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利用兴海县牧业气象和生态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了兴海县草地生态系统现状,揭示了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除草地生境脆弱外,过度放牧、采挖药材等人为因素和气候暖干化、鼠虫害等自然因素是导致该县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铁卜加牧业气象试验站1987~1996年土壤湿度资料的分析,对土壤湿度随深度、时间的变化及各时段土壤湿度与降水的关系有了初步结论,并研制了春季解冻时和解冻到5月下旬各层次土壤湿度的长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广西土壤水分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农田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黑龙江省3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近20年的土壤水分常数与土壤重量含水率农田实测资料,以土壤有效水量和土壤相对含水率为指标,初步分析了农田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对青海省海北地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初步分析,利用土壤水分基本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可能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因子筛选,分析了青海省海北地区土壤水分含量的年际及季节内的变化,并建立了该地区春季解冻时土壤水分预测模式、土壤解冻后-5月下旬土壤水分预测模式、夏季土壤水分预测模式,经业务应用检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3年旱塬冬小麦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分析了旱塬麦田土壤水分年际动态和垂直剖面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冬小麦耗水量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土壤水分监测预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冬小麦生育期间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对聊城市二十多年来冬小麦生育期间的土壤湿度资料,进行了不同降水(灌溉)条件,不同土壤湿度初始状态,不同土壤深度层次的具体分析,并结合气候资料,找出了各种情况下的麦田增(失)墒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增(失)墒预测模式。据此可根据当前土壤的初始条件,对未来的土壤增(失)墒规律进行估算,为冬小麦生育期间的灌溉时间的确定,以及其他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西雷电活动时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覃卫坚 《广西气象》2000,21(4):32-35
依据广西1961-1998年88个气象台站资料,分析了广西雷电活动的年际变化、季节分布及日变化特征,得出了广西各地的雷电持续期。  相似文献   

9.
通过降水与土壤水分、土壤水分与天然草场产草量之间建立的统计关系,说明土壤水分供应是影响牧草产量的重要因素,并依据土壤水分与牧草产草量的关系划分出土壤水分供给的正常、干旱等指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子仪测湿精度问题,利用2年的中子仪测湿资料与相同时期土钻法测湿资料进行比较,统计了两种资料的相对偏差、相关系数和离散系数等特征值,分析了各统计特征值的变化特点和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其结论可为中子仪测湿精度的提高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宝鸡地区农田土壤水分周年变化特征及冬小麦干旱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北到南分别选取陇县、凤翔、渭滨、太白4县(区)气象站1986--2005年的土壤水分资料分析,得出宝鸡市年平均土壤湿度为17.1%,年变化幅度较大,最小值为13.3%,最大值为21.7%。土壤水分周年变化划分为冬春内部调整期、春季初夏失墒期、雨季恢复补充期、秋季缓慢失墒期4个阶段。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主要在0~50cm,愈往下层,变化愈小。确定了3个干旱区域和冬小麦干旱土壤水分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来宾县春玉米观测地段土壤水分变化模型,分析作物地段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可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3.
HYA-SF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站与土钻法测定土壤水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吐鲁番农业气象试验站2006年3月~11月HYA-SF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站和土钻法测定的土壤水分资料进行对比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土壤水分在垂直动态分布上较为一致,在时间动态变化上,受5cm~80cm月平均地温的影响;5cm~50cm土壤水分在5cm-80cm月平均地温≥25.0℃时,在不同的水平信度上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1985~2002年锦州耕地土壤水分状况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85~2002年锦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土壤湿度资料及土壤水分特性值,分析了锦州耕地土壤水分的年季变化及垂直(剖面)分布,并结合定性分析结果,得出了土壤水分随时间和深度的变化特征,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0年7月上旬—2011年6月下旬每旬FDR型土壤水分监测仪与人工烘干称重法测定的土壤水分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观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相对误差为0.10%;误差春季最大,平均为0.19%;夏季最小,平均为0.02%。浅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误差也较大,相对误差为0.01%~0.62%;中层变化较平稳,相对误差为0.12%;深层60~100cm土壤水分受外界影响轻微,变化最平稳,误差最小。两种方法观测值具有很高的相关性(P〈0.001),因此,可用烘干称重法的观测值为基准,对自动站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校正。  相似文献   

16.
用遥感监测土壤水分数据和实测数据或相近年代相同物候期实测数据相对比,0~10cm深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的精度一般都超过80%,有的超过90%,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等级图与土壤水分垂直分布规律相吻合,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模型与服务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全省54个台站1961~1990年国际气象组织规定的标准30年整编的气温资料,从气温的水平分布、时间变化、年代变化及极端气温几个方面,对我省近30年气温状况作初步的分析.最后与1959年《贵州的气候》一书的分析作简要的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8.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应用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良宇  张艳红  程路 《气象科技》2014,42(5):731-736
根据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实时资料数据库读取的自动土壤水分监测资料,对比同日人工测定的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发现白天各时次自动监测数据与人工监测数据之间均存在15%左右的差异。具体针对监测仪器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及中国气象局的业务要求,从两种监测方法自身的监测地段代表性、数据测量和换算、监测土层深度、监测时间、土壤水分常数测算、土壤结构变化等多种角度分析数据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认为多种可以估算的差异"叠加"在一起时,对比差异最大可能达到20%左右,加上其他误差因素的影响,实际应用中出现15%左右的差异是可以解释的;选择较长序列的站点实测资料进行了数据差异的实况分析。结合业务中常用的墒情等级判断指标,分析数据差异对客观判断构成的数据干扰和数据损失。建议直接利用体积含水量进行业务应用分析,探究全新的自动土壤水分监测数据应用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或指标模型,充分发挥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利用武鸣自动土壤水分站站址迁移后,其土壤体积含水量的人工对比测量值与土壤体积含水量自动站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对武鸣自动土壤水分站站址搬迁的选址的分析研究,找出2017年武鸣土壤水分观测站未通过检验而无法投入业务使用的原因。分析结果对自动土壤水分站站址的选址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为其他需迁移或新建土壤水分站的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兴仁县地处贵州省西南地区,海拔高度490~2 000m,属于典型高原山区多雷暴区域.文章就兴仁县雷暴活动时间分布及防雷减灾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