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固体矿产勘查规范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源/储量分类体系与矿体圈定体系不配套;资源/储量经济分类的指标不利于实际操作,且分类指标偏高,不利于矿产资源的保护.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制定合适的业指标,增加分类编码,用品位指标进行资源/储量经济类型的分类,降低资源/储量经济类型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2.
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已与国际接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原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存在着储量的涵盖太宽泛,可行性评价程度低,经济意义不突同等问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难以与国际分类对比,新分类标准根据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阶段和地质可靠程度,把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16种类型,其最大特点是对矿产资源储量赋予了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与澳洲资源/储量分类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企业在澳洲矿业投资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资源量/储量成为了对标底估值的关键.通过对澳大利亚JORC分类与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对比研究,认为澳大利亚的资源量/储量和我国的资源/储量理念上有一定的差异,澳大利亚资源量纯属地质概念,储量属于经济、社会概念,两者不能相加.JORC资源量等于我国新分类的资源量与基础储量的总和.JORC证实储量(Proved)高于可采储量(111),更接近于我国矿山的开拓矿量.其概算储量(Probable)高于我国的预可采储量(122).  相似文献   

4.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已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将于今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笔者就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进行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过去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级适用  相似文献   

5.
谢义行 《山东地质》1999,15(3):47-52
回顾了我国现行矿产储量分类分级标准的制订情况,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要介绍了《联合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通过新颁发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与我国现行分类及联合国框架的对比,阐述了其主要特点及实施意义。  相似文献   

6.
进行国内外矿产储量对比是认清矿产资源形势的一种手段,也是制定政策、进行矿产贸易和调节地质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这一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国际间在矿产储量工作上存在着储量分类不统一、工作程度不等、计算标准不一致、数据、发表年限不同等很多问题,给我们分析资源形势、对比国内外储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进行国内外矿产储量对比时,有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周圣华 《中国地质》1999,(10):30-32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评价矿产资源的基本准则和重要依据,是政府部门管理矿产资源,是有关矿业投资管理机构、矿业行会组织和矿业公司利用、评价和管理矿产资源的重要前提。目前,各国都已具有或经指定的符合本国政治、经济特点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就现行的总体情况来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相似文献   

8.
严铁雄 《中国地质》1998,(10):11-12
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级源自前苏联,1959年全国储委根据我国的实践制订了第一份固体矿产储量分类分级规范——《矿产储量暂行规范(总则)》。随后,煤炭、冶金也都制定了各自的矿产资源分类分级方案,直到1992年12月国家  相似文献   

9.
以南澳州WINTINNA煤炭勘查区为实例,选取以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为勘查标准的《南澳WINTINNA勘查区详查地质报告》和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公布规范(JORC规范)2004)为标准的《WINTINNA煤炭资源量评述报告》作为对照,从报告结构、矿产资源量估算、煤炭资源量结果、资源量变化原因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对比研究,通过算理与算法对资源量变化原因进行剖析,深入阐述了以JORC标准为主导的国际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的指导思想和国际通行估算方法,指出了国内外在煤炭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的不同,对提高我国的资源储量报告在国外市场上的效力、实现国内外主要资源储量标准分类下该类型资源储量报告的快速准确映射和转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煤炭预测的资源量(334)?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煤与非煤矿产资源差异化管理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煤炭预测的(334)?资源量从《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的工程控制要求来看,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推断的内蕴经济的333基本相当。建议在现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相关标准、规范不变的前提下,对煤炭资源实行差异化管理,由国家资源储量管理部门行文,明确规定将煤炭预测的资源量(334)?纳入查明矿产资源之中,对其按查明资源储量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1.
张明燕 《江苏地质》2004,28(2):125-127
通过对国际及国外地质矿产标准的了解,结合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热点,指出矿产资源标准同有关政策、法规一样不可或缺。为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矿产资源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2.
罗布泊钾盐矿遥感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空间遥感技术及TM数据图象处理与钾盐矿化“定性 定量”信息提取,结合罗布泊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表明钾盐遥感矿化信息与伽玛能谱测得的钾道定量数据与地面钾盐矿量分析数据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推断罗布泊钾盐集中生成于全新世中晚期,主要赋存于罗布泊环形构造的耳状体内,可形成3个以上的矿化层。应用遥感地质方法计算预测,其钾盐储量可达5亿t左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标准与美国ASTM标准关于平板载荷试验的规定,总结归纳出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承压板尺寸和沉降稳定标准,并研究其对试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工程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美国标准通用性较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中国标准相对详细严格。笔者针对博茨瓦纳电厂的平板载荷试验,分别采用中美标准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砂类土等强度较高的地层进行试验,采用中美标准所得到的试验结果相差不明显。本文研究可为我国勘察设计人员进行需采用美标开展平板载荷试验的国外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经济建设、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地学发展的需求分析,提出了进行精细地质研究的必要性,诠释了精细地质的概念及其技术体系。认为精细地质是以先进的技术方法和高灵敏度的测量仪器,对地质体进行精确细致的研究,形成先进、精确、实用的成果,达到提高地学科研与调查水平,高效服务经济建设的目的。精细地质的技术体系包括遥感、物探、化探、钻探、同位素测年、空间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通过空中地表地下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调查,完成对研究对象的精细研究。通过物探、遥感、同位素测年、化探等核心技术在国内外精细地质研究中的发展应用状况分析,以遥感技术为例,阐述了进行精细地质调查研究的可能性,展望了精细地质在矿产资源勘探、地学研究、环境保护、国防建设、地质灾害调查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云模型理论应用于隧洞围岩工程地质分类,通过建立隧洞围岩分类多级定量指标体系及评价等级标准,计算隧洞围岩云模型隶属度,将定性评价与定量划分成果进行结合,判定隧洞围岩工程地质类别。通过工程实践应用,该方法对围岩分类问题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进行了统一,围岩分类结果与多位地质工程师联合判断结果相比较,在共计15段围岩中有14段相同,具有高的准确度,云模型理论应用于隧洞围岩分类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地勘单位应贯彻实施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地勘单位目前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展贯彻实施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简称贯标,下同),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以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地勘单位的现实意义。根据地勘工作及其成果的特点,将地勘工作划分为地质调查研究和勘查技术方法两大类,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模式,提出了贯标工作的几项重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地表基质分类研究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而厘清地表基质的科学内涵、时空展布特征、支撑服务目标及调查精度等是开展调查的前提条件。文章充分借鉴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等学科分类和图件表达方式,综合岩石、砾石、沙、土壤等的物质组成、成因类型、地貌形态和粒度质地等,初步将地表基质的类型划分为四个层级,并提出了地表基质层的物质组成、成因属性和研究深度范围,指出了未来开展地表基质调查和编图的主要方向,结果为地表基质统一分类体系构建和全国范围开展的地表基质调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的模糊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是一个涉及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开挖条件、岩石力学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地质问题。本文把模糊层次分析法综合应用于边坡岩体质量分级,利用层次分析法划分影响边坡岩体质量各因素的层次结构,用模糊分析法来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同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各因素评分准则与边坡岩体质量评分准则。按照研究的成果,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的成果有效性,拓展了岩体质量分级理论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地质勘查院在改革过程中 ,针对自身的特点 ,以领导班子建设、提高职工素质、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妥善处理某些热点问题入手 ,创建一个适合经济发展的稳定局面。在此基础上 ,立足市场 ,对院内机构进行调整 ,在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实现技术与劳务分离、精干队伍、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 ,以加强综合地质研究 ,参与国家地质勘查领域的竞争 ,开创了地勘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