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水文》1999,(6)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水文工作会议上,从跨世纪水利发展的战略高度,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提出要转变人们对水的九个方面的认识,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水利的发展,并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详见本刊本期有关会议报道)。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新形势下,水文部门怎么办?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水利部水文局局长陈德坤在全国水文工作会议闭幕式上指出,水文工作一定要适应形势,跟上形势,转变思路:第一,从重点为防汛抗旱服务向在继续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同时,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  相似文献   

2.
魏新平  蒋蓉  刘晋  李夏 《水文》2015,35(1):77-81
近年来,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水文站网布局和功能逐步完善,水文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水文测报和信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作对水文不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全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作对水文的要求,阐述了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分析了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3.
水文科技发展回顾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建云  章树安 《水文》2006,26(3):13-17
水文科技是水文工作和水利科技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水文科学技术对我国水文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水文科学技术发展随着水文、水利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得了巨大成就,有些技术达到获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本文对我国水文科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总结,对目前水文科技存在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水文科技发展的重点和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陆旭  徐海峰  袁普生  王德润 《水文》2006,26(5):52-54
本文以建设水文水量计量标准体系为研究探讨对象,分析了当前我国水利行业面临的计量监督形势和基本任务,对构建一个完整的水文计量标准体系提出了基本框架,对建设水文计量标准体系工作所涉及到的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未来五年开展水文计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目标,提出了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为止,由水利部水文局主持和编制的水文站网、水文仪器及设备、水文监测、水文情报与预报、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含标准物质)、水资源监测与评价、水文综合管理、水利通信、水利信息化等一系列技术及管理标准和规范共有300多项,这些水文标准和规范是整个水利标准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基本形成一套能够满足我国水利事业协调发展和安全需要的水文标准化体系,支撑并规范了水文、水利信息化、水利通信等相关工程的有序、科学和健康发展.同时要努力克服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不足,加大经费投入,培养一批标准化工作精英,为我国的水文标准化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水文资料整编工作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艳丽  侯元  李军  江龙  于鹏 《地下水》2010,32(3):137-138
水文资料为我国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水文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水文站收集的原始水文资料是瞬时值,无使用价值,必须经过整编才能服务于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水文资料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水文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资料整编质量,具体措施如下:提高水文测验精度;对于定线工作要严格把好关;资料整编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综合业务水平;参编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編者的話     
《水文》1963,(1)
自1960年水利电力部水文局原举办的“水文月刊”停刊以来,各地不断反映,急需一种新的刊物交流水文工作的經驗,指导实际工作。为此,根据水利电力部的指示,自今年起,增出“水利水电技术”(水文副刊)。  相似文献   

8.
3月24日至25日,全国水文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两会"刚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水文工作,研究"十二五"水文发展形势任务,部署2011年重点工作。水利部党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在江苏省率先正式批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增挂“无锡市水文局”牌子,实行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管理体制,并明确了无锡市水文局为地方服务的七项职责。无锡水文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下,水文站网规划设计应该紧紧围绕无锡水利、服务无锡水利、融入无锡水利,才能发挥水文体制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管理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5)
现阶段,水文测站的分类分级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因为标准和目的不同,造成统计的各类水文测站数量不一致。而在日常工作中,水文测站的分类分级一要满足水文工作需要,二是要开展水文对外服务。在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任务下,如何让公众了解水文工作,如何向政府展现水文工作的各个方面,将水文测站的分类和分级工作做好尤为重要。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启动"数字水利"建设,水文作为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测站分类与分级将是一项基础的、先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陈德坤 《水文》1999,(5):2-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我们迎来了水利部水文局的成立,这是全国水文系统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水利部水文局,向全国广大水文职工表示亲切慰问,并对你们多年来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水利部水文局的成立,是国家和水利部进一步加强水文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我们水文系统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编办字卜999」73号文的批复以及水利部《关于成立水利部水文局和水资源水文司更名的通知》(水人教[1999)350号)精神,成立水利部水文局,与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将水利…  相似文献   

12.
《水文》1956,(1)
今年二月二十一日到三月三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國水文工作会議,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設高潮形势下水文工作的全面规划和具体任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应該采取的措施。因此,这次会議是極其重要的,它标志着我國水文工作即將進入一个嶄新的發展階段。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张建云 《水文》2006,26(1):I0001-I0002
进入2006年,《水文》杂志迎来了创刊50周年的喜庆日子。50周岁,对于一个人意味着壮年时期,象征着风雨砺炼之后的经验、成熟与收获,对于《水文》杂志,更意味着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历程。《水文》杂志是水利行业最早创办的科技期刊之一。她的前身《水文工作通讯》创刊于1956年6月;1959年1月更名为《水文月刊》,1960年5月停刊;1963年4月复刊,同时更名为《水利水电技术(水文副刊)》,1966年6月再度停刊,1979年3月《水利  相似文献   

14.
陈德坤 《水文》1997,(4):5-7
努力提高我国的水文情报预报水平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主任陈德坤欣逢《水文》杂志出刊百期,我谨代表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向《水文》杂志编辑部及广大读者表示热烈的祝贺!《水文》杂志是由水利部水文司和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水文行业的科技期刊。水文情报预报工...  相似文献   

15.
親愛的同志們: 請允許我向你們——新中國年青的水文工作者致以熱烈的祝賀,你們通過短期學習,將要作爲一支新的水文大軍,投入新中國的水利建設事業中去。 水文局請我向大家作一個報告,當然,我的  相似文献   

16.
各位代表: 我完全同意并热烈拥护周恩来总理、李富春副总理、李先念副总理和彭真副委員长的各項报告。我是一个水文工作者,請允許我就我国水文工作情况向大会作一个簡要汇报。水文工作是研究江河湖泊等水的变化規律,来为水利建設及国民經济各方面服务的,如果說,气象工作是探知“天宫”的秘密,作出天气預报,为生产建設服务,那么水文工作就应探知“龙宫”的秘密,探求水文規律,为生产建設服务。凡是与江河湖泊有关的水利电力工程,城建、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水利事业·水文篇》编写组于1987年10月29日在北京成立。编写组由水电部水文局聘请14位同志组成。《当代中国的水利事业》是《当代中国》丛书中的一卷,《水文篇》是其中的一篇。《水文篇》是一部反映建国以来水文事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专业史,同时也是一部培训水文干部的教材。全篇共分十章和附录(大事记),共约6万字。  相似文献   

18.
《水文》1963,(2)
一 水文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为水利建設服务,即水文計算和水文情报、預报。 在修建任何一个水利工程,不論是水庫、閘坝、堤防、水电站,都需要对可能发生的水  相似文献   

19.
《水文》1960,(1)
一水文是水利建設的尖兵,要兴修水利,馴服江河,首先要算清水賬,摸透河流的底細与規律。十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建設的飞跃发展,水文科学技术有了迅速的进步,并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1.在水文站网建設方面:站网建設是水文科學技术的基础。到1958年底仅国家投資举办的  相似文献   

20.
牛玉国  蒋昕晖  李波涛 《水文》2007,27(4):75-76,70
在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就治黄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这意味着在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进程中,水文工作将要承担的责任更大,提供的基础支撑更全。而以往“平面水文”和“区域水文”等“小水文”的理念已无法满足黄河治理开发的需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黄河水文提出了“大水文”的创新理念与发展战略,要在流域内率先实现黄河流域水文一体化管理,从而大幅提升黄河水文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