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访欧洲见闻(续)林元章(三)从苏黎世到西西里岛9月28日晚由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瓦飞抵瑞士的苏黎世,访问这里的天文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现属瑞士联邦工业大学(ETH),就是爱因斯坦曾经求学和任教的学校。研究所前身是以发布太阳黑子相对数著称的苏黎世天文...  相似文献   

2.
我看到了水星凌日水星凌日是水星经过日面的天文现象,平均每一百年发生十三次。本世纪最后两次水星凌日是在1993年11月6日和1999年11月15日发生。11月3日,我收到载有水星凌日资料的《业余天文快讯》,并参考《天文爱好者》和《天文普及年历》,计算了...  相似文献   

3.
我的天文梦     
长安一中是我心中向往以久的学校。在这里开始了我的高中时代,也是我踏上天文之路的起点。1996年9月,我来到一中不久,我就听说学校有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和一个天文台。那时天文组正好要在高一级吸收新组员,由于我对此很感兴趣,所以就报了名。非常可惜,入围考试时...  相似文献   

4.
中国虚拟天文台数据访问服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批天文观测项目的实施,天文数据正在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天文学正进入一个数据富庶的时代。虚拟天文台项目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解决这些高度分散、复杂、海量的天文数据的统一访问和管理,实现全球天文数据资源的融合,使天文学家能够高效快捷的获取所需的天文数据。中国虚拟天文台项目基于目前的网格技术,设计和实现网格环境下天文数据的查询访问服务,并为客户应用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本文重点介绍了我们采用GlobusToolkit网格开发工具包,按照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最新制订的天文数据标准,完成对天文星表数据资源的网格服务封装,实现天文星表锥形查询(Cone Search)和星表查询网格两个数据服务的工作,并介绍了如何使用天文数据服务搭建其他网格服务。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我与天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和天文奥赛“一见如故”。没有功利的束缚,让我深沉地爱上了这个比赛。在去年整整一年里,我都醉心于天文奥赛,经历了从国内竞赛到IOAN(国际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系列比赛。宁夏固原的国赛让我踏出了广东,并且首次面对了众多的天文爱好者们。而后的IOAA则让我放眼世界,认识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更收获了一份前所未有的体验。我从未想到,我可以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风采。虽然没有十分优秀的成绩,但在一次次的天文历程中,我长大了!  相似文献   

6.
2002年6月11日,我随校天文爱好者俱乐部来到了上海南汇区芦潮港海边码头,观测本世纪第一次日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天文观测活动。  相似文献   

7.
4月13日德国奥托博依伦市阿尔高艾业余天文台台长赫尔穆特·蔡格勒一行24人就中国的天文科普教育与天文仪器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和紫金山天文台。当天晚上和南京的有关人士举行了主题为“耐尔思之夜·难忘今宵”的联欢会,第一次在两市间架起了天文友谊桥梁。晚会上德方团员、天文爱  相似文献   

8.
我第一次见到《天文爱好者》杂志是在1978年。记得1978年10月末,我第一次到邮局订杂志,在刊登了邮发代号和杂志名称的报纸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当翻到北京出版的杂志版面时,我看到了《天文爱好者》。那时我喜欢学习天文知识已有10年,经常为买不到天文书籍而苦恼,突然发现还有这么好的杂志,当时的感觉真是欣喜若狂!于是定购了1979年的《天文爱好者》,从此我与《天文爱好者》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月杂志到手后,总是迫不及待地匆匆浏览一遍后,再一页一页的慢慢地细看,有的文章甚至看了三、四遍,然后,又盼望下一期杂志早点儿到来。  相似文献   

9.
我和《天文爱好者》杂志的不解之缘记得上中学时,有一次去邮电局办事,偶然在邮电局的报刊、杂志订阅目录上看到《天文爱好者》杂志,我就订阅下来。从此,《天文爱好者》杂志把我领进了神秘的宇宙中,书中一幅幅奇妙的天体画强烈地吸引着我。起初我按照杂志上所介绍的认...  相似文献   

10.
难忘的克里米亚之行──忆1961年赴苏联观测日全食北京大学教授吴鑫基一次难得的机会1997年3月9日,将要在我国东北边疆漠河地区发生的日全食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虽说每年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至少要发生2次日食,多时还能看到5次日食,然而,...  相似文献   

11.
1994年7月16日-22日,苏梅克-列维9号周期彗星的21颗碎片连续撞击木星事件是一次极为罕见的天文现象。文中概括介绍了我国天文学家对彗木相撞事件的光学和射电观测网点、课题设置以及所取得的主要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2010年3月13日,全国十多个考点同时进行了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怀着对天文的强烈兴趣,BoJone也赶赴广州参加了这一次竞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天文竞赛,所以感触甚多。特别是看到众多的天文牛人,心中甚是激动……不过,最让我铭记于心的,是天文奥赛那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简讯     
简讯中国天文学会和黑龙江省科协联合组织3月9日日全食和彗星观测活动今年3月9日日全食和海尔一波普彗星同时出现的罕见天象,早已引起广大天文专业工作者和业余天文爱好者的关注,中国天文学会和黑龙江省科协抓住这一极好时机,正在组织“’97中国黑龙江日全食和彗...  相似文献   

14.
小行星家族中的音乐殿堂李竞在天文学界,有一个已经成为法则的传统,就是发现小行星的天文学家和天文机构拥有该小行星的命名权。从1801年发现第1颗小行星到1993年9月的近二百年间,已发现并编号的小行星共5655颗。其中已命名的4512颗,占79.8%。...  相似文献   

15.
难忘的月全食观测¥北京朝阳区垂杨柳北工大附中天文小组@龚雪飞@张晔@冯晓洁@杨捷难忘的月全食观测1997年9月17日秋高气爽,皓月当空,在这个万家团聚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本世纪我国境内可见的最后一次月全食。但对于我们北工大附中天文小组的同学们来说,整夜观测...  相似文献   

16.
欧洲天文节     
2009年2月6日、7日,为期两天的欧洲天文节在英国伦敦的肯辛顿会议和活动中心举行。国际天文年和阿波罗登月40周年成为此次大会的两大议题。天文节的内容包括演讲和展览等。  相似文献   

17.
全国高校天文选修课研讨会纪实今年9月8日~11日,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召开了全国高校天文选修课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2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天文研究和天文教育单位的近50名代表。研讨会通过特邀报告、大会交流以及自由讨论的形式,了解了国...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天文馆首次出席世界天文馆馆长会议1996年11月5日-12日,我出席了由欧洲三国匈牙利、奥地利和捷克在其国家首都天文馆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天文馆馆长会议(简称IPDC)这次会议的主会场分别设在三个国家的首都,即:布达佩斯、维也纳和布拉格天文馆内...  相似文献   

19.
天文奇观:彗星联珠撞木星法平今年7月17日~22日发生的苏梅克一利维9号(简称SL9)慧星与木星联珠撞击,吸引了世界天文学界,全球上百座天文台(站)的数以千计的天文学家作了各种观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各有关报道,SL9慧星碎裂的21块慧核接连与木星...  相似文献   

20.
在我多次访问国外射电天文研究所的过程中 ,得到最突出的印象之一是他们的科学研究与面向大众的科学普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前沿的研究与传统的教育都得到应有的重视。德国马普射电天文所在距波恩市 4 0余公里名叫埃菲尔斯堡的一个绿树成荫的山谷里 ,建有马普射电天文所的 1 0 0米全可动抛物面射电望远镜。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此类型射电望远镜之一 ,仅方位轨道以上部分 ,就是由数千吨钢材构筑起来的一个巨大而精密的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 ,巍为壮观 ,成为德国乃至欧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点。每个月都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到此观光 ,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