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坤诚 《海洋科学》1982,6(5):63-63
1982年2—3月,我们赴南极进行考察。南极的一切,特别是南大洋的丰富生物资源,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成群结队的海豹 海豹是南大洋中令人注目的海洋哺乳动物之一。世界各地大约有30多种海豹,南大洋中约有10种,常见的有锯齿海豹、威德尔海豹、豹形海豹、罗斯海豹  相似文献   

2.
闽南渔场是闽、台两省的主要渔场,也是福建省三大渔场之一。闽南渔场位于台湾海峡,北起福建省晋江围头,南至台湾浇滩,渔场面积达15000多平方海里。根据福建、广东、台湾三省渔民群众的生产习惯,作业渔场还包括广东省汕头渔场和甲子渔场的一部分。其海区有厦门、金门岛、澎湖、东山岛、东北碇、兄弟岛、礼是列岛和广东省南澳、饶平、潮阳  相似文献   

3.
部分来自阿拉斯加州立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测量学家对阿拉斯加东南部的现代地壳垂直运动进行了综合性的多学科研究 ,在工作中利用了卫星资料、地面测量和木化石年代学材料。在工作中了解到 ,这个地区属于地球上最快速上升之列 ,在个别地段地壳的上升速度达到 3 6cm/a。这种现象在亚库塔特域区达到最大值 ,但在其他地区也很明显。如位于朱诺(阿拉斯加州首府 )和格恩兹村之间的萨利瓦岛在最近的 2 50年中上升了 5 4m。专家们将滨海巨大的格拉西尔冰川及本地其他冰川区域的后退 ,看成是原因之一。摆脱了冰川重荷的地壳有可能“伸直”并占有较…  相似文献   

4.
美国阿拉斯加州5年前的一次石油泄漏,对海洋动物以及与海洋密切有关的鸟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泄漏发生时,处于该海域的海豹体表迅速被石油所涂盖而患病。尸检结果表明,脑内神经细胞鞘肿胀,尤以丘脑为著,为此干扰了海豹的本体感觉。它们难以辨别自己身体在空间的位置,也不知道呼吸应如何去配合海浪。很多海豹可能因此滋死下沉,尸体难以精确统计。1992年在石油泄漏处海豹少于泄漏前至少35%。从泄漏事件以来,逆戟鲸群内个体数锐减,也可用在海豹中所观察到的病理情况来进  相似文献   

5.
2005年3月,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9票通过了在波弗特海面积达870万ha的北极国家禁猎区内进行石油的普查工作,这个面积的8%将用于钻探工作.  相似文献   

6.
美国阿拉斯加州立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阿拉斯加67条冰川的激光航空高程测量资料。了解到在这段时间内,冰川盖层的厚度平均每年减少0.52m。如果将这个数值外推到所有阿拉斯加的冰川,则换算成水的冰川年总融解量  相似文献   

7.
1980-1990年,零星的大地测量与重力测量的观测资料表明,阿拉斯加州东南部的大部分地面经受着持续的上升时间。为了证实这些资料,2003年阿拉斯加州立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了以MotykaR为首的专家组考察。  相似文献   

8.
基于阿拉斯加湾(Gulf of Alaska, GOA)2002—2020年的Argo浮标数据,本研究分析了该海湾逆温现象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年际变化与水体垂向位温异常的联系。结果显示,阿拉斯加湾逆温现象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空间上,逆温幅度(ΔT)在湾北部最大,湾东南部次之,湾西南部最弱。逆温厚度(ΔD)在湾西南部最厚,湾北部和东南部依次变薄。在季节尺度上,湾北部逆温现象的季节变化最明显,冬季ΔT最大和ΔD最厚,随季节性的加热和混合作用,ΔT持续减弱,ΔD不断变薄。在湾东南部,ΔT分别在3月和9月具有0.46、0.40℃的峰值;ΔD在整个海湾中最薄,冬季最大为44 m,而秋季最小仅为23 m。在湾西南部,ΔT介于0.24~0.33℃之间,分别于4月和10月具有0.31、0.33℃的峰值;ΔD冬季最大超过100 m,秋季最薄约为57 m。年际变化上,ΔT在2002、2007—2009、2012、2017年表现为正异常,但在2003—2005、2010、2013—2016、2018—2020年表现为负异常;ΔD在2002、2007—2008、2012、2017—2020年主要偏厚,在2...  相似文献   

9.
A、阿拉斯加受全球升温影响最深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过去的30年里,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7度,夏天气温升高了5度,冬天升高了10度,而受全球升温影响最深的当属阿拉斯加。在美国政府上个月提交给联合国的报告《全球升温对国家的影响》中,共和党参议员泰德史蒂文斯指出,近几十年气候的变化已经造成了这一地区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可见的,也是可估测的。没有地方比阿拉斯加受全球升温影响更深的了。  相似文献   

10.
<正>自从多年前偶然看到一张极光的照片,那一抹翠绿从此深植心间。每当我面对地图,心中细数已去过以及计划要去的那些地方,目光总要在阿拉斯加那一片三面环海的版图上驻留。闭上眼睛想象着那一片冰天雪地,晴空万里之上,欧若拉是暗夜里唯一的舞者。她在召唤着我。  相似文献   

11.
阿拉斯加南部海岭俯冲作用与金矿成矿作用之间的联系P.j.Haeussler等阿拉斯加南部基来和楚加奇山脉以过积岩为主的成脉金矿床具有奇特的构造背景,位于巨大的堆积杂岩体内.弧前区热液流温度较低,很难想象在此地质背景中会出现热液循环和金矿成矿作用.中生...  相似文献   

12.
北极阿拉斯加北坡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斯加北坡盆地位于北极圈北部一个古、中、新生代叠合盆地,主要发育石炭系以来海相—非海相碎屑岩、海相碳酸盐岩.盆地的主体构造呈NWW - NW向和近EW向,经历了前中泥盆世埃尔斯米尔造山、晚泥盆世-中侏罗世被动边缘、中侏罗世-早白垩世裂谷以及晚期的布鲁克斯造山和前陆4个构造演化阶段.盆地主要发育生油为主的三叠系和侏罗—...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板块向北美板块俯冲,在北美洲阿拉斯加大陆边缘形成了碰撞造山带和俯冲构造带,前人对该区域阿拉斯加俯冲带地幔转换带的研究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太平洋板块俯冲至阿拉斯加中南部下方的地幔转换带内部,引起地幔转换带增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地幔转换带增厚是由于库拉板块残留造成的。因此,研究阿拉斯加俯冲带区域地幔转换带的精确成像对于厘清太平洋板块俯冲机制和俯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美国地震联合学会(IRIS)在阿拉斯加区域布设的USArray部分固定台站接收到远震事件的波形资料,采用天然地震P波接收函数与共转换点道集叠加的方法,反演得到了阿拉斯加山脉和育空高原410 km、660 km间断面和地幔转换带的厚度结构。结果表明: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至地幔转换带内部,使得410 km间断面在阿拉斯加山脉东部和育空高原与阿拉斯加山脉交界处的弧形区域出现了抬升现象,抬升幅度为0~20 km,进而导致在该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地幔转换带增厚的现象,验证了第一种观点。另外,该地区地幔转换带结构显示,660 km间断面在阿拉斯加山脉东部以及阿拉斯加山脉与育空高原交界的东部出现下沉现象,故此推测阿拉斯加中南部部分区...  相似文献   

14.
T  Redfield  David  W  Scholl  P  Fitzgerald  M.E.  Jr.  Beck  孙桂华 《海洋地质》2008,24(3)
大部分北太平洋边缘带是以侧向压缩地壳“侧向压缩流或称为造山流-译者注orogenicstream”为特征的。边缘带块体沿着西加拿大和阿拉斯加中部的大规模弯曲走滑断层向阿留申群岛-白令海俯冲带移动。在阿拉斯加链西部,整个中生代期间(可能更长)北太平洋边缘造山流发生构造逃逸。在移动过程中,相关的刚性块体发生古地磁旋转,雁列式断层边界通过这个系统从初始位置朝阿留申群岛一白令海俯冲带的自由边界移动。北太平洋边缘造山流模式含经典的地体构造,并为北美西部离散板块边界的移动提供了构造格架模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人员利用白令冰川前陆16个位置34个放射性碳测年数据和年轮数据重建过去2ka白令冰川山麓冰碛舌及其亚冰碛古斯特勒冰川的变化。主层序所反映的冰川活动与阿拉斯加湾其它区域年代确定的潮水和陆地终极冰川的变化相一致。500年前冰体短期推进可能导致沿白令冰...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SO202-INOPEX航次在亚北极太平洋阿拉斯加湾获取的沉积物岩心,以及基于AMS14C测年数据建立的年龄模式,开展了50 kaBP以来放射虫的古海洋学研究,获得如下认识:(1) Cycladophora davisiana是阿拉斯加湾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放射虫,其次是Siphocampe arachnea和Acanthodesmia micropora;(2)对放射虫的统计数据进行Q型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方差极大因子,可以代表不同的水团甚至是水体的混合作用,其中C.davisiana作为中层水团演化的替代性指标,对冰期-间冰期旋回和快速气候变化事件的响应较为敏感,其变化特征表明该区中层水团的演化主要受控于亚北极太平洋NPIW形成源区及其输送机制的变化;(3)基于放射虫标志种Ceratospyris borealis,Actinomma boreale/leptodermum和Rhizoplegma boreale的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认为50 kaBP以来阿拉斯加湾上层海洋环境的变化具有阶段性:LGM之前,该区海洋表层生产力相对稳定,海冰消长与冰融水脉冲明显地响应于冰阶-间冰阶等气候旋回;LGM期间,受大陆冰盖、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变化的综合影响,冰融水事件以及海冰持续增加、生产力明显下降的状况可能较少出现;LGM以来,在B-A和YD等快速气候变化事件的影响下,冰融水脉冲引起表层生产力快速增加,气候快速变冷则造成生产力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4年3–4月北象海豹携带的自动温盐深仪(CTD-SRDL)在阿拉斯加湾东部陆坡海域上采集到的温盐剖面数据,分析了该海域逆温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存在明显的逆温现象,逆温幅度和逆温厚度范围分别介于0.2~1.6˚C和20~280 m之间,前者沿陆坡向北幅度逐渐增大,后者在50˚~58˚N间往北逐渐变厚,在58˚N以北海域平均厚度较薄。3月25日至4月22日,逆温层处于衰退阶段。逆温层下界温度不断下降,逆温幅度呈变弱趋势,逆温厚度呈变薄趋势。一维扩散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湍扩散作用下,观测期间海表受热导致混合层上部位温升高,但底部仍保持低温,因此逆温层上界温度变化并不明显。次表层由于具有强的位温梯度,湍扩散导致逆温层下界温度显著降低,是观测期间逆温衰退的主要原因。湍扩散作用导致次表层水体温盐属性趋于均匀,这一过程对于阿拉斯加湾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演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2006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完成了对可用的2D和3D地震数据的解释和分析后,提出了一个确定阿拉斯加北部Milne Point区域永冻带下气体水合物稳定带内的水合物矿藏的可行办法。为了验证USGS的预测并获得关键的储层数据,也是为了形成长期生产测试计划发展的需要,2007年2月,在Mount Elbert矿区进行的钻井取得了多种测井数据和岩芯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用来估算水合物原位饱和度及储层属性。气体水合物饱和度可根据不同的测井数据估算,如核磁共振(NMR),P波与S波速度,电阻率以及孔隙水盐度等。根据NMR测井数据估算的气体水合物饱和度与通过P波和S波估算的结果非常吻合。由于原生水的低盐度及低的形成温度,原生水的电阻率与页岩的电阻率是相当的,因此在利用电阻率测井数据准确估算气体水合物饱和度时,必需解决粘土的影响。确定二个气体水合物高饱和区段,上部区段的厚度约43ft,平均气体水合物饱和度为54%,下部区段厚度53ft,平均气体水合物饱和度为50%,二个区段的最大饱和度都达到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