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波  晁洪太  王伟  冯恩国  田丹 《中国地震》2014,30(3):363-372
以山东省市级防震减灾工作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两次(2007年、2012年)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情况问卷调查,根据回收的问卷从市级防震减灾组织机构、经费投入、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14项指标人手,对比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非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在两个调查年度的发展、变化,分析研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在山东省(市级)的实施现状和成效.将两个调查年度描述山东省防震减灾工作进展的主要指标与全国相应指标的均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山东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四川省地震局2013~2016年地震科技专项计划项目验收资料为主,结合四川省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分析了地震科技专项计划自2011年实施以来总体情况。结果表明:已实施5年的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科技专项计划,产出投入比高,在论文发表、应用实践、人才成长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促进了四川省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平 《地震学刊》1998,(3):63-66
在对地震科技应用内外部存在的问题及困难的分析中,探讨了和确立政策调制手段,以求建立良性地震科技应用环境,促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和科技体制改革给地震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叙述了地震科技档案管理人员适应形势要求的体会,指出,只有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开发地震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努力提高地震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才能开创科技档案为地震科研、防震减灾服务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地震科技电子信息管理及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防震减灾事业和信息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电子载体的地震科技信息资源,探讨了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快速发展,地震科技创新和地震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国家地震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增加,但与之相对应的地震科技档案管理方式却明显滞后,地震科技档案分类法和档号编制方法还在沿用着25年前的规定,不适应新时期国家档案管理标准且与新形势下地震科技发展要求相脱节。因此,如何对地震科技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与编制档号,以适应当下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求,为地震科研工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日本阪神大震灾后的情报服务工作,体会并认识到了地震科技信息工作应该努力改变旧的服务机制和方式,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手段,及时获取大量的信息,并经过进一步加工和分析,向领导和科研人员提供实时的和超前的情报,只有面向社会,为防震减灾服务,才能打开地震科技信息服务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张艳凤 《高原地震》2007,19(1):27-30
县级地震工作机构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通过对云南省县级地震工作机构现状的调查,归纳了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探讨了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思路与措施,并对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防震减灾方面,移动互联网将在防震减灾社会化管理上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等一些国内外专业机构已经初步能做到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布一些地震数据产品,但这仅仅是移动互联网在防震减灾方面应用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应用需要人们去发现、开发和推广。本文讨论了移动互联网在防震减灾事业中的应用和作用,希望能通过借助这一最新的科技手段,提升防震减灾事业科技水平,扩大地震数据产品应用范围,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0.
第三届全国青年地震工作者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揭晓为加速培养和造就跨世纪地震科技人才,鼓励广大青年地震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地震科学事业,促进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不断发展,国家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和中国地震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在总结前两届论...  相似文献   

11.
紧紧围绕新常态下我国地震科技档案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分析了目前地震科技档案在管理制度、档案内容和提供服务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常态下防震减灾工作需求,探讨并提出从做好地震科技档案的规划、丰富地震科技档案内容、争取实现地震科技档案的增值、不断提升地震科技档案社会服务的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地震科技档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震灾害及防御对策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全球地震灾害的回顾及主要特点着手分析。阐明了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我国许多城市处在地震易发多发地带,一旦地震发生,对城镇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极为严重,最后,针对防震减灾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浅谈城市发展与防震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加强防震减灾规划,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以及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等4个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城市发展与防震减灾的关系,强调了建设地震安全社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张育新 《高原地震》2007,19(2):66-68
玉林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与所有的西部地区一样,面临着地震形势严峻,防震减灾投入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大量事例已证明,地震宏观监测网、灾情速报网、科普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工作助理员的“三网一员”工作体系是否完善,将直接关系到地震短临预报成败、震后救灾成效和群众防灾抗灾能力高低。玉林市地震部门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全面、有序地推进群测群防“三网一员”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大城市防震减灾对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震工程技术的应用、地震防御和应急救援以及防震减灾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综述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大城市防震减灾对策。通过对这些对策的认识,对于提高我国大城市防震减灾对策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防震减灾法规有助于防震减灾工作和防震减灾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防震减灾工作和防震减灾活动的效率。本研究在调研美国地震法规体系发展的基础上,从颁布修订、审核主体、主要条款数量和主要内容等方面比较与我国的异同,分析美国在地震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的可资借鉴之处,提出对我国地震法规体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40年来,河北的防震减灾工作在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地震工作者和各有关部门,为建立、推进和发展我省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特别是“九五”、“十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防震减灾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加大投入、夯实监测预报基础,加强综合防御、依法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切实做好地震应急准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与成绩。认真、全面、科学地对河北省40年来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于我们发扬成绩、开创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     
有效防御与切实减轻地震灾害 ,是党和政府的要求 ,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也是几代地震科技工作者毕生的追求。几十年来 ,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努力探索 ,默默耕耘 ,无私奉献 ,使我国地震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防震减灾能力明显提高。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 ,我国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 ,防震减灾任务将更加艰巨 ,地震科技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 ,加速地震科技的发展和科技创新 ,是每一位地震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 ,在“九五”计划圆满完成、“十五”计划既将起步之际 ,应本刊约请 ,中国地震局陈章立局长撰写了“我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的现场调查,从地震宏观异常、人的感觉和行为反应、人员伤亡、政府决策能力、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地震的社会救助、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地震谣传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了防震减灾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社会因素在灾区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给今后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以启迪。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只有通过对地震系统职能定位进行梳理和改革,创新防震减灾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才能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大连市地震局在全面推进地震公共服务创新的基础上,通过社会资源、科技水平、组织建设三者融合发展,创新防震减灾工作思路,实现优质高效和服务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