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云南天文台声光频谱仪观测到的一次特殊的太阳射电米波爆发 ,与对应的光学活动及相关事件 ,我们探讨了 1 991年 6月 7日的日冕物质喷射过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云南天文台声光频谱仪观测到的一次特殊的太阳射电米波爆发,与对应的光学活动及相关事件,我们探讨了1991年6月7日的日冕物质喷射 过程。  相似文献   

3.
射电Ⅳ型运动爆发同日冕物质抛射(CMEs)关系极为密切。本文基于对Ⅳ型运动爆发的研究以及CMEs开放场的物理条件,探讨了CMEs形成及抛射的物理条件。由于磁通量突然喷发,能量大量释放,在CME闭合场中的等离子体被加速,导致高能质子和高能电子被大磁环捕获。随着磁环内的热压P和磁压Pm的升高,当β〉βT时磁环将炸裂,从而产生CMEs。抛射出的未离化的等离子体团将产生等离子体基波与谐波辐射。随着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4.
射电Ⅳ型运动爆发同日冕物质抛射(CMEs)关系极为密切。本文基于对Ⅳ型运动爆发的研究以及CMEs开放场的物理条件,探讨了CMEs形成及抛射的物理条件。由于磁通量突然喷发,能量大量释放,在CME闭合场中的等离子体被加速,导致高能质子和高能电子被大磁环捕获。随着磁环内的热压P和磁压Pm的升高,当β>βT时磁环将炸裂,从而产生CMEs。抛射出的未离化的等离子体团将产生等离子体基波与谐波辐射。随着等离子体的不断离化,高能相对论电子绕开放磁场线作螺旋飞行,这时等离体辐射降到次要地位,回旋同步加速辐射上升到主导地位,这就是射电Ⅳ型运动爆发。如果离化的早,则在微波波段也能看到Ⅳ型运动爆发。这就是微波Ⅳ型爆发,也是微波Ⅳ型爆发罕见的原因。射电运动Ⅳ型爆发源就是日冕抛射的物质。  相似文献   

5.
6.
一太阳耀斑的约含数千个微耀斑,每个微耀斑以热的,低频波和加速粒子的形成释放能量。耀斑期间大部分能量的释放是通过电子加速转移的 结果,然而电子加速是在耀斑前相开始,并在整个耀斑持续期间继续保持。本文介绍几个典型事件,包括射电尖峰脉冲辐射,类尖峰辐射和短时标漂移结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云南天文台声光频谱仪在22周峰年期间观测到的6个具有双向频率漂移的米波Ⅲ型爆发对.这些事件分别揭示了在正向和反向漂移爆发之间的界面频率在244~272 MHz之间;频率漂移率在32~198 MHz/s之间;寿命为1.1~3.4s;带宽在43~70 MHz之间;与Hα耀斑相关为100%,其中33%的爆发发生在Hα耀斑的初始时刻,这说明它们与磁重联初始能量释放有关;50%的爆发与X射线对应.从观测特征出发,讨论了它们可能的辐射机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云南和北京天文台射电频谱仪观测到的3个对偶的米波--微波Ⅲ型爆发,估计了双向电子束起源的频率和高度,3个事件分别揭示了在正向和反向漂移爆发之间的分界频率(约为250,1300和2900MHz),它们指出了一个致密的电子加速源,在这个源中产生了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注入的电子束,从这些事例可以表明不同事件的双向电子束的分界频率有一个相当大的范围(250-2900MHz),而它们的起源范围却是在一个很小的(大约4-100MHz)和不同的频段范围内。最后讨论了日冕磁结构的拓扑范围、电子加速源构造的空间尺度、电子束运动速度和对偶Ⅲ型爆发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9.
统计分析了云南天文台在22周峰年期间观测到的米波Ⅲ型射电爆发与光学活动的关系,发现在230 ̄300MHz频率范围的米波Ⅲ型爆发与Hα耀斑的关系是密切的,Ⅲ型爆发的产生与双极磁结构和复杂型黑子活动区也密切相关。并对统计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一个太阳耀斑约含数千个微耀斑[1],每个微耀斑以热的,低频波和加速粒子的形式释放能量。耀斑期间大部分能量的释放是通过电子加速转移的结果,然而电子加速是在耀斑前相开始,并在整个耀斑持续期间继续保持。在耀斑发展的不同相期间伴有各种各样的射电辐射现象(及其它波段共生现象),多波段射电观测和比较可以给出有关电子加速过程和耀斑自身发展的重要信息,尤其可检测加速开始的时间和频率部位(目前仍为太阳物理的前沿)。微耀斑能量的瞬时释放可能是引起不同类型快速精细结构的原因,射电毫秒级尖峰辐射是起因于连续能量释放的证据,其辐射源位于或靠近能量释放区[2],公认射电辐射的快速结构是日冕电子束的特征信号[3,4],所以今后使用高时间和高频率分辨率的宽带频谱仪同时观测可详细地探测加速过程,从而对预耀斑的加热和初始能量释放,耀斑的逐步建立和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几个典型事件,包括射电尖峰脉冲辐射,类尖峰辐射和短时标漂移结构  相似文献   

11.
太阳射电爆发与高能质子加速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年来地面和空间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指出:(1)太阳质子事件(或质子耀斑)的发生同起伏剧烈的强微波爆发(包括脉冲和IVμ型爆发)或短分米波IV型爆发存在着紧密的共生关系(共生率趋近100%);(2)约有24%-30%的质子事件没有对应的II型爆发。这一结果否定了以前认为II型爆发中的激波加速是产生质子事件必要条件的看法,进而论证了产生强微波(脉冲或IVμ型)爆发的相对论性电子(≥500keV)与  相似文献   

12.
日冕加速区附近射电尖峰辐射的小尺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对国家天文台2.6~3.8GHz频谱仪在第23太阳活动周上升段(1996~1998)记录到的Ⅲ型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CME)作了统计分析。发现微波Ⅲ型爆发可能是CME的先兆现象,并讨论了它们的辐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年来地面和空间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指出:(1)太阳质子事件(或质子耀斑)的发生同起伏剧烈的强微波爆发(包括脉冲和IVμ型爆发)或短分米波IV型爆发存在着紧密的共生关系(共生率趋近100%);(2)约有24%—30%的质子事件没有对应的II型爆发。这一结果否定了以前认为II型爆发中的激波加速是产生质子事件必要条件的看法,进而论证了产生强微波(脉冲或IV_μ型)爆发的相对论性电子(≥500kev)与质子耀斑中的高能质子(>10MeV)都是在耀斑脉冲相的磁环中受到随机MHD湍动加速作用而产生的。那些逃逸到行星际空间的质子流就构成了太阳质子事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使用10m天线上21cm波段ms级连续快速记录系统,观测到分米波太阳射电快速活动的几种形态,特征,尖峰辐射及其共生现象。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近期用射电频谱仪(高时间和高频谱分辨)和野边山射电日像仪(高空间分辨)以及国内外其它空间和地面设备分析日冕磁场和重联的系列工作。主要结论可归纳为:1)在Dulk等人(1982)的近似下自恰计算射电爆发源区磁场的平行和垂直分量,并首次得到该磁场在日面的两雏分布。2)为了考虑非热电子低能截止的影响,必须采用更严格的回旋同步辐射理论来计算。结果表明:低能截止和日冕磁场对计算有明显的影响,而其它参数(包括背景温度、密度、高能截止和辐射方向)的影响均可忽略。因此,对低能截止和日冕磁场必须联立求解。3)射电爆发中的精细结构可能反映了射电爆发源比较靠近粒子加速(磁场重联)的区域,利用高时间和高频率分辨的频谱仪和高空间分辨的日像仪联合分析,可以确定精细结构的源区位置,从而确定粒子加速(磁场重联)的准确时间和地点。  相似文献   

17.
10毫秒级日冕振荡的频谱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志国  陈敬英 《天体物理学报》1993,13(2):197-200,T002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近20年来Ⅱ型爆发的地面观测和空间观测的巨大成就,概述了Ⅱ型爆发的主要特征,源的结构、大小和运动;着重介绍了Ⅱ型爆发激发机制和辐射机制的最新理论;最后讨论了目前观测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使用10m天线上21cm波段ms级连续快速记录系统,观测到分米波太阳射电快速活动的几种形态、特征、尖峰辐射及其共生现象。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日冕磁的研究历史,介绍了我们首镒提出的日冕磁场的微波诊断方法及其应用的带来的启迪,提出进一步开展日冕磁场及其相关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