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汉中 《气象》1979,5(5):30-31
在上一篇文章(见本刊1979年4月号)中,根据涿县与晋县两年分期播种资料之对比分析,论证了大豆的某些品种开花到成熟之发育速度,明显地受光照之影响,短光照加快发育,长光照反之。本文引用丁振麟教授《我国大豆生物气候适应性的研究(一)》一文中,四月白等六个品种1956年分期播种与地理播种中有关出苗、开花、成熟日数的原始资料,配合各地当年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并发展了上文的论点。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气候变化对大豆生育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河南省林州市和泛区农业气象观测站1993—2013年及正阳县农业气象观测站1993—2008年的大豆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标准化处理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河南省气候变化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河南省大豆播种期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全生育期日数和各生育期间隔日数有增加的趋势;从北到南,播种期、出苗期和开花期逐渐提前,成熟期有所延长;大豆生育期日数有延长的趋势,南部的趋势比北部的明显。从北到南,各生育期同期降水量增多的趋势逐渐明显,日照时数减少的趋势逐渐减弱,平均气温增长的趋势逐渐减弱。河南省北部地区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的变化对大豆生育期有较大的影响,中部地区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化对大豆生育期有较大的影响,南部地区平均气温是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从天文学和气象学角度对可照时数、日照时数、光照时间和曙暮光等进行了解释.通过查表和公式计算,得出漠河夏至、冬至之日的天亮、天黑、日出、日落、昼长、夜长准确时间和日照日数.  相似文献   

4.
1985-2005年锦州地区大豆物候期变化及气候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1985—2005年锦州大豆物候期及同期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大豆物候期的气候响应。结果表明:大豆生长期的长短主要受积温和降水的影响,出苗期主要受积温和日照的影响。积温、降水和日照在大豆不同物候期内的作用不同,三叶期和成熟期是积温、日照和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枝期主要是受积温和日照的影响,开花和结荚期主要是受累计积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黑龙江省62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计算大豆需水量,应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采用M-K检验、GIS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各生育阶段水分盈亏指数及干旱与洪涝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内有效降水在开花以前主要呈增加趋势,开花及以后主要呈减少趋势;大豆需水量在第三真叶期以前主要呈增加趋势,第三真叶期及以后呈减少趋势,结荚—鼓粒期和鼓粒—成熟期减少趋势最为显著。大豆生长季内水分盈亏指数(Crop water surplus deficit index, CWSDI)中部偏东地区和最北部地区最高,东部高于西部;开花—结荚期和结荚—鼓粒期CWSDI最低,鼓粒—成熟期最高。洪涝多发于偏北部地区,东部多于西部,出苗—第三真叶期洪涝发生站次最多。干旱发生频次高于洪涝,西部或西南部干旱发生频率高于东部,中部和北部最低,干旱多发生于开花—鼓粒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费希尔(Fisher.R.A)提出的积分回归模式、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固阳县荞麦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定量地给出了荞麦发育时期气候要素波动的产量效应。指出固阳县荞麦全生育期内对气象因子最敏感的阶段是开花至成熟期,其中温度对产量形成影响最大,水分和光照次之。  相似文献   

7.
近30年东北春玉米发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81—2010年东北地区5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发育期数据、16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趋势变率、秩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了近30年东北春玉米关键发育期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春玉米发育期对不同时间尺度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981—2010年春玉米关键发育期 (播种期、抽雄期、成熟期) 均有延后趋势,大部分地区春玉米生长前期 (播种期—抽雄期) 日数减少,生长后期 (抽雄期—成熟期) 日数增加,全生育期日数增加。在绝大多数年份,春玉米播种期在温度适播期之后,成熟期在初霜日之前。近30年对东北春玉米生育期日数影响最大的气象要素为温度,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年际尺度的升温、温度生长期的延长和作物生长期的高温对生育期日数影响显著;结构方程模型指出,作物生长期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对生育期日数影响有间接效应,主导气象要素能够解释生育期日数变异的44%。全球变暖背景下,东北春玉米发育期变化是作物响应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6,(2):17-17
农谚有“夜雨不收大豆”之说,我们于1968年对此谚语进行了研究。重点放在“夜雨”二字上。第一步是观察大豆的开花时间。我们用了20个昼夜坚持夜间观测,发现大豆是晚上开花,夜间散粉,所以要在散花期遇到暴雨就不能良好地传粉,影响结实,造成减产。第二步是分析大豆播种的时间问题。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后播种的大豆一般在7月底开花结实,而7月底正是雨水最多的时候,因此开花散粉受到影响,结荚少,产量低。  相似文献   

9.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对开封市2001-2010年花生产量和气象因素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开封市花生产量与各气象因素之间的关联度按照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8月份平均气温>7月份平均气温>6月份平均气温>6月份光照>5月份平均气温>8月份光照>6月份降水>5月份降水>7月份降水>5月份光照>8月份降水>7月份光照.开封花生产量与气温条件的关联度最大,特别是在花生播种期间,平均气温仍然不稳定,容易受冷空气的影响,不利于花生的出苗和生长,因此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对提高产量十分重要.花生进入荚果发育期,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洪涝和连阴雨天气对花生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花生播种需要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如果降水量不足,要及时造墒,降水量过多、墒情过湿要晾墒.花生开花期如果降水量不足,土壤干旱会使开花数量减少甚至开花中断.荚果成熟期如果降水量不足,会严重影响花生荚果的充实和含油量的提高.因此在花生开花期和荚果发育后期如果降水量偏少,应及时采取人工灌溉,增加土壤含水量,以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0.
影响武鸣县甘蔗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武鸣县蔗区的气候环境分析,以及甘蔗生长的特点,找出影响甘蔗产量及含糖量的关健气象因子,指出典型丰欠年与6月上旬至7月上句的总雨量及7月份的日照时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9月至10月的降水量和11月份的甘蔗含糖量呈负相关关系,同时,含糖量还与光照时数及昼夜温差有关,甘蔗在成熟期间光照时数多,天气干凉则含糖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71—2017年浙江丽水各县(市、区)枇杷开花、幼果期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根据枇杷冻害等级划分指标,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丽水枇杷开花、幼果期低温冻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检验分析低温冻害的变化趋势和突变转折。结果表明:丽水枇杷开花、幼果期每年发生低温冻害日数分别为5.3 d和7.7 d;开花期12月下旬发生冻害日数最多,幼果期1月上旬发生冻害日数最多,且都以轻度冻害为主。枇杷开花、幼果期低温冻害日数由东南向东北递增,青田县发生低温冻害的几率最低(冻害日数分别为每年0.6 d和2.7 d),缙云县发生的几率最高(冻害日数每年分别为8.5 d和13.6 d)。枇杷开花、幼果期低温冻害的长期变化趋势表现为显著减少,且极端最低气温明显上升,即丽水枇杷开花、幼果期发生低温冻害的几率减小。枇杷开花、幼果期低温冻害减少发生突变点分别在1989年和1986年前后,且在21世纪初减少趋势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陈军  蔡萍  陈渭民 《气象科学》2008,28(3):342-347
本文利用舟山市所属定海基准站、嵊泗基本站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舟山群岛的地理特点,对雷电活动重要参量:如雷暴日数、闪电日数、雷暴时数、首次雷暴方向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年雷电活动日数,逐月平均雷电活动日数,以及逐时雷暴时数等数据,并根据IEEE推荐的经验公式,计算地闪密度,发现舟山群岛每年7月雷电活动最为频繁,晚上20-21时达到全天雷电活动的最高峰,年平均雷暴日数明显小于大陆邻近地区等特征,所得结果对雷电预警有重要意义.最后,针对单纯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雷电所存在的局限性,指出舟山群岛雷电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掌握新疆天山北坡酿酒葡萄成熟期降雨特征,对科学制定酿酒葡萄种植规划,采取趋利避害的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具有实际意义。基于天山北坡35个气象站1961-2016年8-9月逐日降雨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和ArcGIS空间插值技术,对过去56a该区域酿酒葡萄成熟期(8-9月)降雨日数、降雨量、连阴雨天气次数、连阴雨天气降雨强度等要素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并对照前人关于该区域酿酒葡萄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成果,对酿酒葡萄不同适宜种植区葡萄成熟期降雨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山北坡酿酒葡萄成熟期(8-9月)降雨日数、降雨量、连阴雨天气次数、降雨强度、大量以上降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均总体呈现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的特点。1961-2016年,研究区酿酒葡萄成熟期除降雨日数总体以-1.16d·10a-1的倾向率极显著 (P=0.001)减少,大量以上降雨日数以0.07d·10a-1的倾向率显著 (P=0.05)增多外,降雨量、连阴雨天气次数、连阴雨天气日数及其降雨量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天山北坡酿酒葡萄种植气候最适宜和适宜区葡萄成熟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数、连阴雨天气次数、连阴雨天气日数及其降雨量都很小,期间总降雨量大多不足40 mm、降雨日数少于20 d、大量以上降雨日数不足1 d、连阴雨天气次数少于0.3次、连阴雨天气日数少于5d、连阴雨天气降雨量不足25mm,该分区降雨量以及连阴雨天气少,对提高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十分有利。酿酒葡萄次适宜种植区葡萄成熟期降雨天气稍多,降雨量40~90 mm、降雨日数20~25 d、大量以上降雨日数1~2 d、连阴雨天气次数0.3~1.0次、连阴雨天气日数5~8 d、连阴雨天气降雨量25~40 mm,对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不利影响。天山北坡8-9月降雨量90 mm以上、降雨日数30d以上、大量以上降雨日数2d以上、连阴雨天气次数多于1.0次、连阴雨天气日数8d以上、连阴雨天气降雨量40 mm以上的区域均在海拔1500m以上的山区,该区域恰恰也是酿酒葡萄不适宜种植区,因此对酿酒葡萄无影响。综上所述,新疆天山北坡酿酒葡萄种植区尤其是适宜及最适宜种植区葡萄成熟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数、连阴雨天气次数和日数都较小,且近56a稳定少变,因此,对该区域酿酒葡萄生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升温对黑龙江省海伦地区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海伦地区2004—2021年气象、土壤和大豆产量等资料,基于WOFOST模型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分别进行1—5℃升温处理,模拟分析升温对海伦地区大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升温会导致大豆生育期提前,叶面积指数提前达到峰值,籽粒干物质分配比例和产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出苗—开花期和结荚—成熟期升温胁迫下,叶面积指数和产量总体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出苗—开花期升温胁迫下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变幅较小;结荚—成熟期升温胁迫下籽粒分配比例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出苗—开花期升温胁迫则表现相反。出苗—开花期、结荚—成熟期和全生育期5℃升温胁迫下,产量分别降低10.2%、11.6%和31.0%。总之,不同阶段升温导致海伦地区大豆减产,其中全生育期升温的影响最大,结荚—成熟期次之,出苗—开花期最小。  相似文献   

15.
干旱是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影响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利用1981—2017年黑龙江省32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土壤水分资料和26个站大豆生育期资料,采用中国气象局2018年发布的气象行业大豆干旱等级中大豆干旱指标,分析黑龙江省5个区域大豆各生育期干旱发生频率、强度和干旱风险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黑龙江大豆干旱风险进行评估与分区。结果表明:大豆轻旱发生频率高于重旱和特旱,西区为干旱多发区域,中区次之,其他区域相对少发;中区干旱发生强度最高,西区次之,北区最低,东区、北区和中区大豆三真叶至鼓粒期干旱发生强度高于前期和后期,而西区和南区在大豆鼓粒至成熟期干旱发生强度高于前期;西区干旱风险最高,中区次之,北区最低,大豆开花-结荚期干旱风险最高,播种-出苗期最低,干旱中等以上风险区域集中在松嫩平原西部和三江平原西南部,其他大部地区为次低或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6.
石河子棉区棉花阶段延迟型冷害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客观定量评估北疆棉花冷害,本文利用2003-2007年在北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和莫索湾气象站进行的田间分期播种试验,对处于不同热量条件下的花铃期棉花进行发育期、外部性状、产量性状监测。结合两站同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整理两站开花至裂铃期间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日最低温度、及≥10℃、15℃、20℃活动积温等资料。综合气象学、生态学信息,分析棉花花铃期低温对棉花发育期、外部性状特征、产量性状特征的影响。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统计分析,建立了北疆棉区棉花开花至开花盛期间隔日数与产量的回归方程,并由此得出北疆棉区出现轻、中、重度级别阶段性延迟型冷害的开花至开花盛期间隔日数指标;运用相同的方法得出出现轻、中、重度级别延迟型冷害的开花至裂铃期间单铃重指标。  相似文献   

17.
尤莉  王国勤  阎军  李飞 《气象》2007,33(S1):31-40
利用通辽地区1950—2006年的气温、降水、降水日数、积温、日照、无霜期等资料,分析了科尔沁沙地地区近57年来的气候变化越势、突变和周期波动,探讨了科尔沁沙地气候变暖对当地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195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已成事实,1987年是气候变暖的突变时间点。气候变暖后,低温日数明显减少,高温日数增加;农业积温增加;无霜期延长,曰照时数增加;全年降水日数减少,特别中雨日数明显减少。气候变暖对科尔沁沙地农牧业的影响有利有弊,综合分析是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18.
根据观测得到的大豆各发育期的间隔日数、单株粒重和产量与气候资料,运用统计学原理和相关分析计算得出大豆生长发育速度(两发育期之间的间隔日数)的气候生态模型,以及产量因素、产量等的气候生态模型  相似文献   

19.
《气象》1977,3(4):28-28
赤霉病菌对小麦各个生长阶段都有危害。其中以开花期到成熟期造成穗腐的危害最重。 1976年4月21日(开花始期)到5月21日(腊熟期),我们对万雅二号小麦穗部的温湿度变化与赤霉病的关系进行了观测试验,发现第一期是在雨后气温回升的条件下发病的,第二期是在降雨时空气湿  相似文献   

20.
大穗小麦84+79一3-1穗大,粒多,粒重,抗倒伏。在关中灌区水肥条件好生产技术水平高的地区有较大增产潜力。但因其属于偏春性品种,在种植中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越冬期间的低温冻害;一个是灌浆成熟期的高温危害。越冬冻害直接引起死苗,它与小麦冬前生长状况、抗寒锻炼情况、冬季低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有关。后期的高温危害影响籽粒饱满度,降低干粒重。它与5月下旬到6月上旬麦收前的高温强度和高温出现日数有关,且随高温出现的时段而有所不同。此外在顺利越冬和不受高温危害情况下,开花以后的阴雨日数还制约看病害,特别是赤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