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河南省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地处我国中原,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为本省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试就河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作一粗略分析,以求对河南的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一、河南旅游资源特征 1、名山奇峰,风景独特。河南是一个平原山地兼有的省份,二者的比例大体为56∶44,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南部。由于河南山地的形成年代和  相似文献   

2.
论山地开发与旅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结合山地特殊的旅游资源与山地环境,分析了山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特征,将旅游开发的优势与传统产业进行了对比,提出山地区旅游发展程式、应该遵循的原则、开发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活动,同时还应该强调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道德、科技等保障措施,以维护山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金华山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金华山地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四面都有名山。随着以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为主流的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金华山地旅游资源迫切需要整合开发。分析了金华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阐述其特色和资源优势,商讨了金华山地旅游整合开发的若干问题,并尝试给出相应的金华山地旅游发展建议,旨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金华山地旅游发展和山区人民经济水平改善。  相似文献   

4.
陕西秦岭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宇峰  孙虎  原志华 《山地学报》2008,26(1):113-119
陕西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对薄弱.秦岭是陕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且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对秦岭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秦岭山地旅游资源具有4个显著特点.针对目前秦岭山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结合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并在"资源环境保护"为开发前提的理念基础上,总结了秦岭山地的开发模式,包括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地质地貌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生态主题公园旅游开发模式、乡村山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山地文化旅游影响游客在目的地的行为与时间感,会对目的地客流分布产生影响。已有研究证实山地文化旅游会削弱客流的自然季节性波动,但其对客流多时间尺度波动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厘清。本研究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地泰山为案例地,以景区智慧系统大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从月际、日际、日内三个时间尺度比较徒步登高、朝山进香、极顶观日三类典型的山地文化旅游活动客群与景区整体客流的时间分布差异,揭示山地文化旅游对目的地客流时间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1)山地文化旅游平缓了景区客流的季节性波动,其中徒步登高决定季节性分布的基本趋势,朝山进香、极顶观日在此基础上产生叠加效应,朝山进香催生反淡季的旺季分布,极顶观日平衡淡旺季差距。(2)山地文化旅游调节了景区客流的日际波动,其中徒步登高影响平均水平,朝山进香影响峰值水平,徒步登高与极顶观日有助于降低差距水平。(3)山地文化旅游打破了景区客流的“朝发夕返”自然节律,其中徒步登高、朝山进香共同构成景区客流日内分布的日间高峰,极顶观日促成了景区客流日内分布的夜间高峰。本研究结论对文化和旅游融合背景下的山地景区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地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特色鲜明,不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而且大部分山地既是风景区,叉是自然保护区,是开展各种旅游与科考活动的极佳场所。长期困扰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混乱。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已加大对山地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整顿的力度,促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逐步迈上科学、和谐发展的轨道,其特有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得到初步体现。文章在分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开发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山地旅游资源分区与开发布局原则:—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飞雄 《热带地理》1994,14(1):83-89
本文以湖南省山地旅游资源为例,论述了山地旅游资源的六个分区原则和四个开发布局原则。依据这些原则,编制了湖南省山地旅游的资源分区图和开发布局图。  相似文献   

8.
田瑾  明庆忠 《世界地理研究》2020,29(5):1071-1081
山地旅游在全球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理论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外山地旅游文献发表时间、地理信息等特征进行数理统计以分析其特征;同时对关键词进行突变词和共现分析,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探索国外研究热点和趋势;最后,为避免共词分析方法的盲区,对文献进行全面梳理以分析学科的知识结构。结果表明:游客满意度、国家公园、遗产旅游等内容是国外研究热点,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目的地开发管理、社区研究、旅游影响、旅游者行为,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旅游方式是自然旅游和乡村旅游,而在方法上国外较为偏重定量研究。通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以期为我国山地旅游研究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ASEB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足于体验理论、佛教文化理论和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将SWOT分析与曼宁-哈斯-德赖弗-布朗需求层次理论结合起来,围绕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活动、环境、体验和收益4个方面,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形成16个单元的系统分析,认为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资源丰富、大有作为,同时存在着体验式旅游主题文化不突出、规划不到位、体验氛围不浓厚、产品开发缺乏特色、综合服务不配套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炼主题文化、统筹开发规划、创新体验特色、发挥整体优势的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0.
滑雪度假旅游成为欧美山地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近十几年来,山地滑雪旅游在中国迅速发展,并成为东北一些地方旅游产品的主打品牌。本文从滑雪旅游开发布局影响因素研究出发,通过对中国滑雪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这对矛盾的全面分析,对照发达国家的滑雪旅游开展状况,总结出中国目前比较缺乏中高端的旅游滑雪场所。据此,作者提出内蒙古应以发展中高端滑雪旅游作为切入点,以阿尔山国际滑雪场为主,建立山地型滑雪网络和滑雪天堂的旅游形象。这些重要结论,对内蒙古发展冰雪旅游业、突破冬季无旅游、延长旅游季节性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湘西南山地旅游开发的区域合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海燕  陈烈  邓培雁 《热带地理》2004,24(1):83-86,96
通过对以崀山、云山和南山3山为代表的湘西南山地旅游开发的区域合作现实意义、机遇和条件等方面的分析,指出湘西南山地旅游开发区域合作前景广阔,并探讨了区域合作的策略,为湘西南山地旅游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嵩山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岳嵩山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然而,认识上的误区导臻嵩山旅游开发与其丰富的资源极不相称,嵩山进一步开发旅游业的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分析嵩山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以及资源特色。区域性特征,找出了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包装和宣传促销,作好开发规划并分步实施,建立合理的旅游结构和围绕嵩山特色,搞好优势资源开发,以独特之处吸引游客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Voronoi模型的海南岛旅游资源集合体空间边界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是开展各项旅游活动的载体和基础.旅游资源分类方法和评价理论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旅游资源调查与规划实践中,以有研究通常将一个景区或大规模地理实体与小规模实体在同一个标准下衡量与对比,未考虑旅游资源的地理空间尺度特征.不同尺度的旅游地域空间,旅游资源评价、规划方法及其开发方向都不同....  相似文献   

14.
南疆铁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南疆铁路沿线地州具有干旱地区旅游资源奇观和美景,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丝绸之路最富传奇色彩的路段之一,自然景观和名胜迷类比重较大,文章着重分析了地州旅游资源特点和优势,拟设了重点建设的旅游区及旅游线路,提出了开发方向,目标,开发机遇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锁定效应的乡村旅游产业振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破题窗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践行“两山”理论、实现乡村富裕的有效实践。锁定效应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确保乡村旅游产业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分析影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乡村旅游产业地域锁定机理,并尝试构建内部要素、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多重锁定机理框架。传统小农思想影响下,乡村的资源禀赋、运营管理、人才技术、村民参与、村集体战斗力、制度政策、市场需求等动力因素形成正反馈机制,使乡村旅游产业地域锁定效应不断强化。结合浙江磐安管头村旅游产业的认知锁定、市场锁定、旅游产品锁定、经营模式锁定特征,提出锁定市场专业化、反锁经营老龄化的服务质量提升路径,锁定产品差异化、反锁同质低质化的文化价值盘活路径,以及锁定模式统一化、反锁封闭个体化的共建共享共赢路径3条特色化路径,助力乡村旅游产业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岳衡山是中国南方唯一的一座五岳名山,也是中国历史上南方最大的文化、宗教活动中心,索享“五岳独秀”、“中华寿岳”、“宗教圣地”、“抗战名山”等盛名,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然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给南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既带来了机遇又造成了压力。因此必须处理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全方位的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控制容量,重视生态道德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相关分析法对河南省职业教育机构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产业布局的关系做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在地理分布方面严重不平衡,与各市人口密度相背离,与农业大省特点相关性很小。职业教育数量与人口大省不匹配,职业教育层次与地域空间相脱离。因此,要加强职业教育投入,使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当地社会、经济、人口发展相适应;要结合各地现有基础,加强地方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教育的品牌。  相似文献   

18.
武弘麟  程上 《地理研究》2006,25(6):1107-1114
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对名山进行研究,运用行为地理学中环境感应和环境认知的思想和方法,以人山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本研究对象,探求名山形成规律。通过对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处于我国浙东南的北雁荡山进行剖析和考证,指出雁荡山的发展经历了隋唐以前的边缘接触期、唐代的开山期、宋代的兴盛期、明清的稳定发展期这四个主要阶段,并认为北雁荡山作为名山的内在本质在于其可居可游性而非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佛教名山。旨在通过对这种演化过程的探讨,为我国名山研究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