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设在日本的世界资料中心(WDC—C_2)有六个,在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间建立了其中的四个(地磁、气辉、电离层和宇宙线)。另外的两个(太阳射电、日地关系)于1969—1971年的国际太阳活动年期间着手创建,如分析中心。除WDC—A和WDC—B外设立WDC—C_2,是为防备单个中心受到灾害的破坏,并且在地理位置上给科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有191个地磁台(中国大陆地磁台未统计在内),其中给世界地磁资料中心寄送地磁资料的地磁台有141个。从1940年开始工作的地磁台只有76个,其中资料完整可靠且记录时间超过40年的地磁台大约只有40个。国际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学协会(IAGA)把世界上的地磁台分为四个等级。各个地磁台所进行的地磁绝对观测,可以使用以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地磁绝对观测仪:1.用质子旋进矢量磁力仪测磁偏角(D)、水平强度(H)、垂直强度(Z)和总强度(F),  相似文献   

3.
为庆祝徐家汇-佘山地磁台建台116周年而举办的国际地磁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4月19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由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学协会(IAGA)联合发起。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美国、日本、芬兰、苏联、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香港的地磁专家、学者共95人。还有美国、法国、印度、智利、哥斯达黎加及捷克等国的有些专家因故不能参加会议,也寄来了论文或资料。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顾功叙致开幕词,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章立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夏克强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的一项永久性产物就是建立了世界资料中心(WDC)体系,通过该体系开展了持续的各种有关地球物理资料的国际交流。这一自愿交流机构取得了很大成功。各中心的基本业务费用由东道国提供。国际性资料交流主要是以物换物的性质。资料的捐献者有数千,而资料的使用者则有好几万。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北京(白家疃)地磁台(以下简称北京台)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建立的永久性标准地磁台之一,它创建于1953年,1957年正式投入观测工作。三十余年来,北京台已积累了大量的连续完整、准确可靠的地磁变化记录,到目前为止,《地磁观测报告》已出版28卷(1984年),截止1986年底,已记录到五级以上的磁暴585个。这些资料,在地球物理、高空物理、地震预报、无线电通讯以及高等院校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经上级批准,1979年起地磁资料参加国际资料交换。1979年以来,北京台每年参加由国家地震局召开的地震、地磁质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国际地磁和高空物理协会(IAGA)每年给出一个当代的国际地磁参考场(英文缩写为IGRF),并给出下一个五年期间的地磁场长期变化模式(即 SV 模式),它是予报性质的模式;与此同时,IAGA 还对过去年代的国际地磁参考场进行修正,给出确定的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式(英文缩写为 DGRF),它只包括主要场模式(即 MF 模式)。1968年 IAGA 给出了 IGRF1965,这是第一代国际地磁参考场;1975年 IAGA 给出了 IGRF1975,这是第二代国际地磁参考场;1981年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 IAGA 会议上,提出了第三代国际地磁参考场。  相似文献   

7.
世界资料中心(World Data Center),以下简称WDC,是由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主办的国际资料交换机构,它是从1959每国际地球物理年开始成立的。资料包括地球及其环境与太阳的各有关学科的观测结果。它是数据中心网络,它把数据提供者与数据用户连接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数据产品的工作。WDC主要活动是搜集、交换和传递资料。目前  相似文献   

8.
前言长春合隆地震台是中国地震局 类基本地磁台 ,正式出版的地磁观测报告及磁暴报告与 4 0多个国家 (或地区 )实行资料交换。1 981年 ,台站投入形变电阻率 (简称地电 )观测 ,设置 N4 5°E,N4 5°W两测道 ,为十字型对称性布极 ,供电极 ( A、 B)极距为 2 0 0 0 m,1 992年改为 1 3 0 0 m,测量极 ( M、 N)极距为 4 0 0 m。观测中心点位于地磁观测室南 1 70 m处 ,供电线 ( A1 B1 )在地磁观测室及记录室西侧 ,垂直距离 1 50 m;供电线 ( A2 B2 )在地磁观测室及记录室东侧 ,垂直距离 1 1 0 m。地电观测证明 ,向 A、 B电极供电时 (直流 2 .4 A…  相似文献   

9.
可从美国全国地球物理和太阳—地球资料中心得到极长周期的数字化地震记录,这些记录是由国际加速度仪布署计划(InternationalDeploymert of Acceleromelers Program)收集的。该计划是采用拉柯斯特数字记录重力仪组成的一个世界台网,它是由圣地亚哥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在许多外国研究机构赞助下管理的。国际加速度仪布  相似文献   

10.
地震图和磁照图是地震事件部分地球物理场的真实反映。它是地震、地磁学研究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先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记载和仪器记录,为开展地震予报,地震研究和国际资料交换创造了条件。 1874年,我国已经安装了地震、地磁记录仪,1957年已有相当规模(具备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地震台12个、地磁台4个到1980年投入工作的地震台415个,地磁台201个),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中文版为月刊,在国内外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同步发行英文网络版.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中文版为月刊,在国内外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同步发行英文网络版.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中文版为月刊,在国内外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同步发行英文网络版.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  相似文献   

14.
<正>《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中文版为月刊,在国内外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同步发行英文网络版.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  相似文献   

15.
<正>《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中文版为月刊,在国内外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同步发行英文网络版.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地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1主要栏目1.1学术论文报道我国以及国际地球物理各分支学科及相关边缘、交叉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具有  相似文献   

16.
兰州地磁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一个地磁台,始建于1957年,是为我国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年)活动而建立的。迄今,已有35年的历史,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科学资料。该台原隶属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观象台,1960年归属中国科学院兰州地  相似文献   

17.
地磁扰动可以破坏传导网络的运行,如电力系统、管线和通讯电缆。在电力系统中,地磁感应电流(GIC)通过电力变压器传到地面,干扰变压器的运行,使变压器变热,增加无功功率需求,并产生导致继电器误操作的谐波。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效应能导致电力中断,如1989年3月地磁暴期间,魁北克电网中断供电长达9个小时,600万人受到影响。地磁扰动是由太阳喷发高能粒子流向地球空间传动的结果。当这些粒子到达地球时,与地球磁场产生相互作用,所激发的电流向下流动到地球电离层。大部分强电流伴随着极光出现在横跨加拿大的东西带上。它是由电离层电流产生的磁场在地面上所看到的一种磁扰现象。预防地磁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阻止电力系统中产生地磁感应电流。但是这种措施相当昂贵,许多设施欲在地磁扰动期运行还需依赖地磁活动预报。加拿大地磁预报服务局是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设立的机构,从1974年开始运行,现在可以提供覆盖加拿大3个纬度带的长期和短期地磁预报服务。该项研究工作是全方位的,从用于改进预报的有关太阳爆发的新资料到了解电力系统对磁扰的反应。地磁扰动研究由加拿大地磁预报中心和许多加拿大大学研究小组负责进行,而地磁感应的研究是由一些受其影响的行业组织进行的,也经常与上述预报中心进行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引言美国“全国地球物理资料中心”(NGDC)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一部分,其任务是:收集、管理和传播对地球物理环境进行科学观测所得到的大量资料。本文概述了特别与自然灾害有关的 NGDC 数据库。地震图数据NGDC 的地震图通常是由世界标准台网(WWSSN)的105个地震观测台、加拿大台网的15个地震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台网的17个地震台以及其它一些台站提供的。对于7.5级以  相似文献   

19.
参加我国南极考察队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贺长明同志于1985年1月至2月底在乔治岛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7′W)进行了地磁与高空物理方面的观测,为我国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批南极哨声、地磁脉动和磁暴观测资料。 观测是在低温、潮湿和暴风雪的恶劣环境中进行的。观测所用的哨声定向接收机和地磁脉动仪是我们自己研制的。这次收到的哨声种类丰富,频散值大,背景清洁,频次高;地磁脉动强度大,频带宽;此外,还用质子旋进磁力仪进行了地磁场的测量。这些资料不仅对研究高纬度和极区的地磁与高空物理现  相似文献   

20.
《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中文版为双月刊,在国内外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同步发行英文网络版.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地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1主要栏目1·1学术论文报道我国以及国际地球物理各分支学科及相关边缘、交叉学科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