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明  李焕明 《气象》1982,8(7):15-15
(一) 农业气候区划,过去沿用的各种方法大都是先选用某种农业气候要素作为划一级区的依据,再选用另一些农业气候要素作为划亚区的标准。但是这些要素对所划农业气候区的具体数量贡献如何,却不能精确知道。 本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作农业气候区划,其基本原理是依据样品之间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客观地来计算样品间的亲疏关系,其内容丰富,方法也多。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计算样品间“亲性”关系的指标,即相似系数法;其二是计算样品间  相似文献   

2.
袁开朗  宋永康  孙玉凤 《气象》1982,8(7):11-12
在县级农业气候区划工作中,往往由于气象站点不多,气象资料年代不长而带来农业气候分析和划区工作的困难。如何立足于现有的资料条件,使农业气候分析有较可靠的依据,使划区客观化,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金县曾作了用气象产量进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的尝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今将这一工作的思路、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业气候是—地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分析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引种改制、作物合理布局和农业气候区刘的基础。为了考察本县山区的农业气候资源,我们在不同高度、不同坡向设立了气象观测点。现就一年的观测资料,通过订正外延,根据气候统计方法和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初步对全县的气候特点和水稻生长季节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依据本文整理的资料即可绘制县的气候和农业气候图,并根据农业气候指标,作出水稻和其他作物的农业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依据农业气候适宜度进行海南岛农业气候区划,其方法是应用模糊数学扩展原理建立农业气候模型,得出各地可表示农业气候资源优劣的资源指数、表示它们之间配合程度的效能指数和表示可供挖掘的资源潜力的效能利用率;以它们为区划因子,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相似优先比进行划区。全岛分为六个农业气候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我省分划为二个农业气候大区(带),四个一级农业气候区,七个农业气候小区,三个垂直高度农业气候层,简称“二带四区七小区三层”。现把本区划分区指标、界线、系统、命名等方面对原浙江省省级简明农业气候区划所作修改、调整和增补情况讨论如下。一、以≥10℃积温5300度·日、持续期240天为主导指标,以越冬条件一月均温5℃、极端最低温度多年平均-5℃、小于-7℃的低温频率≤20%及无霜期250天为辅助指标,作为划分我省浙中浙南和浙北二个农业气候大区(亦称中、北亚热带农业气候带)的依据,修改了简明区划原作的东段界线,并把原区划的一级农业气候区改为0级农业气候大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多因素FUZZY保证率分析了广西67个县甘蔗栽培适宜性的农业气候条件。以此为基础采用分层归类的方法,即首先用相似优先化对14个点作了中心聚类,其次用距离相似系数对其它53个非中心点进行聚类。最后得出广西甘蔗栽培适宜地区的农业气候区划。 根据甘蔗栽培生理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我们选择了年中5—10月总降水量(R)、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农业气候资源DTOPSIS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TOPSIS(Dynamic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对唐山市11个县市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唐山市农业气候资源整体水平按优劣可分为4个区,即西北部山区(温和湿润区),中部平原(暖和较湿润区),中南部沿海(温暖区),东北、东南和西南(温和半湿润区);大致呈现纬度高的地区优于纬度低的地区、平原优于沿海的趋势;西北部的山前平原优于中部平厩,中部平原优于沿海.  相似文献   

8.
欧氏距离系数在农业气候相似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地理纬度板为相近的中国河北省和美国密苏里州各13个有代表性的气象站点的30年(1951—1980年)气候资料,采用计算欧氏距离系数的方法,就5组指标(包括气候指标和农业气候指标)分析了两地区之间气候、农业气候、冬小麦气候和春玉米气候的异同及其相似区,并对欧氏距离系数反映农业气候相似程度的可靠性进行了探索,从而为以上两地区之间引进和驯化优良品种以及其它农业技术交流提供了农业气候依据,并对两地区之间各种作物的气候生产力、农业技术和各种农业问题(如作物生态、农业土壤、农业病虫害等)的比较性研究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聚类分析方法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蕴薰  杨秉赓  李惠明 《气象》1981,7(10):20-21
以往的农业气候区划,多数是在农业气侯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明确的农业生产意义的指标,划分农业气候区。这种方法所划分的农业气候区域系统,很难避免人为的主观随意性。 聚类分析是一种多元、客观分类方法。在农业气候区划中引进此方法,可使农业气候区域系统的划分客观化、定量化。 一、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 聚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依样品的属性或特  相似文献   

10.
在大量的农业气候考察和调查的基础上,本文(1)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推算,讨论了一种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推算冻害负积温的方法,验证了宜兴丘陵山地主要农业气候要素的分布函数符合正态分布规律;(2)结合柑桔、茶树和毛竹等作物的农业气候指标,对各项要素作出农业气候分析和评价;(3)建立不同作物的报酬函数,用有信息的贝叶斯决策方法把农业气候的历史信息、未来预测信息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定量地作出多因素的农业气候决策规划。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农业气候区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气候区划的概念农业气候区划与气候区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气候区划是以气候形成理论或气候发生学为基础的,而农业气候区划则以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主要气候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依据. 就农业气候区划来说,由于各家对农业气候区划的认识不一样,选用的区划指标也不同.有人认为农业气候区划是根据与农业生产对象有密切关系的热量、水份资源和作物的越冬条件进行分区;有人认为应以对农业地理分布有决定意义的气候指标为基础,用绘图方法分区;还有人认为是根据农业生产的要求把气候大致相同的地区归并在一起,把气候不同的地区区别开;也有人认为农业气候区划就是按照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的气候要素,确定适宜或不适宜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并根据产量水平进行分区,等等.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当地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气象问题,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发展农业生产。近十年来,我站开展了河西干热风、间作套种农田小气候特征和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三个课题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科研成果。1.干热风是河西走廊主要的天气灾害之一,我们通过多年的调查试验,写出干热风试验总结报告14份、农业气候专题分析和区  相似文献   

13.
产量是种植适宜程度的重要表征。从较大的范围看,形成产量的基本环境条件是气候条件,同时也不能忽视品种、土壤、地形、耕作制度、栽培技术以至历史习惯的影响。前面已经指出,我省大小麦的平均产量与全生育期的平均日照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与降水量也有较好关系。因此对大小麦的农业气候区划以上述考虑为基本依据。取全生育期的日照时数为一级农业气候指标;全生育期降水量、抽穗成熟期降水量分别为二级农业气候指标1和2,作为大小麦区划农业气候指标。划区时,以一级指标划分麦区,二级指标划分亚麦区,适当参考地形地貌和行政区域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应用农业气候区划成果,合理调整综合农业布局,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是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山区经济的重要依据。几年来商洛地区各级政府应用农业气候区划成果,不断调整农业部局,因气候制宜建设各种商品生产基地,使农村经济发展面貌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一、农业气候区划成果的应用,使各级领导进一步认识了商洛过去,不论是生长在商洛,还是在商洛工作了几十年的同志,由于没有系统的摸清本区的气候资源,对本区农业气候了解的不全面,认识得不清楚,没有一个正确的估价,很难按自然规律办事,在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近年来的有关农业气象试验、农业气候区划、种植业制度等的研究,对地处我省浙北商品粮基地的嘉兴市粮食高产、稳产农业气候适应性和对策,作一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朝阳地区位于辽宁省西部,为山地丘陵区,在全省农业气候分区中,除建平县北部外,属西部温和半干旱农业气候区。由于该区的农业气候特征的特殊性,形成了与此相关的农业结构,致使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这三大支柱产业结构严重失调。据1992年统计,这三大块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54.4%、8.7%和  相似文献   

17.
利用DTOPSIS法对内蒙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内蒙中西部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整体水平按优劣可依次分为3个区:东部鄂尔多斯市为温和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南部乌海市为温暖干旱区,北部巴彦淖尔市则为温暖干旱——极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呈现东部优于南、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用 City Star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计算了百色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 ,提出了应用 City Star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分析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和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9.
一、县级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完成 全区78个县市农业气候区划验收合格。43个县市获奖,其中获国家气象局奖4个,获区科委奖4个,获地区行署奖35个。区划成果已获有关部门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孙仁邦 《气象》1994,20(2):25-27
详细介绍了用聚类分析法划分山东省农业气象产量气候区的方法。用该方法制作产量分区预报,不仅考虑了分区内农业气候条件的影响,还考虑了分区内的生产力水平和行征区的划分,从而使农业气象产量预报更具体,更准确且比较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