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地图》2003,(1)
以“域外经纬——外国地图展示”为主题的浙江省第三届民间地图收藏展览,于2002年10月26日在杭州市收藏品市场举行,这是继1997年第一届,1999年第二届展览后,由浙江省收藏协会地图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又一次地图收藏盛会。  相似文献   

2.
董正泉 《地图》1999,(3):46-47
关于1998年国内地图收藏形势,笔者以为可以用简单几句话来概括,即:民间多促动,官方有行动,上下相配合,好戏经常有。现择要记叙,与地图爱好者共同交流。1.京鄂二地同登“加强宣传,改善服务,促进普及,支持收藏”一文该文由福建一图友建议和起草,经笔者修改补充,多位爱好者联署。文章呼吁加强地图出版宣传与地图邮购服务,亦涉及地图收藏、发展等其他意见,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国测绘报》在1997年第23期《测绘内参》上全文发表;《地图》杂志在1998年第1期封二、封三上的显著位置全文刊发,并加了按语。…  相似文献   

3.
鲍国强 《地图》2006,(3):108-111
近年来,地图收藏市场日渐升温,地图价格不断上涨,在拍卖会中屡屡成为热点。随着地图收藏前景的看好,民间的地图收藏家也越来越多。然而,很多收藏家在地图收藏中,往往被地图的版本情况所困扰。本文即以《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图》为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版本解析,意在给广大地图爱好者和收藏家做一个参照,帮助大家了解地图版本解析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董正泉 《地图》1999,(1):52-52
一股地图收藏的热潮在浙江掀起,这是笔者参加1998年11月底在杭州举办的一次地图交流会的切身体会。近几年来,浙江省的民间地图收藏活动不断升温,好戏连连。去年4月在杭州举办了全国首次民间地图收藏展览,一大批地图爱好者为找图、换图、藏图、评图、用图而孜孜不倦,潜心求索。他们编印内部小刊以地图天地》双月刊),定期(二月一次)举行交流研讨鉴赏活动,经常利用各种机会采集地图,吸引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不同时期的地图来杭州“落户”。目前,杭州的地图收藏爱好者有百余人,而且还辐射到了宁波、温州、台州、绍兴、金华、嘉兴、…  相似文献   

5.
杜长明 《地图》2004,(5):76-77
在我收藏的地图中,有一幅《中华民国直省舆地图》和一套《皇朝壹统图》,二者都是政区地图,而且同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版发行,但这两张图的历史背景和所蕴涵的历史意义大不相同。前者为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秘密发行的革命宣传品,后者是清末民间学术机构出版并公开发行的一本制作精良的地图集。  相似文献   

6.
《地图》2005,(6):8-8
10月22日,由浙江省收藏协会地图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浙江省民间地图收藏展览,在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钱皇收藏总汇开幕,本届展览以杭州市历史地图为主,共分7个展厅,主要内容包括自19世纪末以来的100多年间杭州市不同历史阶段的新老地图,照片、特色展品和史料100余件,  相似文献   

7.
地图的奥秘     
杨浪 《中国测绘》2007,(2):62-65
民间收藏的大地图潘家园有卖者告我,他有一“康熙全图”,比划着,说该图有两米多高、三米以上宽,其索价不论,这算是我听说的民间收藏的最大的图了。不过我藏的《中国青藏地图》全套12幅,我有10幅,除“昌都”  相似文献   

8.
杨浪 《中国测绘》2022,(2):69-71
收藏意义上的"老地图"一般是指上个世纪前半期以前的地图,尤其是清末至民初间的图.在这之前的图民间存续很少,且时常成为对近代史的细节考察;在这之后的图则相对量较大.鉴于地图收藏的圈子很小,而且"东西"不多,价格弹性有限,所以赝品不多,近年来也会有点,不过我很怀疑做老地图赝品的投入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被全球公认为无烟工业、绿色工业、朝阳产业。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地图需求量的增加,旅游地图的编制和出版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对旅游地图的设计理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旅游地图的实用性外,更侧重其艺术性、科学性和收藏性。  相似文献   

10.
赵大川 《地图》2000,(2):39-44
台湾日踞时代 ,国人的悲愤呐喊甲午海战后 ,台湾被日本长期割占 ,直至 194 5年抗战胜利 ,才光复回归祖国。此间出版的地图和地图册 ,我收藏了 30余种 ,基本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中国的出版物 ,这部分地图册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即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为前段 ,这个时期的清朝和民国前期的地图册 ,对台湾被日本宰割字里行间表达的是无可奈何的心情 ,和对宝岛无尽的眷恋 ;而在“九一八”事变后出版的地图册则使人明显感受到对日寇一步步蚕食我国领土的强烈愤慨和声讨呐喊。第二大类的地图和地图册则是日本出版的 ,有官方的、民间的 ,甚…  相似文献   

11.
宋向阳 《地图》1999,(4):52-53
我收藏的澳门地图一共有三张。1988年1月15日,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生效。当年5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即出版了澳门地图,我当即买了一张珍藏起来。这张图用4开铜版纸印刷,正面是澳门半岛,背面是凼仔和路环,正反两面比例尺不一致。后来又在地摊上买到一张出版地不详的《最新澳门地图》和一张香港通用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澳门珠海》地图。这两张图比例尺分别为1:7千和1场千,标注详细。香港出版的这张还采用中葡两种文字对照标注地名。但是,港澳出版的这两张地图只在正面印了澳门半岛,没印由俘和路环,背面都是街道名称索引。三张地图没有一…  相似文献   

12.
《地图》1989,(2)
中国地图出版事业的兴起,始于19世纪下半叶。时值倡导洋务,推行新法,办学堂,学文化,国人了解国內形势和世界知识的要求日益迫切。一些知名学者考察国外地图编制技术,引进地图资料,公开编印出版地图,打破了纯官方编制收藏的传统。19世纪中叶,胡林翼主编的《大清一统舆图》,  相似文献   

13.
陈中仁 《地图》1999,(1):51-51
地图作为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正逐步获得人们的认同。地图以其信息容量大、现势性强、实用方便,已广泛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中。“一图在手,走遍天下”。地图本身又是记录历史,反映政区变迁、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交通旅游等信息的载体,于是地图就有了收藏的意义。收藏地图,就是收藏一份历史。地图收藏正在全国兴起,已在收藏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地图品目繁多,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图的应用和更新也势必更加广泛和迅速,地图的数量和种类会越来越多。从收藏角度说,追求大而全是收藏…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地图》2004,(5):79-80
我对地图并无研究,收藏地图仅仅是为了实用,作为外出旅游的参考。我感觉《地图》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良,堪称地图爱好者的精神食粮。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①从今年已出版的4期杂志来看,我觉得每期空白较多,浪费了版面,建议今后少留些空白,也许可以多刊发1-2篇文章。 ②《地图》杂志是否可以每期抽出一定的空间刊登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地图目录,新版和重版都  相似文献   

15.
清末杰出的地图学家邹代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睿哲 《地图》2005,(2):64-65
在我国近代地图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地图世家”,这就是湖南新化的邹氏家族。这个家族自邹文苏为始的7代人,世代从事地理研究和地图编制出版事业.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持续了150余年.著述190余种,印刷出版地图300余种,开我国民间地图出版事业的先河。这个家族先后涌现出许多卓有成就的学者,邹代钧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相似文献   

16.
也许,跟专业的地图收藏大家相比,我的地图收藏不值一提;再同那些真材实料的大幅地图相比,我的收藏更显得是微不足道。可我还是执著地喜欢着它,喜欢寻觅它时的奔忙,喜欢找到它时的欣喜若狂,更喜欢它华丽下的内涵……它就是我的最爱——地图邮票,一种比火柴盒大不了多少的微型地图。  相似文献   

17.
一幅长90厘米、宽68厘米的丝绸地图最近面世。这幅由浙江省第一测绘院编制,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对照丝绸版《中国·杭州旅游图》,除内容上表示旅游地图必备的食、住、行、游、购、娱乐等要素外,其外观质地与丝绸大方巾完全一致。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的国内公开出版的首幅丝绸地图。这幅丝绸地图由曾印制世界首张全彩色真丝绸报纸,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杭州凯地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承印,采用国际标准书号,首印电力纺面料1000张,首版编号总印量为1000张,全部编号发行,编号不重复,具有一定的实用、观赏和收藏价值。国内出版…  相似文献   

18.
刘彬 《地图》2005,(6):88-91
谈到地图收藏,大家常提到的是老地图,旅游图,外国地图,军用地图等常见品种的收藏,但是你注意到了开本不大,颇具特色的各类公园地图了吗?有一天,我整理了自己的藏品后,才吃惊地发现这种公园地图居然有上百份之多,  相似文献   

19.
地图可综合反映地理信息、人文信息 ,通过地图可以看到自然变迁、社会发展、政区变化、城市化进程等丰富的内容。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地图及其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多 ,地图收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地图作为记录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 ,它是与人类历史共同前进的。我国古代“图书”一词的“图”就是指“地图”或“舆图”。古人做学问 ,提倡“左图右史” ,也就是地图与文字资料相互参正 ,便于理解。近年的地图收藏热正是地图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明证。但要搞好地图收藏 ,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包括地图基础知识、地图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做图作为人类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最重要的工具,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地图(集)又是一种具有艺术性、欣赏性、可读性的作品,并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各个方面一个历史时期的建设成就,因此具有收藏价值。目前,一股地图收藏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地图收藏爱好者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本文发表的几位地图收藏爱好者的呼声,很值得有关单位和部门一阅,作为《地图》杂志的编辑工作者,我们将积极支持,尽力加以引导,促进更多的人参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图出版事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