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刊词     
《辽宁地质》是辽宁省地质矿产局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是为贯彻执行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方针,开创我局地质工作新局面而创办的。《辽宁地质》将本着反映实践,积累知识,提高认识,丰富地质科学理论,发展地质科学技术,提高地质科技人员的素养作为自己的宗旨。  相似文献   

2.
人类正迎来知识经济新时代人类迎来第三个千年纪元,在过去,人类经历了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从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增长了20多倍。而在这全球经济高增长中,知识及其精华--科学技术的贡献已由本世纪初的5%左右上升到70-80%,知识或科技进步已成为一个国家富强的源泉,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动力。现在,世界正在由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推动这一伟大潮流的是迅速兴起的知识创新。包括观念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等,这个定义基本反映了知识经济的实质,即知识将取代能源、物资等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2000年科学发展报告>对1999年最热门的科学前沿领域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反映了1999年世界科学发展的整体趋势以及我国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所处的地位,并就对科学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中所起的作用,向国家提出中国科学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以其客观性、权威性、前瞻性、文献性作为基本要求,以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基本目标,以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坚实的手柄为基本目的,是中国科学院多年来对“自然-经济-社会”的复杂关系进行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已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已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上升到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创立的科学理论,也  相似文献   

5.
地学信息图谱思想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和综述了陈述彭院士关于地学信息图谱的学术思想,该学术思想来源于陈先生的科学实践。他提出了地学信息图谱的相关概念及其类型体系,地学信息图谱是地学图谱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地学信息图谱的核心在于发现地学时空知识和规律,并能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应用服务。按研究对象划分为地学各分支学科的信息图谱和各行业的信息图谱,按功能划分为:征兆图谱、诊断图谱和实现图谱。陈先生发展了地学信息图谱生成的技术方法,提出了地学信息图谱的工作流程,促进了地学信息图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陈先生指出了发展地学信息图谱的创新方向:创新地学大数据获取技术方法,提升地学信息图谱生成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促进地学信息图谱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陈先生指出网格地图是地学信息图谱的重要基础。该思想至今对推动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及其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了在陈先生地学信息图谱思想的指导下,在地学信息图谱方面的一些实践探索和结果,包括:发展了基于知识发现的专题信息提取和多数据多知识协同的精细地表要素获取的技术方法,提高了水体、绿被、积雪和城乡聚落提取以及精细土地利用和精细植被类型信息获取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拓展了时空变化图谱的研究和应用,提升了时空变化图谱生成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地学信息图谱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灾害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应用实践已展示出了巨大前景。最后,结合新时代共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科学国际化的重大战略需求,提出了开展全球地学信息图谱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以期实现地表大观测到大数据,再到大知识大应用的提升转化,支撑地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地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彰显学科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恩格斯提炼了马克思一生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其中第一个就是:“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而人们要解决吃、喝、住、穿这些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问题,哪一样又能离得开土地资源呢?因而,社会经济越是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就越是突现。世界是这样,作为超级人口大国的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状态的另一种形式描述和体现,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信息就可以用其来组织生产、改进技术、管理企业和社会,掌握知识、发展科学,把信息变成生产力,变成经济效益。因而信息是一种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总论     
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科学群。它综合运用系统理论、系统方法、决策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手段,对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和自然现象,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研究它们的客观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为有关的发展战略目标规划、政策制定及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发展及人类文明现象的两个基本描述维度是空间和时间,由于技术限制和认识论方面的差异,以往许多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对现象本身属性及其时间维度描述较为重视,而对于其空间维度的研究有所忽视,或者抱有排斥的态度。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又重新认识到空间参考系统在人文和社会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将空间思维运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去,例如:电子文化地图的研究,空间统计学在公众健康中的运用等。这些学者来自历史学、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地理学、政治学、统计学等不同领域,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本领域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人们对空间思维的新的探索。地理信息科学同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发展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它迫切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新的框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这一新的发展开展全面的研究。本文在对目前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进展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以现代地理信息科学方法和相应的空间技术为平台,以空间思维与综合人文社会研究为指导思想,探讨多学科人文社会研究的时空特征,侧重了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空间属性、空间分布、空间相互作用及空间演化规律。本文提出对于空间综合人文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初步思考,包括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基本方法、研究切人点以及展望发展的方向,以期抛砖引玉,推动交流。  相似文献   

10.
地学知识图谱的定义、内涵和表达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学图谱和地学信息图谱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地学知识图谱的概念,并介绍了地学知识图谱的基本框架、特征和理论意义。地学知识图谱将地学知识以虚拟空间坐标的形式反映在地图上,用以展示地理对象特征空间分布,揭示出一些隐含的规律。它是对地理知识形式化的图形表达,具有语法和语义特征,因此,有可计算性。它的基本组成要素和结构由所表达的内容决定。地学知识图谱,不仅是一种知识表达和数据挖掘的手段,也是空间认知的一种方式和结果。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其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发展要求有新思路,探索要遵循科学规律,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也是我们正确处理好广西海洋开发与保护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已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已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上升到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创立的科学理论,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使命。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答疑解惑     
《青海国土经略》2011,(6):44-44
读者询问:小产权房是什么意思?乡产权房的法律属性如何,其究竟是否合法、能否购买或转让? 咨询台为您答复:小产权房的含义“小产权房”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它只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目前通常所谓的“小产权房”,也称“乡产权房”,是指由乡镇政府而不是国家颁发产权证的房产。  相似文献   

14.
海洋文化行为是人类在海洋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海洋物质财产文化和精神财富文化时的动作。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海洋文化行为进行分类。并以海洋妈祖信仰和伏季休渔制度为例,剖析其后所隐含的社会学本质。不同阶层海洋文化行为的具体差异,是客观社会分层结构在相关社会领域的后果和影响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5.
正推进城镇化必须从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笔者认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万变不离其宗的"三规",即规律、规划、规则。城镇化率更多反映的是客观结果,而不是主观设定。当前各地都在公布本辖区的城镇化率,每个省每个市每个县城镇化率都达到70%是不是合适?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社会、自然、历史环境差异很大,从国家战略来说,有些地区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所以,全国平均的城镇化率不应是每个地区的追求目标,也就是说,有些地区高于或低于平均率是符合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决不能变成新一轮逃离农业和农村规律决定成败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看,科学发展观为科学全面进步提供了良好机遇,而实践科学发展观又对科学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故实现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是新世纪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国际构造图的创意及编制历史,揭示了该项工作对地质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它既反映了关于地球演化观念之变化,也反映了固定论地槽—造山带—地台说为活动论板块构造理论所取代的过程。 早在18世纪就有了编制地质图的最初尝试,但基本上是没有时代概念的岩性图。19世纪初,随着真正地质图的出现,地质学才真正成为科学。然而,普通地质图不能充分反映地壳构造  相似文献   

18.
论地理信息系统概念与内涵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要论述了GIS的基本概念以及几个与GIS相关的概念,并进一步讨论了GIS与组织和社会的关系: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地理图书馆、地理计算、地理信息科学、OpenGIS规范、数字地球等,着重阐述了GIS的组织属性和社会属性,并进一步从第三世界GIS应用、技术传播的角度指出GIS面对的挑战。作者认为:(1)学者对于GIS的认识非常多元化,其概念与内涵也处于不断演化之中;(2)在信息社会,地理信息系统仍然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GIS研究仍面临科学的、实践的挑战;(3)超越技术,从更宽的视野观察和研究GIS,如从GIS与组织、GIS与社会、技术传播等角度研究GIS,对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GIS事业既有学术价值,又具备实践意义;(4)考虑到组织和制度因素的重要性,有必要站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中,重新审视地理信息的概念、内涵和其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9.
我们想从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需求,来谈有关遥科学与空间技术颇富生命力的三个优先应用领域,提请各位专家讨论、指正。 1 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 数字地球的概念,是美国副总统Al Gore提出的(1998),他是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倡导者。从美国全球战略和经济复苏着眼,积极宣传和推动全球对地观察(CEOS)、Inter-netⅡ计划、卫星数字通讯、全球定位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计划的实施;企图囊括世界范围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国际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和保持军事情报优势,为经济持续发展及时提供科学数据和图件,从而获取了企业家和消费者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科学数据共享实践:以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起源于全球变化研究,受益于遥感技术进步,现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解决地球系统科学前沿问题的新手段。科学数据共享是推动科学发展、提升数据价值的关键,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全球已形成完善的数据资源管理政策与机制、持续的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多元化的科学数据整合模式,并且新的理念不断推动数据共享创新发展,其中“可发现、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用”原则和数据出版备受推崇。我国颁布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着重推动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科技项目数据资源汇交及数据出版。借鉴国外数据共享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发展情况,我国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资源分类体系,在元数据、分布式互操作、大数据分析和共享服务等关键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以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为例,系统梳理了国内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数据共享实践进展,详细介绍了国家在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数据共享实践及其成效。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工作已探索形成成熟稳定的运行服务机制、研制出适用于多源分散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标准体系、 建成多学科多时空尺度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库群、自主研发海量异构数据共享网络技术体系与服务系统,促进了地球系统科学的科学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数据共享理念的传播与推广。然而,数据孤岛现象、共享服务系统标准化程度低、系统技术标准未对接国际规范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阻碍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开放与共享。未来,随着共享个性化需求被激活,定制化的“数据+知识”服务有望成为主流趋势,将给数据共享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