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引起世界各界人们的关注。因为全球变暖不仅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而且对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普遍认为全球变暖将使高纬度大幅度增温、蒸发加强,两极冰雪融化,海水热胀,引起海平面升高;中纬度变暖。引起农作物减产。低纬度降水增多。洪涝灾害将增多。我省地处中纬度,气候如何变化的呢?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暖趋缓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近十几年来,全球年平均表面温度上升趋势显示出停滞状态,即全球变暖趋缓,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对全球变暖的质疑,各国气候学家正努力就全球变暖趋缓的事实、原因及其可能影响展开研究。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全球变暖趋缓的研究结果。多数科学家认可近十几年来全球变暖停滞的事实,并认为太阳活动处于低位相、大气气溶胶(自然和人为)增加以及海洋吸收热量是变暖停滞的可能影响因子,其中海洋(尤其是700米以下的深海)对热量的储存可能是变暖停滞的关键。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中的模式并未精确地描述各种有利降温影响因子的近期位相演变,因而其模拟的近期增暖趋势较观测偏强。由此推断,变暖停滞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并且预测变暖趋缓将在近几年或几十年内结束(依赖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位相转变),未来气温将仍主要受到温室气体增加的影响而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目前的全球变暖趋缓不大可能改变到本世纪末全球大幅度变暖带来的风险。本综述展望未来的研究热点包括:精确估算全球气温和海洋热含量的变率及其不确定性,海洋年代际信号(太平洋以及大西洋的年代际振荡)的转型机制,存储在深海的热量将在何时返回海洋表面及其对区域气候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100a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温室气体(如CO2)的增加,对20世纪,特别是80年代的全球气候变暖所形成的影响已得到公认。在本文中,利用全球、北半球和中国的温度资料,研究了80年代全球气候的突然变暖。其将有助于温室气体的检...  相似文献   

4.
模式对历史气候变化的模拟往往延用工业革命前控制试验(PICTL)的物理过程及设置,同时使用PICTL的模拟结果作为初值。因此,控制试验(PICTL)中是否存在气候漂移将直接影响模式对全球变暖的模拟。本文评估了27个CMIP5模式模拟的气温长期漂移趋势及其对全球变暖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模式模拟的全球平均气温的长期漂移趋势都很小(0.06°C/100 a),但个别模式对于全球变暖的模拟存在较大影响。在50°S~65°S纬度带内的南大洋,40°N以北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区域,大部分模式模拟的气温漂移趋势对局地变暖的模拟影响较大(10%~20%)。大气层顶向上长波辐射和向上短波辐射共同影响全球气温的长期变化。另外,积分时间越长,中高纬深层海洋得到有效调整,气温的长期漂移趋势越小。本文量化了气候漂移,检验了模式的稳定性,这有助于评估模式对全球变暖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全球变暖是目前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是全球气候变化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领域。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引起水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进而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洪涝灾害威胁更加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和水工程安全4个方面分别阐述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暖是目前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是全球气候变化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领域。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引起水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进而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洪涝灾害威胁更加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和水工程安全4个方面分别阐述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地区冬季变暖分析及影响邸瑞琦(内蒙古气候中心)引言若干年来,气候变暖问题一直受到各界重视,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明显增高。据统计,全球气温最高的6年均出现在80年代以后。气候变暖给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带来多方面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8.
最近科学界指出,多年冻土和海洋中储存的“天然气水合物(gas hydrate)”(或可燃冰)可释放大量甲烷(CH_4), 从而加速气候变暖,并且在地球生物化学过程的作用下, 全球变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剧。这一观点已引起人们的注  相似文献   

9.
《浙江气象》2011,(1):22-22
欧洲严寒与气候变暖有关 近来,欧洲多个国家接连遭遇强降雪和低温天气,有些地区最低温度甚至打破1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这让人们对气候变暖的结论产生怀疑。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认为,欧洲之所以出现寒冬,与全球气候变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民意调查数据,以相关研究作为补充,分析美国公众对全球变暖的认知、减缓行为和气候政策的支持等。分析表明,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全球在变暖,但很多人不了解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的关系,把全球变暖混为大气污染和臭氧层耗竭等;不到一半的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个人和美国是现实威胁,更多的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后代和发展中国家是严重威胁;大部分公众认为减缓全球变暖需要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他们愿意选择较容易从事和成本低的行为减少碳排放,但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自驾车、乘飞机长途旅游这些碳排放量更大的行为;公众普遍支持政府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希望所采取的措施对就业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支持通过技术进步和减免税收等措施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但大部分反对为节能而提高能源税收。  相似文献   

11.
成都为何越来越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天越来越炎热 ,2 0 0 2年夏奇热又秋暖 ,人们不禁会问 :成都会像这样年复一年地热下去吗 ?据气象观测资料表明 ,2 0 0 2年盛夏的 7月中旬 ,成都出现了极端最高温度 37 3℃的高温天气 ,炎热程度达到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高记录。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 ,成都气温一年比一年高。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 :一是全球气候变暖。二是城市“热岛效应”。据专家对温室气体排放 ,影响未来全球气候的预测 ,到 2 0 2 0年至 2 0 30年 ,中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 7℃ ;到 2 0 5 0℃年 ,中国平均气温将上升 2 2℃ ,变暖幅度由南向北增加。 2 1世纪 ,全球高…  相似文献   

12.
近来,欧洲多个国家接连遭遇强降雪和低温天气,有些地区最低温度甚至打破1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这让人们对气候变暖的结论产生怀疑。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认为,欧洲之所以出现寒冬,与全球气候变暖不无关系。法国媒体2010年12月21日援引《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日前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称,欧洲严寒的罪魁祸首正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  相似文献   

13.
NCAR的Andrew Monaghan等的研究认为,以前的全球气候模拟都过高估计了南极的变暖。该发现有助于改进气候模式,搞清楚南极大陆在本世纪是否会显著变暖这一有关全球海平面上升的热点问题。该文发表在2008年4月5日的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杂志上。他们首次将过去50~100年的南极气候记录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过去的100年中,南极大部分地区并未经历足以影响全球的变暖,并通过探测数据验证了气候模式对其他6个大陆气候的模拟。  相似文献   

14.
为去除全球变暖等压面抬升的影响、客观地反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真实变化,本研究使用了1951~2017年NCEP/NCAR的月平均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6~8月的大气环流指数,基于去除全球变暖影响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表征线,研究探讨了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研究表明,去除全球变暖影响前(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面积指数增大(减小)、强度指数增强(减弱)和西伸脊点指数西伸(东退)的演变特征。可见,全球变暖可能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强度和东西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云文丽  王永利  王炜  裴浩 《气象》2006,32(S1):21-24
立足于全球变暖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降水时空变化影响的研究,预测全球变化可能带来的后果,为良性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基于1971—2000年锡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两个气象台站的平均温度和锡林郭勒盟境内16个气象站点的降水资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系统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典型草原区降水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气温变化过程和全球变暖的趋势相一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变暖趋势最为强烈。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区的降雨量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规律。但区域降雨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各区域降水变化差异显箸,从东南到西北变化的幅度减小。30年来研究区的降雨量变化表现出时间、空间上的不规则性,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草原区过去30年的降雨影响不显著,没有达到可识別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暖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趋势,这是当代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气候变暖不仅给环境带来影响,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损害。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最严重的是,导致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复苏。这些疾病的传播媒介和中间宿主的地区分布和数量取。决于各种气象因素(温度、湿度、雨量、地表水。风)和生物因素(植被、宿主种类、有无捕食者、竞争者及寄生虫和人类干预)。气候变暖将引起昆虫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网扩大而增加了全球许多地方虫媒性疾病的潜在危险。气候变暖与疟疾、丝虫病、吸血虫病、锥虫病、登革热、黄热病、裂…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代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当然,人们首先想知道变暖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既然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增加,使温室效应加剧,则未来变暖的程度显然取决于过去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以及今后以什么速度、排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气候变暖已成共识。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几乎所有地区都在持续变暖。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显示,全球温度将进一步升高[1]。以1986—2005年为基准,预计全球地表温度在2016—2035年将升高0.3~0.7℃,2081—2100年升高0.3~4.8℃[2]。全球变暖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海洋温度及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暖将不是均一的最近,在一次国际全球变暖学术讨论会上,科学家提出,全球并非所有地区都变暖,白天和夜晚变暖也分布不均匀。在近四十年来变暖主要发生在北美、欧洲一部分,非洲和澳大利亚一部分,而且主要发生在夜间。美国家气候资料中心的TOMKARL和哥...  相似文献   

20.
《浙江气象》2012,33(2):F0003-F0003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2月19日发布消息称,最近接到科技部通知,由该所承担申请的气候变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暖下的海洋响应及其对东亚气候和近海储碳的影响”获得立项。这是该所获得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旨在通过开展热带太平洋一印度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过程与机制研究,揭示低纬度印太海盆增暖对东亚冬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台风气候态长期演变的影响,同时阐明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近海储碳过程及其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