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增加,但资源约束正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国务院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我完全赞成。现就上地、矿产、海洋资源方面如何贯彻这个方针提出若干建议。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保护粮食自给的耕地安全底线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特点,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领域信息管理的现状,依据保护区数据库标准和信息采集规范,基于ArcGIS平台和天地图服务,设计并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全国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将自然保护区各类资源综合管理,实现了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一张图”展现、空间分析、可视化分析等功能。使用LSTM网络模型、Res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动物迁徙轨迹预测和视频筛选。系统能有效提升自然保护区技术和管理水平,为我国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有效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矿业经济发展的必然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古至今,矿产资源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近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更远胜以往。作为一个经济和资源大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95%的能源和80%的工业原料,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基石。但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却付出了巨大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基于武汉市地理国情数据,围绕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建立了一套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首先,根据土地利用功能进行"三生用地空间"划分,将市、区有关经济统计指标按街道进行了尺度下推;其次,在分析评价适宜建设开发用地、已利用建设用地、可开发用地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地资源承载状态的综合评价;最后,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人口、经济、交通因素对土地资源承载状态的影响。该方法将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由传统的人口承载力测算转换为开发建设状态评价,不仅为城市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也为制定精细化和差异化的城市建设用地资源配置和调控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以测绘成果为基础资料。农村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测绘保障。本文重点介绍了农村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设计与功能设计,并详述了系统内容,同时将实现的结果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6.
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2005年6月30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第4页)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他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总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务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第8页)就做好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作出了统一部署和安排。国土资源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初期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分析,辨识出我国土地资源消耗的主要规律与矛盾,从而进一步分析在初步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土地资源保障的约束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贾丹  王维 《测绘通报》2017,(4):125-129
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构建地理实体数据库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深入应用的构想。其次,深入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地理实体数据库的研究及建设现状。在以上基础上,最后以优先满足国家事权为原则,提出了基于地理实体数据采集的我国基础测绘国家、省、市县任务分工和生产组织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分散、数据格式不统一、现有系统无法兼容等现象,在国家林业信息化政策的推动下,本文以河南省林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采用KanqGIS平台建设河南省林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林业数据处理自动化、林业办公网上自动化和林业信息共享发布。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通讯》2001,(6):17-30
“十五”期间,是实施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将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淡水、土地、能源等宝贵资源,逐步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和安全供应体系,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积极开展资源回收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需要,从战略高度确定国土资源科技发展目标,明确科技发展任务,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熊伟 《测绘通报》2015,(3):125-128
智慧城市建设已在全球范围, 特别是在我国迅速兴起, 其快速发展对新时期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即要加快实现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 以及处理智能快速、服务及时有效。针对这一要求, 分析当前城市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 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为指导, 以满足现实要求为出发点, 创新建设机制, 拓展建设内容, 丰富建设手段, 最终在智慧城市时代实现地理信息的实时获取、智能快速处理和智慧服务。  相似文献   

12.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央根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而深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对国土经济发展也赋予了新的内涵,赋予了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测绘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信息化、知识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测绘产业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机遇,应当加强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建设,逐步实现由传统测绘产业向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变,为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是基本国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资源开发及其环境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与第一次调查相比,我国建设用地增长速度较快。在当前国情下,我们是否还将长期面临建设、吃饭与生态安全的矛盾?如何破解建设用地粗放利用与资源紧约束的难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林坚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6.
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技术与方法,设计开发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信息平台。本平台主要实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数据管理、导入和导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8大类指标的计算及等级评价、评价结果展示等功能,最终实现资源与环境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为我国区域协调、生态安全、资源保证能力、重大设施建设、国土开发利用、国土资源规划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也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从发展趋势看,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将会严重地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支持和发展作为经济增长,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结合点的循环经济,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  相似文献   

18.
生态保护用地是生态空间的自然主体和重要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其重要性已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土地利用的主体功能,生态保护用地包括林地、草地、湿地、城市绿地及其他地类。本文将生态用地的保护管理与我国土地管理实践相衔接,选取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计算分析了我国生态保护用地的资源情况,研究了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用地的利用形势,为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生态保护用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应用日趋广泛。但在网络化内容服务、多尺度互联互通等方面尚不能有效地满足政府、专业部门和公众的多层次需求。为切实转变测绘公共服务方式,提高测绘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展地理信息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满足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各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积极探索.目前,全国8个试点地区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整体设计上侧重于资源存量和流量的统计核算,基本未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重大制度有效衔接,无法全面反映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量和成效,资源资产变化也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建议对资源调查统计标准进行改进和对接,并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各类资源保护制度相衔接,开展价值量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