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但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会对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造成重大污染。通过水化学分析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手段,分析了廊坊南部地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新近系孔隙热储中,明化镇组热储地下热水主要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HCO3·Cl-Na型;馆陶组热储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以Cl-Na型、Cl·HCO3-Na型为主,该层水力联系较好,地热水径流区内主要水岩作用为硫酸盐、硅酸盐矿物的溶解作用,以及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基岩裂隙热储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该层水力联系较弱,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是水化学演化的主要水岩相互作用。基于PHREEQC的水文地球化学定量模拟,揭示了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因素共同控制的地下热水的流场和水岩相互作用的程度,在研究廊坊地区地热水水化学演化机理及地热水动态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PHREEQC软件)对咸阳城区地下热水进行了水文地球化学演化和路径模拟.模拟路径分别为西、西北两个补给方向.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流向发生了一系列的水-岩反应,,线R5→SP2,SP2水化学类型由Na-HCO2-Cl转化为Na-Cl型,而西北线R6→SP2水化学类型由Na-Ca-HCO3 -el转化为Na-Cl型,在水流路径上SiO2(玉髓)、方解石、白云石和高岭石发生了沉淀,而岩盐、石膏、天青石、钠长石、云母和萤石发生了溶解作用.对研究区地下热水地球化学反应路径模拟,描述了研究区地下热水补给到排泄的演化特征,表明水-岩作用模拟对于揭示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演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的形成演化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169个水化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图解法、数理统计法及Phreeqc模拟等方法对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形成演化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按含水介质及地下水循环特征,将浅层地下水系统大致划分为强烈径流区、缓慢径流区、排泄区。不同水动力分区中,地下水化学类型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从强烈径流区、缓慢径流区至排泄区,地下水的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经过HCO3-Ca·Mg·Na型逐步演化为SO4·Cl-Na型。地下水强烈径流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主要以碳酸盐、硅酸盐等矿物岩石风化作用为主,缓慢径流区以多种作用为主,排泄区由Na-Ca阳离子交换及蒸发浓缩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4.
大庆-哈尔滨地段地热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继昌  宋鹤彬  高鹏飞 《地球学报》1994,15(Z1):168-176
作者应用地下水系统理论,从古水文地质条件及现代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入手,通过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松辽盆地中段的地热及其赋存特征,认为盆地的大部分地区温梯度都较高,具有形成深部地热的条件,但只在上部具有较厚的含水层及断裂发育凹陷带中的局部地区,才能赋存可开采的地下热水资源。  相似文献   

5.
摘要:在封闭岩溶水系统中,当水化学组分或温度不同的饱和地下水发生混合时,将增加地下水的碳酸盐矿物溶解度,产生新的溶蚀能力。为了揭示常见地下水混合情况下的饱和溶液混合溶蚀和温度混合溶蚀协同作用机理,文章采用水文地球化学软件PHREEQC模拟了土壤入渗水与浅层地下水、深循环热水与浅层地下水、深部流体与浅层地下水混合条件下的碳酸钙溶蚀反应,讨论了地下水温度、二氧化碳分压P((CO)2)以及端元溶液混合比例对水热协同混合溶蚀作用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地下水混合条件下的水热协同混合溶蚀作用能够增加已经饱和地下水的溶蚀能力,混合溶液补充溶蚀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深部流体与浅层地下水混合,深循环热水与浅层地下水混合,土壤入渗水与浅层地下水混合;在土壤入渗水与浅层地下水混合、深循环热水与浅层地下水混合情况下,水热协同混合溶蚀作用以饱和溶液混合溶蚀作用为主,温度混合溶蚀作用为辅,在深部流体与浅层地下水混合条件下,虽然温度变化会使得饱和溶液析出碳酸钙沉淀,但混合溶液整体上仍表现为较强的侵蚀性。岩溶水系统中的水热协同混合溶蚀作用强度受温度和P(  相似文献   

6.
在华北平原、地方性氟中毒疾病主要由于饮水中含氟量高而引起,属饮水型病区。本文分析了地氟病致病的主要环境因素,讨论了形成高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并以河北邢台地区山前平源浅层地下水系统为例,应用地下水地球化学模拟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系统氟的水文地球化学进行定量研究,从统计学的角度研究了浅层高氟地下水中的组分存在形成与地氟病患病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南阳城区地下热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本区地热水起源于降水补给。氚同位素揭示了地热水的形成年龄,采用同位素方法对本区地下热水与浅层冷水的混合作用对地下热水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探讨了南阳城区地下热水的了解补给运移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永泰地下冷、热水水化学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该区地下水中HCO_3~-、SO_4~(2-)、Na~+、偏硅酸、F~-、Li、Ge等在热水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在地下冷水中的含量,并得出地下水温与F~-、Li、Ge等水文地球化学元素存在正相关,相关性较强,可作为该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的标型主分,对今后该区地下热水资源调查评价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柴旦盐湖地下水排放通量,测试了深部热水、浅层地下水、河流水、盐湖表层水中镭同位素(223 Ra、224 Ra、226 Ra和228 Ra)的活度值.研究结果表明湖水中223 Ra、224 Ra、226 Ra和228 Ra的活度值,在盐度较低时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升高,当盐度大于168.99‰时,则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在靠近河口区湖中镭同位素先发生解吸,蒸发后期湖中镭同位素发生了共沉淀的原因.223 Ra、224 Ra和228 Ra的活度值在深部地下热水比在自然露头热水中高;而226 Ra正好相反,自然露头地下热水中226 Ra具有明显的积累现象.丰水期深部地下热水、浅层地下水和河流三个端元对大柴旦湖中镭同位素贡献比例分别为0.01、0.31和0.68.水体平均停留时间是9.13 d.由深部地下热水排放到大柴旦的通量变化范围为1.17×103±2.02~1.31×103±10.17 m3/d,平均为1.24×103±12.20 m3/d,浅层地下水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1.58×106±4.92×103~2.61×106±2.71×104m3/d,平均为2.09×106±3.20×104m3/d.本研究将为盐湖中地下水排放示踪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溶解二氧化碳是天然水中最常见的成份,只有极少数的深层地下水或碱性水才不含二氧化碳。在水文地质工作中,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常常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天然水大多不含硫化氢,只有某些硫化氢矿泉、油田地下水、沼泽地区的浅层地下水、某些高矿化度卤水才或多或少含有硫化氢。因此,硫化氢存在与否,总是作为评价地下水地球化学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我国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对水中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1.
易门式铜矿床的多因复成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在概括易门铜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讨论了火山热水沉积作用、构造改造作用、岩浆叠加作用及地下热水再造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认为易门式铜矿床为“裂谷成矿背景—火山热水沉积—构造改造富集—深源岩浆叠加—地下热水再造”型多因复成矿床 ,最终建立其成矿模式 ,为今后的找矿预测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山东莘县凹陷(聊城段)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地区地下水成因和演化机制的研究不仅对于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为日后的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对莘县凹陷聊城段的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同位素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进而对这一地区的地下热水的成岩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地下热水的形成受区内深大断裂和基底构造对地热形成的控制,地下热水补给是来自大气降水,为入渗变质水,水化学成分以易溶盐溶解作用为主,反映了地下水长期径流及深循环中各种水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河套灌区西部浅层地下水咸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浅、含盐量高,是导致河套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以河套灌区西部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以及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探讨了灌区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主控水-岩作用过程,并定量估算了蒸发作用对浅层地下水含盐量的影响.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为弱碱性咸水,pH为7.23~8.45,总溶解性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变化范围为371~7 599 mg/L;随着地下水咸化程度增大,水化学类型由HCO3-Na·Mg·Ca型向Cl-Na型过渡.引黄灌溉和大气降水是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径流过程中浅层地下水受蒸发作用和植物蒸腾作用影响,地下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蒸发盐溶解和硅酸盐风化水解,并受强烈的蒸发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影响.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蒸发作用和岩盐溶解作用对区内浅层地下水咸化贡献最大,石膏和白云石等矿物的溶解、硅酸盐的水解、Na-Ca离子交换以及局部地形起伏对地下水咸化过程也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简要分析全安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划分地下水类型基础上,对盆地西部周地—暖水塘地区地下热水形成原因、赋存环境进行研究,认为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裂隙沟通深部地下热水是盆地热水来源的主要原因;采取地下热水样品并开展氢氧稳定同位素、逸出气体、水化学成份测试,认为地下热水由大气降水补给,长期水动态观测结果也显示大气降水与地下热水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云南易门式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润生  邹海俊  刘丛强  马更生 《地质通报》2007,26(12):1549-1563
系统地概括了易门铜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及2种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火山热水沉积作用、构造改造作用、岩浆叠加作用、地下热水再造作用与成矿密切相关。易门式铜矿床为"裂谷成矿背景-火山热水沉积-构造改造富集-深源岩浆叠加-地下热水再造"型多因复成矿床,建立了新的成矿模式,为该类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找矿预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粤北仁化棉花坑铀矿床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及地热地质条件分析,探讨了地下热水的形成环境及补给源特征。棉花坑矿床地下热水为HCO_3~--Ca~(2+)-Na~+型水,其δD_(V-SMOW)值为-44.5‰~-40.7‰,δ~(18)O_(V-SMOW)值为-6.8‰~-6.4‰,分布于本地雨水线附近,为大气降水成因;热储温度为67.8℃,补给源高程为650~1150 m,循环深度为标高-1250~-660 m,d-excess值7.5‰~10.5‰,表明地下热水可更新能力较强,热水径流距离短,水—岩作用较弱;结合粤北花岗岩区地质地貌特征,认为补给源来自矿床东南向的南山一带;地下水深循环是形成矿区地热主因,同时岩体铀矿物放射性蜕变产热可增强地温梯度;地下热水铀含量为40~120μg/L,呈氧化环境,现今地下热水活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成矿期古热水活动特征,对铀矿床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热水循环深度指示矿床深部仍具有非常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华北平原,地方性氟中毒疾病(简称地氟病)主要由于饮水中含氟量高(超过1.0mg/L)而引起,属饮水型病区。本文分析了地氟病致病的主要环境因素,讨论了形成高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并以河北邢台地区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系统为例,应用地下水地球化学模拟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系统氟的水文地球化学进行定量研究,从统计学的角度研究了浅层高氟地下水中氟的组分存在形式与地氟病患病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山东德州凹陷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典型地区地下水成因和演化机制的研究不仅对于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为日后的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提供重要信息。笔者通过对德州凹陷的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同位素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进而对这一地区的地下热水的成岩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地下热水的形成受区内深大断裂和基底构造对地热形成的控制,地下热水补给是来自大气降水,为入渗变质水,水化学成分以易溶盐溶解作用为主,其气体组分主要起源于大气、地壳和地幔的混合物,反映了地下水长期径流及深循环中各种水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聊城市东部岩溶地热田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聊城市东部岩溶地热田的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同位素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对这一地区的地下热水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地下热水的形成受区内深大断裂和基底构造的控制。本区地下热水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δD和δ18O的关系及氚(T)值和水化学特征系数说明地下热水为近代大气降水入渗起源的中度或高度变质水,以40年前的古水占优势,新近入渗水的补给量较小。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以溶滤、溶解作用为主,微量元素成分丰富,反映了地下水经过了漫长和复杂的径流及深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20.
漳州盆地水热系统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依据26个天然水样品的氚同位素测试数据,分析了漳州盆地地下热水及其它天然水的氚值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利用“活塞模型”方法计算了漳州盆地地下水和地下热水的年龄;为弄清全盆地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和排泄的总体格局和揭示地下热水的成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