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南沿海沉积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伟光 《华南地震》1995,15(2):55-61
华南沿海大多数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属于断陷盆地,分析这类盆地的演化发育可以将其划分为完成型、继承型和新生型三类,它们的新构造运动特征,尤其是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有明显差异。通过地质地貌方法初步估算了三类盆地的垂直构造运动的速率,在进行对比后认为,其构造运动的强度与地震活动有密切关系。指出三类盆地主要分布地区的两条地质界线对划分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本区各类型活动断块区的相对海面变化与全球性海面变化比较,本文讨论了断块活动的空间差异性及时间阶段性。晚更新世以来上升断块区的构造运动速率是1.5~5.5毫米/年,轻微上升区是0.6~1.5毫米/年,下沉断块区是-2.5~0.6毫米/年.9500年B·P·,4000年B·P·及1500年B·P·是三个地震比较活跃的时期,断陷盆地及平原的断陷下沉主要发生在120000~70000年B·P·.  相似文献   

3.
福建东南沿海重力场演变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研究了福建地区2001~2008年的流动重力测量资料,探讨了福建东南沿海地区重力场变化与永春ML4.6和长泰ML=4.7级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这2次地震前,靠近震中测点的重力值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云南是一个新构造运动复杂,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自有地震记载以来,该区共发生7—7.9级地震16次,8级地震1次。通过对云南新构造运动特点分析该区新构造运动分区现象及年代学差异明显,全新世断裂活动主要集中在新构造单元边界断裂和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区的较大规模的断裂上,这些断裂大多是7级以上大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5.
闽东南沿海是我国东南沿海强震活动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强震,现今弱震活动频繁。区域地质构造控制地貌格局,新构造运动在老构造的基础上,为继承性的断裂差异活动,与地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福建沿海北东、北西向断裂发育,它们近于直交,组成网格状断块构造格局,把福建沿海分割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断块。断块构造控制了福建海岸地貌、第四纪地层的发育和海岸升降;并与地震活动关系密切。本文用地质方法计算了福建海岸升降速率和部分断块之间的相对活动量。结果表明,断块之间的相对活动量越大,发生在它们之间的地震震级也越大。  相似文献   

7.
由于海平面变化与地壳升降运动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各地相继开展了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工作。笔者综合研究了以往采用的各种分析方法的利弊,认为过去从水文学移植而来的各种单一改正的常规方法不可能尽善地消除包含在海平面变化中的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故转而采用切比晓夫拟合方法对广东闸坡站资料作了试处理,看到了某些效果。  相似文献   

8.
下扬子地区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及其潜在震源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9.
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尹光华 《内陆地震》1993,7(2):180-187
从新生代地层展布及形变入手,说明伊犁盆地早第三纪以区域性抬升为主,晚第三纪开始断陷。当时盆地范围较大,沉积中心在我国境内;第四纪初构造变动强烈,南、北天山全面隆起,盆地渐趋缩小,其后仍以整体抬升为主,但东部抬升速率大于西部而带掀斜性质,沉积中心西移至巴尔喀什湖。中更新世冰川发育,晚更新世多风成黄土。用阶地(14)~C测年数据推算喀什河上游的抬升速率为2.86mm/a,中、下游为1.86mm/a。山体隆升与局部断陷使老断裂多次活动,新断裂相伴产生,喀什河断层垂直运行速率为2.5mm/a。断裂活动的压性特征及水文网络反映新构造应力场为南北方向的强烈挤压。本文还简述了伊犁盆地4条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特别指出契利克深大断裂震级频次高居北天山榜首,应加强地震地质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地区是华北与华南两个不同构造变动区的重要分异带。大别山的新构造运动、断裂活动、地震活动均与华北区、华南区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它在中国东部的新构造研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宁波地区的地震与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家庚  陈存国 《地震学报》1998,20(3):285-294
在分析论述了宁波地区的历史地震、地震活动性、新构造运动和断裂活动性等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地震构造环境作出了综合评价.以此评定了宁波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并作为对我国东部弱地震活动地区开展工程地震研究工作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福建地壳运动与地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福建省2005~2009年的GPS观测资料研究福建地区地块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福建地区地质构造、区域构造变形资料,分析了福建块体的时间序列、计算了小区域内一固定不动点下各GPS观测点运动速率,探讨福建地区活动地块边界带的运动及块体内部变形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利用福建地震台网88个地震台站于2015年记录的10个月的连续波形数据,基于台网约束下的长短窗特征触发式震相检测的模板事件识别方法和匹配滤波自动检测方法,识别出模板事件919个,匹配滤波后重新识别和定位了共计2 243个地震事件,其中ML1.0以上地震1 991次,主要集中在ML1.0—1.5之间,这极大扩充了该震级范围内的福建地震台网目录。重新定位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0—20 km之间,多数发生在10 km内的上地壳。沿长乐—诏安断裂带和永安—晋江断裂带,地震分布集中且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活动性。在长乐—诏安断裂带上检测到较福建台网目录更多的地震,且地震活动性表现为西南段较强、东北段较弱,沿断裂带的震源深度分布由南向北逐渐变浅,与莫霍面深度的变化相一致;在与之共轭的永安—晋江断裂带上则北西段地震活动更为集中,而东南段地震活动稍显分散。重新识别与精定位后的地震与福建地区地壳水平形变南强北弱、东强西弱的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分析了川滇地区强震活动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图象、震源破裂图象及震源断层力学性质等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该地区强震活动与区域活动断裂、活动地块现今运动状态、深部介质构造环境等的关系,对该区强震活动特征及其可能的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的新构造运动及其与三角洲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已有资料。重新对珠江三角洲的新构造运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新构造运动以断裂活动和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为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在珠江三角洲的演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在第四纪形成或重新活化的基底断裂把三角洲切割成一系列的断块,并且在垂直运动上以沉降为主导,为珠江三角洲的第四系沉积创造了空间。另外,第四系两期河流相砂砾层分布的差异反映了古河道在晚更新世海侵后、全新世海侵前所发生的变迁。这主要是断裂活动的结果。因此,在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新构造运动既影响着三角洲的沉积又控制着河道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林美  魏柏林 《华南地震》1994,14(3):8-15
研究了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58.3%的M≥6.0级地震都发生在太阳活动峰年后的1~4年;应用周期图分析方法外推得出,1997年为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根据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在太阳活动周期的位相分布规律,指出1998~2001年该带有发生M≥6.0级地震的可能。研究表明,广东及其邻近地区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较为密切,规律亦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福建沿海的断陷盆地,平原,海湾与地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福建沿海自晚更新世以来控制主要断陷盆地、平原和海湾的断裂活动性状,认为这些构造在所讨论的时段内具有强烈的张性活动,而发生于区内的地震与这些构造的近期张性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福建漳州盆地新构造运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漳州盆地是晚更新世以来发育起来的断陷盆地。从盆地的形成、地质地貌特征到地热地震活动,无不受到断裂构造(尤其是活动断裂)的控制。用定量方法对钻孔资料所揭示的第四沉积物的岩相、岩性、厚度及水文地质等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以断裂构造、地貌等特征,将漳州盆地划分为四个新构造区,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断块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新构造地质特征。漳州盆地的新构造地质史是断裂控制下断块差异活动的历史,现今仍有很强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9.
广东沿海新构造运动的大陆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和平 《华南地震》2002,22(3):11-19
广东沿海新构造运动的大陆动力学背景了受周边板块运动影响外,还受该区大地构造演化的历史和壳幔深部结构制约。该区新构造应力场变化为:晚第三纪,陆缘裂陷盆地区为SSE为拉张,粤东、粤中沿海陆地局部为近SN向挤压;上新世晚期至今,为NWW-SEE向挤压。燕山晚期以来沿海地区“华夏山系”的造山后拉伸塌陷和岩石圈拆沉作用,导致地壳张裂,软流圈上涌,对广东沿海的新构造运动重要的控制作用。此外,广东沿海上地幔的高热状态和地壳内部的流变分层结构,是该区新构造运动和地震发生的重要的深部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福建沿海的海面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福建沿海4个验潮站的验潮资料,计算了各站的局域海平面长趋势变化。结果表明,福建沿海的局域海平面变化速率为1 ̄2mm/a,4个验潮站的平均变化速率为0.9mm/a,最后讨论了海面变化可能引起的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