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堀江谦一,日本人。我热恋大海,酷爱航海。1992年10月27日,风和日丽,年届54岁的我又一次迈上了横渡太平洋的征程。这天正值我驾驶人工动力小艇横渡太平洋30周年纪念日,因此今天的小艇与30年前的那只小艇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马美特”号。所不同的是,今日小艇全凭人力,靠脚蹬螺旋桨推动小艇前进,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我  相似文献   

2.
吴溪 《海洋世界》2009,(11):51-53
传说 把一只海马放在掌心并仔细端详,你会发现这是一类最不可能存在的生物。也许我们可以认为,相貌如此奇特的生物其实是出于某位造物神闲来无事的恶作剧:她在一个贴有“备用零件”标签的盒子里乱翻,发现了一个马脑袋,忽然间产生了创作的欲望,于是便把它安在了一只袋鼠的躯干上。她玩心大起,又在上面装了一对可以转动的变色龙的眼睛,以及一条像树居的猴子那样的尾巴。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军历史上有过巡洋舰吗?回答是肯定的:有,而且还不少。那么,这些巡洋舰的身世由来如何,服役期间建树怎样,它们最后又是怎样消失的呢?让我们循着一条条昨日的航迹,去史海寻踪……战舰“扬武”喋血马江中法马江之战,是中国近代海军用蒸汽动力舰船与外敌进行的首次大规模海战。1883年,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略越南的同时,也把矛头指向中国。法国远东海军司令孤拔奉命率舰队驶进闽海,企图占领福建和台湾诸港口。清朝政府临敌畏缩,迟迟不敢向法国宣战,直至孤拔舰队进入马尾,停泊于距中国福建水师锚地仅千余米的江面上,清廷还不下令海军备战。结果法国舰队于1884年8月23日午后1时56分突然  相似文献   

4.
沟通无极限     
小知识藤壶是一种小型甲壳动物,形状有点像有口无把的小壶,又像马的牙齿,渔民又叫它为“马牙”,又因为它能把石块牢牢粘住,又送它一个“石砌”的外号。藤壶身体能分泌一种很粘的  相似文献   

5.
正七月的厦门,七月的海。七月,海风阵阵轻抚着厦门,这个海滨城市,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她婀娜多姿的摇摆,散发着她独特的魅力。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聚集在这里,在欢歌笑语中,开启了我们为期七天的夏令营生活。人们常说:"蓝蓝的天空就像海洋一样"。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内陆地区的同学来说,大海像一首诗,灵动跳跃;大海像一幅画,意蕴丰富;又像一支交响乐,浩瀚澎湃。在我心中,大海是一个温暖的载体,承载了一  相似文献   

6.
秋风乍起,丹枫如火,一年一度的凫溪香鱼又上市了。宁海凫溪,素有“香鱼之乡”的美称。清朝乾隆年间(1774年),宁海县知县徐恕曾作诗云:“浮溪渡口夜通渔,玉水清波画不如。何事秋风鲈鲙尾,芳鳞三寸是香鱼。”这是描绘当时凫溪港捕捞香鱼的情景。凫溪、古代称浮溪,发源于马岙第一尖东麓,流经清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7年闽江河口两个站位洪季大潮的同步观测资料,分析了闽江河口潮周期内悬浮泥沙的分布特征、底质再悬浮特征以及悬浮泥沙的输运过程和机制.研究表明:闽江河口悬浮泥沙粒级组成上以粉砂为主,分选较差,粒级偏向粗颗粒一侧,单峰分布;梅花水道悬浮泥沙浓度波动较大,再悬浮作用明显;第一个潮周期内涨潮流在输运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平均流、斯托克斯漂移效应、潮汐捕集作用和垂向潮振荡引起的剪切扩散是引起闽江河口悬浮泥沙输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结识了马中欣先生。马中欣,一位侨居美国的冒险家、摄影家,大陆对他比较陌生,而在台湾和海外华人圈中,却是十分著名。1942年,马中欣出生在兰川,1947年随家人迁居台湾,1981年他又移民美国。马中欣青年时期毕业于台湾矿业学院,攻采矿专业,毕业后到军队服了两年兵役,在金门岛驻守了一年。他说,在金门时两岸关系虽仍紧张,但相互之间的炮击已不多见。后来,马中欣到台湾的一座金矿工作,后又转到台湾的“中国石油公司”担任工矿师。在石油公司工作期间,因常为驻地居民照相而迷上了摄影。1975年由台湾著名的摄影大师郎静山推荐,马中欣前往日本“东京写真专门学院”研修  相似文献   

9.
闽江下游河口区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江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位居全国第3位。对采自闽江下游及闽江口邻近海域的沉积物分析表明,沉积物以SiO2含量高、Al2O3等组分的含量较低为特点。样品中碎屑矿物主要是石英、斜长石、正长石、白云母和绿泥石。从SiO2看,闽江沉积物与石英砂岩的成分较接近,不同于浅海沉积物,与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河流也有较大差异。地形地貌及水动力条件控制沉积物粒度的分布,粒度又控制沉积物的组分分布。总体表现为,由陆向海,呈SiO2逐渐降低、Al2O3等组分升高的趋势。人类活动对闽侯段及闽江北港到马江段河流沉积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闽江流域的源区特征、水动力条件和搬运距离以及物理化学条件与生物作用对沉积物的改造,使得沉积物组分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周海鸥 《海洋科学》2002,26(1):36-39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世界地缘政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们这个向来不愿惹事生非的民族,在世界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下便一天也不得安生。不远的一个例子便可见一斑:为阻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掣肘我构建大中华经济圈,某国又向台湾出售军武,以阻挡我向太平洋和全世界进军的步伐。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我们以海为依托的地缘优势及  相似文献   

11.
温森特女士是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在保护海马方面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在她的努力下,世界生物保护组织终于把海马列为监管对象。海马是一种让人喜爱的水生动物,生活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水域。它们看上去很像缩微的马,其实属于鱼类,形态精巧可爱。全世界大约有32种海马,分布于从佛罗里达到菲律宾的温带和热带水域。它们的体型很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日顿比奇市,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海姑娘”叫加尔普·桑德拉,她是一个图书馆馆员,同时,大海又是她的“故乡”,她能轻而易举地潜入水中,转眼就能用牙齿叼上一条大鱼。“海姑娘”桑德拉早在14岁那年就练就了这一捕鱼绝技,现在她已经25岁了。从那时起,她就经常为朋友们表演这一绝活。她这样做,一来能让大家开心。二来不需破费去买鱼杆和诱饵就可品尝到海鲜了。捕鱼能手桑德拉非常自信地说:“这对我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只要从水面上仔细看清和认准鱼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日本九州五岛列岛周围有许多早第三纪含煤沉积小盆地 ,它们正处于东海盆地的东北端 ,又处于东海与日本海的对马盆地相衔接的部位 ,研究它们是很有意义的。最近日本帝国石油株式会社的岩田尊夫等人就发表了两篇文章 ,谈及这些盆地的划分、地层层序、沉积过程以及孢子—花粉组合和地层对比。在日本九州西北部 ,西北—东南向和东北—西南向的两组断层甚为发育 ,它们控制着下第三系含煤盆地的平面几何形态 (多为长斜方形 )。在五岛列岛西北方有福江盆地 ,它是东海陆架盆地的东北延伸部分。在五岛列岛以南也发育了 5个下第三系沉积小盆地 ,其中五…  相似文献   

14.
闽江口及周边海域沉积物输运及资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军  叶翔  赖志坤  王亮 《海洋与湖沼》2020,51(5):1013-1024
河流入海泥沙的大部分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及近岸陆架地区,发育一系列的粗颗粒沉积体系,是海砂资源重要分布区。本文以福建闽江口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沉积物输运过程及海砂资源的形成机制。观测结果表明,闽江河口水体盐度由河口内部向口外海域逐渐增大,水体浊度总体减小;闽江河口附近海域近底部(距离海底25cm)流向表现出一定的旋转流特征,潮周期内余流表现为向海输运,而推移质输运主要发生在涨潮期间,并且潮周期内净向陆输运。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闽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前缘表层沉积物主要由粗颗粒物质组成,沉积物类型以砂和砂质粉砂为主,中值粒径小于4Φ;前三角洲地区表层沉积物主要由细颗粒物质组成,中值粒径介于4Φ—6Φ之间。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闽江入海泥沙经梅花水道和长门水道入海后,在盐淡水混合、径流、潮流的作用下,在闽江河口形成了四个粗颗粒沉积物汇聚区,成为闽江口地区海砂资源的重要分布区;而细颗粒物质在河口羽流和潮流的作用下向偏东方向输运,形成了以黏土质粉砂为主的前三角洲。  相似文献   

15.
<正>去年11月,闺女随她妈妈出差第一次去了一座沿海城市——厦门。尽管她妈妈是从事海洋宣传工作的,但是却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带着闺女到海边游玩。闺女马上就要上小学了,自由出行的时间越来越少,做母亲的这时突然着急起来,尽管"又要开会又要带孩子玩"这事听起来很不靠谱,但不管怎样,也算是做到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相似文献   

16.
福建海岸线,北起沙埕,南至洋林,全长约3000km,岸线曲折,港、湾、澳众多,岛屿棋布,海底地形复杂。主要河流有浙南瓯江、闽江、晋江、九龙江及粤东的韩江等,沿岸流有闽浙沿岸流及邻近的粤东沿岸流,它们给本海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由于强轨季风的影响,使本海区的表层流,冬季流向西南,而夏季流向东北;穿过巴士海峡向北流向台湾海峡的黑潮支流,它对福建海区的主要影响是在春夏两季。所以,福建海区是寒、暖流的交汇区,浮游植物繁殖生长旺盛,各种鱼类都回浮到此觅食,形成良好的渔场。  相似文献   

17.
沐百年风雨,烁万代光华。今年3月1日,海军青岛观象台饱经一个世纪的风霜雪雨之后,迎来了她的百岁华诞。百年沧桑巨变,像一本记载着耻辱与抗争、悲壮与奋发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异常沉重和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热心一门学问——国土经济学。对一个拥有领海的国家来说,海洋也是她国土的一部分。我国东南两方濒临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加在一起,面积四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我国沿海大陆架的面积达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对海洋的研究,在我国国土经济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这种研究。今年二月,我应曾呈奎同志的邀请去青岛,有机会向在青岛工作的海洋学界的同志学习,增加了一些知识。《海洋开发》创刊,要我在创刊号上写一点东西。于是我又看了一点材料,想了一点问题,在对这个刊物的创刊表示祝贺的同时,写了一些自己的基本认识,作为我对海洋国土经济学研究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挪威西海岸的一个小岛渔村里,住着正在度假的17岁的女孩凯特丽·伯格与她的父亲。这天,他们悠闲地划着小船出海了。突然,小凯特丽发现一块光秃秃的礁石上,有一个小东西在蠕动。她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闽江河口钻孔揭示的第四纪沉积物的生物、粒度和矿物特征,并探讨了闽江河口的演变历史。在中生代构造运动所奠定的地貌基础上,闽江自第三纪至第四纪早期以上升剥蚀为主,第四纪初期沙溪、富屯溪、建溪等河流即已流归闽江,形成了一条较大的河流,但当时河床大多基岩裸露,直至晚更新世晚期始接受洪冲积相沉积。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海面不断上升,但早全新世早期闽江河床仍高居于海面之上,仍以河流相沉积为主;早全新世晚期,海水开始侵入闽江,形成了湖沼—河口相沉积。至中全新世,海面已上升至现今海面位置,海水沿闽江河谷入侵,闽江河口退至白沙附近,琅岐岛一带为海湾环境,并接受了相应的沉积。晚全新世河口下移,琅岐岛附近成为河口环境,形成了一套以河口沙坝相和河口相为主的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