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影月食是月亮只进入地球半影而不进入地球本影所发生的一种月食.近年来这种月食才受到注意,苏联天文年历从1958年起开始登载,英美天文年历也从1962年起开始登载了.奥泊尔子(Oppolzer)的“日月食典”里完全没有登载半影月食.最先对半影月食做长期预告的是卡维林,他计算了1955—2000年的34次半影月食,但只有日期,没有时刻和食分.以后他又补充了遗漏了的4次半影月食.波洛佐娃  相似文献   

2.
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3000年月食推算表”一文中,作者曾指出,“日月食典”的月食部分主要有下面三点不足之处:(ⅰ)沒有載半影月食,(ⅱ)月食时刻不准,(ⅲ)食分不准。作者以前所发表的“1964—2163年半影月食表”一文列出了这二百年間的半影月食。为了改进“日月食典”所載的时刻和食分不准这两点,現在又計算了本表。本表与“半影月食表”一样,也是根据“月食推算表”計算的。本表所載月食时刻是以历书时为准。最后一栏是沙罗系統号数,它的意义在“半影月食表”中已有解释。把本表跟“日月食典”比較发現:“日月食典”遺漏了1988年3月3日的月偏食;2155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所计算的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2500年所有的月食(本影月食6170次,半影月食3559次),统计每年发生月食的次数,得到下面的结果.表中 U 表示本影月食,P 表示半影月食. 由上表可以看出,一年至少要发生2次月食,最多可以发生5次.一年发生2次本影  相似文献   

4.
新书介绍     
新书介绍1997年《天文普及年历》1997年《天文普及年历》已编撰完毕,预计于1996年12月即能与广大读者见面。本年历除刊出1997年太阳系各天体的观测数据,日月食、双星、变星、深空天体(三),“与1997年有关的天文学纪事”、“近年出版的主要天文...  相似文献   

5.
1960—2160年间所发生的日食,根据日月食典所載共有454次,其中全食138次,全环食9次,环食149次,偏食158次.按照日月食典的日食图,有下列9次中心貪的路綫經过越南境內:  相似文献   

6.
甲骨文日月食纪事的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了目前已出土的甲骨文字中,有干支纪日的“日又戠”共五条、“日又食”一条.论证并推算出它们都是武乙、文丁时代安阳所发生的日食现象的纪事.最近安阳新出土了一片“月又戠”卜骨,我们推算论证了它是武乙时一次月食的纪事.本文还收集了有干支纪日的“月(?)食”共四条.推算出它们都是武丁时所发生的四次月食.并算出了以上所述的这些日月食发生的时间.本文也讨论了过去关于甲骨文中日月食纪事的研究和所得结果.这些讨论对殷周年代问题的解决也可能提供一些根据.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1951—2100年间所发生的日食,根据日月食典所载共有335次,各类日食的数目如下: 年份全食全环食环食偏食总计 1951—2000 35 3 34 39 111 2001—2050 34 4 37 35 110 2051—2100 36 1 36 41 114 按照日月食典的日食图,有下列25次中心食的路线是经中国境内:  相似文献   

8.
2002年10月出版 16开128页 定价15元(邮购价17元 本刊编辑部正办理邮购) 金秋送爽,又到了每年一期的《天文普及年历》出版的时节。2003年《天文普及年历》刊有三个“太阳表”,表1载有每天力学时0时日心的视赤经、视赤纬、视黄经及时差,是天文学观测的基础数据;表2载有太  相似文献   

9.
虽然已将至岁末,但天象剧场并未沉寂,11月的天空依然是好戏连台。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天象非14日的日全食莫属,但遗憾的是它与我国没有什么关系。半个月后,28目晚至29日凌晨的半影月食我国全境可见,只是精彩程度略逊。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1日在我国北方可以看到一次日全食,2009年7月22日长江流域又能再一次看到日全食,2010年我国境内还可见到月食。为了迎接这些天象中最精彩的节目,我们就来制作一件预报未来日食和月食的“日月食仪”。这个日月食仪上有一个汉代画像石上的图案,那是一只飞鸟身上负着一只蟾蜍,原来当时通常把一只名叫跋乌(cun—wu)的三足神鸟视作太阳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殷卜辞中有5次纪日月食记载是目前已知的可为殷商时期天文定年的最确凿的资料,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给出了5次殷卜辞月食的发生日期。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发布的现代天文行星历表DE422,解算这5次月食的主要参数,研究它们在地球表面的可观测情况,进一步确认5次月食在殷都安阳的可视性。研究结果支持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的5次月食的发生日期,并可为殷卜辞月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刊经常收到读者的来信,询问如何使用《天文普及年历》,作为答复,我们从本期起将陆续发表有关文章。  相似文献   

13.
天文普及年历的使用方法(四)张元东6、行星的可见情况天文普及年历中刊有五大行星的动态,以及“每月天象”。后者在《天文爱好者》月刊中有类似的记载。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广大的读者,能够依据书刊资料去找到五大行星,并进行观测与研究。行星的观测,自然是天文爱好...  相似文献   

14.
记得在一个花甲子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少年天文爱好者的时候,每年的岁末总要从当时《科学大众》杂志里的“大众天文”专栏里(《天文爱好者》的创刊是后来的事),去找到来年关于行星动态和日月食的天象预报,以便进行观测。作为天文爱好者,在认识并且熟悉了一批主要星座以后,对星空的注意力就很自然地会转移到行星在黄道星座之间的运行动态上来,因为它  相似文献   

15.
日食、月食是由于地球、月球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天文现象。它们的发生都是有规律的,相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大致类似的日、月食,这种循环就叫做日、月食的循环周期。根据日、月食的周期规律可以粗略地预测若干年后发生日、月食的大致情况。那么,日食、月食都有怎样的周期规律呢?这还得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互位置说起。  相似文献   

16.
一、测定恒星角直径的“天赐良机”月亮在天空中每月移动一周 ,每小时东移约半度 ,月亮移动时常将背后的恒星或行星掩蔽起来 ,这种月球掩星的现象称为月掩星。月掩星的观测不仅可以使人们欣赏这一重要天象 ,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利用月掩星的时机测定恒星的角直径 ,并且可以利用观测的掩星时刻与历算的时刻对比 ,可以测定月球的精确位置及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等。查看天文年历或天文普及年历 ,你会看到有许多机会可观测到月掩星的真实情景 ,天文爱好者朋友们对参与此项天文活动一定会饶有兴趣。大家要学会使用天文年历 ,它是观测的最好“助手”…  相似文献   

17.
我校的天文活动,自“哈彗”观测以来,又进行过多次。近两年来,我们除了结合高中教材进行一些天文知识的传播和秋季星空观察以外,还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一些比较大的活动:1举办天文知识讲座。由高中学生给初中天文爱好者讲解天文知识,主要内容有《月食是怎样形成》...  相似文献   

18.
《天文爱好者》2009,(12):74-74
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联合举办“第五届全国业余天文摄影比赛”。此次比赛的内容主要以2006年以来发生的重要天象及天体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如:流星雨、日月食、火星大冲等重大天象以及太阳、月球、行星、星云、星团、星系等天体。参加过前三届摄影比赛的作品将不再纳入本次比赛的参评范围。  相似文献   

19.
邮购时请注意写明各书代号 (58)新版《新编全天星图》定价13元,邮购16元。 (59)大型天文挂图《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学挂图》定价128元,邮购138元。 (60)2004年《天文普及年历》,每本邮购20元 (52)《喻京川太空美术画(16开大小)每套8张,定价6元,邮购价8元。(53)2002年《天文馆研究》“业余火星观测指南”每册16元(含邮资)(47)《果壳中的宇宙》定价42元,邮购45元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商周起就建立了先进的时法(其实就是历法的组成部分),并很早就开展了日月交食的科学预报和观测,可惜记录资料散失严重。本文认为。残存的中国古代交食时刻记录数量丰富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之久,对解决地球自转长期不规则性的问题同样能做出重大贡献。为此目的,我们一共收集,考证与归算了八十五例日食记录(自公元前134年至公元后1629年)与七十二例月食记录(自公元221年至1606年)。根据某食相的记录时刻(真太阳时)与计算的理论时刻(历书时),得到了它们的历书吋改正值ΔT。结果表明,ΔT值的弥散不大,它们符合现代天文年历中所用的ΔT经验公式的趋势,其偏差显著优于中心食方法的结果。综合各种有关天象记录得到的ΔT值,便能拟合一条反映地球自转长期(十年或百年尺度)不规则性的ΔT曲线。本文最后综合了由中国古代交食时刻记录,中国中心食记录以及日本古代交食时刻记录等资料得到的结果,给出了一个ΔT与Δω/ω的序列(以二十年为间隔),并做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