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乌拉根矿区复杂地层绳索取心钻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彦斌 《探矿工程》2011,38(11):18-20,23
在分析了新疆乌拉根矿区绳索取心钻探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在调整钻头、钻具级配,泥浆应用,操作技术等方面采取的技术方法,并对比了钻探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90年代以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预应力锚固技术、斜坡内部加固技术、地下排水技术的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发与应用了多种创新性工程结构;引进和发展了欧洲式柔性拦截网和日本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格梁坡面防护技术.在防治技术上的这些突破与创新,使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GIS技术环境下开展资源定量评价, 实现资源评价工作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是矿产资源勘查与预测的重要发展趋势.为了给地质勘查与预测人员、定量建模人员、GIS分析与操作人员提供共同研究和技术讨论平台, 提出了在矿产资源预测全过程使用的建模技术.介绍了建模技术的基本概念、空间模型建立、图形建模技术以及建模技术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中的应用, 介绍了GeoDAS GIS中的建模技术基本功能以及建模技术在空间对象相关分析、证据(信息) 图层提取、不规则地质单元划分、预测后验概率绘制等矿产资源预测工作中的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 建模技术为地质预测人员、定量建模人员、GIS操作人员开展综合研究和空间决策提供了公共的平台, 有助于实现模型的共享和操作过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在海洋钻探过程中,钻井液循环方式一直备受关注,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HSE的要求下合理选择钻井液循环技术方法是钻探工程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浅水钻探、深水钻探钻井液循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技术现状,其中包括石油套管循环、双层套管循环、隔水导管循环、隔水管循环、无隔水管循环(RMR)、反循环(RDM)、水力反循环(HRC)以及气举反循环技术,分析了钻井液循环技术的装备结构、施工工艺以及工作原理,提出了海岸工程、近海工程以及深水油气、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对不同钻井液循环技术的市场和技术需求,以及该类技术在大洋科学钻探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3S”技术在土地利用数据更新及建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代  董晓敏  单晓云 《地质与资源》2007,16(2):141-142,160
随着“3S”技术的成熟,“3S”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3S”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概况,并阐述了“3S”技术在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及建库中的应用,同时,展望了“3S”技术综合运用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评述了微生物技术在地质找矿和矿石冶炼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着重对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探针、DNA重组技术等有望在地质学中进一步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论述,展望了利用微生物的分子鉴定技术和基因探针技术寻找隐伏矿床、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和基因工程创建高效工程菌用于矿石冶炼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陈喆  陈建平 《江苏地质》2019,43(3):481-490
斑岩型铜矿的勘探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以其自身优势在斑岩铜矿的找矿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以往的工作多注重于某种遥感技术或几种技术组合在斑岩铜矿勘查中的应用,而对各类技术的综合运用与评价尚显不足。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斑岩型铜矿床勘查中的应用历史、现状及几种常用技术,如反射光谱技术、多光谱遥感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雷达技术,并详细介绍这些技术的核心方法、主要应用方向及成功实例。最后对这些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每种技术的优缺点,结合各自的特征,介绍了几种技术方法组合,并通过成功实例证明其应用的科学性,尤其适合大面积的勘查扫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曹佳云  付晓婷  贺丹 《地下水》2011,33(3):40-43,51
分别介绍了GIS技术、RS技术、GPS技术以及3S技术在地下水管理和开发方面的应用现状,借鉴外国的研究成果,提出中国3S技术在地下水管理和开发方面应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扩展现实技术(XR)是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总称。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这些技术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被应用到各大领域。在地学中,XR技术能够让抽象概念更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来,对地质数据可视化、地理信息交互、地学教育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手段及在地学中的应用,为地学中使用XR技术提供技术认知,提出了可在XR技术中使用的交互方案,并选用了江苏丹阳第四系地质模型在XR里各自制作了测试场景。从地学工作者视角对IdeaVR、Unity 3D和UnrealEngine 4三款引擎进行对比,列举其各自优势,展示3种技术平台的制作过程、交互方式、展示效果及使用场景,并就地质模型导入通用引擎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D和“3S”的数字化地质填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矿信息化工程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实现数字化地质填图的意义,结合地矿勘查、开发特点,详细介绍了CAD技术在数字化地质填图中的方法、工作流程、创新成果及应用意义,阐述了数字化地质填图建立在"3S"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方法、发展趋势,并结合上述技术归纳了数字化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讨论了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质编录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皮尺+罗盘”的地质编录模式,使地质编录同时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高效益的独特优势。论文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做了简要的介绍,应用该技术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论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质编录过程中对扫描信息的解译过程与方法,对编录区域做出了岩体质量评价,证明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在地质编录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充分展示了该项技术在地质应用中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从地矿信息化工程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实现数字化地质填图的意义,结合地矿勘查、开发特点,详细介绍了CAD技术在数字化地质填图中的方法、工作流程、创新成果及应用意义,阐述了数字化地质填图建立在“3S”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方法、发展趋势,并结合上述技术归纳了数字化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讨论了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大中型企业网络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在分析企业网络安全的基础上,从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及主机防护等方面阐述了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基于安全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给出了配套的软件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油页岩地质资源量巨大,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开采是油页岩工业的发展趋势,在系统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高效加热技术、储层改造技术和地下空间封闭技术三个油页岩原位转化核心技术,并对这三大核心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做出了进一步分析。在明确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开采低成本、高产量和低污染的目标基础上,提出了地表井下协同加热-多阶段物理化学复合加热-自生热驱动链式原位裂解的热流体原位复合加热技术、双水平井小井距电磁测距导向技术、多工艺精确储层改造压裂技术、注浆帷幕和气驱止水地下空间封闭技术等油页岩原位转化核心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开采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永夏城郊矿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永夏矿区城郊矿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例,论述了利用方差体解释技术、道积分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及断层解释方法与沿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等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在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地震地质的解释精度,丰富了地质资料的信息,为采矿工作面的合理布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炭地质》2011,(2):70-70
本文集从不同层面上反映了陕西省煤炭工业近10多年来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和开采技术的创新成果,主要栏目包括综述、矿井建设与巷道支护、开采技术及装备、矿井地质等.收录了69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术论文,重点突出了保水开采、绿色开采、科学开采在陕西的实践,尤其是陕北侏罗纪煤田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的建设与生产技术和保水采煤技术、子长矿区薄煤层(0.5m左右)开采技术、瓦斯地质图及其应用技术,在文集中都有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应用时间不长,但推广应用速度非常快,几乎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尤其在上海世博场馆中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我国已掌握了地源热泵的全套技术,并在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钻孔热反应测试技术、高效地下热交换井以及太阳能与地源热泵技术的联合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进展,这些成果的取得将为实现我国2050年的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TDR技术在公路边坡监测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谭捍华  傅鹤林 《岩土力学》2010,31(4):1331-1336
针对时域反射法(TDR)在边坡工程监测中的应用,在简要阐述TDR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几种不同型号同轴电缆进行室内剪切试验和在实际工程的施工过程监测系统中进行应用试验,研究了不同型号同轴电缆在相同剪切变形条件下TDR波形的不同反映,对比分析了TDR技术与钻孔测斜技术的监测结果,得出了TDR技术能快速、经济、安全、准确确定边坡滑动面位置的结论,并提出了应根据监测目的选择不同型号同轴电缆的应用准则。研究表明,TDR技术非常适用于边坡勘察。  相似文献   

19.
胡龙 《地质与勘探》2016,52(3):570-575
介绍了微波具有的特性以及微波加热原理,包括偶极极化、离子导电和界面极化三种机制。综述了微波加热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的相关应用,例如快速测定土的含水量、处理固体废弃物、破碎岩石等,概述了该技术在融解冻土、淤泥土脱水、公路再生沥青修复技术方面的成果,并且提出微波加热技术可应用于减少有机土有机物含量、加热快速固结软土,以及微波加热研究的具体方向,期望能推动微波加热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对勘探精度及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而“3S”(GPS、RS、GI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物探测量工作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3S”技术在测量中存在的若干技术和概念问题.指出GP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测量效率,降低工程费用:R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在沼泽地、高山区等不易到达的地区施测提供了参照资料,其小于1m的影像图分辨率,对于物探施工设计、变观放样及精确绘制测线草图,提供了较大方便;基于位置多属性处理和分析的GIS技术,在数据处理、图形处理、空间查询、可视化表达等方面,为提高物探测量技术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