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盐藻SOD的盐适应性与物质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实验分析了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盐藻SOD活性及其与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积累和蛋白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0~120 g/L的盐度范围内,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SOD活性极显著地增强,说明盐藻SOD是一种高盐适应酶.盐藻SOD活性与细胞密度及物质积累关系密切:在SOD活性为0.710×108 cells-1·min-1左右时,盐藻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的积累量都最高,而在SOD活性较低或较高时,盐藻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的积累量都较低.可能适当盐度下SOD的活动较好地保护了盐藻体内物质积累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盐藻生长过程中氮磷利用与色素积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盐藻在氮浓度3mmol/L和0.59mmol/L两种条件下的生长、氮磷的利用以及色素积累的情况。结果表明氮浓度3mmol/L培养基有利于藻细胞的增值,最终藻体浓度大,稳定期可维持数日;0.59mmol/L培养基有利于细胞胡萝卜素积累,单位细胞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达到12.3,是氮浓度3mmol/L培养基的两倍左右。盐藻细胞在生长初期快速利用氮源,之后即使培养基中仍有较高浓度的氮源,藻细胞也不再利用。两种条件下藻细胞对磷的利用情况相同。两种培养基中盐藻单位细胞叶绿素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胡萝卜素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和对超声波破碎盐藻作用机制分析,为从盐藻中提取胡萝卜素探求一种简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盐藻的室温光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用盐藻取自天津塘沽轻工业部制盐研究所,采用ASP2培养液为培养基,研究了盐藻的室温光抑制现象,并探讨了盐藻的光保护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盐藻对高辐照有很强的忍耐力,且光合能力的恢复也很强,氯霉素(CAP)或二硫苏糖醇(DTT)在高光下强烈地加深了对PSII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合量子效率(Φi)的抑制,但CAP或DTT单独作用并不抑制盐藻的光化学系统在低光下的可逆恢复;盐藻在CAP+DTT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外线诱变方法进行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的藻种选育,并研究了所选择的3株诱变株(OUC21,OUC36,OUC66)对光照和温度的反应.结果表明,光照实验中诱变株和出发株(BJ38)的生长与β-胡萝卜素积累的最适光照强度相同,都是0.88×104 lx,此光强下诱变株的生长速率要高于出发株,其中OUC36生长速率最快,藻细胞密度比出发株高25%;3株诱变株中只有OUC36单位体积藻液中β-胡萝卜素的积累量(10.76 mg/L)高于出发株(10.10 mg/L),而OUC21(6.68 mg/L)则低于出发株,各光强下3株诱变株单位体积藻液叶绿素的积累量都高于出发株.诱变株与出发株在最适生长温度上表现出差异性,出发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诱变株OUC66与之相同,而OUC21和OUC36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8℃,实验中同一温度条件下诱变株的生长速率高于出发株,最大的也是OUC36;适于β-胡萝卜素积累的温度诱变株与出发株相同,都是22℃,3株诱变株中同样是OUC36单位体积藻液中β-胡萝卜素积累量(7.9 mg/L)最大,略高于BJ38(7.84 mg/L),而OUC21(5.31 mg/L)最低,各温度下诱变株单位体积藻液中叶绿素含量高于出发株.OUC36具有生长速率快和积累β-胡萝卜素能力强的优点,可能成为适用于大规模培养的藻种.  相似文献   

6.
冰活性物质与南极冰藻低温适应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活性物质是由南极冰藻产生的具有抑制冰晶生长的一类胞外糖蛋白.对5种南极冰藻分泌的冰活性物质的测定表明,冰活性物质活性存在种间特异性,大小依次为绿藻L4>盒形藻>菱形藻>圆筛藻>绿藻B7.以高活性的绿藻L4为研究对象,抑制冰晶活性测定表明,含有冰活性物质的溶液所形成的冰晶颗粒较小,颗粒之间缝隙较大,能够减轻结冰给生物体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海带,裙带菜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比较了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o(Harv.))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并对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海带叶片内从基部到顶部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固着器内酶活性高于叶片任何部位。裙带菜中,孢子叶、茎、叶片之间酶活性无相关性。三部分中,孢子叶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茎中酶活性从基部到顶部逐渐升高,叶片中则逐渐下降。海带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裙带菜平均高出四至五倍。同工酶分析中,比较了三种提取酶液的方法,以真空抽滤方法最佳;比较了四种染色方法,以Vitc——联苯胺方法、醋酸联苯胺方法较理想;比较了不同的材料处理后同工酶分析结果,冰冻处理与新鲜的材料效果最好,用海水室内培养后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王培磊  张学成  孟振 《海洋科学》2006,30(12):87-91
盐生杜氏藻能适应盐度高达350的高盐湖泊,在适宜的条件下合成的β-胡萝卜素可达细胞干质量的10%~14%,为自然界其它生物所不及[1]。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不仅能抑制致癌物质的活性、预防消化道溃疡、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青光眼和白内障,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辐射能力,而且还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光照、温度和营养盐对3株盐生杜氏藻株系(BJ,OUC38和OUC8)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旨在探明适于盐生杜氏藻生长和β-胡萝卜素积累的光照、温度和营养盐条件,并对实验中3株株系生长和β-胡萝卜素积累速率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结果表明,盐生杜氏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和温度分别是145.3μmol.m-2.s-1和23℃;适于β-胡萝卜素积累的光照和温度分别是218.2μmol.m-2.s-1和23℃;适于生长的营养盐条件是NaNO30.4 mmo/L、尿素0.6 mmol/L和NaHCO318 mmol/L,而当NaNO3、尿素和NaHCO3浓度分别为0,0.2和18 mmol/L时有利于β-胡萝卜素的积累。高光照、低温有利于杜氏藻细胞β-胡萝卜素的积累,在218.2μmol.m-2.s-1光强和15℃条件下藻细胞β-胡萝卜素积累平均值可分别达10.39和12.46 pg/cell。3个株系中OUC38积累β-胡萝卜素的能力高于另外2株,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源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aNO3、NH4Cl、NH4NO33种氮源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及3种氮源吸收的规律。结果表明,3种氮源中,NH4NO3对促进D. salina细胞生长、β-胡萝卜素积累和叶绿素a合成效果最好,细胞最高密度为136×104cell/mL;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大值为137mg/g;NO3-和NH4 共同存在时,优先利用NH4 ;建立了3种氮源吸收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
四氯化碳对杜氏盐藻的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等浓度对数间距0.2设置毒物四氯化碳(CCl4)浓度对杜氏盐藻进行了毒性实验,根据细胞的生长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观察CCl4,对盐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Cl4浓度小于0.13%时对盐藻生长及β-胡萝卜素累积几乎没有影响。盐藻对CCl4的最大耐受浓度为0.20%。CCl4浓度达到0.32%时,5天之后造成细胞全部死亡和β-胡萝卜素累积消失。  相似文献   

12.
将盐藻在[N]/[P](氮磷浓度比)为0.5至60.0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测定了不同实验条件下[N]/[P]比值对盐藻生长、培养液中甘油和叶绿素含量以及β-胡萝卜素累积的影响,并初步建立了盐藻在不同[N]/[P]比值下的生长动力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N]/[P]为25时,盐藻的生长最佳。[N]/[P]比值变化对甘油含量的影响不大。[N]/[P]比值小于15时,叶绿素含量随[N]/[P]比值的增加而增加;比值大于15时,叶绿素含量基本不受[N]/[P]比值变化的影响.单细胞β-胡萝卜素含量随[N]/[P]比值的增加而减少,而培养液中β-胡萝卜素含量在[N]/[P]比值小于15时基本不受影响,比值大于15时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5000lx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氮浓度(0μmol/L,55μmol/L,440μmol/L,880μmol/L,1760μmol/L,7040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进行培养,研究两种微藻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氮浓度对其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浓度对两种微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两种微藻的Fv/Fm比值、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均随着起始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760μM时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起始氮浓度的增加,上述指标反而下降。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盐藻和纤细角毛藻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的最适氮浓度都为1760μmol/L。。  相似文献   

14.
研究3种氮源(NaNO3,尿素,NH4NO3/尿素复合肥)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 OUN07)生长和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D. salina OUN07生长最适的是0.75mmol/L尿素,最大细胞密度为105×104 cell/mL,对照组仅为59×104cell/mL;最高β-胡萝卜素含量110.6mg/g出现在0.125/0.125 mmol/L NH4NO3/尿素复合肥中,较低的氮盐有利于β-胡萝卜素的积累;1.0mmol/L尿素培养的D. salina OUN 07叶绿素a含量最高(48.5mg/g),较高的氮盐有利于叶绿素a的合成;D. salina OUN 07脂肪酸主要由16:0、18:1和18:2ω-6组成,其中0.75mmol/L尿素组脂肪酸含量最高;氮源对D. salina OUN 07蛋白含量也有显著影响,NH4NO3/尿素组蛋白含量(33.61%)最高;建立了三种氮源吸收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罗氏沼虾仔虾及蚤状Ⅺ期幼体对盐度突变的适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验了罗氏沼虾仔虾及Z11期幼体对盐度突变的适应能力。试验结果表明,0.82cm的仔虾由盐度10.8‰放入淡水中及0.98cm的仔虾由淡水直接放放20‰以下盐度水中培育,对虾仔的成活影响不明显;Z11期幼体由盈度17‰直接放入7—17‰盐度水中和由盐度10.8‰放入4—10.8%盐度水中以及淡化后第二天由淡水直接放入17‰盐度水中培育,对幼体的成活率无明显影响,幼体能正常蜕皮变态。  相似文献   

16.
利用COADS资料,计算北太平洋(包括赤道海区)1949—1979年海表面风应力,对其距平场进行矢量场的EOF分解,得到几个主要的距平风应力模态(EOF1—3)。分析了各自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发现,风应力距平场的EOF1和EOF2模态分别对黑潮大弯曲和E1—Nino事件有重要影响,并讨论了其影响过程,为黑潮大弯曲预报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过量CO2排放所导致的海洋酸化和暖化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设置了两个pH水平(pH 8.1和pH 7.6)和两个温度梯度(20.0和23.0℃),以探讨海水酸化和温度升高对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 Miers)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海水酸化、热应激以及海水酸化和热应激复合胁迫能够诱导日本鼓虾产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现象,且海水酸化和热应激对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和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Glutathione/Oxidized Glutathione,GSH/GSSG)有交互作用;其中,海水酸化和热应激复合暴露导致鼓虾GSH含量较对照组水平降低了66.0%,GSH/GSSG比值降低为对照组水平的20.8%,而脂质过氧化水平则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了51.4%。此外,海水酸化和热应激复合暴露能够导致日本鼓虾己糖激酶(Hexokinase,HK)活性的显著增强和蛋白质含量的显著降低,提示鼓虾通过调节糖酵解过程和能量储备来满足机体的能量代谢需求。上述结果表明,短期海水酸化和热应激暴露能够影响日本鼓虾的抗氧化防御体系、能量代谢过程以及能量储备能力,长期持续暴露可能会对其种群维持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8.
通过鱼类游泳代谢测定装置,研究了5个温度(4、8、12、16和20°C)水平下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幼鱼的爆发游泳速度(BS)、临界游泳速度(UCrit)及其测定过程中的呼吸代谢率和不同恒定流速临条件下的最大续航游泳时间,并分析比较了幼鱼摄食与空腹状态下相关测试指标的差异,探讨了温度和流速对细鳞鲑幼鱼游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温度水平下摄食组和空腹组细鳞鲑幼鱼的BS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各实验组的BS对温度均无依赖关系,其摄食组和空腹组的线性拟合方程分别为Y摄食=–0.0336x2+0.2424x+0.27(R2=0.929)和Y空腹=–0.045x2+0.317x+0.192(R2=0.9158);5个温度水平下,摄食组和空腹组细鳞鲑幼鱼的UCrit分别为:(0.42±0.0038)和(0.43±0.001)、(0.42±0.0038)和(0.46±0.0099)、(0.46±0.0025)和(0.47±0.0076)、(0.43±0.0081)和(0.43±0.0010)、0.47±0.0014和(0.48±0.0012)m/s,且随着温度升高和流速增大,摄食组较空腹组的呼吸耗氧率分别增加了17.80%(4°C)、32.24%(8°C)、19.39%(12°C)、39.39%(16°C)和19.48%(20°C);在最适温度条件下(16°C),不同测试流速对摄食组和空腹组细鳞鲑幼鱼的最大续航游泳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非线性拟合得到了8个测试流速与最大续航游泳关系的幂函数模型,由幂函数方程可知,最大续航游泳时间与测试流速呈负相关性,摄食组与空腹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流速增大,其最大续航游泳时间缩减剧烈。本研究认为,在设计大坝鱼道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温度条件和摄食条件下鱼类的爆发游泳速度和临界游泳速度参数,且如果考虑春秋季节细鳞鲑幼鱼上溯的有效通过率,那么鱼道的入口流速应小于0.65m/s,鱼孔处流速小于0.42 m/s。  相似文献   

19.
适宜的投喂频率能提高对虾的代谢和免疫能力,加快生长,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为探讨不同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糖代谢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以(7.6±1.0) g的凡纳滨对虾为实验材料,设置2、3、4、6次/d,共4个投喂频率处理组,每组设3个平行,实验持续14 d,实验结束时取样,测定PI3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I3KAktHIF-1αmTOR,代谢酶基因中HKPFK、GAPDHPKFBPPEPCK,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GLUT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 PI3K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水平显著上升(P<0.05),其中6次/d投喂组PI3KAktHIF-1αmTO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次/d投喂组(P<0.05), 4次/d投喂组mTO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次/d投喂组(P<0.05);代谢关键酶基因HKPFKGAPDHPKFBPPEPCK的表达水平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6次/d投喂组糖酵解HKPFK、GAPDHPK酶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次/d投喂组(P<0.05), 3、4和6次/d投喂组糖异生酶FB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次/d投喂组(P<0.05),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在2、3、6次/d投喂频率处理组显著高于4次/d频率投喂组(P<0.05)。得出结论认为较高的投喂频率可以通过激活凡纳滨对虾糖代谢酶基因、糖转运蛋白及PI3K信号通路的表达来提高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20.
实验研究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LAPP)添加在对虾饲料中,对中国对虾的生长、缺氧耐受力及免疫抵抗力的影响;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对虾饲料中LAPP的最适添加量为400mg/100g饲料;本文还提出饲料中的LAPP能够提高中国对虾的缺氧耐受力,在溶氧超过3.1mg/kg海水的情况下,效果显著,在降低到2.3mg/kg海水时,作用减弱;用副溶血弧菌(Vibroparahaemolyticus)注射入虾体内,12小时内记录发现,饲料中不含LAPP的一组中国对虾,死亡率高于其它组,并且,LAPP含量最高的一组,死亡率明显低,死亡时间也出现较晚,这证明LAPP能够提高中国对虾的免疫抵抗力;本实验用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细胞的吞噬百分率作指标,研究对虾细胞的吞噬作用,发现饲料中不含LAPP的对虾的吞噬百分率较低,随着饲料中LAPP浓度的提高,对虾血细胞的吞噬百分率逐渐升高,说明中国对虾细胞的吞噬作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