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东部沿海滩涂资源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生态开发模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沿海滩涂资源生态开发研究,是近年我国沿海滩涂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现有研究均很少考虑尺度问题。作者在探讨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尺度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不同空间尺度下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初步探讨了区域、农场与地块尺度下我国沿海滩涂资源生态开发模式的主要特征,并对沿海滩涂梯级开发、基塘系统、盐田综合利用和虾池立体养殖等主要生态开发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沿海岛屿是海陆联系的“桥梁”,是开发海洋的基地。本文对我国岛屿资源组合类型及其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应用这些模式对大福州地区沿海岛屿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涛  蔡碧凡  陶卓民 《地理研究》2016,(11):2125-2138
因地制宜地实现农业休闲功能卓有成效的开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社会经济统筹的科学举措。在探索性构建城市群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ESDA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沿海六大城市群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环境健康与适宜性状况。研究表明:1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环境健康指数在城市群间与城市群内均呈现较大差异,以产业经济环境为主导的环境健康指数"非均衡性"成为制约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瓶颈";2城市群间与城市群内环境健康指数核密度分布的空间结构、空间形态和空间趋势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3沿海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可被划分为健康积极开发、较健康适宜开发、亚健康适度开发、非健康整合开发等4种类型。最后,提出各类型发展方向及策略,以期为沿海及中国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引。  相似文献   

4.
李涛  蔡碧凡  陶卓民 《地理研究》2016,35(11):2125-2138
因地制宜地实现农业休闲功能卓有成效的开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社会经济统筹的科学举措。在探索性构建城市群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环境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ESDA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沿海六大城市群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环境健康与适宜性状况。研究表明:① 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环境健康指数在城市群间与城市群内均呈现较大差异,以产业经济环境为主导的环境健康指数“非均衡性”成为制约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瓶颈”;② 城市群间与城市群内环境健康指数核密度分布的空间结构、空间形态和空间趋势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③ 沿海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可被划分为健康积极开发、较健康适宜开发、亚健康适度开发、非健康整合开发等4种类型。最后,提出各类型发展方向及策略,以期为沿海及中国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引。  相似文献   

5.
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生态协调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嵩  孙才志  范斐 《地理科学》2018,38(3):342-350
建立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的共生演化Logistic模型,通过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模型对Logistic模型中的基本指数进行求解,进一步计算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之间的共生系数,结果表明:天津和上海两市发展模式已摆脱资源索取模式,其海洋经济生态共生模式的探讨意义较小;其余沿海九省中,河北、江苏、广西和海南4省处于反向共生水平,辽宁和山东两省呈现并生模式,浙江和广东呈现出生态受益的偏利共生模式,福建则呈现出经济受害的偏利共生模式。根据沿海各省市海洋经济生态共生模式,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沿海省市今后的经济和生态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陆玉麒  董平 《地理研究》2004,23(4):521-529
本文通过双核结构模式与点~轴系统理论的有机融合 ,有效地解决了我国主要产业轴线的空间定位问题 ,据此测算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 1990 - 2 0 0 0年主要产业轴线的发展状况。并在从理论层面上廓清了双核结构模式与点 -轴系统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 ,对我国主要产业轴线的未来演化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表明 ,双核结构模式可以深化现有的T型开发模式 ,是我国沿海和沿江开发走向深化、空间范围拓展的有效的理论工具。从未来演化趋势看 ,沿海和沿江将一直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内的一级轴线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3个沿海区域增长极继续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 ,以武汉为核心的汉三角区域增长极将从我国中部崛起 ,成为我国第 4个区域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基于“本体-认识-方法”论的逻辑范式,从关系范围和主驱力两个视角重新界定了滨海旅游的基本内涵,认为滨海旅游与海岸旅游和海洋旅游具有交叉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沿海岸线陆域和海岸为依托,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以及不同经济主体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海陆观光、休闲和度假等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结合国内外发展实践认为滨海旅游应有独特的滨海生态与人文资源、较长的可游憩时间、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交通环境、较好的海陆经济产业发展、较高的开发技术支撑和强烈的海洋意识培养等六方面特性;基于内涵界定并遵照滨海旅游发展模式构建的市场经济驱动、不同主体参与、地方特色强化和游憩环境保护4项原则,从管理经营、空间布局和要素开发等3个关键领域系统地提出了滨海旅游发展的政府主导与企业驱动相结合的管理经营模式、“集聚-联动”驱动的空间布局模式、RMIP要素开发模式,以期为沿海城区滨海旅游地建设和完善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解决中国区域——内陆与沿海发展再度失衡为出发点,用事实阐明了内陆有条件和能力同沿海携手并进。作者认为,内陆发展要赶上沿海,必须实施下述扩大开发策略:(1)遵重区域发展规律要求,国家在发展总方针上应合理解决扩大内陆开发的认识与决策。(2)从实际出发,实施符合内陆自身条件的新的扩大开发模式。(3)内陆必须像沿海一样,大胆改革开放,大胆解放思想。(4)国家对内陆同样应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大量相关文献,在阐释滨水区与滨水区再开发概念的基础上,以港城滨水区及其再开发研究为对象,重点梳理了国外港城滨水区再开发"成因分析、模式争论、规划问题探讨和影响分析"等研究主题的进展。国外研究已从最初的重视客体(再开发项目)转向主体(再开发者或机构)与客体并重,尽管最近对再开发的经济(空间)社会影响作了初步探索,但周边社区居民的态度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国外研究最初以定性描述为主,而后针对再开发主体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最近尝试将社会影响评价(SIA)、数理统计等定量方法应用于经济社会影响当中,但尚未得到推广。最后,依据国外研究进展,从再开发成因、目标、模式、空间与社会经济影响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沿海港城滨水区再开发实践及其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保育滨海湿地 实现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东部重点建设的经济区域,沿海有大量湿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该区的湿地面临着如何保护等实际问题。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就目前滨海新区的湿地生态功能、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了评述,并就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合理有序地开发与保护提出建议,旨在使滨海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占地表面积70%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它在藏着丰富的动力、化学、生物和矿产等资源,拥有最广阔的空间,又是人类至今认识尚浅、开发利用不多的一个十分主要领域.特别是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人们纷纷把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希望在那里找到解决矛盾的出路.另外,行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个海洋世纪,开发海洋的时代,海洋经济将成为临海国家重要的经济部门.在这种形势下,临海国家都争先恐后地制定、调整自己的产业政策和机构,使开发海洋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奔腾不息,冲击着世界沿海各国,包括改革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开发的宏观战略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根据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在本世纪内及下世纪初年应当实行重点开发战略,按“点-轴渐进扩散”模式实行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区域发展。实施这一战略,要求确定重点开发轴线,沿轴线建设密集产业带和建立横向联系的经济区。其中,沿海与沿长江两个一级轴线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r”字形宏观格局。  相似文献   

13.
结合福建沿海开放区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三条基本规律:1)地区经济的定向开发与走廊式发展;2)非均衡式的协调发展;3)地区经济集聚与扩散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扩散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贺灿飞  陈颖 《地理科学》1997,17(3):193-200
对港澳地区在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转移做了上分析,表明了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趋向于沿海地区和与这这有特殊社会文化联系的区位,同时更有向中西部和北部转移的趋势,决定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投资空间模式和转移态势的因素是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率,劳动力因素,经济开放度,与沿海的经济距离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西南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五个省区和重庆直辖市,土地面积约256万余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7%。这里水、士、生物及矿产资源都十分丰富,是一块亟待开发的资源宝地,且是我国最有希望和发展前景的农、林、牧业的重要基地川。然而,长期以来,大西南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工业基础薄弱,受自我封闭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极大地制约和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沿海发达省区的经济相比差距很大。为加速大西南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大西南自身固有的客观优势,将对外开放的视角,重点转向东南亚地区,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论述了探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苏州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经济、政策成因,提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择定原则,并阐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发展动力的结构性变化,指出苏州应采取分而亲集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以期对东部沿海地区推进城市化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论述了探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苏州城市化发民菜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经济、政策成因,提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择定原则,并阐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发展和的结构性变化,指出苏州应采取分而亲集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以期对东部沿海地区推进城市化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沿海新兴工业省份是指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成长的几个沿海省份,是相对于京津沪辽沿海老工业基地和海南、广西等沿海后发展区域及内地而言的,它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5省。改革开放后,这5省经济飞速发展,超过了先后创造过经济奇迹的日本、亚洲四小龙在经济起飞和扩张时期的发展速度,也高于后期的经济明星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是近年来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创造了新的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美国西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开发过程、前苏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开发模式、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规模化的土地垦荒以及"十五"期间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克拉玛依现代化综合农业开发模式的对比和利弊分析,总结了在过去一个世纪人类规模化土地开发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并结合对伊犁河流域资源环境特点的分析,就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相关的政策导向、管理体制、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70年代以来美国华盛顿州港口系统开发的特征、措施及其效果基础上,总结出华盛顿州港口系统抓住亚太地区经济腾飞的良机,统一规划沿海各港口群区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等经验,均可作为发展我国沿海港口系统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