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阪神大震灾后有关人士对日本首都圈震灾的估计日本首都圈会发生阪神大震灾规模的直下型地震吗?日本地震预报联络会和中央防灾会议认为:“南关东直下型地震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发生”,因而在积极地充实地震预报体制和强化防实体制。但多数人认为,在连观测网还未充分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减轻地震灾害与地震预报而制定了国家法律的有日本和美国,下面分别叙述其主要内容:“日本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为日本1978年第73号法律,于1978年6月15日公布。制定该法的目的是为在大地震震灾中保护国民生命,人身及财产安全,以加强地震防灾对策,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确保公共福利。日本首相可指定有必要加强地震防灾对策的地区为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国家为预报发生于  相似文献   

3.
该书作者长尾年恭为东海大学海洋研究所·地震预报研究中心所长 ,物理化学研究所“地震国际前瞻研究课题”主要成员之一。该书共分以下 6章 :第 1章 为什么采用电磁学方法 ?第 2章 阪神大震灾时产生了哪些现象 ?第 3章 何谓地震预报研究第 4章 与地震有关的各种频率的电磁学研究第 5章 其他方面最近的尝试第 6章 不断发展着的地震预报学该书的重点放在最近发展起来的电磁学方法的短期、短临预报研究的解说上。由于作者直接参与了 VAN方法的大地电流观测 ,故对临震前 UL F,VL E,L F等各频带出现的异常电磁放射和电离层异常 ,不可…  相似文献   

4.
1990年6月8日,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改组为“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始工作。与此同时,各研究部的名称和工作内容也都有所改变,过去的地震预报和火山喷发预报的工作由新成立的“地图地球科学技术研究部”继续进行。1974年成立的“首都圈地震预报研究室”是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最早从事地震预报工作的研究室。恰好,这年秋天川崎隆起引起社会轰动,隆起是不是地震前兆成为重大问题,首都圈地震预报研究室是在克服种种困难后开始工作的。川崎事件还未平息,又出现了伊豆  相似文献   

5.
近几十年发生在城市及邻近地区的破坏性地震造成的震灾损失,占同期震灾损失的85%。因此,城市应是地震防灾的重点地区。针对地震灾害的损失不可避免性;广泛的社会性;“一灾引起多灾”的综合性;复杂的多因子性等主要特点,防御及减轻城市震灾的主要对策应是:做好地震区划和城市地震烈度小区划,开展城市震灾预测与防灾规划,提高短、临地震预报水平,加强城市预报的管理与决策;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减少和控制灾害隐患;提高全民族的防灾意识;震后迅速抢险救灾;充分发挥政府在减灾中的职能等。  相似文献   

6.
地震与城市     
正如国土厅向国会提交的防灾白皮书所述的那样,今年日本的震灾对策正在根据已公布的《灾害对策基本法》和《震灾对策推进纲要》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城市防灾化;(2)加强防灾体制和提高防灾意识;(3)促进地震预报工作。这样,作为国家来说也是把城市地震防灾化列为重点,并明确规定了基本方针和政策。可实际情况是,若使其具体化则会遇到各种难题,付诸实现还需要漫长的时间。虽然在城市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地震预报》一书于1982年11月由日本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世界地震界在地震预报方面走过的历史。第二部分从地形变、地震、地下水等许多方面介绍了日本地震预报研究中的观测及资料分析方法。第三部分具体地讲述了日本在执行地震预报计划以来所取得的成果。第一、二章分析了  相似文献   

8.
为了把地震灾害限制到最小程度,日本正倾注力量于地震预报和防灾措施。迄至目前,地震预报的研究究竟进行到了什么阶段,为了预防大地震的发生又采取了些什么措施呢?地震预报在日本,由国家下大力气搞地震预报研究始于第一次地震预报(研究)计划开端的1965年4月。现在,这一研究已进入第五次计划期间(1984—1988年)。1969年,以地震预报的实际应用为目标,建立了由大学和  相似文献   

9.
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设立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冈田义光1993年4月1日,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担负地震研究的岩石圈地球科学技术研究部一分为二,新增设的“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开始工作。对于创建30周年的该研究所来讲,在所内新设研究部一级的...  相似文献   

10.
1983年3月18日,日本第274届灾害科学研究会在东京召开。地震防灾对策加强地区判定会成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副会长力武常次在会上作了“关于东京直下型地震”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机构变更1996年5月11日,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地震预报研究中心”更名为“地震调查研究中心”。这是以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为契机制定的“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出台后,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启动以来的相关举措。这...  相似文献   

12.
与灾害抗争     
前言阪神·淡路大震灾已经过去 5年了。在这5年里 ,日本各地又发生了暴雨、台风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早在阪神·淡路大震灾发生的同时就开始修改防灾计划并研究防灾对策。那么 ,震灾教训在应付后来的灾害时是否被有效利用了呢 ?每一个市民是否都意识到自己必须从那次震灾中学到最宝贵的东西了呢 ?兵库县把创造性的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工作作为奋斗目标 ,以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共存的社会为基本理念 ,制订了“兵库凤凰计划”。该计划的完成期限恰逢大震灾后的第 1 0个年头 ,即 2 0 0 5年。将震灾后的 1 …  相似文献   

13.
地震学者的社会贡献──对日本地震预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盖勒作为9月1日防灾训练的一环,日本在1993年也召开了以东海地震为对象的“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判定会”,并就是否有必要发布警戒宣言的模式问题进行了讨论。笔者想借此机会再次指出现行地震预报计划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第七篇文章作为世界某些国家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反应研究调研情况之二,综合汇编了关于日本的地震防灾概况,内容包括防灾体系与防灾计划,东京都的防灾对策,综合性防灾训练等。  相似文献   

15.
尽管专家们认为现有的观测网可以对预想在东海近海发生的8级大地震作出临震的短期预报,但就日本地震预报的现状而言,目前还不能预报7级内陆地震。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地圈地球科学技术研究部主任滨田和郎认为,地震预报是一门尚未确立的技术,“对于模糊的前兆,有必要改变一下看法”。以下是他对地震预报研究应有状态等的看法。困难的内陆7级地震预报预想中的东海地震是大约呈西北方向俯冲的菲律宾海板块与大陆板块之间的地震。震源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地震预报推进总部最近确定了推进地震预报观测和研究的方针。一、基本方针1.在进行地震预报观测和研究时,要本着测地学审议会所建议的第四次地震预报计划的宗旨,遵循“有关防灾研究开发的基本计划”,在有关政府机构和国立大学密切合作下,统一实施。2.在加强观测地区(关东南部、东海地区)及其它必要地区,要集中进行对短期预报有效的观测和研究。另外,鉴于气象厅是负责地震防震加强地区大地震预报的机关,要继续  相似文献   

17.
据日本《朝日新闻》1980年4月25日报道,日本政府在1980年4月25日的内阁会议上,通过了国土厅提出的1980年度的“防灾白皮书”。在1978年度防灾措施概况基础上拟定的1980年度防灾重点是:(1)地震预报的研究;(2)原子能发电站的防灾对策等。有关重点防灾预算的投资总额为二万五千亿日元,比1978年增加了9%。1980年地震预报研究方面的工作是:(1)  相似文献   

18.
地震人员伤亡预测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1995年阪神淡路大震灾夺去了6400多人的宝贵生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大震灾发生后,日本各地都对各自的区域防灾计划进行了修改。依据灾害对策基本法,日本全国每个自治体都有义务有针对性地制定各自地区的防灾计划。制定防灾计划的前提是...  相似文献   

19.
日本《学术月报》1980年第3卷第2号刊登题为《有关1980年度科学技术预算》的文章,对日本学术会议、科学技术厅、环境厅、文部省、建设省、通商产业省等十个部门开展研究、实验的各项计划作了预算。其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厅开展防灾科学技术和在文部省开展重要基础研究这两项中有关地震预报、防灾技术的计划。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20.
据日本《科学新闻》1981年1月23日报道,科学技术厅以及各省、厅都加强了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科学技术厅于1980年11月建成了东京府中市第三个地震观测井,正式开始预报首都圈内的直下型地震。另外,将在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建立地震预报研究楼。文部省在大学一级单位开展地震预报技术研究。气象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