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天琦  尹述胜 《地球》2019,(6):106-106
岩土工程作为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有重要的维护作用。本文就从岩土工程勘察在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基本环节出发,深入探究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岩土勘察技术上的应用等方面,对基坑勘察的技术创新及深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压力分散型锚索是一种新型的单孔复合型锚固体系,具有可分段受压、承载力高、耐久防腐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高边坡的支护与加固。但在高边坡工程实践中,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隐患多,有必要探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和安全质量管理方法,以便提高施工水平,促进安全质量管理。为此,以某水电站在"5·12"汶川地震后采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加固为例,阐述了高边坡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与安全质量管理措施,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作用下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局部抗震性能,针对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进行局部抗震性试验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某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工程进行分析,构建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分别输入0.4g、0.5g、0.6g的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测试不同深基坑施工阶段和插入比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性能,并研究不同地震烈度对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位移的影响。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获取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位移以及加速度响应,实现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局部抗震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与深基坑开挖深度、插入比和地震烈度有关。其中,深基坑开挖深度和地震烈度与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成反比,而插入比与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成正比,且能够有效提高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岩土工程勘察比较的复杂,在勘察之前必须要认真研究现场的水文地质问题,提前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可能对岩土工程勘察造成威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大程度降低水文地质问题危害,从根本上保障岩土工程施工质量。本篇文章主要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岩土工程起到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工程涉及的土质条件及地下水条件复杂多变,基坑尺寸及支护形式繁多,众多不利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深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值难以预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辽宁地区某深基坑工程实例进行数值模拟,围绕工程实例放坡结合桩锚支护挡墙在地铁隧道影响下的结构水平位移,支护挡墙外侧不同距离处的土体深层水平位移以及地铁隧道在开挖过程中的结构位移等变化规律展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高楼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且层高也越来越高,而这无疑也对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支护和监测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一个项目的 "基石",深基坑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性、建筑建成后的稳定性其决定作用,可以说对一个施工项目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结合石家庄某基坑支护工程实例,对微型钢管桩与复合土钉墙联合支护技术在复杂环境场地中的使用情况进行阐述,并就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高此类支护方式的应用效果;基坑场地限制条件较多,车道留置方式多样,选择合适的车道留置方式,为后续施工提供方便,并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8.
论述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处理的主要类型及喷射注浆止水方法的技术要点。结合工程实例讨论了滨海饱水软土深基坑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和喷射注浆止水综合选择方法。实践表明,钻孔灌注护坡桩加二重管桩间旋喷桩组合结构有效阻止了基坑侧壁及基坑底涌砂,确保了基坑开挖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软土地区城市地下空间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地下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及隧道区间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针对目前施工中的问题,本文结合宁波软土地区某地铁站深基坑工程,揭示随着地铁深基坑分层降水、分步开挖和分步支撑的施工步序,触发地面沉降的机理。采用有限元软件FLAC建立了考虑施工步序的宁波某地铁车站深基坑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不同施工步序下的地表沉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工步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作用不同,其中降水的影响作用随着开挖的加深而增强;在深基坑的开挖过程中,基坑外侧20m范围内的土体沉降急剧变化,工程技术人员比较重视,而20~30m范围内的土体沉降差异较大,也易引发工程事故,对此不容忽视;控制基坑外侧土体的水平位移能够有效减小地表沉降,保护周边建筑和市政管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作用下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局部抗震性能,针对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进行局部抗震性试验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某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工程进行分析,构建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分别输入0.4g、0.5g、0.6g的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测...  相似文献   

11.
范晓峰 《地球》2019,(7):89-89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渐增大,人们对地上面积的需求应无法满足。因此,向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施工建设中,深基坑的开挖是工程质量的核心。因此深基坑的安全性也是一项重大课题。在深基坑的开发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地质条件、方案的设计等诸多因素都是影响场地工程质量的关键。本文就是从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方面入手,深入浅出的就工程技术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以及具体的支护设计原则,然后,结合某一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勘察分析其实际情况来科学地选择支护结构,并提供了支护选择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基坑支护设计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最终的质量,所以必须非常的重视。过程中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才能有效的提升水平。文章先介绍要求和形式,再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阐述了岩土工程桩基施工与勘察对工程的意义,随后分析了岩土工程桩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需要提出了几点优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为同行工作者提供一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黎永索  张可能  彭环云 《地震学刊》2011,(4):436-440,449
提出了一种基于预应力混凝土的基坑冠梁的计算模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预应力的等效荷载作用,在基坑支护结构冠梁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对基坑支护结构提供主动支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冠梁可以提高基坑支护体系坑顶的刚度,改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降低工程成本;计算模型简单,具有内撑和拉锚的功效,施工更方便,质量容易控制;预应力混凝土冠梁能够充分发挥预应力钢筋的抗拉作用,减小支护结构的顶部位移和增加悬臂式支护结构的支护深度;冠梁中的预应力钢筋能够回收和重复利用,经济环保。因此,预应力混凝土冠梁在基坑支护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地下工程中,由于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带有地下室的主体结构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因为CFG桩长螺旋钻施工设备限制,地下室底板下的CFG桩必须在深基坑开挖一部分后进行施工。在某深基坑工程中,随着CFG桩的施工,基坑周围地表出现明显开裂现象。为探究其原因,结合该基坑工程实例,利用FLAC3D软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考虑渗流作用下CFG桩基坑内施工对基坑周围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并把计算结果同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FG桩在部分开挖基坑内施工的快速取土作用对基坑内被动土压力区产生扰动,削弱原有的被动土压力,导致基坑周围土体变形。基坑周围地表变形的影响范围超出2倍基坑深度的监测范围,因此,部分开挖基坑内施工CFG桩的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的监测范围应在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大。根据计算结果建议类似基坑工程监测范围距基坑边缘的距离采用基坑开挖深度与基坑底面以下CFG桩长之和。类似基坑工程设计应加大支护结构和止水帷幕深度,施工时从基坑内部向外部隔桩跳打,并适当增加工期,将有利于降低由于CFG桩基坑内施工对基坑周围土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钢管内支撑由于具备材料可周转使用,支撑力调整方便,施工工期短等优点,因而在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被广泛应用。石家庄地铁东里站主要采用钢管内支撑与排桩相结合的支挡式支护结构,有效控制了基坑的变形,确保了基坑稳定。  相似文献   

18.
边坡的处理与加固设计是工程项目施工的基础,只有做好边坡的加固设计,才能确保边坡稳定性,进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本文结合大雁山边坡支护工程分析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以及加固设计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石家庄市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对桩-锚、土钉墙2种支护结构坡顶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并做数据分析。对比发现,桩-锚较土钉墙支护效果更佳;2种支护形式都存在基坑的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中开滦煤矿竖井井筒、井底车场、硐室、大巷、采区巷道、回采工作面和巷道支护等井巷工程的典型震害情况。分析表明井巷工程震害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围岩特征、支护形式、相关巷道、施工质量等直接有关。文中指出强烈地震使电源中断,并使井下涌水量成倍增加,淹没大量巷道和设备,产生了严重的次生灾害。文中并对地震区矿井井巷工程的设计和抗震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