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地震社会学研讨会于1988年7月28日—8月1日在唐山市召开,来自全国约50个单位的8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有6位学者应邀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学术报告,还有60余篇论文在分组会上作了交流,它们比较广泛深入地论述了地震社会学的学科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课题等问题。与会代表一致通过成立了“全国地震社会学研究会”(暂定名)筹备小组,并将以会议论文为基础,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选集。  相似文献   

2.
地震社会学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回顾了我国地震社会学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主要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国际上开展的同类研究作了介绍了评价;最后对地震社会学的发展方向和等问题担子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震社会学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对地震危险度感觉的三要素是;可预报的地震的摧毁程度,预报意见的准确度以及所预报的地震来临的迫切程度。这三要素既是地震预报问题,同时也是在地震社会学问题密切相关的。今后要研究多种严重不利因素与地震问题重合下的地震社会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地震数据管理,并简要地讨论了地震数据的分类、地震数据模型、管理软件的功能等三方面的问题和提出了作者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地震社会学”这个新名词是1977年1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五次日、美地震预报科学讨论会上首次提出的。它是研究地震和地震预报对社会影响的一门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边缘学科。世界一些国家已在注意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其中研究较多的有美、日、苏、新西兰、墨西哥等国。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除地震工作者外,还有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科研人员以及政府官员等。1979年4月在巴黎联合国教科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地震社会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较系统地论述,阐明了地震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宏观背景,探讨了地震社会学的任务与研究内容、研究体系与研究途径,并指出了地震学家与社会学家联合起来共同研究与发展地震社会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震社会学是本世纪70年代才在国际上兴起的一门应用社会学,反映我国这方面研究成果的第一本专著《地震社会学初探》,近期已由地震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总论、地震灾害的社会学分析、震灾防御研究、灾时社会行为与社会问题、结语五部分,全面探讨了震灾与社会的关系,震灾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和人  相似文献   

8.
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孙其政为团长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考察团,一行10人,于1989年10月13日,赴泰国进行了为期8天的地震考察。在此期间,我们对不久前在泰缅边界发生的6.4级破坏性地震现场进行了考察,以及位于泰国西北部距曼谷近300公里的2个水库大坝和电站。两国地震工作者就如何利用强震仪监测库区水位变化,如何研究强地面运动对水坝的影响等多项内容进行了讨论;两国台站的工  相似文献   

9.
10.
历史地震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为各国学者所公认。苏联学者于1977年出版了质量较高的《新编苏联强震目录》。日、美、英、印、菲等国的学者在历史地震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1983年召开的欧洲历史地震活动性专题讨论会,提出了从发掘史料到服务于工程建设的一套处理宏观地震资料的方法的建议。我国的地震史料在质和量方面都居世界前列。1956年编辑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50年代后期,在李善邦教授主持下,编出了《中国地震目录》,1971年和1983年又经两次修订。1976年唐山地震后,组织有关领域一千余人编纂更为详备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五卷,从1983年至1987年陆续出版。近年,我国学者正在大力开展地震史料的地震学分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得到较大发展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由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内容包括:极值理论在地震危险性估价中的应用、康奈尔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震级上限和潜在震源区、地震发生的时间过程、断层破裂模型、共轭断层模型和烈度椭圆模型、贝叶斯方法的应用。文章指出,目前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允许充分考虑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以及地质等各方面的因素,可得出较客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各种地震预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潮汐力谐振-共振波法、电离地层常规-异常观测法、氢同位素法、GPS法、钻孔应力变化观测法、地应力法、水下异常观测法和电磁异常法等多种方法。明确了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应关注的重点,对于地球圈中的物理-化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未来地震预测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研究地震前兆的机理将是未来地震预测方法研究的要点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郑州市地震小区划的基本技术途径、关键技术特点、主要研究成果及其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向读者推荐了地震社会学研究中值得一读的新书——《地震社会学初探》。文中认为《初探》一书至少有以下一些值得称道的特点:即继于前人,超于前人;来自实践,高于实践;立足现实,远视未来。另外,从该书的具体内容来看,它提出了许多富于启发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地震是群害之首。由地震引起的社会问题相当复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有益于减轻地震灾害的认识、措施与方法,无疑是地震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任务。首次提出地震社会学一词是1977年1月在东京举行的日美地震预报讨论会。其后,地震社会学发展迅猛。1979年4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上,7个专题组中就有4个专题组30余篇论文专门讨沦地震社会学问题。同年,我国成立了地震社会研究室(隶属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宄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震考古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蓉辉  吴翼麟 《地震研究》1992,15(4):448-453
为了客观地概述中国地震考古研究现状,对地震和考古两大文献系统中的有关研究论文。进行了收集、归类、分析。本文以具体实例阐述了考古学在历史地震研究和古地震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考古学在评估地震灾害和了解古代建筑抗震性能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总的看来,中国地震考古研究在70年代中期才起步,迄今尚未趋于完全成熟。随着近代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考古研究手段可望在今后得到更为极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地震系统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科技资料分类标准,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地震科技资料分类法》的编制体例,列类原则,编表技术等内容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9.
从1996年3月19日-1997年4月16日,新疆南部阿图什,伽师地区连续发生6级以上强烈地震8次,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共有46人死亡,323人受伤,约2.7万间房屋倒塌。文章综合介绍了新疆伽师地震序列,发震背景,震源参数及抗震求灾情况等。  相似文献   

20.
地震地下流体发展概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地震》2000,20(Z1):107-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