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岩溶地区合理开发资源与地质灾害的防治。在地球内自然灾害存在着关系链,包括气候灾害与地质灾害间关系链,地质灾害与生物灾害间关系链,以及地质灾害间关系链。不合理的开发资  相似文献   

2.
岩溶地区合理开发资源与防治地质灾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地球上,自然灾害间存在着关系链,包括气候灾害与地质灾害间关系链,地质灾害与生物灾害间关系链,以及地质灾害间的关系链,不合理开发所有资源,都会诱发灾害,因此,讨论合理开发资源并防止诱发地质灾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曹卫峰  王安祥 《贵州地质》1993,10(2):150-154
本文对贵州省的主要地质灾害,如斜坡变形、塌陷、泥石流、淹没、地裂和地震等的危害及其发生发展作了概略性论述,并提出了合理开发资源是保护环境的治本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盘县特区的地质灾害(斜坡变形、岩溶塌陷、采空塌陷、洪水期岩溶凹地积水淹没、河水漫溢淹没等)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进行了较深入地论述,提出了合理开发资源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上海及其邻区活动断裂构造及有关地区潜在地质灾害特点的研究,论证了上海及其邻区潜在地质灾害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构造背景与成因机理;指出: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的存在与活动是诱发有关地区潜在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文中明确指出了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的研究在相关地区进行潜在地质灾害评价与预测方面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论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四川省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不合理开发资源所导致产生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现状: 全省近年来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民作的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效。根据我省地质灾害日益频敏少地质环境恶化日益加剧的现实,提出了今后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真 《吉林地质》2001,20(1):48-52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危机与环境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指出由于地下水超采引发的主要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最后探讨了对确保水资源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为地质灾害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通过大量事例阐述了人为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防治对策。指出,对工程区地质情况认识不清楚,设计不合理或设计失误,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等是人为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人为地质灾害具有可防治性,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增强科学性,减少盲目性来达到避免和减轻人为地质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形势严峻。本文通过分析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外部性、产权及其治理机制,指出至少有天灾、历史遗留欠账、治理主体难以明确的共三类地质灾害的治理是需要国家财政负担。本文提出,针对这三个类型的地质灾害治理,通过对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土地、矿产和地质资源创建产权,并与地质灾害治理捆绑出让,获得地质灾害的长效治理,最后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洪信  任定权 《贵州地质》2004,21(3):178-184
本文对贵州省修文县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该县地质灾害的特征和成因及其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沿河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多友 《贵州地质》2003,20(3):172-177
本文对贵州省沿河县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该县地质灾害的特征和成因及其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下水封石洞油库的工程特点,分析了此类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类型。列举了工程场地可能存在的现状地质灾害、施工期地质灾害和运营期地质灾害。认为该类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更关注地下地质灾害,尤其是岩爆灾害。以某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实际工程为例,说明岩爆灾害宏观预测评估应针对岩性和地应力两个主要因素。探讨了地质灾害预测评估的可靠性问题,指出预测评估的可靠性基于分析思路的正确和预测指标的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区域评价对制定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指导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地质环境的妥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基础。本文以滑坡灾种为典型,总结了近10年来中国在这一领域所开展的工作和所取得的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指出了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该注意的方面和有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文中着重论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性质和意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合理应用及其实施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其中关于地质灾害的形成步骤、防治途径、防治方案选择及防治工程布置等阐述具有新意.  相似文献   

15.
人为地质作用与人为地质灾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人为地质作用对地球各圈层的作用及其特征,分析了由人为地质作用引发的主要人为地质灾害,指出人为地质作用已成为重要的地质管力,而协调人地关系是减轻人为地质灾害,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童志良 《浙江地质》2000,16(2):49-52
章通过对湖州市近几年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介绍,指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指出不仅是自然原因,更多的是人为因素,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人为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论述了人为地质灾害的概念, 典型事例以及人为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指出, 人为地质灾害是由于人类的工程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地质灾害。人为地质灾害可导致地质环境恶化, 使环境质量下降;而地质环境恶化又可导致地质灾害的加重, 使灾害频度增大, 强度增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人类各类工程地质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地质灾害预防与管理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前提与基础.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价的前提,也是地质灾害区划和防治工作的基础.本文基于国内外地质灾害易发性的相关研究,对地质灾害易发性概念、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方法和易发性评价模型进行分析总结,并指出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论述了太原市地质灾害形成的条件,尤其是新构造运动特点及其影响。系统论述了太原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特征。将地质灾害分为两大类:自然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重点放在后者。主要是地面沉降与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较为严重,吴家堡沉降中心90年代以来,年均沉降量已达225mm,且处于发展阶段。文中最后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尹先娥  常智胜 《贵州地质》2016,33(2):113-116,131
水城县位于贵州省西部乌蒙山区,区内山高坡陡谷深,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发、易发。本文以水城县重点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成果为依据,从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两大方面对地质灾害孕育背景及引发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近年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灾害隐患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指出了水城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是客观存在的,地灾防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降低外在因素对灾害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