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水库库岸失稳对水库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采用土工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结合数值计算及理论分析,研究红土型库岸边坡倾角和库水位升降与库岸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一定初始干密度条件下,红土抗剪强度随水位升降循环次数增加而非线性减小,且在水位升降循环约10次时趋于稳定。(2)在一定水位升降速率、升降幅度和升降循环次数条件下,红土型库岸稳定安全系数随库岸边坡倾角的增加总体上呈减小的趋势,且在边坡倾角为50°左右存在稳定安全系数极小值。(3)在一定水位升降循环次数条件下,水位上升到坡高的60%左右为上升阶段的相对危险区域,且水位上升速率对库岸稳定安全系数影响很小;水位下降至坡高的70%左右为库水位下降阶段的相对危险区域,且水位下降速率越大,库岸稳定安全系数越小。(4)针对一定初始干密度,库岸稳定安全系数先随水位升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但在水位升降循环次数约10次后逐渐趋于稳定。库岸岩土体性质及库岸边坡倾角、水位变化都会对库岸稳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水库蓄水过程中库岸边坡的变形特征,以雅砻江某水电站库岸边坡为例,充分利用第一手监测资料进行变形分析,另外再结合Geo-Studio程序(Slope/W和Seep/W耦合)对边坡地下水渗流情况及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上升初期,库水向坡体由表及里、由前缘向后缘入渗,坡体变形滞后于库水位变化;随着库水位快速上升,库水来不及入渗到坡体内部,故先是库水对坡脚的压重起主要作用,坡体稳定性增大,后期库水入渗到坡体后,库水对岸坡岩土体力学参数弱化起主要作用,稳定性降低;在整个蓄水过程中,坡体变形以蠕变为主。结合数值模拟和变形分析可知,蓄水会导致研究区稳定性降低,但该变化在允许变形范围内,边坡最终仍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九甸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地质环境发生较大程度上的改变,地质灾害发育。通过对库区的多次实地调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地分析了库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结果表明:河流对库区地质灾害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基本位于距离库岸3 km范围内,约有50%位于1 km范围内,随着与库岸的距离增加,表现为递减趋势;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貌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地质灾害发生在高程2 200~2 500 m,尤其是坡度30°~50°的范围内;地质灾害在流域内分布范围广、灾害点多、具有带状分布特征,主要沿库区沿岸发生,多呈线性分布;不同的岸坡结构控制着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分布也与坡体结构、岩土体性质密切相关;库区滑坡和泥石流主要类型分为3类,分析了灾害形成机制,为库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库岸边坡是一个复杂的地质综合体,库岸滑坡是威胁库区安全的地质隐患。多数传统滑坡预测模型为静态模型,未将滑坡变形特征与位移预测二者结合考虑,不能实际反映滑坡演化过程中的动态特性。本文基于溪洛渡库区58处涉水滑坡变形监测结果,归纳了库岸滑坡变形规律,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实现了不同特征滑坡变形趋势的短期预测。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年平均地表形变速率处于-116.841~265mm·yr-1,负值代表目标地物远离卫星方向位移,正值代表目标地物靠近卫星方向移动,其中存在缓慢变形滑坡13处,根据其累计位移曲线特征划分为:阶跃型、振荡型和持续增长型三类。(2)阶跃型滑坡滑面多为弧线型,其变形主要受库水位周期性变动影响;振荡型滑坡滑面多为折线型,其变形多受库水位和降雨共同作用;持续增长型滑坡滑面多为直线型,其变形主要受自身地质条件控制。(3)针对不同变形特征滑坡,采用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考虑多因素耦合和滑坡演化状态建立了滑坡变形动态预测模型,通过评价结果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及良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溪洛渡库区滑坡系统研究与防治提供依据,为库区不同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滑坡崩塌体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志全  刘希林 《山地学报》2005,23(5):579-58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目标是解决西北、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在现有资料和工作深度的基础上,对工程区滑坡崩塌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在整个工程区,库区内崩塌最为发育,滑坡较少;在不同的库区,岸坡的变形呈现出空间不均匀性。崩塌堆积体主要发生在碎裂(松散)岩质岸坡地段,分布于库区的崩塌堆积体中,稳定和基本稳定的占崩塌堆积体总数的25%,潜在不稳定的占崩塌堆积体总数的50%;分布于库区的滑坡堆积体中,潜在不稳定或不稳定的滑坡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6.
河流对岸坡的侵蚀作用是滑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中国黄土地区。因此,探讨河流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对早期黄土滑坡灾害预警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以甘肃省天水市清泉村滑坡为例,分析5年内沿岸边坡形变速率与季节性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滑坡时序形变信息,借助MNDWI与DEM获取边坡底部时序水位信息,并结合GPM降雨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降雨增多、河流水位的上涨,清泉村滑坡的形变速率明显增大,在夏季时滑坡形变量增长较快,并且边坡形变相较于水位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经相关性分析,得出水位与滑坡形变的相关性系数为0.46,降雨与滑坡形变的相关性系数为0.39,表明清泉村滑坡的形变速率与水位变化更相关。因此,河流的季节性变化对滑坡形变速率具有一定影响,进而造成河流对沿岸滑坡的侵蚀作用呈现出季节性变化。研究揭示的黄土滑坡与河流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关系,对揭示河岸边坡的演化过程、滑坡识别与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丰江水库消涨带岸坡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库消涨带是随水库水位涨落不时出没的库岸,坡面裸露,泥沙侵蚀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劣.本研究采用野外定点观测方法,研究了新丰江水库消涨带花岗岩风化壳泥沙侵蚀机理,实测各类坡面的侵蚀模数,估算了总侵蚀量,并把塌岸与陆上花岗岩风化壳的崩岗和滑坡发生机理作比较.  相似文献   

8.
滑坡变形监测系统深部与地表变形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的孕育、演变、发生是一个累进性变形破坏过程,开展滑坡变形的长期监测工作对滑坡稳定性评价、滑坡的预测预报及治理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目前,滑坡变形监测多集中于坡体表部,很难系统获得反映滑坡稳定性的深部变形资料。本文以某溃屈型滑坡为例,初步分析了滑坡深表部变形的关系,为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变形破坏趋势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坡脚开挖、坡面堆载、不合理灌溉等人类活动诱发的工程性黄土滑坡灾害频频发生,对于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以兰州市沙井驿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勘测的基础上,研究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导致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通过减围压三轴试验研究黄土边坡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基于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黄土边坡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开挖过程中边坡不同深度的土体应力及变形发展规律,揭示开挖过程中坡体稳定性变化规律及滑坡启动机理。结果表明,沙井驿滑坡是由于坡脚不合理开挖导致老滑坡复活,为牵引式滑坡;在开挖过程中,坡体内发生应力重分布,应力状态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开挖的进行,坡体变形逐渐增大;开挖结束后,坡体中部产生大量剪切裂缝,后缘产生张拉裂缝,坡体稳定性降至最低,中上部均有较大变形,最后发生失稳。  相似文献   

10.
金沙江向家坝库区长约150km的沿江地带,共发育102个变形破坏体(含滑坡、崩塌和变形体),总体积15.65×108m3.据统计岸坡变形破坏密度D和模数E分别达0.34个/km和524.93×104m3/km.对崩滑灾害所处的环境特征研究表明,滑坡、崩塌与所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条件、岩体结构特征及近期河流地质作用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库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对二滩水电站的运营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电站自1998年蓄水以来,库水位涨落、侵蚀基准面的抬高等变化,对库区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和发展起到什么样的影响,是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内容。在实地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了库区地质灾害,为水电站下一步工作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福建水口水电站库区的塌岸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军 《山地学报》1999,17(4):343-348
从环境地质角度,对水口库区的塌岸问题,即库岸再造现象进行监测研究,并对塌岸发展的最终宽度,稳定时间历程进行预测,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库区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构造应力场在研究区域边坡稳定性及地表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用地貌学方法——Scheidegger法,研究了三峡库区的新构造应力场及其与库岸滑坡滑动的优势方向问题。库岸滑坡发育的优势方向主要与新构造应力场的Maxl剪切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高地震烈度区堆积体边坡动力响应时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考虑到在地震过程中,工程边坡的动安全系数最小值出现在某一瞬间,而用这个值评价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抗滑稳定性不合适宜。在简单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差异基础上,介绍了地震动力响应时程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明确指出了边坡动力稳定分析时应注意的边界条件、材料参数等问题,建立了评价动力稳定性的有限元应力法表达式。基于地震动力时程反应,结合金安桥水电站库岸堆积体边坡工程,用动力有限元计算获得了边坡的动力响应在空间的变化规律(包括动应力和加速度等)和整体稳定性,计算成果合理地评价了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理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适用于大型线性工程风险分析的线评价的概念。同时,结合对库区公路岸坡这类大型线性工程的稳定性风险研究,提出了库区公路岸坡稳定性风险分析的基本定义,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价理论体系及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也补充和完善了目前风险分析理论存在的部分缺陷。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历史上就是滑坡、崩塌作用强烈的地带,在调查分析秭归县滑坡、崩塌对梯田稳定性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四种不稳定梯田培坎的特征、性质和现状,提出了利用优势植物固土护坎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利用龙滩水库贵州库区及其周边10个气象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贵州库区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做变化趋势分析,采用秩和检验方法对各要素比值的平均值进行水库蓄水前后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库区年平均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其变化趋势主要是大尺度大气环流影响造成的,水库影响不明显;水库蓄水后,使近库区年平均气温降低,年平均相对湿度增大,水库对年平均气温产生影响的最大距离在14~17 km,而对年平均相对湿度产生影响的最大距离〈14 km。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区塌岸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锋  葛华  刘汉超  王学武 《山地学报》2007,25(2):190-196
水库塌岸是影响三峡水库工程成败的重大地质问题。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区当前蓄水位下的塌岸现状进行地质调查,查清塌岸段工程地质条件,总结概括了各塌岸类型和特点,同时调查统计了相关的塌岸预测参数。这些工作不但对万州区塌岸预测防治工作提供了地质基础,还可为库区其他地区的塌岸调查防治工作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东濮凹陷文西斜坡古盐湖沉积的油气储层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第三纪的东濮凹陷是一个典型的盐湖含油气盆地。与传统的“干盐湖”理论沉积模式相比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沉积组合明显具有砂岩储集层层薄而且少的特点。作者讨论了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基础上 ,使用地震岩性反演技术等方法预测东濮凹陷古盐湖沉积超薄储集层分布的实例。在层序地层解释的基础上 ,利用稳定泥岩的区域展布特点 ,使用JASON软件系统的储层反演功能可预测潜在的储集层分布情况 ,追踪含油气砂岩储集层的展布特征 ,预测文西斜坡的储集层展布。  相似文献   

20.
哈达山水利枢纽对第二松花江下游地区汞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第二松花江10个典型断面沉积物、江水中总汞及江水中不同形态的汞浓度,研究了建坝对于库区汞污染的影响。建坝之后,由于水文条件改变,悬移质发生沉降,库区沉积物中汞浓度将会增加,库区会变成汞的汇。库区下游出水处江水汞浓度将降低至0.032 μg/L。每年通过推移质输沙向库区输入约4.37 kg汞,通过悬移质输沙向库区输入约856.8 kg汞。由于输沙的影响,每年将会在库区形成厚约1.23 cm的沉积物。库区上游沉积物的再悬浮、水库淹没区汞的溶出,对库区汞通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