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观测到的板块运动包含两种能量分布几乎相等的运动形态:极型场和环型场.纯粹的由热驱动的地幔自由对流不能预期和解释环型运动的产生.本文提出地幔混合对流理论,既考虑了热驱动的自由对流,也考虑了由板块自身激发的强迫对流.根据板块处于动力学平衡状态的观测事实,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数值结果表明,根据混合对流模型所预期的板块速度场,既能产生极型场,也能产生环型场,而且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功率谱分布上与观测资料符合相当好.地幔物质的上升流动基本和洋脊对应,而下降流动和俯冲带对应. 相似文献
2.
观测到的板块运动包含两种能量分布几乎相等的运动形态:极型场和环型场.纯粹的由热驱动的地幔自由对流不能预期和解释环型运动的产生.本文提出地幔混合对流理论,既考虑了热驱动的自由对流,也考虑了由板块自身激发的强迫对流.根据板块处于动力学平衡状态的观测事实,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数值结果表明,根据混合对流模型所预期的板块速度场,既能产生极型场,也能产生环型场,而且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功率谱分布上与观测资料符合相当好.地幔物质的上升流动基本和洋脊对应,而下降流动和俯冲带对应. 相似文献
3.
观测到的板块运动包含两种能量分布几乎相等的运动形态:极型场和环型场.纯粹的由热驱动的地幔自由对流不能预期和解释环型运动的产生.本文提出地幔混合对流理论,既考虑了热驱动的自由对流,也考虑了由板块自身激发的强迫对流.根据板块处于动力学平衡状态的观测事实,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数值结果表明,根据混合对流模型所预期的板块速度场,既能产生极型场,也能产生环型场,而且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功率谱分布上与观测资料符合相当好.地幔物质的上升流动基本和洋脊对应,而下降流动和俯冲带对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横向黏度变化提高到3个量级,获得了地震波速度结构约束下的大横向黏度变化的地幔浅部的极型场和环型场对流图像.与小横向黏度变化下的结果相比,本文的结果具有显著的改善.对极型场对流图像,主要体现在本文结果能更清楚地解释太平洋板块、大洋洲和南美洲以及东太平洋洋中脊处的现今运动状态;对环型场对流图像,能更合理地解释北太平洋板块的右旋运动.本文计算的极型场、环型场对流速率以及揭示的某些区域如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的运动状态与现今地表板块的运动速率以及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运动状态有明显差异,但相比小横向黏度变化下的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今地表板块运动的深部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三维黏度扰动下的变黏度地幔对流模型,并提供了在引入地幔的三维地震波速度结构下相应的求解方法. 依此反演了瑞利数Ra = 106时,两种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极、环型场对流图像,这有助于深化对地幔物质流动和大地构造运动的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研究结果表明,不但地幔浅部的极型场对流图像显示出了与大地构造运动的相关性并揭示了其深部动力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地幔浅部的环型场对流图像首次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板块构造的水平与旋转运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环型场速度剖面中在赤道附近存在一条大致南东东—北西西向的强对流条带,可能与环赤道附近大型剪切带的形成相关,进而表明可能是该带强震发生的深部动力学背景;在南北半球存在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对流环表明它们整体上可能存在差异旋转. 相似文献
6.
7.
位场波数域转换算法误差方程及其应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移抽样理论是本文作者建立的更普遍的傅立叶变换数值计算的理论. 基于这一理论,作者在现文中导出了位场波数域转换算法误差方程,该方程不仅给出了更灵活的位场波数域转换算法,而且揭示了位场波数域转换中的误差规律.源于该方程的DFT0η η(0.5,0.5)化极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低纬度(包括磁赤道)化极磁异常的分辨率和精度.该方程所揭示的波数域位场高通转换中边缘振荡的规律性(来源、形成机理和基本性质),从理论上指出了改善现有高通转换位场数据拓边技术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 pH 2~ 1 1 .6和 0 .0 1 mol/L或 0 .1mol/LNaNO3 溶液中 ,δ MnO2 对Au Cl4-,AuCl2 -和Au(S2 O3 ) 2 3 -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吸附 .在pH 4和两种电解质条件下δ MnO2 吸附AuCl4-和Au(S2 O3 ) 2 3 -后表面金的最大吸附密度分别为 0 .1 8~ 0 .2 1和 0 .2 8μmol/m2 ,金的表面覆盖率约等于或低于 1 % . 3种金络合物的吸附均表现为随pH上升而减少 ,符合阴离子的吸附规律 ;其吸附大小次序为 :Au(S2 O3 ) 2 3 ->AuCl4->AuCl2 -;3种金的本征平衡常数logKint为 1 .1 7~ 2 .71 ,均大大地高于铜和镉的本征吸附常数 ;δ MnO2 优先吸附AuCl4-的水解混合配体络合物 ,并形成内圈表面络合物 . 相似文献
9.
时间采样以及空间采样问题是地震勘探基本问题, 空间采样方式包括规则采样、非均匀(非规则)采样、随机采样等.从地震波场的带限性、空间域非均匀性、地下构造多样性出发, 提出多采样率地震勘探技术(MrSET), 尝试组合不同空间采样方式.多采样率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一般应满足5项准则, 探讨了多采样率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并以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处理效果为基础, 总结了多采样率地震勘探技术的7个方面优势.在相同道密度前提下, 与规则采样相比, 多采样率地震勘探技术更能满足复杂地震波场、弱能量绕射波与散射波充分采样的需要, 是一项能提高反射地震数据成像精度的地震勘探技术, 经过进一步研究将有巨大潜力成为(陆上、海洋)节点地震勘探时代常规技术.
相似文献10.
将1951~2004年期间的12次El Nino事件分为强、中等、较弱和弱4类,结果发现,强和较弱El Nino衰减进入La Nina,但是中等和弱El Nino衰减进入平常态.因此,El Nino的衰减结果与自身强度之间存在密切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负异常信号自西太平洋向中东太平洋的东传主导了强El Nino事件向La Nina的转变过程,其具体动力过程类似于西太平洋振子理论.热带西北太平洋(WNP)大气异常反气旋在强El Nino位相转变中起核心作用,它的维持和缓慢东移是赤道东风异常维持和发展的原因,而后者通过激发Kelvin波导致了ENSO从El Nino向La Nina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粘度为常数或仅随深度变化是地幔对流模型中常用的假设. 本文在常粘度背景下, 通过假定小扰动粘度在纬向上的变化形式, 将粘度的横向变化引入地幔对流模型中, 并给出了变粘度地幔对流模型的数值解法. 对外边界为刚性、 内边界为应力自由(简记为R-F边界)和内外边界均为刚性(简记为R-R边界)边界的两种模型进行了计算, 对比了不同模型、 深度和瑞利数时的环型场的变化特征. 注意到环型场能量主要集中在球层的中、 上部区域, 其速度仅占总速度的几个百分点, 这个比例几乎不随瑞利数的变化而改变, 但其对流图样受瑞利数的影响较大. 环型场的对流形态和速度的分布特征表现出了明显的纬向差异, 这一结果清晰地反映出地幔粘度的横向变化对对流形态的影响. 目前的工作还只是初步的, 但为我们探讨全球大地构造上的某些现象, 例如南北半球的不对称性和差速旋转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2°×12°局部重力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谱分析.内容包括功率谱和协方差分析、阶方差模型拟合及累积阶方差根谱参数分析,其中累积阶方差根谱参数是本文首次建立的一项新的分析内容.经过谱分析,了解到许多关于中西部重力场的性质,例如该区域重力场的协方差、总能量、能量在各个频段的分布以及非各向同性情况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对晚白垩世晚期和晚更新世地层中发育的共轭剪节理分析,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断层泥显微构造分析以及地应力测量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分析,反演了郯一庐断裂带赤山段及近侧地区晚白垩世晚期以来的构造应力场,得到:Ⅰ期,σ_1为近南北向,作用时间自古新世后至晚更新世之前;Ⅱ期,σ_2为北东东—南西西至近东西向,作用时间始于晚更新世后,其影响可能延续至今。两期应力均以水平方式作用为主,且分别与宏、微观构造形迹相对应。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利用9个国际纬度观测站的平纬长期变化序列,重新讨论并估计了平极的长期漂移,得到漂移的平均速率为(3.356“±0.142”)×l0-3/a,方向为西经78.7°±2.5°.进一步基于最新的ICE-4G冰期后地壳反弹模型,采用地球上8个冰盖的冰融参数,估计了理论的平极长期漂移方向为西经74.8°.由观测的平极长期漂移速率为约束,基于1066B地球模型,估计得到地球平均下地幔的黏性为vLM=(0.5-1.7)×1022Pa.s,表明vLM应具有近1022Pa.s量级,并认为地球平极的长期漂移很可能是由最近的21000年以来冰期后的地壳反弹所致.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数字化地震台网的普及和利用以及计算机分析处理技术的提高,近几年利用地震波研究地幔内部间断面有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对地幔内部间断面的认识,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