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文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2004,22(3):235-244
银河系厚盘的发现,对于研究银河系以至星系的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简单回顾银河系结构研究史和厚盘发现过程的基础上,综合介绍了人们对银河系厚盘各方面性质认识的现状,并对迄今为止所提出的几种厚盘形成机制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和讨论。就目前来看,与伴星系的并合可能是形成厚盘最为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银晕外区存在众多星流,它们或源自银河系的矮伴星系,或源自晕族球状星团,常分别称为矮星系星流和球状星团潮汐尾。星流可以利用各类示踪星,并通过不同的途径加以探测,对若干代表性矮星系星流和球状星团潮汐尾的探测进展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一个最靠近银河系的矮椭圆星系银河系附近分布着10个矮椭圆星系,现在,在人马座又发现一个矮椭圆星系,它比已知的姊妹星系更接近于银河系。英国剑桥天文研究所的伊瓦塔(RchgoIbata)。欧文(Mikel。n)和吉尔摩(GerryGilmore)在用位于...  相似文献   

4.
M51系统包含巨旋涡星系M51和相对较大且较近的伴星系NGC 5195。M51离银河系较近,由尘埃消光带来的观测不确定性也就不十分显著,从而可以得到较详细的星系结构。自M51被发现至今,从射电波段到X射线波段都已获得了丰富的观测资料。主要介绍了M51的多波段观测成果和数值模拟研究,并概述了对其伴星系NGC 5195的观测。  相似文献   

5.
宇宙信息     
宇宙信息三绝国象揭示大星云里的气泡一幅最近完成的三维图象展现了地球和超新星1987A之间的尘埃对气体结构,超新星1987A是八年前在银河系的伴星系——大麦云里爆发的,是自天文望远镜发明以来第一个肉眼可见的超新星。从那时起.它一直是天文学家重要的研究对...  相似文献   

6.
哈勃天文学家第一次发现小麦哲伦云里的一个婴儿星族。小麦哲伦云位于南天杜鹃座,距离地球210 000光年,是我们肉眼可见的银河系的一个伴星系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嵌在星云NGC346里还在从引力坍缩云里形成的一个潜在的婴儿星族,它们尚未点燃它们的氢燃料维持核聚变。这些婴儿恒星中最小的只有太阳质量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最近,新约克大学 Beth Willman 领导的一个小组发现了银河系第13个伴星系。大熊座星系是一个跨度为1600光年的矮星系,它的光度只有太阳的400倍,因此是所探测到的光度最低的星系,它的几万颗恒星散布在350000光年的距离上,并且几乎被银河系的前景星湮没,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矮星系难以发现的原因。它的发现意味着银河系周围可能潜伏着更多的矮星系,这对于  相似文献   

8.
银河系质量是描述银河系的最基本参数之一。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估计出的银河系质量千差万别。现在,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和盖亚卫星数据,更准确地估计出了银河系质量:在距离银河系中心12.9万光年的范围内的质量为1.5万亿太阳质量。  相似文献   

9.
银河系自转曲线给出银面上的圆周自转速度对银心距关系的信息,它反映银河系运动学特征,是研究银河系结构的基本工具. 本文评述了确定银河系自转曲线的原理、方法和结果,并分别对太阳圈以内、以外和银心三个部分作了介绍。最后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确定曲线中的误差来源以及尚待观测验证和理论分析的有关银河系运动学问题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2003年至今,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16颗正在逃离银河系的恒星。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可能是其背后的“元凶”。有一些恒星正在银河系中加速,它们的方向是更为广袤的星系际空间。由于它们运动的速度实在太快,银河系的引力也无法“挽留”住它们。也就是在2003年,天文学家才第一次发现了这些超高速的天体。然而几十年前理论学家就预言了它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NGC4631是一个非常像银河系的近距旋涡星系。最近发现在它周围有一个巨大的热气体晕。这一发现使我们对银河系乃至一般的星系的结构和演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该发现是由马萨诸塞大学的旺领导一个天文学家小组,用钱德拉塞卡X射线天文台和哈勃空间望远  相似文献   

12.
在脉冲星发现以前 ,就有科学家预言超新星爆发可以产生中子星。目前已经在银河系中发现千颗以上的脉冲星 ,可是自 1 7世纪发明天文望远镜以来 ,还没有在银河系中发现一次超新星爆发 ,仅仅是从古代的观天记录中确认了八九次超新星爆发。1 967年发现脉冲星后不久 ,相继在船帆座超新星遗迹和蟹状星云中发现脉冲星 ,这极大地支持了中子星源于超新星爆发的理论 ,也解决了蟹状星云能源之谜。但是 1 572年爆发的第谷超新星和 1 667年的仙后座超新星都比蟹状星云超新星年轻得多 ,在它们的遗迹中却怎么也找不到脉冲星。目前银河系中已发现近 2 0 0个…  相似文献   

13.
不少河外星系的周边发现有不同形态的恒星潮汐流,它们大多源自主星系潮汐力场对伴星系的作用,少数来自球状星团,而对它们进行探测有着重要的天体物理意义。对几个代表性河外星系的潮汐流、星系团环境中的星流结构、潮汐流探测的统计性质和球状星团潮汐尾的探测现状及若干相关问题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银河系中星际尘埃的存在使观测到的天体的亮度和颜色发生改变。银河系尘埃消光改正不止是河内/外天体观测性质研究的必要步骤,也是银河系自身性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从三个方面对银河系消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银河系的整体消光、银河系内天体消光的测量和银河系消光曲线。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与周围数千亿颗恒星一样,我们的太阳也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成员。它沿着一条近圆的轨道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速度超过250千米/秒,轨道半径约为8000秒差距(26,000光年)。太阳在这个轨道上走完一圈,需要2.5亿年多一点,这称为一个“银河年”。从诞生以来,我们的太阳已经走过了20-25圈,也就是说,它的年龄已经有20-25“银河岁”了。  相似文献   

16.
利用恒星视向速度和横向速度资料 ,建立银河系三维运动学模型 ,以研究银河系在太阳附近运动。给出了相关公式的推导和建立 1 2参数运动学条件方程 ,包括 3个太阳运动速度分量 ,3个银河系刚性旋转分量 ,3个较差旋转分量 ,以及 3个银河系收缩和膨胀运动分量。  相似文献   

17.
经过长达数个世纪的探索之后,现在天文学家们终于对银河系的旋臂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有更多的未知留待发现。  相似文献   

18.
发现那些被明亮天体的光芒淹没的暗天体,是天文学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例如系外行星,由于它们比母恒星暗得多,所以极难探测到。另一个例子是星系(比如银河系),它也会挡住或者淹没它后面的大部分天体。为了获知我们银河系附近区域内的宇宙准确面貌,天文学家必须进行深度且精确的巡天(这些工作往往耗时巨大)和计算机模拟。正因为天文学观测越来越全面,天文学家才能够不断发现我们附近范围内的新天体。  相似文献   

19.
近年,在“斯必泽”空间红外望远镜的帮助之下,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对银河系实施了最全面的结构分析,发现银河系属于棒状星系。令人兴奋的观测证据表明,银河系与普通的旋涡星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新的研究为银河系棒状结构的大小和指向提供了最佳的估计,这与以前的估计值相去甚远。研究表明,一条由相对年老和偏红的恒星组成的棒状结构横跨在银河系中心,大约长达2.7万光年——比此前所认为的数值长了7000光年。  相似文献   

20.
白矮-主序双星是银河系中最常见的致密双星系统,它包含一颗白矮星主星和一颗小质量主序星伴星,由主序双星演化而来。大约1/4的白矮-主序双星经历过一个公共包层演化阶段,其轨道间距较小,周期很短,被称为后共包层双星;而另外3/4的白矮-主序双星则从未经历过公共包层演化,其轨道间距几乎与其最初的主序双星的相同,被称为宽距白矮-主序双星。在光学波段,一般从白矮-主序双星的光谱上能明显地看出其有两个成分。随着大型巡天项目如SDSS、LAMOST巡天的开展,近年来搜寻到的白矮-主序双星的数目越来越多。通过对搜寻到的白矮-主序双星进行大量的后续观测,己从中发现并确认了一大批后共包层双星。利用观测到的白矮-主序双星及后共包层双星样本,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密近双星的演化过程,尤其是公共包层演化的物理机制等重要的天体物理热点议题。介绍了白矮-主序双星的形成和演化,回顾了大型巡天项目中自矮-主序双星的系统搜寻,以及基于这些白矮-主序双星样本获得的研究成果,最后对白矮-主序双星的搜寻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