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1月5日,著名的测绘仪器生产商——徕卡测量系统全球董事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并于次日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举办了主题为“百年经典徕卡,携手中国未来”的徕卡日活动。瑞士大使、徕卡董事会成员、徕卡重大客户以及徕卡员工、徕卡在中国最大的合作经销伙伴——欧亚公司董事长共计一百五十余人出席了此次盛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测绘学会第四届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5年9月16日至21日与“遥感技术在测绘中应用”学术讨论会同时在安徽省屯溪市举行。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3S和4D技术对测绘产生的深远影响,测绘已步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针对目前对高新测绘技术手段需求的增加,以及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测绘市场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1 1月 5日 ,著名的测绘仪器生产商———徕卡测量系统全球董事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并于次日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举办了主题为“百年经典徕卡 ,携手中国未来”的徕卡日活动。瑞士大使、徕卡董事会成员、徕卡重大客户以及徕卡员工、徕卡在中国最大的合作经销伙伴———欧亚公司董事长共计一百五十余人出席了此次盛会。在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 ,中国政府加大规模了对基础建设的投入。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送、申奥成功后北京的城市规划等重大项目 ,以及城市数字化的浪潮 ,让传统的测绘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测绘学报》1991,(2):159-159
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暨陕西省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12月12日至14日在西安市煤田航测遥感公司召开了“摄影测量机助测图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1个单位33位从事机助测图工作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实用化阶段,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测绘单位陆续引进了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并逐步形成生产能力。由于正式生产开展时间较短,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尚未出台,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许多问题仍处在摸索当中,诸如软硬件如何配置?产品究竟有那些?产品的检查方法等等。本文通过总结一年多的生产经验,对有关问题提出建议。2 软件选择2.1 数字摄影测量软件 已商品化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较多,如徕卡Helava的DPW、Intergraph公司的ImageStation以及国产的部分系统等。 国产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包括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研制的VirtuoZo系统和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制的JX—4A系统。与  相似文献   

7.
徕卡HDS,瞄准3维激光扫描技术领先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自2000年3维激光扫描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并在测绘工程领域应用以来,作为一项实用高效的测量手段和技术,立刻得到了国内广大测绘科技人员的关注和青睐。瑞士徕卡测量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徕卡测量系统)作为最早将其3维激光扫描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的公司,目前在国内  相似文献   

8.
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主持的“王之卓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数字摄影测量学术讨论会”将于1988年12月11日至12月17日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隆重召开。会议期间正值王之卓教授80寿辰和从教50周年。为此,会议分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徕卡ADS40/ADS80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ADS80系统概述 2001年7月,瑞士徕卡公司(Leica Geosystems)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19届ISPRS(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大会上正式推出了先进的基于线阵CCD扫描机载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ADS40.2008年7月,瑞士徕卡公司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21届ISPRS大会上又推出了ADS系列机载传感器的最新产品--ADS80机载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目前,徕卡ADS系列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已在全球销售100余套.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测绘学会第四届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召开的《遥感技术在测绘中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9月16日至21日在安徽省屯溪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共62人,分别来自全国各地的测绘部门和非测绘部门的生产、教学科研单位。会议上共宣读论文25篇,交流论文16篇。论文内容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王之卓教授关于“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学术观点出发,根据武汉测绘学院航测与遥感系近年来所进行的遥感科研的经验,论述了摄影测量与遥感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服务对象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11日至14日,徕卡测量系统有限公司分别在北京、武汉和上海三地举办了“GPS参考站网综合服务技术”研讨会,来自德国的Hans-Jurgen Euler博士和徕卡公司的GPS参考站网技术专家Joel Van Cranenbroeck先生,与来自国内各地从事测绘、地震、气象、数据处理研究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专家共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就当前台站网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和交流。尤其引起与会者强烈兴趣的是,在国外已广泛采用的虚拟参考站FKP技术分析,以及徕卡即将于今夏推出的一种最新解决方案——基于主副站概念的“实时覆盖全网改正数”设计方案的虚拟参考站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13.
《测绘通报》2015,(8):69-69
为激励广大徕卡用户使用徕卡测量仪器积极进行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创新,总结徕卡测量仪器在各行各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宝贵经验,同时鼓励广大用户积极向《测绘通报》投送原创性、高水平论文,徕卡测量联合《测绘通报》特此举办优秀论文有奖征集活动。活动面向所有徕卡测量用户展开,欢迎所有使用徕卡测量产品的用户踊跃投稿,所有稿件将由徕卡测量、《测绘通报》及邀请到的业内知名专家组成的权威评审团进行评选。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新世纪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1月8日~11日在北京海特饭店举行,会议由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承办.  相似文献   

15.
(一)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于1984年6月17日至29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市召开了第15届大会,会议代表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100多人。中国测绘学会派出了以王之卓为团长的15人代表团。共向大会提供了18篇学术论文,其中在各种会议上宣读的有7篇。这是自1980年中国测绘学会参加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以来,我国提交和宣读论文最多的一次。这些论文从各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摄影测量和遥感工作的成就,王之卓教授作了“东南亚摄影测量与遥感教育状况的报告”。各国代表很为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2006年7月12日,徕卡测量系统向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提供捐赠用于支持学院建设、新技术推广以及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等的捐赠仪式在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传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部长卢江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李建成以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近80人出席了捐赠仪式。捐赠仪式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李建成院长的发言中拉开序幕,他向徕卡测量系统大中华区总裁PeterLippmann的到访表示欢迎,并感谢他和徕卡测量系统对学院长期以来的支持。随后,进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王传中党委副书记代表刘…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由中国测绘学会举办的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以及由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与中国测绘学会联合主办的“信息化测绘论坛”,于2007年11月4日至6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司长胥燕婴,测绘界两院院士陈俊勇、李德仁、宁津生、刘经南、王家耀、张祖勋,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杨凯,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三新以及学会理事、专家、学者等4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徕卡测量系统在本次会议上展出了最新翘楚TPS1200 、Smart系列、HDS6000、参考站系列产品和航空摄影测量软硬件产品等,吸引了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文件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城市信息系统(UIS)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纪要“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城市信息系统(UIS)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1993年12月22日~2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主办,委请福建省测绘...  相似文献   

19.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第三委员会、国家测绘局、中国测绘学会将于1990年5月20日至24日在武汉召开“关于数据分析研究的进展”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的具体组织工作将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湖北省科协共同负责。  相似文献   

20.
作为闻名遐迩的精密仪器供应商 ,徕卡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 192 1年Wild(威特 )厂在瑞士Heerbrugg设立。在其近百年的发展长河中 ,相继得到Leitz、Kern、Cambridge仪器等公司的加盟 ,并于 1990年合组徕卡(Leica)集团。 1997年 ,徕卡集团原测绘部门独立为徕卡测量系统 ,以继续推动徕卡品牌和测量相关产品。在传统测绘行业革新的时代 ,徕卡测量系统有着非常明晰的战略 :我们要成为Geomatics领域的领先者 ,为空间数据市场用户提供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首选的全面解决方案。循着这样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