分量月平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但极值及其出现时间有差异。各辐射分量月曝辐量季节变化明显,向下短波辐射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向上短波辐射则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2)向下和向上短波辐射在季节变化上均为春季最大,冬季最小,其余各辐射分量则夏季最大,冬季最小。(3)典型天气除晴天各辐射分量日变化规则外,在多云、降水、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下各辐射分量变化不规则,其中降水与沙尘暴对向下短波辐射的影响最为明显。(4)地表反照率各月变化形态不规则,最大和最小月均值出现在3月和5月,分别为0.37和0.29,年均值为0.31。(5)晴天各辐射分量日变化为标准的倒“U”型,降雨和降雪下各辐射分量变化均不规则,其中地表反照率对降雨及降雪的响应分别对应为减弱和增强。 相似文献
16.
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 总被引:49,自引:7,他引:49
地球系统科学不是脱离社会而存在的一门科学,不是纯自然的科学。研究地球系统科学应该始终如一贯穿"顶天立地"的统一性原则:"顶天"即研究全球变化,"立地"则面向区域持续发展。区域模型和宏观调控信息系统依次作为两个中间层次,有机地将全球变化研究和区域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构成地球系统科学体系;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要运用空间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以服务区域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区域持续发展要依靠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则依靠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空间信息技术组成部分,直接参与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7.
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沙漠辐射和能量平衡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9 年7 月24 日-9 月12 日“巴丹吉林沙漠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晴天和阴天下巴丹吉林沙漠地表辐射、能量平衡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巴丹吉林沙漠典型晴天条件下总辐射、地表反射辐射、地表长波辐射、有效辐射、净辐射的峰值和日积分值都比典型阴天条件下大,大气长波辐射比阴天条件下小.两种天气条件下净辐射日积分值占太阳总辐射的1/3.②沙漠地区典型晴天地表反射率呈U型,白天均值为0.32;阴天变化较平缓,均值为0.29.③两种天气条件下地表热量平衡都以感热输送为主,波文比分别为4.55 和1.16.晴天不平衡能量达到净辐射的20%,阴天为30%.④晴天条件下有效能量夜间为负值,白天为正值,阴天全天为正值;湍流能量全天均为正值.能量闭合度(EBR)晴天平均为0.68,阴天为0.76.⑤土壤温度5~10 cm日较差逐渐减小,20、40 cm日变化不明显;5 cm土壤热通量日变化较大,20 cm土壤热通量振幅较小.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